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安慰解释了一会儿,心情舒畅了,她进了牡丹园去睡觉安胎了。三婶刘氏带着侄女刘美媛回她们住的别院。
刘美媛扶着刘氏,走到人少的地方,看身后的跟着的丫鬟同别的丫鬟打招呼了,小声问“姑姑,你不是说这个少夫人一定不会答应我哥的事儿么?她怎么就答应了?该不会有什么阴谋诡计吧?”
帮哥哥找个差事儿这件事情爹已经说过好多次了,姑姑左思右想的,还去请教了很有主意的四婶。得出的结论是,少夫人一定不会同意,也许还会说几句风凉的话。原因是以前她们曾经对那个死去的村姑般的颜倾颜很不友好。
而且上次那件事儿让她对刘氏的印象不好。
可是哥哥顺喜都已经二十多岁了,在家也已有妻室,可就是不喜欢在家,就想在都城混。现在已经来都城好几个月了,银子花了不少,却没找个靠谱的事儿做,家里人很不放心,家境也不是很好。花不起闲钱。
刘美媛的爹娘便想着妹妹好歹也是沐府的夫人,沐府家大业大。找个差事应该不难。
何况在她最苦难的时候,是他们冒着杀头的危险收留了她。当然刘氏不是沐府的当家夫人,身份不是很重要,但是总是冒着风险的。
现在给侄子找个差事也情理之中,何况刘家就这么一个独苗。还要传宗接代,他不安心,家里的媳妇儿面都见不上,怎么传。
所以隔三差五的来找她催她。
这刘氏实在是没办法,只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找。没想到少夫人竟然一口答应,还很体贴的说让住在空闲的店铺里。
她到现在还觉得不是真的,难怪刘美媛觉得是阴谋诡计呢。
她也拧着眉头想了想说:“这个说不准,少夫人鬼主意多,都说个子小的人满身都是心眼,一点没错。她答应这么快也不是好事儿。”
刘美媛眼睛很快的看了看四周,并没人注意她们。
小声说:“姑姑,少夫人鬼点子多,咱们以前对她妹妹不好。她同妹妹关系那么好,她妹妹又是为她死的。她不记恨我们才怪。不过既然她答应了,我哥哥又靠本事吃饭,应该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大不了就是挑挑刺儿,摆布摆布。”
刘氏叹了口气说:“怕就怕顺喜在家被宠坏了,受不了气。”
刘美媛说:“受不了也得受着,是他自己哭着喊着要来都城的,有事儿做就不错了。最好是受不了,他才能收心回去好好给我们老刘家传宗接代。”
刘氏看着侄女的脸说:“这倒也是,我们刘家就靠他了。”
两人回到院子里,就让一个婆子去顺喜借住的城隍庙找他。
顺喜身上没多少钱,她也援助不了多少,只能住在城隍庙专门供来往客人住的简易客栈内,只需饭钱就好,店钱不收。
婆子答应着走了,刘氏便同刘美媛在家里等着。
就听见门外传来四婶的声音:“三嫂子,三嫂子。在么。”
刘氏很快看了眼刘美媛。
她对这个笑面虎弟妹是亲不得远得。她比自己幸运多了,沐府经历了那么严重的创伤,除了公爹夏国公,他的六个儿子,三个女儿都被牵连,现在就剩下四儿子沐辙。孙子辈的只有沐寒风,沐疾风、这个韩氏的夫君,儿子都在。四爷还纳了小妾史盈盈,这小妾去年也生了个孩子,可惜夭折了。这段时间,四爷又张罗着要纳妾,只是公主进了宫还没回来。
这个四夫人韩氏心眼多,看起来对人一直笑,却是笑里藏刀。她都怀疑那个史盈盈的孩子就是她害夭折的,因为孩子夭折的时候是月子里,她正在体现正室夫人的贤淑天天进进出出的。
但是很多事情她都能替她分析出主意。
刘美媛人小脑子灵光,说:“姑姑,四婶这个人是笑面虎。她说的我们只管听着,照不照着做再作打算。”
刘氏很赞赏的看着侄女,说:“美媛说得对,姑姑也是这么觉得。走,去迎迎她。”
两人出门将韩氏迎进了屋,才坐下,还没上茶。韩氏压低嗓门神神秘秘的说:“三嫂听说了么?公主在宫里被软禁了。”
说完还左顾右盼的。
软禁!
