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田园嫡妃 (白色蒲公英)



“二弟妹,今日那人给送了什么礼物来了?要是有什么好东西可别忘了孝敬咱爹娘啊。”刘氏一开口就验证了李香寒的想法。

刘氏虽然为了多吃几块肉没有凑上前,但是她可是一直关注着他们一家呢。正好她的位置是面向旧物这边的,自然看见了他们一趟趟地搬着东西。虽然她看不清具体都有什么,但她想一定都是好东西。

刘氏此话一出郑氏就知道她在打什么主意,不过她也不在乎,有些东西该孝敬老人的她自然会孝敬,更何况还有老爷子呢,于是她浅笑道:“那是自然的。”说着便带着大张氏几人和一群孩子回到旧物这边。至于李承武兄弟和李铁柱,去送还东西还没回来。

虽然郑氏已经将一部分的东西收起来了,但是剩下的东西也还有很多,所以当看见那些东西的时候,大张氏和刘氏的眼睛都看直了,一双眼睛里全是贪婪。而小张氏虽然不像两人那么明显,但是眼里也满是羡慕。

第六十一章 冬日闲情

不管所有人如何反应,郑氏先是拿了两块皮子出来,说道:“娘,如今天气冷,这两块皮子就给您和爹做个毯子吧……”

郑氏此话才说出来,大张氏立即接了过来,然后反问:“老二媳妇,就只有这两张皮子吗?这还好多东西呢!”

“是啊,二弟妹,这么多东西才孝敬爹娘这一点,你也好意思!”刘氏当即附和,恨不能把这些东西都搬回老房去。

面对两人的连声指责,郑氏脸上的笑意不变。与这些人相处了这么些年,她自然清楚这些人的性子,所以她早已经学会了坦然面对这些指责:“大嫂,你急什么,这不是还没来得及说吗?”

说完郑氏一样一样地将要给老房的东西捡出来,而且连大房和三房都有份,不过却都是交给大张氏。一番挑拣下来,他们自家留下的东西就少了。一看这样的结果,大张氏总算满意了,脸上虽然没有笑容,但总算缓和了。

刘氏和小张氏见东西都落到了婆婆手里,虽然有些不高兴,但是想到最后还是用到她们的儿女身上的,也就想开了。至于大房的几个孩子,一见到干果点心,早就上前哄抢了,大张氏也没拦着,所以他们一得到东西就跑出去了,只有三房的孩子还留在这里。

李铁柱几人回来后,见到这么多东西自然不肯收下的,但是大张氏坚持不肯妥协,而且离承武夫妇也跟着劝他,最后老房的两家子抱着一堆东西心满意足地跟着爹娘回去了。

屋外,倾盆大雨不断打在地面,涧起一朵朵浪花,最后汇集成一片水流流向水沟。屋里,李香寒夹起漆黑的木炭放到炭盆里,拨弄几下,然后对着正在绣花的郑氏说道:“这雨什么事时候才停啊?已经下了这么久了。”

自从进入腊月以来,这天却突然下起雨来,而且还是倾盆大雨,如此无常的天气让不少的人都心生担忧。

如今这样的大雨已经持续了将近十天了,让原本干冷的天气变得湿冷起来,换洗的衣服晒了许多日都不干,这让喜爱干净的李香寒觉得十分不适。好在如今家里的布匹充足,郑氏在赶完古铃儿的绣活后干脆又动手给李香寒做了许多套新衣服。

李香寒见此倒是劝阻了一番,先不说她现在年纪小,身体长得快,新做的衣服穿不了多久,就是那衣服上的绣花都要花费上许多功夫。李香寒对于衣服的精美华丽什么的不感冒,但是郑氏却认为小女孩年纪轻轻的自然该穿些漂亮的衣服,所以不肯同意女儿的要求,无奈,李香寒只能要求郑氏少做一些。饶是如此,还废了一番口舌。

说到古铃儿的绣活,郑氏终于在赶工一个月后堪堪做好。在李香寒的陪同下,郑氏在锦绣布庄当面将成品交给古铃儿。古铃儿对于郑氏的绣品很是满意,一出手就是一百两,就连锦绣布庄都得了五十两的赏银。看得李香寒暗暗惊叹,都说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古铃儿不过是个县令之女却出手如此大方,看来这古县令还是很有钱的嘛!

