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心哭笑不得,“皇上既然喜欢,就让这些灯挂着赏玩吧。”
皇上确实喜欢。
想想他在宫里各处一走动,都能见着陈文心的身影画在灯笼上。如影随形,就像她时时刻刻在身边一样。
“上回南怀仁给咱们画的画,朕就挂在乾清宫东暖阁里。佟国维来面圣的时候,盯着那画瞧了许久。”
皇上和佟国维私下会面的时候会尊称一声舅舅,在朝臣面前或者私下和陈文心提起的时候,就会直呼其名。
可见皇上对其并无尊重,只是假意安抚罢了。
“佟大人可能是想细瞧瞧,那画上的女子是谁。他认出那是我了吗?”
皇上就这么把一副浓情蜜意的画挂在乾清宫,这样真的好吗?
“认出来又如何。”
皇上满不在乎地撇撇嘴,“朕就是要叫他们看看,朕最喜欢的女子是谁,叫他们无言再提立后之事。”
过年这种时候,又有许多仪典是需要用到皇后的,就好比昨日的祭灶仪典。
所以以佟国维为首的一批朝臣又开始上书,要求皇上继立皇后。
宫中出身最高、位分最尊贵的嫔妃无非就是佟贵妃了,继立皇后换句话来说就是立佟贵妃为后。
皇上叫这些人吵得烦了,把陈文心的画像直接挂到乾清宫,也好堵一堵这起人的嘴。
你们不是叫着要朕继立皇后吗?
朕最喜欢的是勤嫔,你们再叫,信不信朕直接立勤嫔为后啊!
陈文心深感自己成了炮灰,皇上用来打击佟贵妃的炮灰。
“臣妾在宫中处处低调,皇上偏偏处处给我招恨。”
她欲哭无泪,控诉皇上的暴行。
宠爱她,她倒不乐意了?
皇上戏谑道:“那你要朕如何补偿?不如朕连宿翊坤宫一个月?”
这是补偿吗?
这分明是虐待!
“臣妾才十四岁……”
言下之意,皇上应该节制一点。
皇上也很委屈,其实他一直有节制啊,难道她没发现吗?
“过了年就十五岁了,是个半整生日。到时候,朕给你好好热闹热闹。”
十五岁,那是汉人女子及笄的年纪,算是成年了。
陈文心是二月十二的生日,正是传说中百花仙子的生辰,叫做花朝节。
“按着汉人的规矩,女子十五就算是成人了,父母会在家中为女儿行及笄礼,并取表字。”
陈文心十四岁就进宫了,这个及笄礼自然是不能在家办了。
汉人女子多半是十五岁到十八岁之间成婚,满人就不同了。皇上便是十二岁成婚的,当时皇后年仅十三岁。
陈文心是按着满人的风俗习惯未到年纪就进宫的,陈家才会格外担心她,觉得亏欠她。
皇上怕她伤感,便道:“既然如此,到你生日那日,朕便请你双亲入宫。让他们放心,可好?”
皇上这话倒也不违反规矩,嫔位以上的妃嫔生辰之日,母家本来就是可以进宫拜贺的。
“还有你哥哥和弟弟。你那两个弟弟已经议定年后进宫,伴着大阿哥和二阿哥一同读书。阿哥所那里还有二位亲王的阿哥,以及几个大臣家的孩子。”
皇上的两个阿哥自不必说,亲王的阿哥也是主子。臣公家的孩子作为伴读,地位自然矮一等。
小孩子家家不懂事,若是玩闹起来失了分寸就不好了。她得给家中递信,叮嘱母亲好生和两位弟弟言明利害。
宫中各处的花灯这日都挂上去了,一到夜里,灯火辉煌,照得亮如白昼。
皇上闲来无事,带着陈文心在外头走动,观赏花灯。
梅园里挂的是大红的宫灯,高高地照在枝头上,在地上落下一个圆圆的光晕。
陈文心拉着皇上站在那光晕里,时而有微风吹过,灯笼被吹得左右摇晃,那光晕也飘摇模糊起来。
枝头上的梅花凌寒傲放,在红色的灯光下显得愈发精神。
皇上一时起了诗兴,念道:“只恐夜深花睡去……”
他看向陈文心,她笑着回他,“故烧高烛照红妆。”
二人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第七十五章 宫训图
第七十五章 宫训图
腊月廿十六,宫中各处都贴上了白底的春联。宫门上旧年的门神也换了下来,新贴的门神显得更加威风凛凛。
后宫之中还贴上了宫训图,这对第一次在宫中过年的陈文心还是很新鲜的。
左右无事,她便叫白露陪着她去看宫训图。
翊坤宫外头贴的是昭容评诗,一个身着唐代齐胸襦裙的大袖宫装美人儿,立在一盏华丽的宫灯之下。
她手中捧着一卷诗,面容娇美富有灵气。
上有皇上御批匾额,称作懿恭婉顺。
这个典故她是知道的,图上此女就是唐朝有名的才女,叫做上官婉儿。
据说当时有一百多人作了和诗,皇帝命上官婉儿评选出一篇最好的,以供谱曲。
上官婉儿在帐殿旁一座搭起的彩楼上评选,臣僚们都在楼下。一张一张落选的诗笺被扔下来,各人自己取回。
最后只剩沈佺期和宋之问二人的诗笺没有下来。过了好久,才飞下一纸,乃是沈佺期的诗。沈、宋二人是著名的才子,才名相当,众人都想知道上官婉儿会如何评判。
上官婉儿最后取宋而弃沈,她道:“二诗工力悉敌,沈诗落句词气已竭,宋犹健笔。”
她是从结尾来看的,沈诗结尾已经没有意义了,而宋诗的结尾却还很矫健。
皇上和底下的臣公们听了,都觉得评判得很有道理。就连沈佺期和宋之问二人都十分服气,昭容评诗的典故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这些宫训图,都是皇上亲自择的吗?”
