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娘快请坐,找王某何事啊”王掌柜是一个中年大叔的模样,看起来比较富态,眼睛一直眯着,像一个弥勒佛一样。
杨李氏拉着春秋有些不安的做了下来,却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一时之间场面有些尴尬。
“我们来卖方子,掌柜的先别急着说话,您先尝尝就知道了”春秋脆声声的小声音从杨李氏身后传来,王掌柜这才注意到这里还有一个小孩子。
“哦?卖方子?”王掌柜有些吃惊,毕竟来酒楼里那个方子,估计也就是和吃食有关。
“嗯,掌柜的您先尝尝”春秋点头,却没有说什么方子,只是将杨李氏放在桌子上的篮筐推向了王掌柜那里,撤下上边的花布,露出了香酥泥鳅。
“这?…能吃?”王掌柜看着眼前那一盘金黄的小东西,低头对上春秋那亮晶晶的小眼睛。
“能的,掌柜的您尝尝啊”春秋认真的说道。
“那我试试”王掌柜伸手拿出一个,看了一眼,还是放进了嘴里,又酥又脆,还很劲道,王掌柜将手中剩下的一截也放进了嘴里。
“
嗯,不错,香脆酥软,回味无穷,是好的下酒菜啊”王掌柜吃完眯着眼睛给出评价。
“掌柜的可还满意?”春秋说道。
“满意满意,确实好吃”王掌柜的眯着眼睛说道。
春秋得到了满意的接过,看向杨李氏,杨李氏这才反应过来,说道“掌柜的,这就是我们要卖的吃食方子,您看怎么样?”
“您要卖这个啊?那不错啊,在下做主买下了”王掌柜高兴的拍了拍桌子。
“掌柜的先别着急,您可知道这是什么做出来的吗?”杨李氏这时已经调整过来了,满脸褶皱的老脸笑得菊花样。
“这个?在下确实不知道”王掌柜的仔细看了看,还是摇摇头。
“是地里的鳅鱼嘞”杨李氏笑着说道。
“鳅鱼?”王掌柜惊讶了,就是那个没人吃的鳅鱼,王掌柜看着眼前这一盘,心里已经计算开了,这方子可要买下来,要知道鳅鱼的吃发可是没人能知道啊。
“杨大娘,你这是在哪的到的方子啊?”
“不瞒掌柜的,这是我们杨家祖传的,要不是为了供几个哥儿读书,也不会拿出来卖”杨李氏一边说一边伤心,哭了出来。
春秋:她奶好演技!
王掌柜果然不怀疑了,因为他也认识他们杨家上学的两个人。
“大娘,说个价吧,我们香客居买了”王掌柜的一脸壕气。
“掌柜的,我也不要谎,一百两,在给你搭两个别的方子,你说怎么样?”杨李氏这时将精明的性子表现出来了。
王掌柜皱皱眉,摇头说道“不行,太贵了,五十两怎么样,这不是我做主啊”
“八十两,不能在少了,这可是独一份啊,王掌柜的,你可看好了,别人可是做不出来”杨李氏咬了咬牙,还是少说的二十两,心里心疼的流眼泪。
王掌柜看着杨李氏那模样,估计也是便宜不下来了,不过八十两确实不贵,具他所知,整个青阳郡都没有这个方子,看起来值了。当下拍板同意“那好吧,八十两吧,杨大娘咱们这就去立字句,大娘可不能再把方子卖给别人,这没问题吧”
杨李氏听到后连连摇头,“没有没有,我们杨家不是这种人”
“呵呵”王掌柜笑笑,“杨大娘的人品我放心”
“掌柜的就是爽快,这是香酥泥鳅的方子,剩下的两个是别的方子,如果有什么不懂得,掌柜的随时找我们杨家”杨李氏双手接过八十两的整银子,双手紧紧握着。
“恩,杨大娘慢走”王掌柜说道。
“掌柜的不用客气”杨李氏拉着春秋笑眯眯的转身离开。
☆、徭役
两人坐着杨大伯的车回到了杨家村,她阿奶将卖方子得来的银子放到自己怀里,眼睛一直紧紧盯着前方,那誓要和银子共存亡,鱼死网破的气势,将春秋吓得一路上愣是不敢和她奶说一句话,她大伯更是这样,净直的赶着牛车,头都不敢回,生怕一回头杨李氏就骂他惦记她卖的钱。
春秋看着她大伯那满脸委屈的样子,心想自己也帮不上忙,在这种时候,不要说春秋这个乖孙女了,就算是财神爷来都没用。
回到家的时候,杨李氏更是不等牛车停稳就用她那矫健的步伐跳下的牛车,随后飞快的跑回了自己屋里,只留下车上的春秋一个人在那里目瞪口呆。
接下来的几天,杨李氏从送包子的大伯嘴里得知了香客居的泥鳅生意居然做的极好,甚至还会卖光,听到这样的话,杨李氏更是开心,这意味银子已经是她的。
虽然他们杨家每天都会送泥鳅,可最后还是供不应求。
