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老小老小,这人老了,可不跟小孩差不多脾气。
“咸蛋黄焗虾,听过没?”
不要说吃过,就是这菜名,杨远都没听过,他不由摇了摇头。
“咸蛋黄是什么,可以用来烧虾。焗虾又是怎么个烧法,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王鑫一听,杨远竟然没有听说过,于是立刻来了精神。
忙将咸蛋黄焗虾的做法说了一遍。
其实这做法,只是他心里的猜测,具体的他也没有看到杨若做。然后他又对焗虾的口感和味道,胡说海吹了一番。
杨远听完,脸上不由露出想要吃一下的感觉。
“这世上竟有这般好吃食。”
“那是当然。还有你见过烧菜用铁板的吗?就是那种如圆盘般大小的,铁饼子做出来的菜。”
“还有用铁饼子做菜的,这倒是个新鲜事物。你这老家伙,到哪里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不带上我。”杨远脸上不由露出懊恼的神情。
看到杨远,脸上露出羡慕之色,王鑫心里顿时有种很酸爽的感觉。这世上竟然也有老货,没吃过的东西。
他心里那个舒服啊。
64章 国香楼风波
想到自己以前每次说到想到什么新菜系,都被杨远虐的不是一点两点的。
今天他王鑫,终于报了一箭之仇。
杨远作为成国的国老,在京都地位可是很高。现在回来了,可谓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只因为他曾经对当今皇上登基一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汉马功劳。
而且他还曾经担任过太子太傅。后面成为定伯侯的儿子慕容杰的老师,因此杨远的身份非常不一般。
杨远平时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大家知道他的喜好,也都尽量挑着最好的东西,让他品尝。
所以说,这天下几乎就没有他杨远吃过的东西。
但是今天杨远却没有听说过咸蛋黄焗虾,王鑫心里的感慨才颇多。
他心里随即想到,如果说,就连杨远都没有吃过咸蛋黄焗虾,那么食味的老货陈正,估计也没见过。
杨若这厨艺到底是跟谁学的,今天的这两道菜,都非同一般。
这会王鑫就有点迫不及待的想看看,陈正面色抽筋的感觉。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次是不是老天,有意将杨若送到他身边的。
于是,听到杨远的问话,王鑫便带着几分高深莫测的口吻道:“暂时保密!”
杨远知道王鑫是个藏不住事的人,但是他这次,竟然能按捺的住?不会是故意,吊他的胃口。
于是他便继续说自己的沸腾鱼:“你那吃再食好吃,也不一定有我的沸腾鱼好吃。真的,我吃过的沸腾鱼,我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那味道,那口感。啧啧,真是绝了。”
看到杨远满脸开花,眉开眼笑的样子。
王鑫心里就更加好奇了。
真的有那么好吃。
但是他也不忘挤兑下杨远。“好不好吃,等会吃了,不就知道了。我们还是快点走吧,别在这里扯嘴皮子了。我还要见识下,你的超级鱼饵呢。”
“子中竟然叫它超级鱼饵,恩,这个名字不错,以后就叫它超级鱼饵了。”
杨远没想到一向古板的周子中,也有脑子灵活的时候。因此他的脸上便带着淡淡的笑意。
不过,杨远此时的神情,在王鑫眼里,看着确实有点得瑟的感觉。
他心想,现在别得意,等会看看到底是骡子,还是马。
这边赵承志的轿子,已经到了西京镇,最为繁华的地段。
即使是豪华的轿子,到了这里,也显得极为不起眼。
因为这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这街面四周几乎都是商铺,什么卖绫罗绸缎,胭脂水粉的,酒楼,茶楼,鳞次栉比。
等轿子行到名为国香楼门前时,赵承志不由吩咐道:“停一下!”轿子停了后,却见赵承志先下了轿子,对杨若道:“丫头,下来看看!”