白露答道:“是啊。内务府拟了众多条目给皇上选,皇上最后选了十二幅,分别挂在东西十二宫外墙上。”
皇上挑了个昭容评诗给她,这是在夸她有才吗?
陈文心沾沾自喜,又往翊坤宫附近的几座宫逛了逛。
惠妃的长春宫外头挂的是太姒诲子,这是周武王姬发之母的故事。
传说太姒与周文王恩爱非常,一生共育有十子,堪称十全十美。皇上手书敬休内则,夸赞惠妃贤惠,又有诞育大阿哥之功,可谓实至名归。
她到了承乾宫附近,见章常在也在宫墙外和宫女看宫训图。见着她来了,两人便聊起了图上的人物。
墙上挂着的是婕妤挡熊图,一个宫装美人儿挡在一头暴怒的黑熊前面。身后是皇帝,和惊慌逃窜的一众嫔妃。
这是汉元帝时期的一个故事。
汉元帝带领后宫到虎圈看斗兽,突然,圈里的熊越出了栅栏,并往看台上爬,想要袭击人。
元帝左右的妃子们都吓得花容失色,四下里逃窜,太监们也抱头逃命去了。
这时候冯婕妤却迎着熊走了过去,熊被弄糊涂了,稍停了一下,于是侍卫们立刻冲下去将熊杀死了。
皇上御笔手书四字,为内职钦奉。
章常在道:“这冯婕妤真是好大的胆子,这么高大的一头黑熊,比她人还高呢!换做是我,恐怕也吓得四处逃窜了。”
陈文心想,这要换做是她呢?
她大约不会四处逃窜,要逃也得拉着皇上逃。皇上会逃吗?以皇上的勇武,他估计会当场拔剑相向,怎么会逃跑呢?
那也太没皇帝的威仪了。
陈文心道:“这汉元帝实在不称职,一个好皇帝不会把底下宫人管成这样子的。试想想,如果是咱们皇上遇着这事,李德全等人和一众侍卫早就冲上去了,哪里轮得到咱们效仿冯婕妤呢?”
陈文心这话听得章常在心服口服,“怪道皇上喜欢娘娘呢,娘娘果然是心中有丘壑之人,不比我这大字不识的。”
章常在确实不通诗书,更不解政事。
按着历朝历代的规矩,后宫不得干政。太皇太后辅佐幼年皇帝是逼不得已,算是一个例外。
陈文心可不敢当这心中有丘壑的评价,一个嫔妃可以有文采,却不应该有政治见解。
她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圆过去,“什么丘壑不丘壑的,我只知道皇上是明君,想为皇上效死的人自然是多了去了。”
章常在听了这话点点头,并没有想太多。
她原不是个有城府的人。
“娘娘可要再往他处瞧瞧吗?不如咱们结伴同行。”
章常在成日在宫里也闷得慌,佟贵妃就是个闷声念佛的人,定常在又讨人嫌。章常在有心想找个人说说话,想来想去也只有陈文心了。
偏偏陈文心深受皇上宠爱,皇上几乎是一刻也离不得她。章常在不敢擅自去翊坤宫拜见,今日好容易见着陈文心出来,自然要好好攀谈一番。
陈文心欣然答应,放眼这红宫之中,也就是章常在值得一交了。
惠妃看着没有恶意,德嫔与她也算是交好了,但她们不会像章常在一样有什么说什么。
陈文心还在想,皇上为什么把婕妤挡熊给了承乾宫,这其中有什么深意呢?
恐怕,皇上的用意是希望佟贵妃多尽嫔妃本分,尽心侍上吧?而非只想着自己的母家荣耀,和皇后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