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大明女状师 (停歌月上)


  -----------------
  登极仪从清晨即告开始。
  奉天殿门外,龙旗十二,北斗旗一,虎豹各二,驯象六。
  丹墀左右设布黄麾仗、华盖、豹尾龙头竿、信幡、传教幡、告止幡、绛引幡、戟氅等各三行。
  殿门左右、设圆盖一,金交椅、金脚踏、水盆、水罐、团黄扇、红扇等皆由校尉擎执。
  鼓乐声起,拱卫司鸣鞭,引班引文武百官入丹墀拜位,捧表以下官员,由殿西门入。
  新帝换上一身衮冕,受万臣三跪九叩。
  文武百官和天下子民此时并不知道,这位年仅十五岁的少年,能不能托起这个庞大帝国的明天。
  他们也不知道,这位以小宗之身继统的外地藩王,能不能一改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衰颓疲敝,再现王朝往日的荣耀与辉煌。
  一切都是个未知数,唯一可知的,是这位少年天子,与他的堂兄是不同的。
  整个登极仪从清晨持续至傍晚,连一旁主持仪式的礼部诸官都已面色疲累,年纪轻轻的新帝却未有丝毫不耐。
  朱厚熜披厚重的冕服,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上满是肃穆,他一步步拾级而上,在众人的煊赫声中,终于坐上了龙椅。
  那一刻,他似乎感觉到,自己的一部分已经死去,却又有一部分,活了过来。
  正德十六年,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成为大明开朝以来第一十一位皇帝,次年改元嘉靖,史称嘉靖帝。
  与紫禁城内新帝登基的热闹场景不同,此时杨宅书房内,杨清笳正在安安静静地看着书。
  那本书是上次从方九藤的那儿拿回来的。
  这书无头无尾,似乎不过是其他成体系的作品中的一片残章。
  其上记载的文字诘屈聱牙,杨清笳本来古文造诣就一般,且这书的字体和行文制式并不像是当代的作品,读起来就更加的费劲儿。
  她耐着性子,不求甚解地看了几页,上面都是些医学经络之类,甚至还有人体剖解的粗略图样,其中还有一页,似乎专门讲述了换脏之术。
  “胡说八道!”杨清笳“啪”地合上书,随手塞进了书架的角落里。
  “小姐……”霁华站在书房门口道:“有一位公子刚刚上门,说是找你。”
  “哪位公子?”
  霁华摇摇头:“不认识,以前从未见过,他说他姓钱。”
  “钱?”杨清笳想了想,起身道:“将他请到厅堂吧,我随后便到。”
  霁华点了点头,走了出去。
  杨清笳整理了一下衣服,收拾妥帖后方才出屋走了过去。
  一见厅内所坐之人,她惊诧不已。
  “钱公子,你……”
  对方正是钱济。
  按说他此时应该在牢里等秋审后行刑,此刻却没事人一般,衣着整齐地登门拜访。
  杨清笳脑袋里不由生出一个荒唐的想法——莫非他越狱了?
  可越狱的死囚躲犹不及,哪还有大摇大摆,登堂入室的道理?
  钱济见她面上惊疑不定,便知对方在想什么,于是道:“新帝登基,大赦天下,我侥幸得以出狱。”
  原来如此,倒忘了这茬了!
  杨清笳道:“如此,便恭喜钱公子了。”
  钱济道:“我此次前来贵府,是想感谢杨状师的恩情。”
  说来杨清笳与钱济之间,是恩是仇真是难以说清。
  昔日钱济杀害李鸿和,若非杨清笳当场拆穿,他也不会锒铛入狱。
  可杨清笳将他送入囹圄后,又请先皇替他所著的《野斋遗事》正名。
  而且若不是杨清笳力保他到秋后,此番他也不会赶上新帝登基,得获大赦。
  “钱公子不必言谢,是你自己造化非常。”
  作者有话要说:  登极仪其实是非常复杂的,篇幅所限,作者这里只简单说了一下。

