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赵四娘家 (璇源)



不过,为了不在姜荷莲子面前露馅儿,赵四娘不得不扮好这个好侄女的角色,捂着脸狠狠地哭了一场。听说李翠萍就住在她家附近,她也不忙着回家了,直接让老冒头把车驾去李家,打算前去探望她四婶一番。

正文 第三百六十四章 稀奇事儿

从城南行到城东,一路上陆续有伙计下车,回到他们各自的工作岗位。眼见快到东山脚下了,原本浩浩荡荡的赵四娘一行现如今就只剩下了赵四娘、姜荷莲子和万俟弦,以及赶车的老冒头。

老冒头一番犹豫过后,眼见四下无人,便把车停了下来。

“冒老伯,出什么事儿了吗?”赵四娘发现车停了下来,满是疑惑地问道。

“这个……”老冒头有些难以启齿,纠结了半天都没说出话来。

在赵四娘看来,老冒头实在是个妙人。方才让他去请大夫,他驾着车在附近转了一圈,瞅见赵二郎家门口的人都散去了,他就又回来了。还请大夫呢,连个人毛都没请回来。他这一做法,实在是深得赵四娘之心。

如此会办事儿的老冒头,他会有什么难处,都没办法诉诸于口了呢?

赵四娘仔细回想了一番,她记得老冒头的家境不是很好,他们全家包括儿媳妇在内,都是码头上的挑夫,全靠卖死力气混饭吃,连温饱都很难保证,过得甚是艰难。偏偏他有个瞎了眼的老娘,几年前得了重病,不得不靠吃药吊着性命。这样的人家如何养得起一个药罐子,他那贫薄的家底很快就见了底,在这样下去,怕是得跑去借印子钱了。

印子钱哪里是能随意借的?那是破家的玩意儿,说什么也不能沾惹。为了不走到那一步,儿子儿媳妇都向老冒头施压,劝他不要再把家里的钱花在他那瞎眼老娘身上了,让他少去做那些徒劳的无用功。

老冒头想要救老娘的命,却又顶不住来自儿子儿媳妇的压力,走投无路的他就坐在码头上哭。

这一幕恰巧被四处乱逛的赵四娘给看到了,她见五六十岁的老头子居然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哪怕她的心肠不是特别柔软,也不禁心生怜悯。待她问明了老冒头的难处后,就把他和他媳妇儿给雇了下来。

老冒头和他媳妇儿在码头上挑了一辈子货,身子骨早就累垮了。于是,赵四娘就让老冒头给她家赶车,让他媳妇儿去她家吃食铺子里打汤。活儿都是些轻巧活儿,赵四娘给的待遇却不低,不但够他们夫妻养活一大家子,就连冒老太太的药钱也有了着落。

“冒老伯,你又遇上了什么难事儿了吗?要是这样的话,只管对我说,能伸把手的话,我肯定会伸把手。你可千万别不好意思啊!”赵四娘笑道。

老冒头忙摇手道:“不是的,不是的,承蒙东家的照应,如今小老儿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哪里会遇上什么难事儿呢?”

老冒头见赵四娘待他真挚,一咬牙一跺脚,就把那件不怎么好说出口的事情一股脑儿地吐露了出来。

此事说来话长。

原来赵四娘家怜恤老年人,就算是赶车,也不会让老冒头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子风里来雨里去地运货,而是让他们留在她家待命。得碰上她家里的谁谁谁有事需要外出,才会把他们叫过来赶车。

赵四娘家的人口本来就少,一家人中又只有赵三娘和赵永忠经常外出会用到车,可她家养的车夫却有四五个之多,故而,老冒头在很多时候都闲得慌。

老冒头和其他几个老头子不同,那几个老头子喜欢热闹,没事儿就爱去茶馆蹭书听,老冒头在熙熙攘攘的码头上待了大半辈子,最烦闹腾。他也爱听书,可他宁愿回去听他的小孙孙讲,都不愿意去人声鼎沸的茶馆里凑热闹。他闲的时候,就爱找个僻静之处,美滋滋地抽上一口水烟。

老冒头在某个人烟罕至的角落里待着待着,就发现了件稀奇事儿。

话说赵永忠夫妇为了照顾李翠萍,就把她和她的家人接来了府城。本着就近照顾比较方便的原则,赵永忠夫妇原打算让他们住进自己家里。可陈老婆婆说了,他们家一门寡妇,不好住在人家家里给人家招晦气,任凭赵永忠夫妇怎么劝说,她就是不肯搬进赵四娘家。

赵永忠夫妇无奈之下,只得在附近另挑了个住所给李家。按照陈老婆婆的心意,新住所位于街角,四周甚是僻静,外人没事儿绝不会经过这个寡妇门,很适合他们一家妇孺关门过日子。

李家看上去是如此的恪守本分,可偏偏被老冒头看到,在某个黄昏,闭门度日的李家为一个青年打开了后门,过了好久好久,直到天都完全黑了,那青年才抱着个包袱,悄悄地从李家后门离开了。

