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的穿越女 (从零开始099)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从零开始099
- 入库:04.10
那张志清拿了卖陪嫁田的银子,连赌带嫖,不两日又干净了,于是便起了一个不良的心思,心想我这浑家日常极是琐碎,不让出门,不让交朋友,又不会奉承,没有那些妓女有趣,要这样呆木头老婆做什么!不如卖了几十两银子,那院里尽可嫖上一年了!他起了这样一个不良的心思,便连日叫老婆去娘家借银子,娘家那两兄弟彼此看着还多一个呢,哪里肯给嫁出去的妹子银子,况且先前给了妹夫两回还没影子,于是说些嫁出去的女儿没有回娘家拿银子的理,都关了门不让进,回家后那张志清又怪叫说我找了一个假大户女儿,怕不是亲生的!整的陶小姐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这样作践了几日,看得那陶家再无人肯替她出头,又觉得乡里乡亲,说起来总是不便,于是便哄了老婆上省城,然后又借了搬家的机会,把老婆赚到行院,罗二赎人的时候,那张公子还拿了他老婆的卖身钱在后边巷子里嫖赌哩!
罗二解了衣服给陶小姐看了,说你要是不愿意陪我,你那卖身契还在我这里,等会我拿了送你回那院子里去慢慢赚了还我。
陶小姐长叹一声,说道,罢罢,左右不过是假凤虚凰,老天都看在眼里,便是皇帝朝廷,也不能说我这是改了名节。
罗二看她立了主意,便与她买了饭菜吃了,第二日到衣铺里买了几件绸缎衣服给她换了,又先前买的一包花翠首饰给她插戴起来——宛如得了一个大活洋娃娃,好不开心!然后买了些白绫针线,叫她给自己做几件小衣服,又买瓜子糖果,白天给陶小姐吃,晚上自己过嘴瘾。
隔壁叫了那看门扫地的老头子的老婆过来烧火煮饭,与陶小姐作伴。
那老婆子不知原委,虽然陶小姐之前在这里住过几日,一心守着闺训,连脸都不曾露过,只来去两日也只是下轿上轿,一晃而过,那老婆子老眼昏花哪里认得,所以也不知道就是前两日走的那个。现在看了陶小姐一身簇新,又连日看了罗二买东西与她,连重话都不曾说过一句,不由羡慕说小娘子真是有福气,嫁得好个官人,嫁着了,又肯与娘子买东西,又不去嫖赌,每日只是守着娘子过,还买了这许多书看,想来不日就要中状元的!
知道真相的陶小姐只有苦笑。
第二十六章 新天地,新基地
更新时间2012-12-23 8:16:49 字数:1614
过了两日,罗二带了陶小姐登船,沿了绿叶江一路往碧波河去,走了不止一路,沿路以带娘子烧香求子为名,看了许多异世界的稀奇古怪的景色,那陶小姐到这个地步,虽然照旧按大户人家女儿的教养,拿袖子遮了脸,却也看了许多天地风光,开了许多眼界。
这日到一处客栈,要了一处上房,正安顿行李的时候,又听到有人吵嚷。
原来有个客商死在路上,他儿子奔丧回来,却带回来一个婆子,说是老子路上买的,儿子买棺材买石灰装殓,那托的书信先到客商家里,那客商的老婆便不高兴,立马回信说半路上卖了便是,带这灾货回家你供起来么?儿子得了这信,正在这客栈门口找主顾呢。
罗二出去一看,那个卖的不是别人,竟然便是当年被抢去的邻居大娘!
