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林亦的说的问题,里正根本不当回事,以种地为生的农村人,哪家最想的事,不是自家田地变多啊,那一成的税算什么,勒紧肚皮的事。
新安村每次有大事发生都会敲锣,这时听到锣声大家都会到村子西边山下的空地集合,都知道这是里正召集他们,有事要对他们说。
西边山下这里就是村里去坟地的必经之路,村子建设好后就把这里整理出来作为村里广场,有事时大家都聚在这里,古代人是很遵守孝道的,对先祖都非常敬畏,还特意在这里修建了祠堂。
古代的祠堂是一个家族供奉先祖牌位,和办理家族事宜的地方,不过新安村不同,新安村的村民都是逃难过来的,家家人丁都不多,姓氏还杂,哪家也没钱和实力自己修建一所祠堂,后来村里老人提议,大家一起出钱出力修建一所祠堂共用吧。
当时也是无奈之举,但是现在却很好的融入了新安村村民的骨血里,让大家更亲近更团结更有凝聚力了。因为他们的先祖牌位都是供奉在一起的。
作者有话要说: 美女们你们的留言我就不在评论里回了,谢谢你们看文,感谢收藏。
☆、第 23 章
村里人都来了后,大家都在讨论里正召集他们有什么事,郑老伯来的晚,他是从地里过来的,把锄头放下,一脸疑惑问旁边正拿着烟杆抽烟的刘老根:“知道是什么事吗。”
刘老根摇了摇头,用手捻了捻烟锅,心思还在小儿子刘长盛身上,今天早上家里还发生了争执。
现在大儿媳整天在家里说酸话,话里话外都是小儿子刘长盛不适合读书,读了这么多年连个童生都没考上,不是浪费钱吗,今年15岁也该说亲了,难道成亲后也要全家这样供着他读书吗。
这话今天被小儿子听到了,竟然跟他大嫂吵起来了,想到这里刘老汉深深吐了口气,家宅开始不宁喽,他也知道大儿子不是没有想法,只是还没说而已,但是供都供这么多年了,啥都没考上,他不甘心啊。。。
牛大婶今天没有席面,拉着儿媳妇和王婆子唠上了,“也不知道里正找咱们什么事,这也快秋收了,不能是要涨粮税吧。”乖乖呦那样就难过了,这样的事以前就发生过一次,那年南边发大水,地里的粮食大部分都淹了,那时朝廷就是把他们没受灾的地方粮税提高一成,救济南边了,虽然次年朝廷会少收一成的粮税,补偿给他们,但是他们那一年过的难啊,很多人家都指望那些当口粮的。
王婆子听了牛婆子的话,心里咯噔一下,心里开始祈祷,南边风调雨顺,可千万别被牛婆子说中啊。
周围的人也在议论纷纷,这时每家每户的在家的都来了,能当家做主的人基本都来了。
江里正看人来的差不多了,就田地主家没来,往年也是有什么事都不来,都是他派人去田地主家告知,现在他都把村子里的人得罪遍了,还想让他们像以前一样,可能吗,不来你就别参与了。
清了清嗓子让大家安静,:“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村里有件大事跟大家说,也是好事,但是我说完你们参不参加,你们自己商量,参加的一会过来到我这里登记。”
江里正停顿了下,想了想林亦跟他说过的话,从新组织了下语言,娓娓道来:“咱们村子里穷啊,地还少,但是我们也要找出路让我们村的人富起来,怎么样才能让那些没钱娶亲的都能成亲,怎么样才能让家里生病的人都能有钱看病,不至于在那里等死,怎么样才能让我们都住上青砖瓦房,不在住现在可能遇上大雪,就会被压垮的土坯房,这些是我当这20年里正每天都在想的,现在让我们富起来的机会来了,那就是我发现亦哥儿知道怎么种枸杞树,并且他愿意把这个方法教给大家,而且种植枸杞树的地我们也想到了,就是我们村里还空置的200多亩荒地,我可以向衙门申请五年后给买地的钱,但是每年一成的粮税要你们自己交,种树的种子钱你们自己掏,每亩地100文种子钱,当然枸杞树要三年才能挂果,才会有收入,地侍弄的好,你们收成就多,地侍弄不好收成就少,这个你们心里要有数,这个风险也要你们自己承担,这里我们只是提供个方法,要不要试试你们自己做决定,收成不好也不要埋怨人,枸杞树成活最少15年,也就是说你种了枸杞树3年后有收获了,以后的12年里每年都有收获,还有就是镇里药铺收枸杞子干果的价钱是,每斤300文左右,一颗成年树采摘一次能得三斤左右的枸杞干果,而一年能采摘两次,我今天把话放在这,你们就今天一次选择种不种的机会,因为咱们村里就这些荒地,今天会分配完,然后我去衙门办理地契,到时候你们要是后悔也只能拿你们家的良田种了,还有我们新安村以后要成为远近闻名的枸杞村,你们学会种植方法除了本村严禁外传,否则一经发现就驱逐出村。”虽然他不明白林亦为什么让他这样说,但是这样一来他在村里的威望能更上一层了,当然最后一条是他自己加上去的,这么好的赚钱机会怎么能让别人学了呢。