杨若看到他们来到一家非常豪华的绸缎庄,还以为赵承志要挑选布料,便跟在他后面,事不关己的四处看着。
来这里的人了,非富即贵,都穿着绫罗绸缎,打扮的格外光鲜亮丽。
像杨若这样穿着普通布衣,站在此处的,也仅此一位。
因此有人看到赵承志,面如冠玉的公子哥,带着杨若这么个,如此普通寒酸的丫头,不由对他们指指点点的。
杨若对此却是视而不见。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衣服和相貌,都不过是人的皮囊而已,代表不了什么。
所以,她倒是落得清闲,这里看看,那里瞧瞧。
赵承志进门后,对这个情况,也看到了。
眉头不由皱了起来,他领着杨若四处看着布料,随即道:“丫头,不要管别人说什么。你看中什么料子,尽管说就是。”
杨若听懂赵承志的意思了,他竟然让她挑布料。不由连忙摆手道:“掌柜的。”
“你叫我什么?”
赵承志不由朝她看了过来,杨若想到他前面说的话,不由改口道:“赵大哥,你自己看吧,这些布料,我看每块都很好看,我是选不来的。”
“叫你看,你就看,那来那么多废话。”
看到赵承志一张俊脸板了下来,杨若心想,反正看看就看看,又不要她花钱买,因此她便索性,看了起来。
说实话,她对古代男人的衣服,没啥感觉,也没啥看法。
她觉得男人还是西装革履,打领带精神。再或者就是一袭黑色风衣,呢帽,皮靴,男人范十足。
因此她只对男人的布料,扫了几眼,就失去了兴趣,对着那边女子的布料看了起来。
在杨若走到这另外一边,看布料的时候。
那店老板也从里面走了出来,似乎认出了赵承志,便和他打着招呼,两人站在一旁说话。
那男子乃是四十多岁的模样,五短身材,笑起来像尊弥勒佛,一看就是个会做生意的主。
所谓见客三分笑,和气才能生财,也不无道理。
店里的生意格外的好,那老板招呼了下赵承志,看到门外进来了一对母女,忙迎了上去。
那母女二人,穿着打扮也极为精致,神情却也显得格外的傲慢。
那店老板看到两人,更是笑的眼睛都看不到了。
那对母女对店老板神情冷淡,陡然在这里看到赵承志,神情倒是显得有些意外。
那站在一旁的女子,脸上似乎还有了一丝惊喜。于是这母女二人,便立马过去和他打招呼。
看样子他们应该是很熟络的。
只是赵承志的神色表情,极为冷漠。那对母女,和他说几句客套话,便也略微有些尴尬的走开,去挑选布料了。
杨若本来站在这边,看布料,只因为前面那对母女,气焰高涨。
她们进来后,不少人,都上去巴结讨好的打招呼,这才引起了她的注意。
却不想,刚好看到这一幕。
想到赵承志的神情,和那女子迥然相反的神色。没吃过猪肉,却也看过猪走路的杨若,便猜到这女子或许和赵承志有些关系。
不过这件事情,和她杨若没啥关系,因此她一转身,就将这段小插曲放在脑后了。
因为她已经被眼前这些,花花绿绿,琳琅满目的布料,看的眼睛都花了。
这些布料若是放到现代,也都是极为难得的珍品。大多数都是手工刺绣,而且那些花样,针脚,比机器做出来的,还要工整好看。
所以在杨若的眼里,这些都是返璞归真的布料。
65章 国香楼风波(二)
杨若看的很仔细,也很认真。她不喜欢那种花团锦簇的,倒是喜欢那些干净素雅的布料。
看了一会后,杨若的眼睛突然一亮,却见她看中了一匹,带着兰花图案的布料。
这布料在所有的料子中,并不是最好看的。但她却一眼就相中了。
“老板,这布料怎么卖的?”杨若想到,自己最近也挣了些银子,若是价格合适,扯个一两尺做套衣裳,应该做的起。
那店老板想必已经看到杨若,是和赵承志一起来的,似乎有些好奇,一个丫鬟怎么也问起布料的价格。
这些布料可不是她买的起的。
但是尊着和气生财,笑脸迎客的原则,他便回答了一个价格。
杨若便问。“那我若是扯半尺可以吗?”
杨若的问话,显然被旁边的人,听到了。顿时有人吃吃的笑了起来。
半尺不要说做一身衣裳,就是做半身衣裳都有些难。
杨若却想着扯个半尺布料,给自己做件旗袍。
现在天气渐渐热了,她身形娇小,一套旗袍做下来,说不定料子还有多。
她始终觉得这里的衣服,好看是好看,就是太费衣料。
“半尺?这个是不是有点少,我的意思是,你不够做一身衣裳的。”老板略微有些尴尬的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