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家对胡家也没啥要求,就是宫姑娘叫胡文说了说以后成亲的院子,宫姑娘喜欢梅花,她看好方位,叫补种了两株梅花罢了。至于屋子糊裱之事,屋子糊出来都差不离,而新房的家俱自然都是要女家陪嫁的。这些,宫家都有准备。
三姑娘自此深悟婚姻之事,与何子衿道,“我算是明白了,先时我一意心高,就想着给重阳说个书香门第的。如今想来,先前陆家,重阳虽没说不乐意,可哪里有现在的精气神。这亲事啊,什么叫好呢,他们小儿女真心喜欢就是好了。”
“是啊,重阳这也是有福的,眼光好。咱们私下说句心里话,阿媛也就是出身商贾门第,其他的,半点儿不逊于学里那些出身书香门第的闺秀。”何子衿道,倘宫媛不好,何子衿也不可能放任阿曦总与她在一处。
三姑娘心下更加满意,笑道,“这也是缘法,先时咱们哪里想得到呢。”
“可不是么,重阳这孩子,以往总跟人家拌嘴,现在可还拌嘴?”
三姑娘笑,“谁晓得他们,隔三差五的总往人宫家跑,我都说他,总是去可就不值钱了。”引得何子衿一阵笑。
重阳这第二次亲事都定下来了,俊哥儿的媳妇还没影儿呢,沈氏瞧着重阳定亲就满眼满心的羡慕,连何老娘都说,“该给俊哥儿相看个媳妇了,俊哥儿比重阳还大呢,这没媳妇怎么成啊!”很是担心孙子的终身大事。
沈氏也想给二儿子定亲啊,关键,二儿子这不在跟前,依二儿子那性子,她做亲娘的也不好不与二儿子说一声就给二儿子定下媳妇的。沈氏道,“母亲,赶明儿天气好,咱们去庙里拜拜月老吧。”让月老给二儿子在桃花运上加把劲儿。
何老娘双手一拍,“正是这话。”觉着媳妇这主意妙急,又说,“非但月老,文殊菩萨也要拜拜。”亲事自然重要,但二孙子的前程一样重要啊!而且,何老娘很朴实的想法,只要二孙子前程有了,还怕没媳妇么!这么想着,何老娘就打算,赶明儿去庙里,非但要给文殊菩萨好生上香,还要给菩萨捐二两香油钱方好。
婆媳二人唠叨俊哥儿呢,俊哥儿就顶风冒雪的回来了。
真的是顶风冒雪,俊哥儿回来那一日,雪下的那个大哟,鹅毛大雪。俊哥儿这一回家,把全家里都惊着了,沈氏连忙拉他到屋里,俊哥儿去了外头的狐皮大氅,沈氏又给他拂去发间的雪花,一面道,“我的天哪,你怎么这时候回来了?”
俊哥儿一幅理所当然的模样,“回来过年啊!”
俊哥儿的性子,既不是其父何恭那种温文宽厚,也不是其兄何冽那般稳重妥帖,俊哥儿的性子,更似魏晋时期那些人,放达随性。
他想回来,就回来了,完全不想这路上得费多少时日,而有这赶路的日子,还不若在帝都温书以待两年二的春闱呢。
俊哥儿不是这样的人。
不过,俊哥儿突然回家,委实给家里带来不少喜气。自阿冽一家三口,现在是一家四口,去了帝都,俊哥儿其后就跟着也到帝都春闱,家里孩子就剩兴哥儿一个,兴哥儿现在也算不得孩子了。家里就一直有些冷清,何老娘倒是想帮忙带双胞胎,偏生双胞胎给朝云师傅霸占着,而且,人家朝云师傅是打双胞胎吃奶时就开始帮忙带了,何老娘实在没有那偌厚脸皮这个时候下手抢。当然,主要原因是,抢也不一定抢得过。
连何子衿这当娘的,偶然闲了想接双胞胎玩儿,都会被朝云师傅以“今日课程还未结束”叫何子衿等着。尤其这一二年,双胞胎年岁渐长,朝云师傅给他们启蒙开始。
闹得何子衿这当娘的有啥事都得提前打听双胞胎的时间安排了,感觉双胞胎也忒大牌了有没有~只是,不知为何,经朝云师傅这一启蒙吧,双胞胎就特欠揍,尤其学了一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见天儿的在阿曦面前念叨。阿曦是啥人哪,阿曦是诸兄弟姐妹中最有习武天分的了,稍一动手就把双胞胎揍得哭爹喊娘。就这么着,还时不时的要说上一两遭。如此,次数多了,何子衿都怀疑双胞胎是得了“皮痒症”,要不,咋这样欠扁哩。
阿念听子衿姐姐说了此事,不禁笑道,“阿曦有分寸着呢,双胞胎就是想姐姐跟他们一道玩儿。”话说,阿念落衙回家还没见着双胞胎呢,不由问,“孩子们呢?”
