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赵四娘家 (璇源)



程昱自小就喜欢在大姑家混,哪怕大姑家遭难后不得不搬去了穷僻的柳枝坊,住进了低矮的茅草房,他还是愿意去大姑家玩。的确,在大姑家吃不好住不好,可他能够得个心安,这就足矣。

要知道,在他娘眼里从来就只有他哥哥,无论自己多么努力,他娘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是偶尔他娘主动同他说两句话,话里话外也都充满了对他的种种嫌弃,就从没说过他一个好字。这样的家,实在很难让他待得下去。

尤其是那一年,他读书超过了他哥哥,无意中戳了他哥哥的肺管子,他哥哥不堪打击就病倒了。他娘为了安抚生病在床的他哥哥,就勒令他退学。当时无论他怎么哭求,他娘就是不肯松口,还把他送去了小饭馆里当小伙计,说是让他赚钱供他哥哥读书。从那时起,他就更爱待在大姑家了。

如今程昱在想,大姑当真疼爱表哥,要是他娘能够有大姑一成的慈母风范就好了。哦,其实他娘也是个慈母,只不过是他哥哥一个人的慈母,于他就什么都不是了,或许在自家家里,他本就是个多余的人吧。

过了几天,程昱的大嫂叫住了下工回来的程昱,说娘有话要和他说,让他赶紧去一趟上房。

程昱闻言,猛一愣怔,寻思道:平时只有到了发月钱的那天,他娘才会把他叫过去聊上两句,顺便把月钱给要过去。如今还没到月底,还没到发月钱的时候,他娘找他能有什么事儿呢?

百思不得其解的程昱带着疑惑踏进了久违的上房。

程昱的祖上在前朝的时候出过几位大官,程家也曾煊赫一时。只是到了程昱这一代,祖业几乎不剩什么了,余下的就只有他家所住的这所大宅子了。也就只有这所大宅子,才能证明程昱他娘对街坊所说的不假,他家确实富过。

上房里,程昱他娘秦氏正坐在油灯旁扎鞋底,尽管鞋底才扎到了一半,但可以看出这会是双很厚实的千层底。

程昱不禁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面。

脚上这双鞋还是先前他送外卖的时候,东家发给他的,不如他娘做的鞋扎实美观,可他却更爱穿。原因无他,家里的新鞋是没有他的份儿的,他只能穿他哥不要的旧鞋。可近两年来,他猛蹿个子,连带着脚也长大了一些,他哥的鞋原来穿着还算合脚,现在就略微有些挤脚了。

在他哥还没长大成人之前,他娘每个季度都会给他哥测量脚的大小,至于他,自他有记忆以来,就没见他娘帮他量过一次。如此一来,他娘自然不会知道他哥的鞋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是“小鞋”。

话说回来,就算他娘知道他在穿“小鞋”,也绝不可能特地为他做双合脚的鞋的。

秦氏又扎了两下,才放下手中的活计问起话来。

秦氏好不容易主动把二儿子叫过来一回,首先问的却不是有关二儿子的事儿,她要问的是小杨氏的底细。

今天白天,朱鸿程他娘程氏,也就是秦氏的大姑子,上门来请她喝朱鸿程的喜酒。

秦氏就问女方是哪家的姑娘,程氏只是一个劲儿地猛夸小杨氏的人品相貌,其它家世什么的,一概顾左右而言他。

秦氏就晓得这里头肯定有猫腻,就把一向和他大姑一家走得很近的程昱叫来问问,想从他口中问出程氏在捣什么鬼。

程昱知道他娘一向和他大姑不对付,有事儿没事儿就要刺上两句。以前有他奶和他爹在,还能从中调解一二,可他奶和他爹相继过世,如今连个从中说和的人都没有,两人闹得不可开交。尤其是他娘,就见不得他大姑好,逮着机会就要踩上他大姑两脚。要是真让他娘知道了小杨氏是个带着孩子的妇人,还是被夫家卖了的,他娘以后和他大姑说话时,肯定会冷嘲热讽。

只是知道小杨氏底细的人不在少数,瞒是瞒不住的,就是他娘不从他这儿得知,也会从别人口中打听到。

程昱心下斟酌了一番,尽量把话往好里说,向他娘介绍了小杨氏的大概。

即便程昱说了,小杨氏是怎样怎样的能干,又是怎样怎样的心善,可他娘全没在意,她的关注点都落在了小杨氏不是初嫁是再嫁,而且还带着个拖油瓶。

就这样的,跟寡妇也差不离了,亏得程明珍还把她夸出了朵花儿来,也是够不要脸的了!

