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灶上大锅的数量由原来的两口一下子增加到了四口,担心年幼的姜小虎会照看不过来,姜氏就自告奋勇地代替侄儿来担任看火一职。
另外新增设的外卖窗口需要一个人去站岗,就把姜月娥抽调了过去。之所以不选别人,要让姜月娥过去。这是经过一番考量的。别看姜月娥平时和她姐姐姜氏一样也不怎么多话,可她从十岁起就帮着他爹在码头上卖鱼,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客人,有着丰富的销售经验。是剩下几个人之中的最佳人选。
只是这样一来,洗碗人员就只剩下了赵三娘一个,虽说有姜小虎在旁边搭把手,人手肯定还是不够的。于是杨氏让姚氏把家中的活计都交给她,打发姚氏来铺子里帮忙洗碗。
万事俱备。到了吉时,在一阵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随着蒙在招牌上的红布被揭下,赵家铺正式开张营业。
这回新铺子沿用了上回豆腐半价的促销模式,依然是每块豆腐卖一文钱。稍有不同的是,不仅仅是豆腐,腐竹、油豆腐之类的其他豆制品,以及干粮和酱菜等所有在外卖窗口出售的商品都加入了促销的行列。
因此,铺子里不仅聚集了很多前来捧场的常客,还吸引了许多从邻村闻讯而来的村民。加上今儿又是集日。有好多事先并不知情准备去赶集的人路过门口时,看到铺子里里外外聚集了那么多人,觉得好奇也过来凑热闹。一时间整个铺子都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和赵四娘一家交好的汪掌柜得知今天是她家新铺子开张的好日子,一大早就坐着马车过来道贺。当他到达的时候,发现不仅铺子的大堂里面人头攒动,铺子外面的窗子那儿也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
估计这会儿赵四娘家所有的人都忙得不可开交,汪掌柜生怕这会儿进去会给他们添乱,就跟在那条队伍后面排起了队来。他很好奇,赵四娘家又弄出了啥好东西。吸引了这么多人前来排队。向排在他前面的客人打听后得知,原来他是来抢购半价豆腐的。汪掌柜登时释然,原来是乡里人为了省下一文半文,不惜跑远路来买豆腐。他心道。这倒也是一个招揽客人上门的好法子。
得知那儿是卖的是廉价的豆腐,汪掌柜登时兴趣怏怏,打算不再凑热闹了,准备要离开队列。就在这时,他闻到一阵浓郁扑鼻的芝麻香,心想难道不只是卖豆腐。还兼卖点心?再仔细观察前面一个买好东西正往回走的客人手臂上挎着的篮子里,除了放了一碗豆腐外,里面好像还装着些他没见过的东西。于是他便耐下性子,接着排队。
临到了窗边,只见长长的窗口里面被分成了三块区域。
前面两块区域稍显空荡。其中一块区域里面只摆着两只竹制方匾,刚刚闻到的香气就是竹匾里放着的芝麻饼散发出来的。另一块区域里则放置着十几只小坛子。几乎每只坛子的正前方都摆着一个小碟子,碟子里展示着的应当就是坛子里的内容物。腌萝卜、腌白菜和腌生姜之类的酱菜不难认出,可其中几只碟子里分别放着的颜色各异的小方块是啥,汪掌柜就有点儿猜不透了。
最后那块区域里满满当当地摆放了两排共八个木质长盘。也算见多识广的汪掌柜除了其中两个长盘里码着的一老一嫩两种豆腐,其他长盘里装着的东西都没见过。当然了对于吃食颇有研究的汪掌柜都不知道那些是啥,其他的寻常百姓就更加不知道了,更不论那些东西的做法了。于是那些长盘前面一溜儿摆了十几只小碟子,里面盛着以那些东西为原料的小菜,上面插着一些小竹签,供客人试吃。
其实这种销售模式,汪掌柜在静海县城里的一些商铺里也见过,并不觉得特别新奇。只是他听赵四娘说过赵姜两家人从未去过县城那样的大地方,去过最繁华的地方就是长乐镇了。那么这种模式就应当是他们自个儿想出来的了,这让汪掌柜好生敬佩:他们家,特别是赵四娘这个小姑娘,小脑袋瓜里怎么总是能蹦出这些奇思妙想呢?(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章 这都生啦
虽然赵四娘有时皮挺厚,但先前把庆丰楼闹了个底朝天,如今待在“案发现场”还是觉得挺有压力的。便同汪茂告辞,打算回那家木器店等赵永忠。
出了庆丰楼,赵四娘发现梁研竟然紧随其后,一路跟了过来。于是她赶紧停下脚步,侧立一旁,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他先走。
这还是赵四娘感念他适才替自己出头,方才对尾随而来的他客客气气。若是之前,按照赵四娘的性子,少说也得冷嘲热讽上一番。
可梁研却不识趣,非得找不自在。见赵四娘停了下来,他也停下不走。
“梁公子,据我所知,梁记应该是在那个方向吧?你似乎走岔了。”赵四娘没好气地提醒道。
“赵姑娘多虑了,其实我是想和你借一步说话。”梁研温言道。
“说吧,这回又看上了咱家哪张方子啦?”赵四娘斜睨他一眼,皮笑肉不笑道。
“赵姑娘可能是有所误会,我绝非那种觊觎他人方子之徒。”梁研正气凛然道。
“听说梁记最近不只卖粮,还做起了粉丝和咸鸭蛋的买卖?”赵四娘毫不客气地拆台道。
梁研快速眨了眨眼,继而一脸无害道:“如今静海的很多铺子里都在卖粉丝和咸鸭蛋,咱们梁记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赵四娘觉得,跟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家伙说话纯属浪费时间,决定不再和他废话,扭头就走。
“赵姑娘请慢,我确实是有正事要和你说。”
赵四娘装没听到,继续往前走。
“赵姑娘一家最近是去府城了吧?你家离得远,或许还没听说赵家村发生的事儿吧?”