杨李氏知道后和杨老头一商量,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全村人,当然不能说方子是他们卖的,只是说镇里有人收泥鳅,十文钱一斤,乡亲们听到后先是懵再是乐,要知道鳅鱼可是全年都有,谁家地里没有个几十斤啊,只不过没有想到这个东西居然能卖钱,当下所有人心里都感谢告诉这个消息的老杨家。
春秋将她奶那一副深藏功与名的样子看在眼里,心里更是她奶的深谋远虑,反正消息捂不住,还不如卖个好。不然他们自家自己这么忙活,迟早会被村里人孤立的。
而且这和卖方子的八十两一比,可都是不值一提的小钱啊。
对了,卖方子的八十两,杨李氏说到做到,给了袁氏四十两,毕竟都是春秋想出来的,袁氏拿到银子的时候还真是惊到了,她闺女还真给她拿回来一个大元宝,整整两个二十两的整银,底下刻的年号清晰可见。
春秋自豪的表示这都不是事,她可是会很多呢,这才哪到哪。
当然,他们这么高兴不代表顾氏也高兴啊,春秋卖的泥鳅顾氏不知道具体的数字,可她还是生气。要知道这些钱她家可一分都没有啊,回去就把一边正张罗着要吃香酥泥鳅的春花给骂了,整天就知道吃吃吃,咋不和人家春秋学学,也弄出一个好吃食啊。
这莫名其妙的一顿骂只把春花吓得哇哇大哭,杨李氏听到动静后又将顾氏骂了一顿,骂完之后就把灌汤包的生意都给了顾氏,顾氏刚开始还生气杨李氏骂她呢,不过等她接过杨李氏的生意后,顿时就没开玩笑一口一个娘叫的好不亲热,顾氏心里想的明白,这个生意她是羡慕不来的,不过她有钱赚就行。
春秋看着家里这一场场闹剧,也是心累。
转眼间杨家就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也算是对整个杨家村都不好的消息,今年的徭役来了。
徭役和税收算得上是古代的两个严重的事情。
徭役是指古代凡国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
四六开税,指的就是田赋,古代税赋大部分为农税,商税虽重但是极少。多为粮食而非钱,即使征钱,其本质上大多的意义都是以粮价折合的,每亩地收成上交四成。
因为到了洪水泛滥的时节,镇上衙门派人通知各个村的里正,要求每家每户各出一名青壮年劳动力去做免费徭役,当然孤儿寡母,老弱病残之类的可免除徭役。
春秋他们家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每个人也都个个表情愁苦,倒不是说有什么生命危险,只不过干半个多月吃喝还不好,是个人都受不了,尤其是今年因为名额不够,没有办法交钱免税,杨大爷爷刚走,意思就是他们杨家是要肯定出一个人了。
为了这件事情,除了春秋几个小孩都不在外,杨家的大人们都在杨李氏的屋子里开了一个简单的会议。
“你大伯的话你们也都听明白了,今年的徭役是免不了的,你们兄弟三个商量商量吧,看看到底谁去?大哥的意思很明显,像老头子我这种的,人家也不要”杨老头坐在炕边,语气有些无奈,本来他是打算今年他去的,谁成想居然会是这样,只好低头吧嗒吧嗒有一下没一下的抽着旱烟。
“爹,你这是说哪的话啊?这哪能让您去啊,这事就该儿子去,我…”杨为民看着杨老头那搭着眉毛一副愁苦的样子,不忍心的开口说道,只不过刚说他要去就被身旁的顾氏掐了胳膊。
杨为民有些不解,转头冲着顾氏说道“你干啥啊,我话还没说完呢?掐我干啥?”
顾氏看着丈夫一副傻的呵的表情,脸色扭曲,顿时气的心肝疼,这死鬼以为徭役是好东西啊,这还不要命的张罗着去,没看见一旁都没动静,咋这么缺心眼呢,顾氏瞪着一眼杨为民,那意思就是你给我老实点,别哪哪都有你。
“爹,娘”顾氏瞪完杨为民,随后笑呵呵的看着炕上的杨李氏和杨老头,脸上笑着,语气却有些不愿意“我家为民前年可是去了一回啊,哎呦,那回来可瘦的和皮包骨一样,今年再怎么轮也轮不到我们家了吧,况且,为民一天天的还要去镇上送包子呢,也没时间啊”顾氏笑呵呵的说道,“娘,不是我不愿意,这也是为了石头和军儿,不然束脩的费用实在是太贵了”顾氏心想,包子的生意还能做半个月左右,到时候她家也算是有点家底了,可不能这个时候让杨为民去做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