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发明直播间 (洋葱头大脸猫)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洋葱头大脸猫
- 入库:04.10
……
顾迟意坐了没多久,就有一个管事模样的人过来看他的山药。
这人来来回回地翻看着这些山药,似是很满意。顾迟意见他有购买的意向,便道:“这位大爷,这可是刚刚从山里头挖出来的,还新鲜着呢!”
那人嗯了一声,问:“这薯蓣怎么卖?”
顾迟意愣了下,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薯蓣是山药在古代的名称。
他想了想,说:“七十文一斤。”
那人顿时皱起眉头,这可是比猪肉的价格还贵。不过,薯蓣确实比较稀少,他们家也不算贫穷,这个价格勉强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这人便道:“太贵了。”
顾迟意看着他的脸色,见他没有离开的意思,便知道这个价格应该刚好踩在他的底线上,所以他才肯留下来讨价还价。于是,顾迟意又说:“如果这些薯蓣你全都包圆了的话,那就六十文一斤。”
这个价格还可以接受,那人当场就拍板了:“行,我全都要了。”
当下付了钱后,顾迟意见他一个人拿不了那么多山药,便自告奋勇要帮他送回家去。
跟着那人走过大街小巷,他们来到了一座府邸,那人叫出了门房,让门房把东西搬到灶房里,然后才付了钱。
由于这人对顾迟意的印象很不错,所以顾迟意临走时,他还特地吩咐:“以后如果还有薯蓣或者其他稀罕物的话,可以再来找我。你跟门房说,找灶房的老徐,他就知道了。”
顾迟意心中一喜,连连道谢。
有了这么一条门路,顾迟意简直是心花怒放。在这个落后的古代,他也算是能立住脚跟的人了。
等送走了这人之后,他才有空看弹幕,顺便在心里回复道:“山药,古代又称薯蓣,由于唐代与帝王李蓣名字相撞,又在宋代与帝王赵薯名字相撞,为了避讳,后来薯蓣就称为山药。”
弹幕又跳起来了——
“原来是这样子的啊!打赏!”
“涨姿势了!”
……
顾迟意看了看后台,一共是5000点星币,而直播系统要求的是达到一亿点才可以真正的重生。
临走的时候,顾迟意特意看了看这府邸正门的匾额,上面书写着两个大字——邱府。看起来,这府邸还挺大的,这邱家应该是个富贵人家。顾迟意将这人家的位置牢牢记住,以免下次来记不得路,然后才离开。
得了钱的顾迟意将钱袋贴胸放着,开始逛起了这座县城了。想要真正融入这里,首先得入乡随俗,了解这里的情况。
这座县城不算太大,逛个半个时辰,就逛完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座县城里日常生活用品还算齐全。
转了一圈下来,顾迟意决定酿红曲酒。
这个朝代,酒文化尚未成熟,品种种类也尚未定型,不如后代的酒类那么丰富。
他在心里道:“我打算制造红曲酒。”
弹幕疯狂飘过——
“哟哟哟,重头戏来了。”
“话说什么是红曲酒?”
……
顾迟意介绍道:“想做出红曲酒,首先得做出红曲,而做红曲最重要的原材料——籼米,不可少。
说起酒的起源,或许要追溯至远古的时期。据推测,远古的人收获稻米时,由于没有好的谷仓或者没有严实的器皿,所以粮食受潮受淋是经常的事情,这就使远古人类有机会尝到麦芽糖的味道和酒香味,酒的发明便因此而来。
在酿酒的早期,那时候的人用发芽同时发霉的谷物做引子,来催化蒸熟或者碎裂的谷物,使它变成酒,这种发芽同时发霉的谷物,我们称作曲。
而红曲直到宋代才发现的,并且广泛应用于酿酒。这个世界,似乎还没有制作出红曲来。”
“听起来很了不得,不过我从未听说过红曲的。”一条弹幕飘过去了。
“楼上的孤陋寡闻,我在星级图书馆的古文藏书处找到了红曲这一个词了,不过介绍很不详细。”
……
顾迟意原本对酒并不感兴趣,但是家里的老头子就好酒,尤其喜欢自己酿酒,连带着顾迟意也对酒有了几分研究。
买好了米之后,顾迟意将米袋放在竹篓里,又背着自己的小竹篓,打算赶回家酿酒。
好在米价不贵,所以顾迟意买了不少米。他掐算得很好,这酒少说也要个把月后才能饮用,所以他还留了些米打算用作填肚子的。
顾迟意回家的时候,看到大丫正坐在桌子边绣着什么,而几个孩子则是跑去逗招财,招财理都懒得理这几个孩子,任他们摸自己的尾巴和耳朵。
“不是说了吗,不许逗招财,万一被咬了怎么办?”顾迟意严肃道。
听到顾迟意的呵责,三个小萝卜头立刻站起来,将手背在背后,低着头,一副认错的模样。
大丫放下手中的活儿,揉了揉眼睛道:“大哥,下次我会看好他们的。”
顾迟意的脸色这才稍缓了一些,然后看向大丫:“你在做什么呢?”
