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赵四娘家 (璇源)



“四娘,等你找齐了合适的人选,只怕黄花菜都凉了。就像你说过的,‘赚钱要趁早’。再拖下去,别人也不用从你这儿套秘方,自个儿就直接琢磨出来了。”镇上的糕点坊被迫提前关门,连带着住处也没了着落,无家可归的赵元娘母女只得搬进了作坊后面的员工宿舍里。这会儿赵元娘见赵四娘猫在作坊的后院里愁眉不展,忍不住开口劝道。

“哪有这么夸张啊!”赵四娘嘴上这么说,可她心里也在打鼓,她知道确实不能再拖下去了。只是,她也有她的顾虑……

“四娘,别再瞻前顾后的啦!好吧,就算招人不慎,把工序给泄露了出去,让对手弄懂了大概的做法,可最关键的配方不一直攥在你手上吗?打个比方说,只要知道了工序,谁都能拿豆腐做出腐乳来。但我敢说,别家绝对做不出咱家五香腐乳的味道来。说到底,偷师只能学到形,学不到神。”赵元娘继续劝道。

“腐乳是不行,那咸鸭蛋……”赵四娘皱眉道。

“呵,四娘啊,对那种一学就会的玩意儿,有必要费力劳神地去想如何替它保密吗?不值当!保密,只有真正的秘方得才值得保密。”说到这儿,赵元娘撇撇嘴,薄怒道:“也就只有一些没见过世面的人,才会盯着这种浅显易懂的方子不动。四娘,你不一样,切不可因咽废食。”

听了赵元娘一席话,赵四娘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诚然,谁都希望能找到十全十美的方案,可现实中往往不尽如人意。“万事如意”这个词就是如此——常挂嘴边但永远不可能实现。

之前自己想要得到所有,结果差点一无所有。

凡事不可贪心太过,须知有舍才有得。

其实,这样的道理赵四娘真的不明白吗?恐怕不是。赵家铺初开的时候她也曾为此烦恼过,可经过家人的劝解,她很快就放下了顾虑。

那她为何又再一次为同样的问题而苦恼不已呢?恐怕是出于贪心。赵家铺初开的时候只有一个小小的草棚,做得再好盈利也极有限,那些方子赵四娘不会太放在心上。而今作坊虽还没有完全开起来,但可以预见,一张小小的方子就将带来巨额的收益,重利的赵四娘绝不愿意舍弃其中任何一张,故而走入了死胡同。

闲话少说,赵四娘一想明白,就决定着手招人。

的确,知根知底的本地人不适合签死契,那变通一下,可以签活契呀!尽管没有死契来得有保证,但在不再执着于保密的赵四娘看来,勤劳淳朴的姜家滩村民无疑是最佳人选。

一旦招工人选有了着落,其他就都好办了。不过一盏茶的工夫,赵四娘就把招工方案的腹稿打好了。

不过方案出来了,心急赚钱的赵四娘这回没有立刻着手实施,而是拉着赵元娘,笑嘻嘻道:“元娘姐,听说今儿有媒人上门来提亲了,四娘在这里给姐姐道喜啦!”

一向淡定的赵元娘一听急了,慌忙解释道:“不是给我,是给我娘、我娘!”

赵四娘眨眨眼睛,心说真不经逗。不过她见赵元娘急得眼睛都红了,也就收起那副看好戏的表情,正色道:“因着要给咱家铺子订肉的关系,我也接触过费鸿这人几次。说实话,我对他的印象还挺好的。当然了,看人不能光看表面,待会儿我就托汪掌柜帮我再打听打听。依我看,这人要真好,就赶紧把事儿给定下来,也算是给你娘找了个好归宿。”

“这事儿先不急。”见赵四娘还欲开口再劝,赵元娘忙摆了摆手,解释道:“你别误会,我并不是反对我娘再嫁——就赵永业那样的东西,也值得我娘给他守一辈子?

“不妨跟你交个底,我也怕我娘还放不下那东西,想趁着他死回来之前赶紧把我娘嫁出去。这样一来,不管有的没的,反正断了我娘的念想,让她彻底向昨天说再见!

“只是这人选嘛,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而且我冷眼瞧着那人对我娘也有意,就是他一直不开口……姜叔叔!”