刘氏吓了一跳,眼睛都直了。刘美媛更是吓得小脸苍白,眼神都不转了。
姑姑侄女大眼瞪小眼,刘氏好半天才结结巴巴的小声说了句:“四弟妹别瞎说。公主是被接进宫去陪伴太皇太后的,怎么会被软禁。皇上可是公主的侄子。”
韩氏很鄙夷的看着刘氏说:“先皇还是公主的哥哥呢公爹还不是被杀了?沐府还不是被满门抄斩了?三嫂啊,长点心眼吧,你就是太实在。妹妹我是同你亲近才特意赶来给你说这些的,我们都是在活二次人了。说实话都是赚的。但是我们的孩子,美媛,温馨,疾风他们还要做人呢,你说要是跟着我们受牵连,我们心里也不好受。”
听她这么说,刘氏不知道是真是假。她很清楚的记十多年前的惨案。
一时没了主意,只知道一个劲儿的说:“这可如何是好啊!这可如何是好啊!美媛还没出阁呢,可不能有事儿。”
四婶跟着说:“就是这话,你说我们自家孩子出事儿怪他倒霉,谁叫他们姓沐呢。美媛温馨可不是咱肚子里掉下来的肉,让她们跟着受牵连,我们于心不忍啊。三嫂,要我说,不如,不如我们先将她们送回家里,如果过段时间没事儿的话,再接回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一章 果然心眼多
“绿翘,去三婶那边看看,不是说要送美媛小姐回家里住些日子么,怎么我刚才好像还看到她了?”
走着小慢步晨练,颜倾颜下意识的摸着已经有点显怀的肚皮。、
前几天四婶韩氏专门来告诉她,说是三婶刘美媛的爹娘捎话来说想女儿了,要接她回去住些日子。她觉得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女儿住在沐府四年了,虽然说是基本上已经过继给了妹妹,可是作为爹娘,女儿是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哪一个都牵肠挂肚的。也该回家看看了。再者说,虽然刘美媛基本上算是三婶的女儿了,可是并没有什么仪式,也没改口,回去也是回自己家便同意了。
这都好些天了,怎么还没走?三婶娘家离都城很远,隔山驾岭的没有一个月时间根本回不来。
绿翘过去看了一下,回来说,真没走。那姑姑侄女说说笑笑的正做女红呢。不但没走,走的意思都没有。
颜倾颜有点奇怪,不是说了爹娘很想女儿,怎么这女儿这么安然的。按理说女儿家家的寄人篱下哪有不想爹娘的事儿。这爹娘都捎话来了,还不回去说不过去啊。况且那四婶那天来,说是刘美媛着急着走,三婶都没时间来告诉她一声,所以才让她帮忙传个话。
这么着急怎么好些天过去了还没动身。这就有点奇怪了,能来告诉她一声,不就说明已经做出了决定。她可是当家主母,一般的小事儿当然不必来打扰。
难道,根本就不是三婶的意思?又或者,只是试探一下她的意思。
她有点不明白了。
如果不是三婶的意思,四婶传假话是什么意思、如果是试探,她有什么好试探的。刘美媛只是三婶的侄女,虽然在沐府住了四年,谁都知道就是过继给了三婶,那又怎样。三婶只是沐府庶出三爷的夫人,她的女儿,就算亲生的也没什么地位,这回去留下也没什么意义啊。
她想了想。决定亲自去三婶的院子去看一看问问清楚了。。
深宅大院里的斗争从来都是激烈的不间断的。这沐府之内看似风平浪静谁又保证不是暗流汹涌呢。三婶的侄女要回家,自己没来说却让四婶来说。本来就没了规矩,是她认为三婶是长辈,她对她也有成见,从心底也不愿见她,所以就答应了。可是既然说了又不走,这就更没规矩了。是逗她玩么?或者根本不是三婶的意思,是四婶在耍心机动脑子?
上一次扣下人工钱的事儿据三婶说是四婶的意思。说明四婶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样的见人面带三分笑,永远一副喜闻乐见的样子。而是颇有心机。
看来沐府的这两位女性长辈并不是眼睛看到的很要好,而是明好暗斗。
她们两人在府上的地位本就不高,只不过是因为沐府惨遭重伤,嫡亲的儿孙就剩下沐寒风一人。所以只要是主子,哪怕是庶出的都显得很重要。尤其是四婶,她有老公儿子,还将外甥女带了来,凑够了一个好字,是府上最健全的一家。
她要耍心机,就是有目的的,也不容小视。
这的去看看弄清楚了。。
现在公主不在,沐寒风也不在,如果她们不和睦相处她会很难领导的,而且万一这两人给自己挖坑。她怀有身孕可跳不起可能掉进去。
这个时候外患隐隐存在,内忧一定要排除。
她带着绿翘来到三婶的小院,果然看见她正坐在院子的。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同刘美媛说话,刘美媛手里拿着一个锈箍正在锈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