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能想到的,袁氏自然也能想到,况且袁氏想的更远,这王翠凤家做的吃食若是没啥大毛病还好,可要是一旦出了事,牵扯的也是他家铺子好不容易起来的名声,到时候人人都说杨家吃食铺的不好,怕是之后的生意也是难做。
“嫂子,我也没别的意思,你卖些吃食,这也无可厚非,可若是打着我家铺子的名义,要是让别人发现,这不是骗人吗?况且,这要是影响到了我家铺子的话,怕是婆婆会第一个跳出来吧”杨李氏可是将铺子看的和命一样重,这要是出了一些什么事,袁氏可不敢保证杨李氏会做出什么大事,而且袁氏这么说,也没打算因为这件事就直接让她家摊子关门,毕竟农户人家卖些吃食也不容易,袁氏也不是不能容人的人,只要王翠凤答应今后不在以他们家铺子的名义再卖吃食,袁氏就不计较这么多了,而且也不会告诉杨李氏,可若是他们家接着打着杨家吃食铺的名义再卖的话,可就是侵犯袁氏心里的底线,她不仅会告诉杨李氏,也不会给他们张家留面子。
王翠凤听完袁氏的话,神色有些慌张,随后用商量的语气小声说道,“袁妹子,真的不能商量商量,再通融通融吗?到时候我们家赚的钱分你们家几成,你看这样行吗?”王翠凤有些不死心,她家做出来的吃食可没有杨家铺子里的好吃,要不是打着杨家吃食铺的名声,怕是也卖不出去多少,王翠凤感受到了实在了利益,自然是不愿意将这些吐出来的,可若是不吐出来的话,袁氏咬死不让她用怎么办啊,所以,王翠凤尽管心疼那些即将要送出去的银钱,也要让袁氏同她这件事。
袁氏自然是不能同意的,不说别的,就算是她同意,杨李氏也不会答应,那她何苦为了那点银钱惹得一身骚呢。
袁氏笑着开口,语气却不容拒绝“嫂子,咱们名人不说暗话,这件事我是不会同意的,婶子也别先劝我”袁氏直接打断了王翠凤的开口,又道“嫂子也知道我家婆婆的脾气,就算是我同意,婆婆也会生气的,与其到时候闹得大家都不怎么好看,还不如现在就直接说清楚,嫂子,你说对吧?”袁氏的话很明显,没有丝毫同意的余地,拒绝的干脆利落。两人也都明白,如果王翠凤还是不听劝的话,那么下场就只有一个,杨李氏怕是会天天堵着她家的门口骂吧。
“…那这样的话,嫂子也没啥说的,那这事就按妹子说的办吧,下次再出来摆摊,嫂子肯定不提你们杨家吃食铺的名字”王翠凤没能让袁氏答应她使用杨家吃食铺的名字,那么她只好退而求其次,直接答应了下来,不过期间她还是对着袁氏耍了一个小心思。
春秋站在一边,然后直接注意到了王婶子那话语中的漏洞,她不提杨家吃食铺的名字,可她没有说,别人提了她如何回答的啊,要知道,袁氏两人来的时候,王婶子已经将杨家吃食铺的名义说出去了,现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这么多,这点消息早就人尽皆知了,到时候别人一问,若是王婶子回答暧昧的话,那不就还算是默认了吗?这样的话就算是杨李氏过来闹事人家有也理由了,她自己没有提是别人提的,可是不管她的事啊。
就是这样,这种明显的语言漏洞一旦让人忽略过去,那么再反应过来的时候,怕是会让人遭大罪啊。
春秋反应过来,直接伸手拉了拉一旁正想开口的袁氏,她娘可不能就这么随意的答应她啊,不然到时候他们家吃亏怎么办?
