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妈妈这才急声说道:“三夫人把厨房的人全部给换了,那院子里的人也换了一大半,这可如何是好。”
“换了就换了,她还是有这点权力。”
崔妈妈听了神色发怔。
“可……可冯姨娘。”
“这么多年半点用也没,既然郑氏回来了,她就安心伺候老三。”别的不说,郑氏管家的本事还是有的。
崔妈妈还待再说,被余妈妈拉了一把。
余妈妈说道:“老夫人,奴婢伺候您歇息吧。”
老夫人有些心累,应了。
余妈妈从屋内出来,崔妈妈还傻愣愣地站在那里,听到动静,忍不住低声问道:“你做什么拦我?”
余妈妈本不想说,又怕这崔妈妈将闹起来吵醒了老夫人,这可就两个人都吃不了好。只能把人拉出去,低声说道:“就凭三夫人是三夫人,三少爷和那位姑娘是三爷唯一的嫡子嫡女。”至于冯姨娘,这些年也可以说是独宠了,肚皮却不见任何动静。
老夫人如何不气?
若是三爷另有子嗣,哪怕是庶子,老夫人也不至于这般好态度。相较以前,老夫人现在有些束手束脚。
沈嘉和渐渐成长起来,老侯爷这些年的亲自教导,只是没有把人推得更远。老夫人没想到这个三孙子竟然还会惦记郑氏和沈妙珠。
这是他们始料不及的。
明明六年前,往塘栖镇送节礼,也只是老侯爷的意思,当时沈嘉和的态度还是不冷不热的。
是太会掩饰自己的真正想法了吗?
现在的沈嘉和可以这样说,当那个时候不过一个稚子,才因着老侯爷的另眼相看而脱离艰苦的生活,那个时候就有这样的心思了?
不只是老夫人,老侯爷也为此深思。
嘉和这个孩子,似乎对那个孙女非常不同。
黄阁进来低声耳语一番,老侯爷笑道:“这样的话,我这里再送一包银子过去吧。热闹一些,姐妹间本该如此。”
黄阁立刻去安排。
一包银子五十两,白花花的银子摆在桌子上。
郑氏笑弯了眼。
“你们外祖父说得对,哪怕是世家,十年前的沈家和现在的沈家还是不一样了。”笑着笑着眼泪都笑出来。
沈妙珠鼻间涩涩的。
沈嘉和面带微笑。
当今缓过神来,又怎么会放过站错位的人呢。
沈家既然站错位置,自然有此一遭,偏偏自以为是的补救还闹了个大笑话。不过世家到底是世家,沈家抽身快,可这些年也在走下坡路。
第43章
平白得了一百两银子,沈妙珠看向郑氏。
郑氏笑道:“你在塘栖镇怎么来,这里也怎么来。”今天的事情,她本来就有些不乐意让女儿以身犯行,她不敢保证老夫人就不会对珠珠儿动刑。只是沈妙珠说服了她,甚至说她不得不听从女儿的意思。
郑氏觉得她更加要掌控住西园,这样才会不让今日的事情重复。好在十多年过去了,老夫人也失了当年的锐气,想想也是,那个时候沈家仿若困兽寻到希望,与现在的境况已然不同。
但谁又知道当年类似的情况不会再一次发生在子女身上。
郑氏的目光落在沈嘉和身上,他嘴角噙着笑看着一脸娇嗔表情的沈妙珠。郑氏嘴唇微微蠕动,想要说的话又吞咽了回去。
沈嘉和仿佛没有注意到,站起身一板一眼地给郑氏行礼:“儿子先回外院了,祖父还要考教功课。”
郑氏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像沈嘉和这样,可老侯爷的确十分重视儿子,这让她有些不安更多的却是欣慰。
“不留下来吃饭吗?”郑氏忍不住道。
沈嘉和说道:“祖父留饭了。”
就算是把人面前留下来,去了老侯爷那边少不得要陪着用一些,郑氏知道这个儿子年幼时伤了胃,自然不忍。
她有些无措。
沈妙珠见状笑着说道:“我送哥哥。”
郑氏忙道:“好,你送送。”
走出院子,沈嘉和转过身子,若有所思地说道:“缺个牌匾。”
沈妙珠也转过身,同他并肩一起,假装明白的点头:“我那院子也缺个牌匾,那就都交给哥哥了。”
沈嘉和不会拒绝她,应了。
兄妹二人走了一段路,沈妙珠就停了下来,白齐在前面不远等待,身边放着一顶轿子。
见兄长看来,沈妙珠无辜脸:“流年绝对不能这么快的速度。”只能是白齐事先就准备了。
沈嘉和颔首。
“流水这阵子就跟在我身边,等能独当一面了,可以给你使唤。”
沈妙珠连连点头。
这里不比郑家自由,流水能跟在兄长身边也是他的造化。
