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的穿越女 (从零开始099)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从零开始099
- 入库:04.10
对于一个生活在女人简直不被当做人的世界的女人,不管她多么不想与人为敌,只要她还有那么一咪咪的理智,力量就总是不会嫌少的。
这时候,她还不知道,她最大的靠山小刘公公倒台了。
第七十九章 弃儿
更新时间2013-2-16 10:33:49 字数:979
罗尔雅把卧室搬好,又处理了几件田庄上的杂务,算了一回帐,看见日头还高,便想到去普救庵看看。
他也不消通报,骑马走了不多时便到了普救庵门口。
这是个供奉观音的小庵。
穿越之前,生活在灯红酒绿大城市的罗巧只知道在古代,观音香火极盛,穿越之后,她才明白了“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这四个字的含义。
穿越之前,她经常操心“下一顿吃啥”——下一顿是吃中餐还是西餐还是为了减肥不吃饭吃水果。
穿越之后,她经常操心“下一顿吃啥”——她会不会因为娘家或者婆家没有做下一顿饭的米就被卖掉。
就是有了米,煮饭也是大学问呢!
前世,她不是没有煮过饭。
她不仅使用过电饭锅,甚至也使用过老式的划火柴的煤气炉煮过饭。
但是,初到这个世界,别说煮饭,连烧火她都不会。
麦秆、稻草烧得快,烧得旺,可是如果全用这些——不等开春就没有可烧的了。
树枝、木头疙瘩耐烧,但是不能很快地烧起来。
怎样巧妙地搭配稻草、细树枝、树皮、木头疙瘩……使火烧得快,烧得好,又省柴禾,这真是一门大学问。
接下来还有饭锅。
有个成语,形容穷困到极点后孤注一掷,叫砸锅卖铁,但是好多人家连铁锅都没有。
别说铁锅,就是一个瓷碗也是件贵重的财产,万一不小心打破了,那是绝对舍不得扔的,要把碎片收拾起来,等专业的补碗人来。
补碗人四乡地走,谁家碗碎了,把碎片交给他,他就用专门的工具在碎片两边钻了孔,用扁平的铜钉将碗钉起来。
大观园里的大丫鬟撕扇子玩的时候,是想不到穷苦人家连一个碗也舍不得扔的吧。
其实,能用得起瓷碗的,还不是十分地穷苦。
更多的,是用更加便宜的木碗,甚至泥碗。
如果那碗里每天都能盛上东西,也不算十分地糟糕。
这说的是太平的时候。
不太平的时候?
那自己都有可能被别人盛到碗里去……
这个世界的苦难,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罗尔雅这样想着,缓步进庵,看着庵里供奉的观音像,那是个慈眉善目的女子,穿着白衣,抱着婴儿。
这观音在天竺明明是个男子,不知道这算不算最早的男变女?
她正这样想的时候,忽然听到后面一阵婴儿啼哭之声。
原来前不久有人将一个女婴扔在门口,正好慈心丧子不久,那婴儿吮了两日,居然吮出了奶水,于是就收在庵里养活。
慈心原来丧夫丧子,心如死灰,现在又捡了一个婴儿,乳喂抱养,忙碌之中,内心丧痛也就渐渐好了一些。
罗尔雅知道了这些原委,答应再送些婴儿衣物之类来,看慈心的情况好多了,不禁觉得,天无绝人之路,苦难的潘多拉之盒中,毕竟还隐藏着名为“希望”的宝物。
第八十章 每人推一把
更新时间2013-2-16 10:38:25 字数:945
罗尔雅回去与陶立雪一说,陶立雪和单大嫂马上赶制了几件婴儿衣服,送到普救庵。
她们这边忙碌,那边京城里也在忙碌。
忙碌如何填补小刘公公倒台留下的权力空白。
小刘公公倒台的罪名之一是他包庇赤湖的前县令激起民变之罪。
这件事是他的侄子刘得一次喝多了告诉别人的。
其实这没什么。
如果此事不被高御史知道。
其实这也没什么,高御史虽然看不惯这些公公,但是看得惯这些公公的人更多,而且都比高御史有权。
问题在于小刘公公倒台了。
他为什么倒台的,名义上当然是因为他私藏龙袍,企图阴谋造反。
也不知道一个公公阴谋造反,就是成功了能当皇帝么?
反正他倒台了,而且让他倒台的人要诛他十族。
于是赤湖县的旧事就被翻了出来。
于是众人纷纷被穿越重生了一回,个个明察秋毫如事前诸葛亮,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早就瞧出了赤湖巡点罗尔雅早就阴谋不轨,私蓄五万死士,暗地造反,已经杀了前县令,是小刘公公的得力手下,素来穷凶极恶,等等……
一个巡点的官虽然不大,也值几百两银子。
何况一个企图谋反做皇帝的公公,怎么也得一个没蛋的将官来配吧!
