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赵四娘家 (璇源)



“那么就去幽都重新开始如何?去了幽都,就再也没有人会给你家使绊子了。”见巧云眨巴眨巴地看着自个儿,赵四娘索性直说道:“咱家在幽都有一个小作坊。里面做着绞绳子和编竹篾的活计,生意相当不错。我就想着在年后扩大规模,带着做些木器,却一直没找着合适的木器匠。听说你家小姐精于此道,就想请她来咱家铺子帮忙。”

巧云闻言,眼珠子转了来又转了去,好久都没能吱声。

“若非万不得已,谁会愿意背井离乡呢?想来你家小姐也是如此。”赵四娘和声道:“这样吧,请你把我的话转告给你家小姐,不妨让她考虑考虑。如果她有意的话。可以来咱家的作坊参观一下,再做决定。”

赵四娘所说的话里信息量实在太大,巧云直到离去时还没有完全消化好,最后带着一头雾水家去了。

“咱家作坊要做木器了吗?那做好了以后是放在人家铺子里寄卖呢。还是咱家找个门脸儿开木器行呢?对了,那位詹小姐毕竟是个姑娘,她行不行呀?”赵三娘心情虽然有些低落,可急于赚钱的她对自家的生意还是很上心的。

赵四娘做生意经常是顾头不顾尾,所以也别指望她能给出多靠谱的答案来:“是寄卖还是直销,这个嘛。等做出成品来再说。至于詹小姐可不可靠,我觉得应该还行吧。”

知道自家小妹有时候不靠谱,可不靠谱成这样也真是够了。

估计赵三娘就要发飙,姜荷莲子忙岔开话题道:“四娘,这么多兔子怎么吃呀?还是爆炒吗?”

在姜荷莲子看来,赵四娘做生意只要顾个头就足够了,反正有他在,赵四娘做哪行都会稳赚不赔,真心没必要为了生意之事而伤神。与其费那功夫,还不如去吃吃喝喝呢。

“今儿就不爆炒了,咱换种吃法,卤着吃。”赵四娘觉得此地不宜久留,边说边拉着姜荷莲子往外走道:“这一年来,汪家里里外外照应了咱家好多,我心里怪不好意思的。我这就去教他家做兔儿头,算是报答一二吧!”

不过一眨眼的工夫,跑得飞快的赵四娘就连同姜荷莲子和那几只兔子不见了踪影,让赵三娘想要数落她都没机会数落。

赵四娘姐妹俩晃进了庆丰楼,才意外地发现汪掌柜居然来了。

放在现代,父母去儿子家过年不算稀奇,可在这儿,就相当罕见了。汪掌柜对儿子的宠爱可见一斑。

汪掌柜见了赵四娘自然是极为欣喜,听说她又来教他家做菜,就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了,忙欢欢喜喜地把赵四娘迎进了后厨。

做兔儿头看上去挺费工夫,其实并不复杂,做得好不好吃,全看卤水调制得好不好。

赵四娘将兔头简单处理后,着重示范了一遍如何调制卤水,见汪掌柜似乎没有听得明白,便又示范了一遍。虽然重复示范了两遍,但这过程比较简单,教完了都还没到午饭时间。

汪掌柜原想请赵四娘去雅座里歇息,她却婉拒了,直接坐在了大堂里。

这会儿还没到饭点,加上年前好些人都呆在家里准备祭祀,素来生意爆好的庆丰楼里这会儿有一大半儿的座位都空着。不过即便如此,酒楼里也是熙熙攘攘没有半刻消停。

赵四娘之所以舍弃环境优雅的雅间,转而跑来这儿忍受噪音,是因为她觉得酒楼是打听消息的绝佳场所,说不定就能听说些有价值的消息。

不过赵四娘竖起耳朵听了半天,也没听见有人说到赵二郎一案,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谈论同一件事——身为静海一霸的苗佑仁失踪了。

赵四娘将小道消息综合一番,在加上自个儿的脑补,将该事件勾勒出了一个大概的轮廓:十几天前,辗转于静海各大花楼的苗佑仁忽然销声匿迹了。刚开始时,苗家人并有当一回事,毕竟苗佑仁时常不打招呼就跑去幽都寻花问柳,三五天不着家那是常有之事。只是半个月过去了,苗佑仁依然没有归家。而他作为苗家的独苗,尽管所作所为给祖宗脸上抹黑,可祭拜祖先时还是少不了他。于是苗家便派家丁去幽州的鸣玉坊接人,那儿可是苗佑仁最爱光顾的地界,十回去幽都,九回逛那儿,去那儿接人可以说是十拿九稳的事儿。