“二叔的生母是卓姨太太,娶的就是卓姨太太娘家的侄女,二婶生了一子二女,四……妹年纪与你相同,只比你小了几个月。”
这些虽然来的路上,兄长已经说过了,可特意提起必然有其深意,沈妙珠竖起耳朵认真倾听。
“这两姐妹一个脾气相对软和,另一个就比较爱争。”沈嘉和看了沈妙珠一眼。
沈妙珠抿了抿嘴。
她虽不愿意争,可本来属于她的,她也不会让出去。
至于长房那边是二子二女,大伯娘的一子一女都已完婚,剩下的就是沈若画了。她的燕窝被自己夺了好,肯定对自己恨急了。这样算来,那顿饭不太好吃。只是得了一百两银子,沈妙珠不用出去,就跟身上搁了石头,哪哪都不舒服。
“我知道了。”横一刀,竖一刀,还不如直接选个美美的一刀。沈妙珠握了握手。
沈嘉和眼里浮现笑意。
这样的珠珠儿就像他这些年里想象的一样。
午夜时分,屋里点上了灯烛。
郑氏半靠在贵妃榻上,面前跪着一人。
“起来吧,你为我所用,我许你好处,你并不欠我。”
“可夫人给了奴婢被你所用的机会。”说话的人赫然是董四家的,只是她的脸上有伤,搁在双膝上的双手又红又肿。
“机会是夫人给予的,同样也能收回。”金妈妈在一旁说道。
董四家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双手涂过要还是痛得厉害,可这是她自愿讨来的机会,夫人是亲自过问过她的。
若是换了其他人呢?
哪管你死活。
虽然在董四家的看来,主子们都是一样,但至少换个容易讨生活的,哪怕是为了家里的人。
“奴婢的女儿从小就学会烧火,这些年倒是做了一手不错的糕点,只是没什么机会在府里上灶。”也是董四家的舍不得,不曾想才在府里露个面想给她找个差事,就被红婆子的侄子看上。
“珠珠儿倒是爱吃糕点。”郑氏同金妈妈道。
金妈妈笑着说:“姑娘大了,身边也要多培养一些人,只是已经有四个丫鬟,倒是可以先去小厨房。”
郑氏点了点头。
董四家的心中一喜。
她虽想把女儿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可到夫人的女儿身边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了。她朝郑氏感激地叩首。
郑氏叹道:“你这手还是休养半个月吧,不着急,厨房里给你留了位置。”她没想过把金妈妈等人都塞到厨房离去,而从外面人牙子买下人并不实际,这是世家,而不是普通的宅院里。
沈家自有一套培训下人的法子,虽说这下人还是沈家的人,但这西园冯姨娘经营十多年,相较而言自然是从别的地方送了人进来更好。
或许各有心思,当也是有多样的选择。
丫鬟们陆续上了菜,圆桌上摆了大半。
沈若画阴沉着脸,突然筷子一甩,人跑到内室去。
丫鬟们吓得声都不敢发出来。
冯姨娘眉眼不动,温温柔柔地说道:“三姑娘人有些不舒服,你们先下去吧。”
小丫鬟们快速离开。
冯姨娘才起身往内室走去。
“不吃。”
“必须吃,否则别人以为你对嫡母有意见。”冯姨娘看着她说道。
“不吃,不吃,就是不吃。”沈若画不满:“这才回来第二天,就把厨房的人全换了,那饭菜是人吃的吗?”
冯姨娘不动声色地看向立在一旁的紫影。
紫影诺诺离去。
冯姨娘走到沈若画身边坐下:“原本以为你是你爹唯……是姨娘的错。”她很快认识到郑家的错误。
“你说的饭菜就是府中姨娘的正常份例。”甚至还要更好一些,或许是因为沈若画也在,郑氏不会再这个地方上让人挑了毛病去。
只是以前日子过得太好。
冯姨娘并不觉得女儿这样的想法有错误,就是她也不习惯。可夫人以及厨房那边同样没有错,那么错的只能是身份尊卑。
“等你爹回来就好了。”冯姨娘见不得女儿伤心。
沈若画脸上一喜:“对,爹爹回来就好了。”
……
“……这样没关系吗?”沈妙珠问道。
沈嘉和肯定地点头:“当然。”
“怎么不喜欢?”
“喜欢。”沈妙珠笑眯眯地说道。
两个牌匾一个是“蕉下院”,一个是菩骊居。
昨日才说过的话,今日就送到了,定是在路上就让人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