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的穿越女 (从零开始099)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从零开始099
- 入库:04.10
多了这些以后,也难怪韩梅璟一时都不敢相认。
韩梅璟虽然对卫连城的嗜好不以为然,也曾经说他哪天会遭到报应,但是卫连城这副惨状是他做梦也不曾想见的——这还是之前他认识的那个浮世翩翩佳公子么?
等到发现确实是卫连城后,他赶紧给了旁边追过来的气急败坏的监工一个沉重的小包,说这人与自己是同乡,还请高抬贵手。
监工掂了掂小包的硬度和分量,满意地去了。
虽然韩副使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一个低贱的楚人而已,但是这个包裹还是很有分量的,这些分量足够他手下少一个民夫了。
然后,韩梅璟好容易把死抱着自己不放的卫连城扒下来。
他还有任务。
第一百零九章 少数服从多数
更新时间2013-3-1 20:49:30 字数:796
韩梅璟的任务就是来议和。
听到这个,卫连城的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
朝廷里没人了么?
还是韩梅璟突然换了一个人?
韩梅璟可以说是他认得的人中绝无仅有的愤青了——当日茶楼里,只有他一个,是主张即使征税也要武力讨伐东虏的,其他人都是寄希望于皇上修文德感化虏贼的。
为什么这次是他跑来谈和议?
而且……还是无比屈辱的城下之盟。
对于这个问题,韩梅璟叹了口气,用一句非常简单的至理名言做了回答。
“少数服从多数。”
到虏贼营地谈和,是一件非常有风险的事情。
朝中的大臣们,多数年事已高,再说日夜操劳国事家事,忙于宫斗宅斗,对于出使谈和这种耗费时间精力还要背负骂名的危险任务……不是他们不愿意为国分忧,出这个任务,实在是他们有心无力呀。
但是谈和这件事总是要有人做的。
而且还要尽快。
该谁做呢?
大家决定采用民主投票制。
主战派是少数。
主和派是多数。
少数服从多数。
所以身为主战派一员的韩梅璟,就这么肩负起了到邵远山营地谈和的任务。
因为主战派人少,也亏得这事情实在是没人做,都知道这事情将来恐怕会成为黑锅,所以稍微滑头一点的都设法推托了,韩梅璟这种资历的都被临时加官为副使,到营地谈和——所以,卫连城才得以死里逃生。
而其他人,就远远没有这么幸运。
因为是来谈城下之盟的,所以大楚的使者在营地里也受了不少冷遇,邵远山并不急着接见他们。
现在,优势在邵远山这边,他要让大楚的使者好好明白这一点,这样,才方便讹诈。
见到邵远山前,韩梅璟已经在营地里被晾了两天,还好他毕竟是世家公子,又是唯一肯到营地里来的文官,所以手头银钱还有一些,不至于十分窘迫。
所以,他有充足的时间,在卫连城换了衣服梳洗之后,两人坐在一起谈分别以来的种种变化。
卫连城是一刻也不想在这个折磨他多日的苦海里多呆了,只是他现在的身份是韩梅璟的随从,韩梅璟在面见邵远山之前是不能离开营地的,他作为随从自然也不能离开。
在邵远山营地的每一刻,卫连城都度日如年。
直到他看见了一个人。
陶立雪。
第一百一十章 历史从不重复
更新时间2013-3-1 20:50:12 字数:1143
要说陶立雪怎么会落到兵营里,那还得从头说起。
谁都必须承认,民主制有很多优点。
但是,民主制也有很多缺点,比如……
大楚朝廷里的少数主战派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下被主和派强行分配了屈辱的到邵远山营地谈和的任务。
他们能去就不错了,和邵远山有理有据地慢慢争论——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在兵临城下的时候,内无主事,外无援兵(勤王军是不可能冒着被打成反贼的危险再来当雷锋了)又有什么筹码和敌人谈判呢?
没有岳飞,光有秦桧,谁和你谈和呢?
仁慈的邵远山同意和大楚使者谈和——光这一点就让大楚众大臣感激万分,觉得自己果然没看错人,看,他同意和谈,想必是个尊重斯文的虏贼,是属于可以教化好的那类,跟罗尔雅那个逆贼不可相提并论——至于他们没有想到和罗尔雅谈和这点,哼,罗尔雅只是个平民反贼而已,怎么配和邵远山这等友邦一个条件呢?
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条件嘛,倒也不出大楚众大臣意料:银子、土地、女人。
这又让大楚众大臣长舒了一口气,果然不出所料啊,虏贼就是虏贼,这些有什么打紧?
