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从零开始的穿越女 (从零开始099)


  她没有抗生素,便尽量用强壮的——能在野外活大的必定强壮的——河蚌,又使尽了能想到的全部杀菌法门,手用凉开水、烧酒洗了又洗,工具是一支纯银簪子——银离子也能杀菌消毒——又用明火烧过,植入珠核的河蚌还是死得七七八八。
  要是罗二丫开的是现代的珍珠养殖场,这下准觉得破产在向她招手。
  不过这些河蚌十个钱一篮子,那些瓦罐也不值什么钱,罗二丫的人工更是一钱不值,故此她尽可以放手糟蹋,不,试验。
  这样足足糟蹋了一个月,七个瓦罐里,终于都养上了珠蚌,而红山村小溪里的河蚌也遭了灭顶之灾。
  

第十一章 陶地主
更新时间2012-12-19 9:56:59 字数:1367

 寒冬来临,二丫卖掉了养肥的鸭子,因为吃了很多不要钱的谷粒,又催肥又节省了饲料,扣除各种成本,净赚一倍有余。
  比起种田织布,这样的收益已经很可观了,也是借助狐大仙的威名,才有这样的收益,但是比起到省城做买卖却是差得太多,二丫又开始琢磨上省城卖东西了。
  她正琢磨的时候,陶地主派人到了红山村。
  陶地主要做四十大寿了。
  当然不是来请他的佃户吃寿面的。
  罗柱子、罗李氏、罗二丫都被点名当差。
  不去?
  明年不想租陶地主的地了?
  于是罗柱子、罗李氏和罗二丫披星戴月地起来,赶了四十里地到小泉庄,陶地主大院跟前,早已经站了许多佃户,老的小的,都不能免了这差役,也不敢请人顶替——陶地主可不是一般的地主,他是个秀才,有功名在身,所以敢支使佃户做这免费劳动。若是谁有三言两语,或者居然敢不亲身前来伺候,陶地主一张片子递到县城衙门里,管保教那人吃不了兜着走……
  因此这寒冬里,无人不来,还有人带了公鸡、柴火之类来孝敬。
  管家夫妇分派了三人的活计:罗柱子去搬运全村桌椅板凳到陶大户院子里,罗李氏到厨房灶下烧火,罗二丫去摆放碗筷。
  罗二丫看桌凳摆好,看了桌面估算了,便到厨娘那里去领碗筷家伙。
  她正摆放家伙时便听到管家夫妇在说:“倒好个伶俐丫头,身段儿也好。”“又会算,村里丫头,不曾见过这般的。”
  这是什么意思?
  到了午时三刻,便有许多车马停到大院跟前,许多秀才相公到堂屋里吃茶用饭,又有县里主簿推官典史等人来送礼,加上陶地主的七亲八眷,坐了足足四十八张桌子。院里还搭起了戏台,要唱三日的戏。罗二丫在锣鼓声里端盘端碗,奔前迎后,被管家娘子支使得团团转,忙了半日,不得一刻闲功夫,也不得一口水。
  眼见天色晚了,城里客人们都赶在关闭城门前回去了,罗二丫才得了一刻空闲,厨娘拿了一个被客人啃了一半的馍给她,便算提供了午饭了。
  第二日又得来当差,这次罗二丫学聪明了,带了干粮——这还是她用自己的私房钱买的,罗柱子夫妻可不觉得吃客人的剩饭有啥不好——那可是白面馍馍!
  连忙了两日,罗二丫觉得头顶的太阳也是黑的了,到了第三日,还得去。
  这日的客人比前两日少些,都是近邻的村人,罗二丫不如前两日这么忙,忽然管家娘子到跟前,说老夫人要看看你,跟着走。
  于是罗二丫便一路跟着走到后边上房。
  只见屋里家具摆设齐全,都油漆得精光瓦亮,居中坐了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穿着福寿文酱色缎子袄儿,带着珠子抹额,站了两个青衣仆妇伺候。
  便听管家说道,小姐要寻个随身丫鬟,前日看了几个丫头不中,这个丫头是罗佃户的女儿,过年便交八岁,做了这两日事不曾偷嘴,手脚也干净,又会数算,不比城里孩子差什么。
  那夫人沉着脸看了一看,便道,也罢,与她爹二两银子身价,把这孩子留下了。
  管家便把二丫一推,说你好大福气,以后陪伴小姐,好吃好穿,还不快与夫人谢过。
  这样问也不问一声我自己主意,便强买了?
  还好像多大恩典一般!
  二丫心里腾地起了一股火,脸上却现喜色,说多谢夫人,俺以后一定好好陪伴小姐,把省城戏园子里看的那些戏文都说与她听,什么崔莺莺私会情郎啦,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啦,红佛女夜奔啦……啊夫人,那个演的小生叫什么花满楼,确实帅!小姐要是将来嫁了个一般模样的姑夫,我也是情愿一起嫁过去做个姨娘的……
  什么?夫人大吃一惊,这不是个乡下丫头么,哪里学来的这许多混账话!
  啊不瞒夫人,前些日子被人雇了去省城戏园子卖东西……
  快与我领了出去,这种人好与小姐做丫头的!
  