正文 第二百八十八章 变心易虑

要不是顾忌着二儿子还在跟前,秦氏都想叉着腰大笑三声。

秦氏总算是憋住没笑,可她嘴角还是弯了起来,她眼里的幸灾乐祸藏都藏不住。

心里又乐不可支了好一会儿,秦氏便问起了二儿子有关月钱的事儿。

原来今天下晌,秦氏去街坊家串门儿,就听街坊向她道喜,说她家就要出一个大掌柜了。直到那时她才得知,二儿子居然被东家看重,要派他去新开的茶楼当大掌柜。

老实说,二儿子是否被东家重用,秦氏是不关心的。反正二儿子做得再好又如何,就是说破了天也改变不了他是个市井商户的事实,压根儿就没法和他读圣贤书的哥哥相提并论。

可二儿子当大掌柜了,那他的月钱肯定要涨了吧?这事儿就和她息息相关了,她便开始上心了。

待得知二儿子确实要从下个月起升任大掌柜,月钱也会随之翻番,自诩矜持的她再也忍不住笑,笑的见牙不见眼,难得开口夸奖了几句这个在她看来一无是处的二儿子。

当程昱离开上房时,并没有因为他娘罕见的表扬而欢欣鼓舞,反而他从心底里生出一丝寒凉。

其实,刚刚程昱并没有完全说实话,赵四娘家给他开的月钱远不止他所说的那个数。可他觉得自己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把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他娘和他哥哥,自己却什么都不留。反正他娘眼里只有他哥哥,是不会为他打算的,往后的日子就只能靠他自己了,也是时候该为自己打算打算了。

这月初一,姜荷莲子家的药铺开张大吉,赵四娘家自然要前去捧场。

或许会有人奇怪了,不是早在几个月前,郎中、铺面和药材的进货渠道就已经全部到位了吗,怎么会一直拖到现在才开张?

给拖成这样,这里面自然是有缘故的。

姜荷莲子一直有开药铺的意愿,既然一切都到位了,她就立刻积极筹备了起来。不到十天,药铺就筹备完工了,就等到吉日开张。

就在此时,姜荷莲子听赵三娘说起了一件烦心事儿。

据赵三娘说,自打她家收养了一个弃婴后,又有第二个、第三个婴儿被悄悄放在了她家门口。那样鲜活的生命摆在眼前,善良的一家人自然没法儿看着不管,就全盘接受了下来。渐渐地,不光是小婴儿了,一些两三岁、三四岁的小孩子也被陆续送上了门。

她家收留的小孩子越来越多,赵三娘的头也越来越疼,正在苦思解决之道。就在这个当口,她家收留了十几个半大孩子,还资助他们开作坊的消息不胫而走。

这下可不得了了,以前还只是送小孩子,现在就有人把半大孩子往她家里塞。最夸张的是,前几天有个十来岁的小男孩领着弟弟妹妹上门求收留。

其实小孩子还好一些,赵三娘在持有百味堂餐牌的人家里选了几户心善可靠的,让这几户人家帮忙照顾小孩子。当然,她家不会白让人家帮忙,每月都会支取米粮银钱给这几户人家。要是小孩子实在太多,这几户人家照顾不过来,那就再挑选几户出来,想来也就解决得差不多了,就是头疼也头疼得有限。

可半大孩子就真让她头疼了,这些孩子基本都处在人嫌狗厌的年纪,大多精力旺盛。那些持有百味堂餐牌的人家大多是老弱病残,照顾小孩子还行,要想把这些孩子看住看好,可就有些难度了。

而且赵三娘是心善,可她不傻。这些半大孩子中,除了那个被后娘虐待带着弟弟妹妹来投奔的小男孩和家里彻底断绝了关系,其他的孩子多多少少还和家里有联系。他们跑到赵四娘家来,固然是自己家里太穷养不起他们,就想过来吃她家的用她家的,为自己家里节省些吃用。更多的,恐怕是想要像百食坊的孩子那样,过来学门手艺赚点钱。

在赵三娘看来,这些孩子不管是家里唆使的,还是自己想出来的招儿,反正都不是些单纯的。一开始赵三娘想让他们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可赵永忠夫妇非要拦着,死活不让她撵人。

后来赵三娘也想通了,都是些日子过不下去的,不然也不能出此下策。毕竟幽州还是很注重名声的,哪怕那些孩子的爹娘不是真心想要抛弃孩子,可他们把孩子送来了,就是实打实的生而不养,这要被别人知道了,是要被指指点点的。肯背负这样的骂名,可见是真的艰难。既然是苦命人,那就拉拔一把吧。

可是该怎么拉拔呢?赵三娘一脸懵圈。

这时候赵三郎主动说,让这些孩子们去百食坊吧。

赵三娘也没多想,就应了。

谁知没过几天,百食坊就闹翻了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