再说,罗尔雅除了小刘公公,便没有别的后台了。
再说,之前得了西虏首级斩获奖赏的李四维、花屏山等人,都送了笔杆子们厚重的礼物。
都是十分珍稀难得的真正东丽货。
而这个罗尔雅,仗着自己是小刘公公的人,居然敢一点儿孝敬都不给!
所以,把他的名字添在造反的名单上,那是一点儿也不冤枉。
反正没人会替她喊冤的。
于是罗尔雅就这样变成了谋反的钦犯。
既然是私蓄死士的谋反重犯,那自然不能等闲待之。
而且,笔杆子们考虑得很周到,要是把罗尔雅的手下报得少了,斩获不够多,事后将领们的功劳不够多,那么送给笔杆子们的孝敬自然也会少。
于是就一口气给罗尔雅报了五万个手下的名额。
反正到时候可以砍老百姓的脑袋抵数,笔杆子们算了一算,五万死士加家属,差不多等于赤湖的百姓人数,可以充得过了。
但是这个数字引起了另外一个麻烦。
征讨的官军从哪里出?
敌人五万,那派去的官军也不能少于两万五啊。
但是眼前到处烽烟,从哪里调兵呢?
朝廷商议了半个月,终于有聪明人献计,说要是骑兵,就不需要两万五了,五千就够了。
又经过一阵猛烈的、无所不用其极的宫斗,征讨赤湖反贼罗尔雅这件肥差终于落到了给事中杨寿山的堂弟,西北名将杨寿海身上。
于是议定发五千剑北骑兵,由杨寿海统军,讨伐造反逆贼罗尔雅。
第八十一章 神一样的对手
更新时间2013-2-16 10:41:25 字数:1040
罗尔雅知道自己是反贼的时候还不觉得有啥。
这个朝廷做出来的事情要是有条理,她也不会因为包庇杀县官的凶手而当官啊。
既然她现在好好地在做官,还为赤湖百姓办了不少实事,那么被打成反贼也非常符合大楚朝廷的逻辑。
等她知道朝廷发兵五千——还是骑兵——来讨伐她的时候,登时泪流满面。
“五千!还是骑兵!”
这朝廷知不知道他的财政有多么地紧张,人力又有多么宝贵啊!
别的不说,一个骑兵,光是兵饷就要每月三两银子,恩,起码纸面上要这么多。
其他马鞍、马笼头、马镫、马鞭、马甲、草料、豆料、兽医……等等等等。
一支骑兵可以说全身金光闪闪,因为就其花费来说,完全可以说是用金子打的。
用五千骑兵收拾罗尔雅,不亚于用一把金子做的锤子来打罗尔雅这个小地鼠。
就是地鼠被砸成了肉泥,这也是绝对不合算的举动啊。
更不必说朝廷的财政现在紧张成啥样了——上个月,邸报上还说,朝廷中清廉正直的高官们,为了入不敷出的财政夜不能寐,不惜得罪皇帝和太后,纷纷上书要求**女人节省。
虽然**捐出了脂粉钱,但是这对紧张的财政显然是杯水车薪。
因为清廉正直的高官们又开始上书,要求裁掉**的绿豆汤。
连绿豆汤都快要喝不起的朝廷理论上不该用金子做的大锤来打小地鼠。
但是朝廷就这么决定了。
罗尔雅很想上书朝廷,说现在财政这么紧张,物价这么昂贵,用把木锤——派周围几个县的驻军——来收拾自己就足够了,不用千里迢迢地派如此大军来。
她很快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倒不是因为她作为反贼没有资格上书。
而是因为她就算不是反贼,区区一个武官,怎么配议论朝政呢?
决定方向是千里挑一,科举层层筛选出来的天才的高级文官的事情,愚蠢的武官只要能按文官指的方向往前冲就足够了。
反正冲过去以后不管是掉陷阱还是掉悬崖,留在原地的文官都很安全。
而且他们还有足够的时间把责任推到那些愚蠢的武官头上——都是因为他们愚蠢,所以才把战局搞成一团糟的!
而愚蠢的武官们就算没有在陷阱里和悬崖下面,他们也是不配在朝廷上开口的,大家都知道他们太愚蠢了,愚蠢到考不上科举才来做武官的,群英荟萃的朝廷怎么能允许一群傻蛋扰乱秩序呢?
所以罗尔雅放弃了上书朝廷的想法。
但是放弃归放弃,她对朝廷的决定还是非常地有意见。
她把文书又看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