赵四娘见赵元娘忽然很惊讶地看向院门,忙回头瞧,只见风尘仆仆的姜宝胜立在门槛上,一脸呆滞。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三章 报应太快

过了好一会儿,姜宝胜才回过神来。听到了姐妹俩的招呼,他扯了扯嘴角,强笑道:“肖守安的判决下来了——县太爷说了,杀人就得偿命,所以判了他斩刑,不出意外的话会安排在秋后处决。”

却说那日在茶水摊将袁春花一顿毒打的人家不是别人,他家如今的家主正是宋氏苦等了十八年的丈夫,也就是赵永忠的亲大哥——赵永业。

所有人都以为赵永业在外闯荡的时候遭遇了不测,这才会十八年来都杳无音讯。

只有重生归来的赵元娘知道,她那所谓的爹非但没有横死,相反在他儿子闯下大祸之前,一直过得相当滋润。之所以这十八年来没有往家里寄回只言片语,不过是在外享福的他不想让他的新岳家知道,他在老家早已婚配,甚至还育有一女。

是的,贪图富贵的赵永业在外隐瞒婚史,另娶了新人。

那户人家姓肖,是经营丝绸买卖的富商。称得上家财万贯的肖家在当地也算是数得上名号的人家,唯一不足的是家中无子,只有一女承欢膝下。无奈之下,肖家只得选择招婿。而肖家独女一眼就相中了相貌堂堂的赵永业,硬是逼着她爹答应招这个刚来不久的外乡人做上门女婿。

赵永业看肖家姑娘这么中意自个儿,很会投桃报李的他当即表示,只要肖老爷肯接受他,他愿意继承肖家的香火,甚至不惜抛弃原有的姓氏改姓为肖。

越到晚年,后继无人的肖老爷越是忧心家族的传承。因而,赵永业的举动立时赢得了肖老爷的欢心。后来,肖老爷又听赵永业说自己出身于读书人家。只是家境凋零,这才离乡谋生,不免更加心动。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肖老爷发现赵永业确实识文断字,加上他谈吐不俗,也就点头地应下了这门亲事。

赵永业,不。肖永业虽然人品低劣。头脑却很灵活,经商也颇有手段。在他的帮衬下,肖家越发兴旺了起来。后来甚至跃居当地的首富。

然而,光顾着赚钱的肖永业却忽视了对儿子的教育,或者说,他那种禽兽就算认真教导又能教出个啥玩意儿呢?

总之。肖永业的儿子不负众望,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纨绔。作为城中一霸的他不单精于吃喝嫖赌。还极为好胜斗狠。他仗着家中有钱,一言不合就要动手打人,把人打残那是常有之事,间或还会将人打死。

平日倒还罢了。就算闹出人命也顶多是赔钱了事,没有人敢为难这位首富家的少爷。只是夜路走多了,终会遇到鬼。那回死在肖守安手里的亡魂居然是当地举人家三代单传的孙子。事情绝对是不能善了了。

于是,大感不妙的肖家人只得举家外逃。仓促之间。肖家历经几代积蓄下来的祖屋、田产和店铺等恒产都无法带走,能带走的就只有一些金银细软。尽管如此,肖家家底到底够厚,哪怕仅凭带出来的金银珠宝,也可保全家人衣食无忧了。不过肖永业颇有野心,无论如何也不甘心守着这笔小财平淡度日,便想要重新找门营生来做。

话说肖家的祖宅位于燕蜀两国交界的地方,他家就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常年从事“国际贸易”。多年下来,手里自然握有一大批稳定的客源。如今得罪了在当地官场极具影响力的人家,不要说生意固然是做不下去了,甚至为了保命还不得不背井离乡。不过生意虽然黄了,但本着“做生不如做熟”的信条,肖永业打算换个地方照旧做边境贸易。于是,惶惶如丧家之犬的肖家人沿着燕国边境一路奔逃,一直逃到千里之外的燕元交界处——边城,肖永业方才让肖家人收住脚,继续做起了丝绸贸易来。

不得不说肖永业做生意确实有一手,运气也相当不错。不过两年的工夫,他就把生意引入了正轨,置下了不少铺面和田产,使得肖家一跃成为边城中数得上名号的人家。甚至随着肖家的兴旺,老实了一段日子的肖守安又开始四处蹦跶,为非作歹了起来。

人在做天在看,天不可言,但天总有亮的时候。

也不知是否是老天都看不惯肖家的恶行,出手收拾了它。反正肖家的好运很快就到了头,一场地震之后,不仅新添置的恒产全部化为废墟,消耗大量存银购来的贵重货品也被尽数掩埋。更加大快人心的是,据说肖家这一回抢救出来的金银细软尚不及上次带出来的零头。

或许是肖永业此次碰壁碰得头破血流,加上钱财几乎尽失,眼见再无东山再起的可能,在外闯荡了大半辈子的他终于想起了自己的故乡,竟萌生出了回乡的念头,便带着肖家人从边城回到了静海。

以上是根据袁春花对前主家的叙述,再结合赵元娘前世的回忆后,赵四娘对肖永业意外回家的来龙去脉做出的推测。

其实袁春花和她娘辗转被卖去边城后,只在肖家待了不到两年,对肖家的底细知道得颇为有限。而前世肖永业归家后对他在外的经历讳莫如深,要么闭口不谈,要么信口开河,当时赵元娘根本无法得知他们在外干下的勾当。还是后来,多年以后赵元娘回乡祭拜宋氏,才在机缘巧合下听说了肖守安犯下的命案。只是那时老赵家已然烟消云散,肖永业父子更是早已尸骨无存,怨已报仇已了的赵元娘听过就算,并未深究,因而她不太清楚个中详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