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的穿越女 (从零开始099)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从零开始099
- 入库:04.10
守过了岁,各人各自回房,罗尔雅进屋的时候,陶立雪拿了一个东西放在她手里。
罗尔雅一看,是个极精致的小香囊,上面绣着两只红灯笼柿子,一把镶嵌七彩宝石玉如意,代表了事事如意,又绣了“岁岁平安”四个字。
罗尔雅一阵茫然,岁岁平安,往常觉得再老套俗气不过的祝词,在经历了那么多的悲惨现实后,她才觉得这四个字是如此的可贵,是呀,其实就是她罗尔雅,又何尝想过什么领兵、做官了,她一直所想的,不过是自由、平安地生活而已,但是……但是……
陶立雪见她脸色不好,苦道:“绣得不好,只是……”
罗尔雅忙道:“比我绣的是好了去了,你太费心了。”
说完后,她给陶立雪鞠了一躬,学着前世在书上看到的句子,念道:“一愿小姐千岁,二愿家人平安,三愿如梁上燕,岁岁常相见。”说完,吹了灯。
虽然这个世界没有生日蛋糕,也没有像是要太平的样子,但是潘多拉之盒里最后的一样,不就是希望么。
希望天下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能岁岁过一个平安的年。
第四十八章 后院
更新时间2013-2-14 11:09:49 字数:1405
过了年,正月初一,罗尔雅一大清早起来,穿了新官服,到衙门与县丞等人贺新年,到庙里祭神求新年平安,到中午才到家。
因为罗陶二人在赤湖县都没有亲眷,所以下午也还甚安闲。
次日,是县里丁秀才老母生日,罗尔雅雇了一个专门给妇人盛装帮忙的老婆子,服侍陶立雪穿了新做的巡捕夫人的品服,按品级戴了花翠,坐了轿子,两个“治安维持会”的会员前导,林小荷和那老婆子坐车跟随,一路到丁秀才家。
门口击鼓报罗巡捕夫人到,丁秀才娘子亲出迎接,里面已经有许多官家女眷,大户娘子,彼此寒暄一阵,谦让一回,陶立雪方坐了。
众官宦、乡绅夫人先前听说罗尔雅是捐的监生,做的又是武官,心里还有些小看之意,以为新发户,不知有个怎样粗俗无礼的老婆,虽然迫于形势,要恭维一番,心里也预先掩了鼻,准备看新发户老婆的笑话。没想到现在看到陶立雪,人又温婉,又知道礼数,一点都不像个新发户老婆的模样,那恭维之中,也就不知不觉地带了几分真心。
她们却不知道,陶立雪进了这女眷云集的地方才舒了一口气。
礼数,规矩,女眷们之间的口蜜腹剑,宅斗,这些才是她从小受的教育。
虽然她现在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地荒唐可笑。
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这个女杀人犯(还是杀死亲夫的犯人)笑容可掬地和一群连小鸡都没有杀过的官宦女眷谦让着座次。
毕竟,这比笑容可掬地给丈夫纳妾容易多了,不是么?
既然她可以为了生存,给丈夫纳妾,那同样是为了生存,去奉承一群除了后院的天空就没看过其他天空的女人,又有什么难的?
有了陶立雪是个有教养的女人这个印象,隔日罗尔雅到各处大户、商铺家贺节的时候,便也有女眷偷偷从屏风,或是花窗中,偷看这个新发户是什么模样。
一看居然还不上二十岁,又是标标致致的好模样,都不禁暗自叹息,陶立雪要是马上进坟墓,那该多好。
其实严格来说,罗尔雅并不帅。
但是,前世留给了她挺直身板的习惯,多年的肉奶补充,让她长了一个这世界中的男人也不算矮的身板,多年与各色人等打交道的经历,给了她一双灵动的眼睛,前世的卫生常识给了她一口雪白整齐的牙齿,再加上阴差阳错下不到二十就捐了监生又做了官,再加上她虽然不考科举却不吃酒赌钱而是看书治家……这一切的一切加起来,就是……
一个值得大户们的妙龄庶女、不,嫡女们托付终身的对象。
当然,大户们的女儿通常也都是十四岁之前就嫁人的,不过,那有什么要紧?只要做着官,休说大四五岁,就是大个二三十岁,前妻丢下四五个孩子,那也是一门绝好的姻缘!
可惜陶立雪还没有变成前妻。
太可惜了。
既然她看起来身体健康,一时半会还不像要把罗夫人的宝座让出来的样子,也就有机灵的大户女眷打听详细了,说罗尔雅与陶立雪结了这几年亲,没有生个一男半女,却从不曾出去嫖妓,也没有把丫鬟收房,也没有动过买妾的念头,可见……可见罗尔雅惧内。
既然罗尔雅惧内,那么巴结上陶立雪,岂不比巴结罗尔雅本人更有效果?