李家一门寡妇,居然在将晚未晚的时候偷偷摸摸地招待起了大男人,这事儿就有些稀奇了。

老冒头不禁八卦心起,但凡傍晚没活计,他就猫在那个隐蔽的角落里,紧盯着李家的后门不放。

这不盯不要紧,一盯吓一跳。那青年隔三差五就会上一趟寡妇门,来的时候基本都是两手空空,可到了走的时候多半会拎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诚然,李家是不是倒贴养汉这不关他老冒头啥事儿,他看看热闹也就是了,最多在心里头乐呵乐呵,完全不必多此一举,把这事儿给揭露出来。

可老冒头深知李家的家底。想当初赵永忠夫妇带着李家人来府城,他也去接人了。他记得很清楚,李家那么些人,带来的行李都没能装满一辆车,而且那些个行李都是些破铜烂铁,根本不值几个银钱。换句话说,李家本身并没有多少家私,他们家如今所拥有的,都来自于赵四娘家的给予。

赵四娘家感激李翠萍肯为赵永孝守寡,才给了李家这么好的待遇。可李家拿着赵四娘家的钱,却在偷偷摸摸地养汉,这样做未免有些对不起赵四娘家。

原本老冒头想把这事儿捅给赵三娘知道的,可他想来想去,到底没好意思开口。

现如今赵四娘回来了,还要去探望李翠萍,老冒头感念赵四娘对他的恩情,实在不忍看她蒙在鼓里,犹豫一番后,终是把这事儿告诉了她。

正文 第三百六十五章 朝阳群众

老冒头肃着脸道:“我暗中跟了那汉子两回,已经把他的底细摸得差不多了。那汉子名叫卢建平,今年二十岁,现住在南城外头,他家里头人口不多,除了他之外,就只有他的寡嫂和他的小侄子。他原先在南城外头的许记豆腐坊里上工,前不久辞工了,在南城码头上租了个铺子,和他寡嫂一起做起了卤味生意。卢建平祖籍静海县城,按理说,他应当和祖籍静海高店村的李家没有任何亲戚关系。”

话到此处,老冒头顿了顿,斟酌一番后,又道:“我也晓得,不该随便说寡妇的是非,那样显得太不厚道。可李家老的老小的小,就只有李翠萍正是青春年纪,卢建平又不大可能是李家的亲戚,他不正大光明地去李家,为啥每回都要趁黑摸上门?肯定是去做啥见不得光的事情,依我看,多半就是找年龄相当的李翠萍。我在想,几个月前卢建平还穷得叮当响,差点儿都养不起他那寡嫂和小侄子了,哪里会有本钱开卤味档口呢?那些本钱,估计就是李翠萍给他的。可追根究底,那些钱也不是李家的,那些其实是东家你家的钱啊!”光是想想,他就替赵四娘心疼。

老冒头这番话下来,不要说是最近一直在搞情报工作的姜荷莲子了,就是在现代被各种信息轰炸过的赵四娘都惊呆了。

我的个乖乖,这调查水平,不去做传说中的燕云卫实在是太屈才了!这要是放在现代,妥妥的朝阳群众一枚呀。

震惊过后,赵四娘仔细想了想,几番接触下来,她知道老冒头绝非信口开河之人,他所说的话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再说了,老冒头没必要也不可能胡乱造谣,毕竟这种事儿一查就能查得出来,容不得他胡编乱造。也就是说,老冒头所说应当为实。

尽管老冒头这番话里包含了不少主观臆测,可看惯了八点半泡沫剧的赵四娘才不会天真地认为,李家放任大男人上门,只是为了对剧本或是斗地主,全程纯洁干净无杂质。哪怕李翠萍有孕在身,在这件事里面,她都不可能是纯洁无辜的白莲花。

赵四娘谢过热心的老冒头,却不改初衷,依然向着李家进发。

赵四娘闷太久了,正要搞搞事情,听了老冒头的话后,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去会会李家人。

不久之后,赵四娘就和姜荷莲子一起,叩开了李家门。

赵四娘今儿个智商在线,自然不会为了表达她对赵永孝之死的惋惜,就扣住他的死不放,在李家大说特说。

赵四娘只是很委婉地提了提她四叔的英年早逝,陪着李家人落了两滴泪,随即就转移话题,关心起了李家人,尤其是李翠萍的身体状况。

扯了半个时辰的淡之后,赵四娘终于开始切入正题,说道:“我这趟去宁国,最大的感触就是,那儿的民风远比咱们燕国开放。在宁国,根本就不推崇什么所谓的贞节牌坊。宁国人不但不阻止寡妇再嫁,还极为支持。寡妇再嫁时,婆家都会允许她带走自己的嫁妆,有时候婆家甚至会给寡妇丰厚的添妆,像嫁女儿一样把寡妇风风光光送出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