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会儿,众人闻到了一股烤豆腐的香味,寻着香味过去,看到一边的宁桐正麻溜溜地翻着搁在炭上烧烤的豆腐块,纷纷走过去,咽着口水说道:“小姑娘,这豆腐还能这样吃啊?”
宁桐热情地招呼道:“您要不信就尝尝看。”
那人尝了一口,连连夸赞,惹得众人也是口水难咽。宁桐一边分发给每人一小块烤好的豆腐,一边笑着说道:“别急别急,大家都有份哦。”
“小姑娘,这烤豆腐怎么卖?”
“两文钱一块。”
“好,给我来两块。”
不到半个早上,宁桐的豆腐就被卖光了。池源算好了账,掩饰不住惊喜,连声音也有些许的颤抖,说:“孩子娘,你猜猜我们这一早上赚了多少钱?三两二钱啊。”
许氏也是难以置信,说:“真的吗?这都比得上庄稼半年的收成了吧。”
守齐听了也是难以置信,拍手说道:“太好了,爹、娘,今儿给我们买个肉包子吃吧。”
宁桐毫无意外,看着一家人高兴,心里也跟着高兴,轻快地说道:“等我们把铺子开起来了,一天可就不止挣这些银两了呢。”
许氏疑惑,看着女儿问道:“开铺子?”
宁桐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解释道:“爹、娘、哥,咱再辛苦一年半载的,凑够了银两,把姐夫家的这间铺子盘下来吧。靠种田致富不知得等到何年何月去,咱慢慢把精力转到生意上来吧。再拼个几年,咱看看能不能在这镇上买间屋子,这样就方便去看阿姐不是?”
这番憧憬将池源和许氏的心说服了,夫妇俩看着小女儿,不知是惊讶还是惊喜,这个女儿不知不觉间长大懂事了,这一年里,他们竟然渐渐都开始听女儿的主意了。
030 王氏
这日,池家四房都下地干活。大房里留下王氏在家料理家务,二房里宁桐留在家里清洗做豆腐的用具,三房里留下池宁榕烧饭,四房里留下赵氏。
大半个早上过去了,宁桐才把豆腐用具清洗好,正要回屋歇息,看到王氏从上房里出来,先主动跟她打招呼道:“三妹,洗东西啊。”
自这王氏嫁进池家,宁桐总是早出晚归,基本就没和她碰过几次面,这次才有机会打量起来。但见这王氏丰满的胸脯和臀部,一张圆脸带着福相,皮肤红润嫩白,加上双夹一对酒窝,看着倒是蛮顺眼的。
宁桐微微一笑,说道:“是啊,今儿难得出太阳,不冻手。二嫂这是去哪儿?”
王氏倒也答得大方,说:“我去灶厨烙两个白面饼垫垫肚子。”
片刻,从灶厨里传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宁桐的肚子也饿得咕咕叫,幸好从镇上带回一些点心,可以垫垫肚子,再过一会儿也差不多可以准备做午饭了。
宁桐喝了口热水,只听外头传来赵氏的声音,“原来是守忠媳妇的手艺啊,我就说这香味你那婆婆绝对做不出来。哟,是白面饼啊,婶尝尝怎么样?”
王氏心里不喜,可碍于赵氏是长辈的份儿,面上笑着给她撕了半张面饼,端起自己碗里剩下的一张半就往屋里走去,说道:“四婶,我做好了,腾地儿给您烧饭吧。”
赵氏嘴里吃着王氏给的半张面饼,小声地骂道:“小气成这样,那不是两张白面饼吗?就给我扯这半张,塞牙缝都不够。”
转眼,已然到了晌午。宁桐烧了一盘土豆丝炒青椒,熬了一锅番茄鸡蛋汤,干饭也早就闷好了。当她将饭菜都盛上桌,正要去添一叠豆腐乳的时候,池海和柳氏正好下地回来了,后头还跟着守孝夫妻和守忠。
片刻,池江夫妇和守信也回来了,最后才是池源夫妇和守齐。而池治还没到晌午就跟两个儿子回家了,催着赵氏去做饭,这会儿差不多都该吃完午饭了。
宁桐打了一盆水,让池源许氏和守齐洗手。突然,只听上房里传出来柳氏指桑骂槐的声音:“我说守孝他媳妇,我们池家娶你进门可不是供着养着的,这会儿了还不去做饭,还有脸坐那儿喝水,难道要我这把老骨头伺候你不成?”
张氏莫名挨了一顿骂,很是委屈,眼圈一红,低着声儿辩解道:“娘,我不是跟你们一块儿下地去了吗?”