第十二章 母亲和女儿
更新时间2012-12-19 11:07:20 字数:1464

 管家一路将二丫领出,一路破口大骂,说我看你是个伶俐丫头,才抬举你做小姐的丫鬟,谁晓得你嘴头子这般,有福不享,还带累了老娘!
  二丫摆脱了被强买的命运,不想与他计较,也不言语。
  管家还不肯罢休,路上遇到罗柱子的亲戚,还尽力数落了一通。
  那亲戚替二丫赔了不是,管家方才恨恨地去了。
  那亲戚接手又数落了二丫一通,说留在山村,将来不过卖去做童养媳,若是做了秀才小姐的丫鬟,好吃好穿不说,不时有三五个钱的赏赐,可以贴补家用,将来陪嫁了,小姐自然是嫁大户人家的,你过去,或是做姨娘,或是嫁管家,便翻身不与泥土打交道了。
  想到收获季节那些跟了父母在粪泥里做活的衣衫褴褛的半大娃娃,再看陶地主家奴仆个个衣裤齐全,也怪不得他们一个个如此见识,二丫笑了笑。
  领到外间,那人与罗柱子夫妻说了这事,罗柱子夫妻居然也叹息了一回。
  回家的时候,罗柱子夫妻都说,虽然狐仙保佑,但是生意谁知道做的做不的?女儿早晚把与人家,这才是正路。陶地主这等人家,曾爷爷做过一任官,父祖都是秀才,仕宦人家,又且家道丰足,日子甚是讲究,原来买丫鬟都是城里买的,若是女儿把与他们,将来也必嫁个好人家,可叹女儿没福。
  二丫听得一阵心惊,这才觉得自己之前留了钱在手里,是多么正确的一件事——万一有事,有钱总是多条路。
  不过即使到了21世纪,还有许多父母认为女儿读书是浪费,及早嫁人才是正途,却也怪不得罗柱子夫妇。
  他们一路回家不提。
  那里秀才夫人还是愤愤的,第二日与秀才说,还是到县城里买个丫鬟服侍小姐,虽然贵了些,总有些教养,不像乡下丫头满嘴混账话。秀才应了,说完,秀才带了书童到书房温书去,这里一众奴仆来见了秀才夫人,安排今日之事。秀才夫人吩咐了一应柴米事务,又特地对管家说,赶一头驴子上县城去,替小姐寻个丫鬟,要用心好好的寻,不要像昨日的那个,管家也只得垂头丧气听了她数落,过后寻了头口去了。
  诸事吩咐完毕,奶妈领了小姐来到,这小姐芳名立雪,今年九岁,穿一身绿衫红裙,新近才绑了小脚,奶妈扶了,颤颤巍巍地走到跟前。
  秀才夫人将奶妈也说了几句,教她好生看养小姐,待丫鬟买来,也要看得紧实,有什么不对,及早来与夫人说,像我陶家这等仕宦诗书人家,要的就是名声清白。说完后,又亲手教导女红诸事,待天晚了,与女儿说了几则贞洁烈女故事。管家从城里带来个丫鬟与夫人看了,原本这丫鬟并不见得中夫人的意,但是有了二丫这个对比,夫人便减了几分挑剔,略微看了看就中,兑了五两银子与媒人,改名司花,留了下来。
  夫人一开始还念着二丫那几句混话,着实地查考,见着司花虽不如前面一个女孩伶俐,但也没那些邪话,便渐渐放下心来,一边又忙着当家理纪、教养女儿、看管两个儿子功课,便将二丫忘到脑后去了。
  那小姐立雪,对这些事儿更是一点儿也不知道。
  过了几日,陶秀才到县学,与同年们诗会,落后一个姓张的秀才,又请了陶秀才与几个相熟的到家里吃酒。到家迎出个小郎,生得眉清目秀,原来是他儿子张志清,已经开蒙读书。众人恭维了几句,陶秀才看了也道不错,自己也有两个儿子倒都不如他。张贡生又说你倒有两个儿,我这是独一个,姐儿倒有几个。陶秀才说我便只一个小女,年纪倒与他彷佛。张秀才前几日见了陶秀才家富厚,况且祖上又做过一任官,陶秀才见张秀才学问好,这个儿子也好。说话间,便有人看出意思,做了媒,推杯换盏把陶家立雪小姐与张家公子定了亲事。
  陶秀才回家说了此事,秀才娘子听说定了张秀才的独子,家事过得,又没有兄弟,也是欢喜。
  以后两家既做了亲家,便时常盘盒往来,极其亲厚。
  这些罗二丫并不知道,便是知道了,也决计不会放在心上——陶秀才的小姐嫁什么人,还会与她有什么相干?
  

第十三章 有心栽花花不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