☆、第140章 道别

  钱济恳道:“若非遇到的是杨状师你,我恐怕现在不是躲躲藏藏、心怀鬼胎地过日子, 便是化作了乱葬岗的一把枯骨。”
  杨清笳道:“虽然我并不赞成大赦, 但不得不承认事事皆有机缘, 你注定命不该绝。”
  钱济道:“老实说, 当日你将我送进死牢时, 我恨你入骨, 只觉若没有你,或许我便不会被人拆穿。但后来我在牢里思来想去,却又觉得怪不得你,是我自己做错了, 你也不过是尽了状师的本分。何况你又不声不响地帮我正了名,我才意识到,你虽身为女子, 却比我这个七尺男儿要明事理得多。”
  杨清笳笑了笑, 并未说什么。
  钱济续道:“你对我也算有恩, 但方才却并未挟恩图报,反而对大赦之事直言不讳, 当真是世上少有的君子,我若有杨状师一半的容人之量,想来也不会走错那一步。”
  一个人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手上沾染了无辜之人的鲜血。
  杨清笳虽然知道他有苦衷,却没办法毫无芥蒂地与他谈笑风生,只问道:“钱公子以后可有什么打算?”
  钱济满面遗憾地叹道:“之前我一门心思想要考取功名,但次次名落孙山。现在更已是戴罪之身, 此生怕注定与官场无缘了。”
  自古哪个人不是修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如今对方已然断了科举取试的路,一时忧忿不甘倒也是可以理解。
  “钱公子,”杨清笳提点道:“你不如去做些自己更擅长,更喜欢的事吧。”
  钱济想了想,有些颓然却也似是畅怀了不少:“古语有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出身低微,始终做着有朝一日可以官拜一品,鸡犬升天的黄粱梦……现在想一想,倒真是好笑得紧。”
  他顿了顿,才道:“我想一个人四处游历一番,然后编一部大明游记。”
  杨清笳闻言很是诧异:“这一路山难水险,你就一个人……”
  “我知道这听起来有些荒唐,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可我这条命既然检了回来,就不想再像过去一般蝇营狗苟。总该试试,天南海北多走走,多看看,天地寥廓,哪处不是家呢……”
  杨清笳道:“你很有写话本小说的天赋,维持个生计根本不成问题,甚至名声大噪也不是不可能,为什么不留在京城继续写作呢?”
  他只道:“当初写话本,并非出自真心实意。”
  “不是真意,那又为何?”
  钱济坦白道:“当初我觉得既然科举无望,便避重就轻,想投机取巧,用话本小说搏些声名。后来得先皇金口一赞,我便更加沾沾自喜,以为自己聪明,找对了捷径。我为了迎合当今的市井瓦肆,不得不违背本心,化用几个笔名,写了一些艳俗逢迎之作,虽然每每书肆一将话本放出便洛阳纸贵,可那终究是俗不可耐,难登大雅之堂的笑话。”
  杨清笳并不赞同:“话本小说本就不是高雅为重,我就看过许多内容十分有趣新鲜的话本。”
  “我说的并非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别,”钱济道:“杨状师,你买的恐怕都是数年前的旧本子了,现在街边巷尾流行的,大多已经成定式,内容自然也是千篇一律。”
  她想了想,自己去书肆挑中的倒还真是些过了气的老书。
  “你那本《野斋遗事》写的就很好,尤其是结局,颇有些大彻大悟的意思。”
  “原定的结篇并非是我之前交给你的那样。当时我不过是觉得自己已注定一死,又何须顾忌卖不卖得出去,有没有人看?这么一想,便随着自己真正的想法,写出了《野斋遗事》现在的结篇。我若当时一门心思让书热卖,是不会那么写的。”
  “那你原本定的结局是什么?难不成是小书童最后权倾朝野,左拥右抱,与皇帝称兄道弟,将那处处比他强的世家公子踩在了脚底下?”杨清笳调侃道。
  钱济苦笑一声,一副给人说中的模样。
  杨清笳摇了摇头,十分无奈:“你若真那样写,我当时看着也许爽快,可过了两天之后便会忘了。并非我故意泼你冷水,但你就没想过——你历尽千辛万苦,耗尽心血著成的游记,也许无人赏识,甚至还不如那些街边贩售的模板小说?”
  “那又有什么打紧的,”他道:“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只当这是一场修行,百年后,若有人能从我这得到一星半点的感悟裨益,就没白费力。”
  “好!”杨清笳听到此处,不由赞了一声:“好一句‘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
  杨清笳说着偏头吩咐了一旁的霁华不知什么事情,霁华无声地看了看对方,见她已拿定了主意,只能回屋取东西出来。
  那是一张一百两的票子,杨清笳递过去,道:“我平生最大愿望便是游遍四方,然而受世俗所累,终是无法成行,这区区一百两,不成敬意,拿去充些盘缠吧。”
  钱济却不收,他忙道:“杨状师已经帮了我太多,这钱我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收的。我就用这一双腿,走到哪儿,便算哪儿。”
  杨清笳见他一副真心实意拒绝的模样,倒也不再勉强。
  钱济偏头看着院内的那两棵梧桐,神色悔悟,半晌才开口道:“我对不起……逸元,”他将这个名字说出后,整个人都似乎坦然了许多:“一开始,我的确是倾慕他的才华天分,真心与他相交。我难以为继之时,他虽然一副高高在上的傲气,却也真是周济过我不少。只是我当时久考无果,他又将《野斋遗事》据为己有,我一时眼红心黑,竟然……害了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