赵四娘脚下一顿,但很快又继续走了起来。
“那个如今改为姜姓的人,她爹归家了。”
赵四娘立即停步,转过头来问道:“肖永业回赵家村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梁研见赵四娘终于肯听他说话,便低声道:“这路上人来人往的。说起话来不方便,咱们还是去梁记详谈比较好。”
赵四娘想了想,便答应了下来。不过在去之前,她还是回了一趟木器店。让人捎话给她爹,叫他待会儿来梁记找她。
梁记在起凤街上的这间铺面是他家的总号,总共有三层,要比长乐镇上的那家铺面大出一倍不止。
一进梁记,赵四娘就注意到了货架上粉丝。这些粉丝不仅摆在显眼位置。还有细有粗有圆有扁,占了大半个货架。她不由得意有所指地扫了梁研一眼。
梁研只作未见,一路将赵四娘引到了三楼的会客厅后,就直截了当地介绍起这几个月老赵家发生的事情来。
据他所说,一个月多前赵大郎为了讨好他那新媳妇儿,就特地跑来县城给她置办金银头面,却不知怎的招惹上了苗佑仁那个煞星,被弄折了条腿。苗家可是县城里头有钱有势的人家,老赵家哪敢和他家作对,收了苗家给的汤药费后就乖乖闭上了嘴巴。
就在这时候。赵成青打发人给老赵家送东西来了,老赵家这才知道赵成青给温家生下了小少爷,成了二房最受宠的姨娘。这一下,老赵家就神气起来了,赵乔氏更是直接跑到县衙击鼓鸣冤,状告苗家仗势欺人。
要说赵乔氏也是个拎不清的,也不想想就算赵成青育嗣有功,说到底她也就是个小妾,哪能越得过温家大房的正室夫人苗氏?要仗着温家对付苗家,那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温家当然是帮着正经的姻亲而不是外八路的老赵家了,毫无疑问这门官司最后无疾而终。
不过赵乔氏官司没打成,却把她那十八年来音讯全无的大儿子给招了过来。原来前任王县令走后,换了一位皮县令来赴任。这位皮县令可不是按部就班的前任。据梁研的原话来说就是“这位县尊大人很懂得圆融之道”。肖家虽没能从皮县令手上买回肖守安一条命,却花钱把肖永业给顺利弄出了大牢。
说来也巧,肖永业刚一出狱,就碰上了来县衙告状的赵乔氏。可能是听说如今的老赵家今非昔比,肖永业很快就来了个母子相认。然后他就借着温家的势把肖守安的罪名由“故意杀人”改为“失手误杀”,与之相应。刑罚就由“死刑”减等为“流刑”,还是可以花钱赎去相当部分罪责的那种。简单点说就是,手上沾满鲜血的肖守安不用死了,花钱打点之后,只要在外流放个几年就啥事儿没有了。
保住儿子的性命后,肖永业就带上一大家子回老赵家认祖归宗,说是以后就留在赵家村不走了。
“赵成青都已经生孩子了?这不能够吧!”听完这段长篇大论,纳闷不已的赵四娘不禁问道。
赵四娘曾听姜荷莲子说过,前世的时候赵成青之所以能在沈氏死后坐稳温家二少奶奶的位置,不光是因为她深得温良玉的宠爱,最大的原因是她生下了温家的长孙,这在子嗣不丰的温家实在是大功一件。故而,对于赵四娘来说,赵成青生孩子一点儿都不稀奇。再加上,赵四娘记起之前在庆丰楼赵成青也提过一嘴,她相信赵成青生子一事应当属实。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在作弊 (傲寒冰)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05-16完结蓝娅少以为重生抢夺了令穿越女大异放彩的人参果、灵药就能够高枕无忧,不料有...
-
凤勾情,弃后独步天下 (云染) 夏至VIP2017-06-27完结穿越成一国弃后,皇上视她如蔽履不说,还高调迎娶白莲花,日日夜夜秀很爱。雾草,辣眼睛!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