大丫说:“我接了些绣活儿来干,家里头也好有些补贴。”
今天村里头的陈婶刚好从县城里接了一大批绣活,分发给村子里的人,大丫也去了。陈婶见大丫家实在是贫困,便给了她一些绣活儿,好挣点银两。当然,大丫的绣活儿那也是村里头顶呱呱的,别看她年龄小,那手功夫可不见低。
顾迟意走过去,拿起一块手绢儿,看了眼,上面针线整整齐齐的,一尾金色的鲤鱼跃然上了这块洁白的绢布,栩栩如生。
大丫是个很有家庭责任感的孩子,长姐如母,这几个孩子都是大丫带大的。顾迟意在外面忙活着的时候,大丫就看着这些孩子。现在,家里沦落到这种情景,她也不是不着急。
顾迟意明白她的心,也没多说什么,便道:“晚上不要做绣活儿,伤眼睛。”
大丫点点头,又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说:“大哥,我明白的。”
顾迟意再看了眼其他三个孩子,总是这么拘束着孩子也不好,但是将他们放出去满地跑,顾迟意又放不下心。
几个孩子中,二娃憨厚,三丫是个鬼精灵的,老四还很懵懂,性格各异,不过倒也好管教,他们都很听顾迟意的话。
想了下,顾迟意还是决定允许他们出去跟村子里的其他小孩一起玩耍,只是他定了几条规定——第一,不许下水。第二,不许入山。第三,不许跟陌生人走也不准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听到可以出去玩,几个孩子兴奋得一直尖叫,不过顾迟意要他们背熟这几条规定才放他们出去。
由于,这三个孩子中,三丫最机灵,所以顾迟意吩咐三丫看好其二哥和四弟,别让他们出事,三丫煞有其事地点头保证。
打发了这些小萝卜头之后,顾迟意开始着手制造红曲。
第4章 制作红曲
顾迟意一边制作,一边介绍:“红曲,也叫丹曲,是红米霉菌在籼稻米上滋生而成的,并长透米粒内外。据相关资料记载,明代曲工在制作红曲时,会加入酸性明矾水,这样会更有利于红霉菌的生长。”
他制作红曲的时候,摄像头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拍摄着他的制作过程。
此时,弹幕里十分疯狂——
“哇擦,原来古人是这么制作红曲的。”
“打赏一千星币。”
“顾教授威武!上得了讲台,下得了厨房。”
……
顾迟意花费了两个时辰的时间,才将这一切搞定。由于没有红霉菌种,所以他还得自己从头开始做红霉菌,很是麻烦。不过,他坚信,自己掌握的这一项酿酒方法,绝对可以征服那些嗜酒者的心。
看着后台蹭蹭蹭往上涨的星币数字,顾迟意心情不错,又道:“红曲的用途可不止用于酿酒,还可以作为一种食用染料,可以上色。更甚者,还可以保鲜。简而言之,用途甚广。红霉菌喜好高温,所以在这种盛夏的天气是最合适的了。”
接下来,剩下的只有等待了。在这期间,顾迟意也没闲着,他琢磨着要不要制作牙刷,要知道,这个朝代可没有牙刷,每天用柳叶刷牙,连盐都没有,他都感觉自己快要死了。这里什么都没有,生活极度的不方便。
就算穿到了古代西方也是一样,据说西方古时候也没有牙刷,那里的人都是用布来擦牙齿的。
古代确实有人造出牙刷,不过牙刷在当时根本就没流行开来。
想到这里,他便去了村子口养猪的人家——宋家。
宋家是村里头有名的养猪户,隔了老远,就闻得到宋家位置传来的猪臭味。不过,顾迟意并没有嫌弃,反而大步朝着宋家方向去了。
等到了宋家门口,他看到院子里一个老头正躬着身拿着水瓢在给宋家的蔬菜地浇水。
顾迟意从记忆里调出这人的相关记忆,喊了声:“宋老。”
老头似乎有些耳背,并没有听到他的声音,于是,顾迟意又大声道:“宋老。”
老头这才转过身来,见是顾迟意,脸上顿时露出和蔼的笑容,道:“迟意啊,你怎么来了?”
顾迟意认得宋老,当初家里给便宜娘亲送葬的时候,宋老家捐的钱两最多。本来,顾父还在世的时候,两家关系还不错,只是后来顾父过世后,两家就没什么来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