袁氏刚想开口,就被闺女拽住了衣摆,袁氏低头看着一脸着急的春秋,笑着安慰了一下闺女,随后开口说道“嫂子,你说的对,可是之前说出去的话怎么办啊?这大街上人来人往的,要是传到了婆婆耳朵里,妹子绕怕是要挨骂嘞,嫂子,还请麻烦你到时候解释一下,别人要是问起来杨家铺子的事,嫂子应该知道怎么说吧?”袁氏那能会忽略王翠凤言语中的漏洞,王翠凤心眼多,她袁氏也不差,想要从她手里撕下一快肉,还要看她给不给。
王翠凤听到袁氏这么说,心里有些遗憾,怕是占不到他们家便宜嘞,王翠凤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家里的几个女儿年龄都大了,到时候嫁妆也是一大笔费用,要不是之前她注意到了老杨家在黑山镇开的铺子赚钱,她也不会想出来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本来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如今失败了,她除了有些遗憾之外,倒也没什么,想到这里,王翠凤神色变化正常,一脸赔笑的看着袁氏,小声说道,“妹子,还真是不好意思,是嫂子糊涂了,之前将这一茬的事情忘的一干二净,这当然的解释,妹子无事的话,就在这里待会儿,嫂子这就去前边解释清楚”王翠凤说完,直接绕回了前边,将同她一起过来摆摊的几个闺女都喊到了身边,然后对着几人交代了一番,随后又忙乎起来……
☆、小年
袁氏也不知道王翠凤是真的明白了还是在那里假意敷衍她,不过看着不远处王翠凤那同人解释的话,袁氏心里倒是很满意,管她是不是真心的,只要说了就好。
“娘,那咱们现在要回家吗?”春秋抬头看着她娘袁氏,想着两人已经出来好一会儿,是时候还回铺子嘞。
“嗯?”袁氏低头对着春秋眯着眼睛笑笑“妞妞这是累了?回去,娘这就同你王婶子说说,然后咱们娘俩就回家”
袁氏说完,直接快步走到了王翠凤的身边,低头同她小声嘀咕说了两句之后,春秋就看到她王婶子先是张嘴惊讶了一下,然后便连连点头。
袁氏说完后,转过女又对一旁的春秋招了招手,春秋笑着快跑两步,两人这才一道回了铺子。
接下来的事情春秋也没有认真打听,她娘袁氏也没有在提起过,反正这件事算是平静无波的过去了。
年关越近,铺子里的人就越少,临近年关,周围的铺子也都一个一个的关上了门,准备回家过年。
春秋他们家早就收拾好了,准备再过两天就关门回家,年后什么时候在开门,春秋也不清楚,而且因为人越来越少的原因,袁氏这两天索性没开铺子,马上就要过年嘞,黑山镇的集市开的频繁,袁氏又同杨为柏去集市上买了两次东西,春秋闲在家里无聊,特意挑了一个比较暖和的天气也跟着去了一趟,赶集期间她还特意观察了一下王婶子家的摊子,虽然没有第一天人多,可过来吃面的人也不少,而且对方这次也没有继续打着杨家铺子的名声,袁氏看到后还特意同她招呼了两声。
十二月二十三,小年。
春秋他们是在铺子里过的小年,袁氏还特意买了很多的新鲜的食材,自己亲自动手,给春秋他们做了一大桌子的美食,蒸炸烹煮,样样俱全,家里几人美美的吃了一顿,等到晚上的时候,春秋他们还特意被杨为柏带出去看了一场晚间节目。
春秋因为个子矮,直接被杨为柏单手扛到了肩上,看着被人群围起来的舞狮,心里很高兴。
虎子也想看,杨为柏让春秋看了一会儿,将春秋放了下来,又把虎子抱了起来,两个人就这么轮流的看了起来,其中,杨春明还特意给他们买了一些瓜子花生,一边吃一边看,春秋看的津津有味,来这里的第一个小年也过的非常圆满……
小年除了过年,也是汉族民间祭灶的日子,俗称灶神日,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灶神都是黄昏之时祭拜,昨天刚欢欢喜喜的过完小年,今天又一大早的起来,春秋的小身板就有些吃不消。
十二月二十四,扫尘日。
俗话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春秋一大早被袁氏喊起来也是原因的,那就是给铺子里里外外大扫除。
春节扫尘,由来已久,按汉族民间流传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希望新的一年步步高升,好运连连。
而且古代过完腊月二十三,便统称为年月,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挂门神,因为明天一早他们一家就要回杨家村,铺子里也一直会关到正月,袁氏想了一下,便直接决定将所有的事情今天都一并完成。
杨春明被袁氏要求在房间里写春联,虎子和春秋每人拿着一个小鸡毛掸子,被袁氏带到了房间里,要求两人从头到尾的打扫,杨为柏和袁氏也是去忙活前边的铺子。
春秋领到自己要完成的任务,直接同一旁的虎子商量起来,墙顶他们是够不到了,可是墙的犄角旮旯还是能看见的,屋子里能有一年没有好好清扫过,不管是蜘蛛网还是尘土怕是堆了一下子,两人嘀咕了好久,还是决定先从角落出手,然后在用扫帚清扫。
床后边,柜子后,角落里,春秋拿着小小的鸡毛掸子一点一点的打扫着,虎子则是负责周围的一些小玩意,等到两人将屋子里都清扫一遍之后,春秋又拿起一旁的扫帚将扫出来的尘土和蜘蛛网都扫到了门口,“行了,咱们去下一间吧,娘过来会收的”春秋累的气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