这是很容易打听,又很容易想到的,更容易证实的——罗尔雅自己穿得十分朴素,但是陶立雪的行头却着实不少,上次丁秀才老母寿宴的时候她连换三套衣服,都是极好的妆花罗缎,还有许多首饰——她们不知道,这是因为罗尔雅不敢露出女相便不敢打扮,所以变本加厉地打扮陶立雪。
有钱自己不拿出去花差,老婆却有许多首饰衣服,可见……
于是又有许多帖子送到了罗家,这些大户娘子们都纷纷想到婆婆要做生日,老母要做生日,孩子要做生日……从而邀请罗夫人立雪上门吃酒、赏景。
一时间盘盒往来,十分热闹。
不几日,陶立雪已经结拜了十个干姐妹,认了七八个干女儿。
第四十九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更新时间2013-2-14 11:12:08 字数:1372
大年初五,众店铺迎过了财神,纷纷卸下门板,开始营业。
罗尔雅却面临一件麻烦事,虽然去年给予了缺勤少的人额外的奖励,但是归队的人还是少了二十。
她完全可以预见,等到春耕开始,她的“治安维持会”的缺员问题,会严重到什么地步。
而且她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耕地假”。
这是不管19世纪的美国农民,还是彪悍好斗的俄罗斯哥萨克,都会理直气壮地给自己上司开出的假条,她完全没有理由认为,自己的手下们,会有超过他们的觉悟。
其实,要不是目前的形势逼人,维持会减员并不是坏事,养兵实在太费钱了,雇佣几个工人,或者买几个奴仆,跟天天给几百人开饭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也难怪历朝历代都不乏吃空饷喝兵血的人。
从一百人的碗里每碗挖小小一勺,一家老小还吃不完呢。
当然,她可以学习官府的榜样,除了一张兵皮,不给他们任何东西,让他们到处勒索、抢掠百姓,这样做,不但节省了开支,搞不好还能大赚一笔,起码,就她所知,那些名义上只有一份工食的衙门书办,家家都有上千两银子的产业。
所以,像书办这种名义上没有俸禄,还要付出子孙三代不得科举的贱职,从来都是在家族中流传,若是实在没有继承人,转手卖出也值许多银子。
这样做的后果也很显著,近的,有刚刚被砍下首级的前县令,远的……
罗尔雅摊开了面前的邸报抄本。
用烽烟四起,来形容眼下的大楚,并不过分。
而朝中诸公的意见,居然是每亩土地再加派两钱银子,用于“剿匪”。
虽然这个意见还在激烈讨论中,但是罗尔雅知道,这是会通过的。
因为,参与讨论的人,都面临着被造反农民侵夺庄田的危险,又拥有不缴纳土地税的特权。
所以,造反是一定要镇压的,而开支是一定要加派到土地税上的。
而他们所经营着,又没有免税特权的海外奢侈品贸易之类,最近,又得到了“与民休息”的减税。
这就意味着,原来温饱有余的自耕农,可能会因为这多出来的加派税款,而卖儿卖女,或是借上可怕的高利贷(朝廷决定的每亩两钱银子,加上一层层官员小吏的孝敬,再加上原本该举人乡绅负担的那些,等落到没有做官做举人亲戚的农夫头上的时候,绝对不是每亩两钱)。
而朝中诸公的第七八房小妾们,在买珍贵的海外龙涎香时,可以用原来的那么多钱,买到原来两倍之多的香料,也许,因为大量被税收迫害得离开土地的农民加入城市劳动力大军的缘故,这海外奢侈品里的运输人力成本,还能进一步下降。
“这些蛀虫!”罗尔雅暗骂,她就不明白,朝中诸公,哪个不是千里挑一的天才,为什么一个个都为了眼前的那一点点利益,去毁灭王朝的根本呢?
她当然想不通,因为她没有十来个小妾要穿金戴银,也没有十来个小妾的十来房亲家要提拔照顾,更没有十来个小妾生下的十几二十几个孩子要准备聘礼嫁妆。
这十几个孩子里,男的,在娶亲之前便要有两个不丑的通房丫鬟,好及早生下孙子,让老爷在没有退休前还能来得及给孙子办完体面的婚事,女的,要给将来的宅斗,准备足够的嫁妆和漂亮的陪嫁丫鬟,这些都是钱。
一个曾经每年十来两银子的收入就能让全家时常吃肉还能积攒家产的人,是无法明白每年光是土地就有几千两白银收入的贾府是如何维持不下去的。
因为她是无法想象,光是几个小姐加丫鬟,一年光是吃素就能吃掉三百多两银子的开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