然而,到了鸣玉坊,那里的姑娘却说苗佑仁是在半个月前来过一次,可宿了一晚后就走了,说是要找其他的相好去。其他的相好?到底是哪个呀?那家丁漫无目的地四处开找,可他寻遍幽都的大小花楼,甚至连上不得台面的私窑都翻了一遍,就是没能找着苗佑仁的踪影。温家派出大量人手找寻依然杳无消息后,只得请官府出面。(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三章 疏而不漏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还好赵四娘虽然不甚机灵,但总算没有傻到家。回想起姜荷莲子是自从听了梁研的一番话后才开始不对劲儿的,她便打那儿细琢磨了起来,终于给她品出点儿意思来了。

于是赵四娘很配合地附和起姜荷莲子的说辞来,还煞有其事地说道:“之前我二叔给郑氏在白水巷置了间小院儿,可惜后来给卖掉了。要是那院子还在的话,就可以直接上那儿找人了,现在也不用像个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了。”

热心的汪掌柜闻言,忙接口道:“那郑氏进了你家门后,就没跟你们说过她老家是哪儿的吗?哪怕光知道个大的地名,事情也好办了。”

赵四娘两手一摊道:“只说是临县的,可具体是哪儿就不肯讲了。她解释说,怕贸贸然讲出来后,会传到她以前婆家的耳朵里,引得她那不省心的婆婆来找麻烦,于是索性就不提了。”

这话谁信呀?辗转从张和泉那儿听说的赵四娘是不信的。

然而,赵老爷子夫妇就是偏疼赵永年,宝贝儿子不让问,他们还就真不问了。

汪琦摸了摸下巴,沉吟道:“她老家应当是在长治……”

“汪叔叔,你知道?”赵四娘姐妹异口同声地问道。

就连汪掌柜也诧异道:“你是咋晓得的?”

汪琦面有得色,卖关子道:“嘿嘿,这个嘛……”

原来之前赵四娘担心赵永年那一块会出什么幺蛾子,便拜托汪琦帮忙盯梢郑氏,郑氏怀孕的消息便是汪琦打探来的。不过肚子大了是瞒不过人的,郑氏又恨不得人人都知道她怀了儿子,刚一显怀就四处张扬,能打听出来并不稀奇。可籍贯就不同了,郑氏素来对她的来历讳莫如深,很难想象她会把籍贯也到处乱说。在这种情况下。要弄清郑氏的来历可谓千难万难。

不过,狐狸再狡猾也有露出尾巴的时候。上回肖永业趁着赵永年不在的时候,指使他家家丁花钱雇几个闲汉,一起去白水巷绑人。别说肖永业那时已经成了外姓人。就是他还姓赵,郑氏也轮不到他来管,他的所作所为并不占理。退一万步讲,他就是占理,郑氏也不可能乖乖地束手就擒。正如预见的那样。两伙人在那儿扯了好一阵子皮,引来无数路人围观。因为汪琦吩咐住在那一带的伙计有事儿没事儿帮他盯着点儿郑氏,那里摆出那么大的阵仗,伙计的家人立马听到风声,第一时间就报给了汪琦。

“小王的老娘白婶来通知我的时候正是饭点,我实在是脱不开身,就打算让她替我观望一下事情的进展。可巧的是那天我家小子休沐不用去书院,就在铺子里猫着。那小子是个爱凑热闹的,一听说有热闹好瞧,就屁颠屁颠地跟着白婶去了白水巷。

“要说那郑氏。她也不是盏省油的灯,很有一手撒泼打滚的好功夫。可她大着个肚子,到底干不过那些个闲汉。加上她才搬来没多久,也没有交好的街坊四邻给她搭把手,等我家小子到了的时候,她连同她闺女都已经被捆住了,就准备往车里塞了。就在这时候,斜刺里冲出来个老太太,哭着喊着推搡着不让闲汉把人绑走。那些闲汉虽是临时雇佣而来的,但肖家家丁眼光毒辣。挑出来的人个个都不是善茬。他们被老太太弄起了火性,就狠狠推了老太太一把。这还不够,老人家倒地后,又接连踹了好几脚。几个人加在一起。转眼的工夫那就是好几十脚了,老人家被踢得直叫唤。

“我家小子看不过去,就站出去拦了一把。有了他的带头,另有好些个热心人也站了出来,纷纷谴责说怎么也不该对老人家动手。领头的那个估计是怕事情闹大发了不好收拾,终于肯开口拦住那些闲汉。那老人家算是捡回了一条命。郑氏和她闺女虽还是被捆着,那些人也不像先前那般粗暴了,下手终于轻了些。郑氏就趁着这个机会跟那老人家交代了几句话。我家小子耳朵尖,离得又近,就听了个七七八八。那老人家应当是郑氏的老娘,郑氏让她不要担心,回老家好好呆着,等自己脱身后自会去找她。”汪琦细细说来。

赵四娘眨巴眨巴了眼睛,奇道:“那汪叔叔你是怎么知道郑氏的老家是在长治的呢?以郑氏的机警,她总不会在肖家人面前提及老窝所在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