给他便是。
但是邵远山要的银子有点儿多。
多也不怕,问题是邵远山不同意分期付款,他要求必须在三天之内筹集一亿两银子,否则……哼哼。
这个……可有点儿麻烦。
大楚众大臣商议了一天,发现,要刮钱的话,还是学公元前汉武帝的告缗令最快,连公元后21世纪的美利坚帝国都学,这种整整领先21世纪超级大国2200年的办法,虽然是一向被大楚主流认为愚蠢到极点的汉武帝首先玩的,但是既然连美利坚帝国都学,大楚学一次,也不算十分地丢脸。
告缗令简单地说,就是谁告发了偷税漏税的,政府便没收偷税者的财产,分给告密者一半儿——这是以要钱不要脸和过河拆桥著称的汉武帝,或者三成——这是以世界良心自命的美帝。
当然,大楚的精英们那么聪明,平时都把汉武帝花钱打仗、花钱买马看成白痴得不得了的行为——谁不知道,有钱还是买扬州瘦马好,那汗血宝马再漂亮再能跑再能改良马种,能生可以搞宫斗的儿子吗?能生可以搞宅斗的女儿吗?
所以,他们当然不肯照搬照抄白痴汉武帝的所作所为啦。
他们当然要做一些大大的改动啦。
于是发布的诏令就是——国家有难,百姓们都要把家里的银子和所有值钱的东西交出来,谁有不交的,鼓励告发,一经告发,事主杀头!事主的财产没收,妻子女儿没收,不动产发给告密者做奖励!
事主的财产,要送到邵远山的兵营。
事主的妻子女儿,也要送到邵远山的兵营——仁慈的虏贼同意用实物抵充银两。
一时间城内刑场上屠刀起落,人头滚滚,血流成河,都是大楚的官吏,在斩杀大楚的百姓,为的是把他们的财产和妻子女儿,送到敌人的兵营里去。
汉武帝那个白痴,只知道刮钱去打敌人,劳民伤财,到了21世纪还被后人痛骂他不爱和平又浪费钱,哪里像大楚的精英们这么聪明,刮钱送给敌人,比打仗合算多了。
不是么?
历史从来不重复,只是押韵。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为了江山社稷
更新时间2013-3-1 20:50:59 字数:1416
但是,即使这样,他们在三天里也没能收集到一亿两银子献给邵远山。
邵远山仁慈地同意他们以实物抵充,于是各种各样的实物,从古代的珍本孤本古籍到宫中过元宵节用的花灯,都被送到了邵远山的兵营。
花灯很漂亮,几百年的古籍够干燥还夹着防蛀的香草,用来烧火也比民夫们出去砍的柴草好,但是光这些还远远不够。
仁慈的邵远山同意大楚朝廷用女人付账。
先是教坊窑子,然后是道姑尼姑,然后是宫女,然后是……
一群堪称帝国栋梁的大臣,一起跪请皇后为了江山社稷,去邵远山的兵营献身。
皇后看了看他们准备的两片轻纱。
在太平岁月,这两片轻纱是连教坊里的女人都不肯穿的。
而现在,她就要穿这个,去敌人的兵营。
为了江山社稷。
皇后拿着那两片轻纱进了屋,合上房门。
她说,她要好好想想。
然后,等到不耐烦的大臣们一再催促,屋里再无动静。
等太监撞开门,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两只悬空着的小小金莲。
非常周正,非常符合大楚男人审美标准和喜好的三寸金莲,悬在半空中。
皇后已经用身为帝国栋梁的男人们给她的那两片轻纱自缢身亡。
但是大楚的皇后还是被送到了邵远山的兵营——反正妃子多得是,现在她们中的一个幸运儿终于可以不经过宫斗就坐上皇后的宝座了。
当然,不要以为妃子们就可以幸免。
她们和太后太妃们也一起被送到了邵远山的兵营。
公主、郡主、县主……们当然也要为了江山社稷牺牲自己。
于是下至一岁的婴儿公主,上至孩子都生了几个的出嫁公主,都被集体打包,穿上往日教坊歌舞妓都不肯穿上的薄纱,半果着送到了敌人的兵营。
卑贱的女人应该为了高贵的男人牺牲,这是大楚无数的戏曲演义都一再证明的真理。
贵为太后公主,总也是卑贱的女子。
危急时刻,卑贱的太后公主,理应为了只能由男人充当的高贵的帝国精英们,牺牲掉。
这些牺牲品穿着轻纱,在寒冷的风和更寒冷的前景中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