不过交成品的当日并没有在她身边见到他们家那个庶女,听说是在县令和县令夫人面前说错话被关禁闭呢。听到这个消息,李香寒眼里没有任何意外,仿佛就该如此,可惜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她这个小丫头的表情。

“应该快了吧?娘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冬日里下过这么大的雨呢。”郑氏回答着女儿的话,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因此慢下来,那飞针走线的模样,让李香寒看得很是羡慕。

话说她记忆力惊人,学习什么都很快,这也算天才过人了吧,可就是在这针线活上,她是怎么都学不好。

自打她安心地接受眼前这一切,决心做个平常人的时候,就想过像郑氏一样做个寻常女子,所以这针线活可是不能落下的,可别看她一手银针使得溜,但这一到绣花那针就像不听使唤似的,连一朵最简单的花都绣成了豆腐渣,一双手更是没少被针扎。

见女儿如此受罪,郑氏还没说什么,李承武却是看不下去了,劝说李香寒放弃。

头一次如此受挫,李香寒自是不肯认输的,但坚持了很长一段时候后她还是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所以现在她只会最简单的缝补,不过那针脚倒是还算比较平整,至少能看得过眼。

“幸好咱们家建了瓦房,否则那茅草铁定要漏雨的。”郑氏突然感叹,“也不知道你刘奶奶家的屋顶能不能承受得住?虽说之前加厚过了,但是这雨连续了这么多天呢。”

两家是邻居,又相处得不错,而且这些年刘氏时不时地帮衬他们,所以现在郑氏不禁为刘寡妇一家担忧起来。

“娘,您别担心了,爹现在不是已经过去看了吗?现在还没回来说不定就是因为那边没事呢。”李香寒安慰道,“您绣了这么久了,也该休息休息了,要不然您去厨房看看,烧一锅热水,说不定我爹回来后用得着呢。”

“也对,这么大的雨,即便穿着蓑衣也还是会被淋湿的。”听女儿这么一提醒,郑氏赶紧放下手里的活计,向厨房走去。

如今他们家的房屋全部都有廊檐连着,即便下着大雨,在各屋穿梭也不用打伞,真真是方便极了。

见郑氏出去,李香寒才又拿起书认真地看起来。没办法,郑氏很喜欢做绣活,偏偏这又是个伤眼睛的活计,所以总要找点其他的事分散她的注意力。

又拨弄了一下炭火,却没觉得有多暖和,于是李香寒干脆到沙发上半躺着。这是她自行设计出来的长沙发,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铺上棉垫子,在配上一床厚厚的棉被,总算暖和了些许。

在这样落后的古代,真是什么都不方便,这样的天气里不能进山,又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她也只能这么打发时间了。不过家里的书还是太少,都不够她看的了,看来得寻个时间去县里多买些书回来了。

李香寒正在暗自感叹的时候,李承武带着隔壁刘寡妇一家进门了。

第六十二章 茅屋漏雨

大雨中,李承武穿着蓑衣,带着同样穿着蓑衣的刘寡妇一家回到自己家,李大石两兄弟和王氏手里都各自抱着一个大包裹。

“爹,你回来了。”见到几人进门,李香寒连忙起身,“刘奶奶,李大叔李三叔,王婶儿,你们都来了。”

见着几人拎着的包袱,李香寒就知道,他们家这是漏雨了。往年夏季遇上连续的大暴雨的时候自己家就是这样的情况,不过那时候是夏天,还可以挨过去,如今却是寒冷的冬天,这漏雨的屋子实在是住不了人。

“寒妹妹,还有我呢,我们家漏雨了,所以只好来你家避雨了。”不满自己被忽略,李祥出声道,还解释了自家过来的原因。

话说这李祥已经十岁,比李香寒大了几岁,性子却是个跳脱的,所以李香寒一直将她当成弟弟般对待,所以此时她淡笑着看了他一眼,说道:“是啊,还有你。”然后又对着刘寡妇几人说,“刘奶奶你们快进来烤烤火吧,这天气怪冷的,可别得风寒了。”

正说着呢,郑氏用托盘捧着几个碗走进来,说道:“刘婶,你们来啦,快喝碗姜汤,别受寒了。”

“那就多谢承武媳妇了。”刘寡妇接过碗,却没急着喝,而是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真是不好意思啊承武媳妇,我们家漏雨太严重了,这家里住不下了所以要过来打扰你们一阵子。”

“婶子说什么见外话呢,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咱们可是邻居,而且这些年婶子你也没少帮衬我们,您这话让我们多过意不去啊。”郑氏有些责怪着说道,然后又笑了,“你们尽管住着先,这天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晴呢,反正这东厢房还空着呢,我去给你们收拾收拾,这东西都是现成的,就是被子什么的都备着呢。”

说着郑氏就要往东厢房而去,王氏也想跟着去帮忙,却被郑氏按着坐下了,“嫂子你坐着,你才刚从雨中回来,这会儿冷着呢,先喝碗姜汤再烤下火暖和暖和,我这里很快就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