“阿晔打发小厮回来说,他去苏家看昙花,要晚些回来。阿曦在屋里看礼物呢。阿珍托俊哥儿给阿曦送了好些东西来,唉哟,阿珍写的信,比书还厚,也不晓得都写了些什么。双胞胎也在阿曦屋里一道看礼物。”何子衿有引起操心闺女,道,“这阿珍,每年都给阿曦捎这许多东西,可算怎么回事?”
阿念明显比子衿姐姐这一生两世的都想得挺开,道,“看缘法吧。反正阿曦小,我看她还懵懂着呢。”
子衿姐姐道,“你忘了,双胞胎可是跟阿节次女定下亲事的。”
阿念道,“双胞胎都四岁了,阿节这次女还没影儿呢。”
子衿姐姐想想也是,主要是,纪珍自出身到性情,以前还养在何家好几年,何子衿看他也比较顺眼,有这么个不大不小的男孩子对自家闺女好,何子衿倒也不是太介意。
双胞胎却是对这位记忆不深的阿珍舅舅充满意见,一时,双胞胎和姐姐出来,姐弟三人给父亲行过礼。阿念看双胞胎翘着嘴巴的模样,就问他们,“怎么了?不是在你们姐姐屋里看礼物么,怎么倒不高兴啦?”
双胞胎之一阿昀愤愤的同他们爹娘道,“阿珍舅舅给姐姐一屋子东西,就给我们一人一套笔墨纸砚。”
阿念一听这话就沉下脸来,这要叫人听到,还得以为双胞胎是那等没见识的孩子呢。人家好意送你东西,怎么还嫌少了?
不待阿念教育他们,阿晏就奶声奶声接口了,一幅老气横秋的大人口吻,不用问也晓得是跟谁学来的腔调,“爹,我们倒不是没见过东西,阿珍舅给大哥的也是笔墨纸砚。我们就是觉着珍舅舅这也忒厚此薄彼了吧?”
阿念道,“你们姐姐是女孩子,怎么跟你们说的,男孩子平日里要让着女孩子些,而且,要多照顾女孩子。再说,你们还不记事的时候,你们姐姐就同阿珍认识了。他俩的交情,自然比你们深了。”
双胞胎已经四岁,会思考的年龄了,阿昀就问了,“大哥和姐姐一样大,大哥和珍舅舅好不好?”意思是,珍舅舅送给大哥的也比不上给姐姐的九牛一毛啊!
阿念道,“书上怎么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我问你们,你们是君子不?”
阿昀很响亮的回答他爹道,“大哥说他是君子,我跟阿晏年纪小,是小人,我们要长大了,才能长成君子。”
长子这都教弟弟们什么哟,阿念纠正双胞胎,“你们虽小,也不是小人,应该说是小君子,是不是?”
哥哥与父亲的话,当然是听父亲的了。双胞胎点头,承认自己是小君子,然后,阿念就同双胞胎讲了一通,君子之间的交际应该是什么样的。经过亲爹一番忽悠,双胞胎总算明白了,原来君子之间送礼物就要简单着来的。因为他们姐姐是女子不是君子,所以,珍舅舅送了姐姐一屋子东西。
弄明白了这个逻辑,阿昀粉嫩的小脸儿上竟流露出了感慨的神色来,与弟弟道,“君子好苦哟。”都不能收礼了。
阿晏跟着点头,深以为然,“是哦。”
阿曦看他们那鬼样子,道,“少给我装样!你们再这般,就把从我这儿挑走的再拿回来!”
双胞胎立刻不感慨了,反是拍起姐姐马屁来。
原来,虽则阿珍送了阿曦许多东西,阿曦却一向是个大方的,挑了几样自己喜欢的,剩下的,都随双胞胎选去。双胞胎也不知是啥性子,自小就特会理财,当然,现在的理财仅限于,俩人特会存东西,基本上他们的东西是只进不出的,抠门儿的不行。何子衿十分怀疑双胞胎是遗传了何老娘的基因,阿曦也说双胞胎,“东西也不会挑,俩人四只眼睛,不是盯着金就是盯着银。有一件沉香雕的赤壁大战的摆件,这对傻子嫌是木头的,都不取呢。”认为双胞胎没品味。
话说,双胞胎虽没甚品味,但脸皮厚的很,一听姐姐说这摆件珍贵,连忙狗腿的同姐姐打听起沉香是啥来着。阿曦在品味上绝对是得朝云师傅真传的,然后,阿曦就对双胞胎展开了长达半个时辰的审美教导。要不是吃饭时辰到了,阿曦还得再说上半个时辰不止。
就这般,阿曦都意犹未尽,与双胞胎道,“吃过饭到我房里来,我好生给你们讲一讲。咱家也是书香门第,就你们俩这只识金银的家伙,出门就是给爹娘和我抹黑啊。”
双胞胎面儿上就显出不服气来,但为着沉香摆件儿,还是很能忍的,于是,闷头听姐姐一通说。待吃过晚饭,又听他们姐姐念叨半宿,结果,也没把沉香摆件要到手。阿曦的话,“这是给你们个教训,叫你们记住,哪怕爱财,也得先练就一幅好眼光,不然,就堕入了暴发之流。”
把双胞胎郁闷的,好几天不得展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