林亦听了里正说的最后一条,不由笑开了,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心理,里正这样也算是歪打正着,这样做能有效的控制枸杞子流放到市面的数量,还能控制住价格,不至于让收购的价格跌落。
大家听完里正的话,嗡的一下就讨论开了,各家都很激动,这是好事啊,虽然有风险,但是他们也就是承担种子钱和每年一成的粮税,只要肚皮勒紧些,这是他们可以承担的。
而且地钱要5年后才给的,到时要是没钱他们可以把地卖了,那时候这地可不是荒地了,可是良田了,可能是江里正讲的太好了,把他们的情绪都牵动了,都怕错过这次机会,被村里其他人拉下了,毕竟现在大家都差不了太多。竟然都要参加。
有那家里太穷的孤儿寡母的也上前问里正,种子钱可不可以赊欠,这事江里正和林亦都商量好了,就是为了让村里人过上好日子,对于那些特别穷的,林亦可以给出树苗,不过对外还是由里正出面说可以赊欠,但是仅能赊欠给那些特别贫穷真出不起钱的人家,要是有那些钻空子的人也想这样,那是要坚决抵制的。
这不有人看到可以赊欠,都表示纷纷想赊欠,气的里正两眼一瞪,:“如果你们家不想参加就退出,没人逼你们,我为村里人找个出路,是为了让村里人都富裕起来,村里有几户人家出不起种子钱,我心里有数,难道我们不该帮他们一把吗,你们还要来凑热闹,难道都不觉得羞愧吗。”那几家凑热闹的人家被里正说的,顿时满脸通红,他们没想那么多,就是想占点便宜呀。
林亦听了里正的话,在心里为江里正点了个赞,江里正处理的还是挺好的,而且他当了20年的里正,村里人对于他还是很信服的,所以由里正出面效果会很好,最主要的是,他还在孝期低调点会好些,这样他就是配合里正的工作,帮助村里人,而不是把自己放到主导位置上。
☆、第 24 章
江里正看大家没什么问题,组织大家排好队:“现在都按排队的顺序登记,每家每户可以分到2亩荒地种植枸杞树,都按照顺序来啊,都有地。”
这是跟林亦算好了的,村里现在是110户人家,荒地是230亩地,每家每户分到两亩地,还余下十亩地,这十亩地大家都看着呢,不好办啊。
后来林亦建议成为村里用地,得来的收入用来建设村里,可以修桥铺路,修缮祠堂,甚至可以盖座私塾,这样他们村里的娃娃都能读书,还可以帮助一些贫困人家。
里正当时听了林亦的话,心里这个激动,到时候他们村里的娃娃都能读书了,在有人考个状元,那他们村会成为这十里八乡最有名望的村子了呵呵。林亦要是知道里正心里的想法,一定会说您老想多了,还状元呢!
做为村里最有学问的人“囧”林亦要帮助大家做登记,心里不由感慨,现在的人真朴实,里正随便几句话,大家竟然都响应了!
林亦写字的速度很快,很快就把大家的情况登记完,把登记好的纸教给里正,剩下的就没他什么事了,所以跟里正打完招呼,他就先回去了。
江里正看着手上的纸,心想这亦哥儿写的字是真好看啊,刘老根家的小儿子长盛写的字可比这差远了,他家儿子当年就读了两年书就不读了,说夫子讲的东西他听不懂,把他气的,当时就给了他一顿鞋底,后来看真不是那块料就放弃了,现在孙子也到了读书的年龄了,该给他们找个私塾了,家里有这条件就不能亏着孩子了,唉希望他孙子读书能比他老子强吧。
他们村子和别的村子虽然不同,但是还是遵守祖先留下来的遗训,成亲就分家,据说是效仿皇家,你没看上百年了,皇家都太太平平的。
家里的孩子都成亲后,老人可以选择幺儿或者大儿子一起过,分家时会按照老人的意愿分,所以他们村现在是110户独立户,那些没分家的可能就吃点亏,这是没办法的事,地就这些肯定要按照户籍分,大多数人家都没意见,你少数人有意见也没用,翻不起浪花。
相似小说推荐
-
喵小姐的日常生活 (黎子lz) 起点VIP2017-07-19完结一觉醒来变成猫!等等,我是谁来着!管它那么多,温饱要紧!意外闯入美男家!从此便开始了混吃混...
-
穿越之大明女状师 (停歌月上) 2017-06-29完结女律师阴差阳错回到了五百年前的大明王朝,开始了状师生涯。一桩桩奇案,一次次抽丝剥茧,庙堂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