走过去一问,竟然已经在河上倒了两三次手了,那受的折磨,也不必一一细说,罗二知道这邻居大娘是个好人,便拿了几两银子买了。
正好她虽然游逛了些日子,一来想家,不知道家里现在如何了,二来日日银子只出不进,她往日天天精打细算着经营,也颇有些不自在,三来路途上究竟许多不方便,于是便想找个地方做个基地。
连日打听后,在那山南省赤湖县县城里花五百五十两银子,买了一处三间五进的宅子。她买那城里房子不看中别的,看中那房子后面却有半亩地的荷塘,与护城河连通,那护城河又是直通那赤湖的,天旱不干,正好可以做她的珍珠养殖场。
当下托了养金鱼为名,叫工人把两边通水的地方都安了格子铁门,又装了两道水闸,一架小小水车——以备万一到时候放水取珍珠蚌方便。
买了三五十尾金鱼放在荷塘里,红的白的,看了也颇可爱。
荷塘旁边,又有假山亭子,罗二就叫工人把亭子四面砌上墙,安了两间小花窗,叫木匠打了一个书架,一张书桌,都靠墙摆了,做了一间小小书房。
等这些都安排妥当了,罗二便亲自去收拾了两间屋子——本来没有几口人,也没什么行李,纯粹为了养珍珠买的这屋子,所以收拾出两间来也就足够住了,找了一个好天,把陶小姐和大娘从客栈里接过来住。接来的时候,却又多了一对祖孙。
这祖孙两个是爷爷和孙女,儿子媳妇生病死了,家里没有田地又没了劳动力,穷得活不下去,把家里剩下一点破衣服坏家具都卖了,到城里来投靠一个亲戚,没想到这亲戚前几年搬走了,急的这祖孙俩不知如何是好。
就有人叫爷爷卖了孙女,得些路费使用,这爷爷哭道说我就剩下这一个孙女了,卖了她我能活几日呢。
正凄惨的时候,大娘正好路过帮陶小姐打水,回去跟小姐说了,那陶小姐和大娘都是苦过的人,一听便发了善心,收留了这祖孙俩,等罗二回来,与她告罪。罗二想我一个也是收留两个也是收留,况且那么一栋大房子,正需要人看守,便同意了。
于是这爷爷就做了看门的管家,孙女林小荷给陶小姐当个贴身丫鬟。
每日罗二或是在家看书赏景,或是出门探听市场行情,买些日用,林爷爷在家看门打扫,单大娘烧火煮饭,小荷跟了陶立雪学些女红,罗二又教她认字写算,日子颇为和睦。
一切安顿妥当了,罗二便托人去上清省白云县打听情况,过了一个月,那人回来说罗家一切都好,那钱家也甚是安静,只是陶家的官司打得越发狼狈,至于那张家,连房子都早卖了给人,连他亲姐妹都不知道他往哪里去了。
罗二听了消息便放下心来,除了路费,又额外送了那人两匹布、一盒蜜饼,一支点金簪子。
既然放下心来,罗二又有了一番盘算,一来觉得我在这里住久了,每天只吃不赚,要是珍珠养成了又是一笔巨款从天而降,邻居们知道了未免奇怪,要是多打听一番,就怕被他们打听出什么来,二来那林大爷单大娘看到罗二每天大手大脚花钱,又不做生意,也连日地劝她趁手里有钱,买些产业,免得有个万一的时候没钱用。
于是便托了中人,不到半月,说是一个什么二世祖,也是因为好赌钱,急着等钱用,一处庄田要卖。
罗二跟中人去看了看,居然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有一所大屋,又喜离县城不远,骑了牲口来往也就两顿饭的功夫,什么时候城里住得闷了尽可以把这里当做消夏别墅——屋后还有许多葡萄棚,牵起了她做葡萄酒的心思——于是花了六百二十两银子,买了下来,决心好好整治,做一个私家花园兼财源之地。
第二十七章 做蛋糕分蛋糕
更新时间2012-12-23 8:17:04 字数:2005
罗二虽然下了好好整治这处庄田的心思,但是她过去忙于经商做手工,对这农业上的事情知道的不多,于是连日走访附近有经验的老农,询问农事。
原来同样的一块土地,同样一个人,同样的农作物品种,有没有粪肥、耕牛那产量差距多的能差到一半,甚至连用的是铁犁和木犁都有区别,铁犁更容易吃住耕牛的力量,不容易坏而且耕得深——这些有经验的老农都知道,但是知道归知道,甚至连这才几斤铁的犁都不是每个农夫家都有的。
为什么会没有铁犁呢?
原来有犁的人家,铁犁也是借债的抵押,借的时候,以为打下谷子就能还了,打下谷子后,没想到不但谷子便宜了,那个二世祖花销又大,也不要谷子的租,要现金的租子,这么一来,卖了谷子上了租后,剩下来的谷子连吃饭都不够,甚至还有人家连谷种都没剩,要活命只有再借……借来借去,利上滚利,不但铁犁归了债主,就是老婆孩子,往往也归了债主。
没了犁,来年收成就少,没了老婆,烧饭洗衣都得自己干,农田上的时间就少了,没了孩子,那也少了打柴捡粪的帮手——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知识是力量,资本也是。
现在罗二既然只是指着这庄田做个招牌,所以肯下资本整理,不说别的,4两银子一头,买几头牛借给佃户使用,佃户们就省出很多力气,可以出去帮别人播种,5两银子起一架水车,灌溉的田地就从干地变成湿地,一季收成变成两季。到县城四乡的客栈骡马店,用稻草跟人换粪肥,到豆腐店客栈,跟人买猪粪,一背背的借给佃户,到收成的时候拿谷子还,也不要他多少利息,田租从原来的七成,减做三成,借谷借钱一律都可以到收成的时候用谷子偿还,利息只要2成,而且按平时的公道价钱折算。
罗二自己又会写算,又知道打听行情,又肯天天骑了驴到田地上看庄稼,和一班农夫谈话,听他们的苦楚,也听他们的建议,比如某地低洼,该开一条沟排水,某地高旱贫瘠,种庄稼就收个种子,不如做个仓库……都随身带了纸笔,一一记录下来,如果是需要人工比如开沟挖塘的事情,就找那人口多欠了谷债租子的,农闲的时候叫他做了抵利息抵债,饱饱的猪油饭给他们吃,自己在旁边做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