守孝也实在看不下去了,皱眉对柳氏说道:“娘,守忠他媳妇不在家做饭吗?怎么又怪到她头上来了。”
池海一听便明白了,这王氏午饭还没烧,沉着声音对柳氏说,“叫守忠媳妇一块去做饭吧。”
柳氏向池海使了个眼色,叉腰对守孝骂道:“你这个白眼狼,娶了媳妇忘了娘,我说她两句你就敢顶撞我了?”指着张氏,语气软了半分,半是劝半是骂,说:“快去做饭吧,下午大伙儿可还要下地。”
张氏无比委屈,无奈地进了灶厨。后头王氏慢悠悠地走出来,脸上带着愧疚的笑,跟着张氏进了灶厨,道歉道:“大嫂,我给你打下手吧。我来嫁过来,有些规矩不是很懂,以后还要受累大嫂给我指点指点才好。”
张氏见王氏态度谦和,对她的怨气去了大半,反倒尴尬起来,不好意思地说:“弟妹可别这么说。”
却说池源这屋的人,吃着可口的饭菜,说说笑笑地聊着天。听外头柳氏又拿捏张氏,许氏同情地说道:“大嫂也是的,不敢说守忠媳妇什么,明着怼守孝媳妇,这孩子也是怪可怜的。”
宁桐盛了一碗汤,接口说道:“早上我还看到二嫂在灶厨了烙白面饼,自个吃完不饿肚子,自然也记不住别人饿着肚子。”
许氏摇头,说:“我看大嫂一跟守忠的媳妇生气,到头来还是会把这气撒到守孝媳妇身上。”
“可不是。二嫂可是带了不少嫁妆过来,就是看在她那些嫁妆上,大伯母也不敢对她大声说话。”
等大家午饭都吃得差不多了,池海这房的人才开始准备吃午饭。大伙儿低着头吃饭,谁也不说一句话,等大家把午饭都吃完了,王氏主动说道:“我去把碗洗了吧。”
柳氏咳嗽一声,瞪了一眼张氏,冷声说道:“守孝媳妇,你去把碗筷洗了吧。”
张氏心里不服,可是嘴上不敢说,苦着一张脸慢腾腾地收拾着碗筷。王氏见柳氏明着偏袒自己,虽是不好意思,但也不打算再动手了。
柳氏见大伙儿陆陆续续回屋了,眼看王氏也要跟着守忠进屋,急忙悄悄拉住王氏的胳膊,向她使个眼色,示意王氏跟她上一旁说话去。
柳氏婆媳走到院子里,见四下无人,王氏纳闷地问道:“娘,您是有什么话要单独跟我说吗?”
柳氏尴尬地笑了两声,搓着手说道:“你看你嫁到我们池家也有一个月了,我和你爹待你像亲闺女似的。你看,咱家这么多口人,都挤在一间屋里住总归是不合适,我跟你爹寻思着再添一瓦房,给你和守忠当新房住,你看怎么样?”
王氏是个聪明人,一听柳氏的意思就知道是要她拿钱盖房。她想着挤那么一间小破房一个月了,她早就受够了。既然这新房柳氏说好了是给她和守忠住的,那出一点钱没什么问题。面上却装作不懂柳氏的言外之意,高兴地说道:“那太好了,儿媳这里就替守忠一起先谢谢娘了。”
柳氏一愣,接口继续说道:“这房子既然要盖,索性盖得大一点。我和你爹手头还有五两银子,意思是你这边先垫一些银两出来,总归是一家子,分担分担才好。”
听柳氏说得这么直接了,王氏不好意思再装傻,想了想,为难地说道:“娘,您说得没错,我既然嫁给守忠了,那以后就是池家的人,自然希望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好。只是我毕竟是个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爹娘是真的疼我,才二话不说给陪嫁了那么一笔好嫁妆,就是为了余生我万一有个急用。我手头上有一笔现钱,三两银子,要是不够,我回娘家给您在凑点?”
柳氏听了找不出反驳的话,再一听王氏说要回娘家借,生怕亲家说自己是贪儿媳那笔嫁妆,慌忙摇摇手,说:“不用不用了,三两够了,剩下的银子我跟你爹再想想办法。”
晚上大伙儿一起吃晚饭当儿,王氏将三两银子包好,放在池海跟前,笑着说道:“爹,娘中午跟我说了咱家要添一瓦房的事情了,我这边凑了三两银子,盼着到时候带着爹娘一道住进新房里去。”
池海看了一眼柳氏,见她满脸尴尬,也不去点破,默默地点头不说话。柳氏把银子收起来,嘴里说着夸赞的话,心里不知道怎么骂王氏:这小蹄子,我中午明明是悄悄跟她说的,她倒是大大咧咧把银子砸在大伙儿跟前,明着打我的脸不是。
王氏确实是故意如此的,这样一来,柳氏更加不会拿捏她了,而且也明着向守孝夫妻俩宣誓,那新房是属于她住的。到时候柳氏要是耍赖,总还有池海可以管管。
031 租铺子
临近年关的这段日子,宁桐一家四口总是早出晚归,把豆腐生意做得有模有样的。因镇上的人更喜欢烤豆腐,因而宁桐决定不做豆腐乳的买卖了,只专注于烤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