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长姐有毒 (小爱的尾巴)



王丞相是太子的人,皇帝此询,答案早可预见,可他还是询了王丞相的意思。皇帝的问询,何人能默不答,当即王丞相揖手拜了礼,上前附礼说道。

“禀陛下,依老臣看来,两位皇子皆是可派之人。两位皇子不若是能力,还是办事的能耐,朝中众臣皆有目共睹,便是两位皇子任派一人,皆能统协六位大人,办好梧州这一份差事。两位皇子自幼也算老臣看着长大,逍遥王幼时起便天资聪慧,心多策思,为人又是和随随性,想来与六位大人携手,当能免去不少不必的麻烦。而太子,则是干练果敢,行事老练,虽逍遥王也是可行人选,不过两位皇子若是必选其一,依老臣看来,倒是太子更为合适一些。”

此语落后,人是礼揖深拜。王丞相这番话听着像是两位皇子皆得了夸,不过这夸与夸之间有时也是讲究明与暗的。对逍遥王,王丞相不过一句天资聪慧,随后便是叹赞逍遥王性子和随,倘若与六部携手,必不会徒增麻烦。

统协旁人行事,性子随和虽也是好的,可这梧州天灾可不是一件事小的事,比起那随和的性子,手腕和办事能力更是重要。故而相较于潇洒散漫的逍遥王,恐怕谁都会觉着果敢的太子更适合这一份差事。

王丞相这一番话,明着就是倒倾到太子那侧,皇帝如何不清。当是然了轻点,人像思询什么,皇帝说道:“烨儿性子太过洒脱,行事上的确不如太子果敢老练。”

“逍遥王为人素是洒脱,从来都不喜这些官官道道的事,自幼便是这等性子,陛下也是清的。”

皇帝话刚落,王丞相直接笑着接了一句,而这接应的话刚刚落下,寒烨也是上了前,揖了礼,而后笑着说道:“父皇,儿臣平素就是这个性子,父皇心最清了。这些个官场政上的事,儿臣哪懂?事事杂杂复复多多,倒不如风花雪月来得性随一些。儿臣这一辈子怕也是这等性子了,到不似皇兄,能谋远,会办事,能替父皇解忧。”

他打小对外的性子就是这样,不求权利,只求一世逍遥,倒是同太子那强而隐现的野心不同。对于寒烨,皇帝本就偏喜,如今瞧着他如幼时一般仍对权位好似极不上心,总是一副笑潇模样。在觉好笑时也免不得叹了这儿子没个上心,空有本事却不乐用,只能在那处无可一叹,心下笑然。

逍遥王对于政事提不得几分兴趣,朝堂上的文官大多知清此事,故而这一次,王丞相谏言为的便是当今太子。梧州之事,若是办得妥当,对于太子在朝中立威只有利而无害。

王丞相,做的一切,铺的道路,皆是替太子打点。

因为他本就倾心于太子。

皇帝当是知清此事,只是即便心是清的,皇帝心底还是偏宠寒烨。传召时连着逍遥王一并召入宫中,为的是将这一事交于逍遥王办处,替逍遥王在政事上多立几道功绩。

只是眼下瞧来,自个心宠的这个皇子显然对政事实在提不得兴,就算他这个当父亲的有心让此事落降在他的身上,他也是无心得紧。

寒烨既是无心,此事自当不能强求,毕竟梧州之事可非寻常之事,而是事关一州百姓生死。既然寒烨面上缺缺,无心无意,皇帝也不能强将这一份功绩推到三子身上。

故而梧州之事,最后当如王丞相所盼,事落太子之手。

这民生天灾,全数交予太子办处,不过皇帝这儿显然并未打算让太子独占了这一份功。故而旨意吩降后,皇帝也给逍遥王派了一份差事。

梧州之事,太子领协六部统治,重构梧州水利,远赴梧州,解决梧州百姓灾旱疾苦。而逍遥王,则管调京都灾民之事,安抚民心。

梧州连着三年旱灾,田中颗粒无收,百姓食不果腹,为得能活,只能背井离乡一路朝着京都富庶之处聚来。因着不少灾民涌聚京都城下,京都如今也是颇有几分乱危。虽城门紧闭,未让灾民入内,不过灾民早已让苦疾逼得走投无路,谁也不知这日益积累而下的躁恨之心会不会一日急速迸发,最后乱了京都的安宁。

梧州那儿的灾事,需要整镇重修,而京都城下已是汇聚的灾民,同样得妥善安排,静安其心。

故而这一件事,皇帝直接交予逍遥王,让他平定京都难民之躁,安抚灾民之心。

梧州天灾乃一桩大的功绩,此事若是定了,威在民心当中也就立了。

此番功绩皇帝原是想给了逍遥王,怎奈逍遥王显然无心,故而才将其交到太子手上。

父皇对于三弟,素是偏宠,太子心中早是清明。只是此事之上,这一份过于显明的偏宠显然更是露彰得现,虽太子面上并未露出旁色,也恭平接下父皇给吩的责事。

可在旨意领下,揖礼拜叩时,那垂下落于足处的眼眸,太子的眸色中,明显骤隐了什么。

沉沉的阴,黯得坠了心,却明现了几分戾杀之气。

第二二九章 寒烨赈灾

梧州这一件事,寒烨原不打算掺和,毕竟对于这次的功威,太子党明显有意拽得。既然太子那处有意,他又何必硬着插上一脚,平白给皇兄心中添了疑增了堵?

他平素对外可是一副对权无心样,只图一世潇洒洒脱,可饶是这般,自家皇兄那儿还处处警觉,事事留警小心。如今这势在必得的功绩,他如何会明着与之多夺抢,平叫太子更是起疑。

只可惜寒烨虽有心维和,可是自家父皇那处却无这份用思。梧州这一件事,最后却如寒祁所盼入了他手,不过这件事交付到他手中的同时,皇帝也没忘了这处的逍遥王。

远离京都的梧州,顿整之事交予太子,至于京都这不是苦辛却同样能得民心的事,皇帝则交到寒烨手上。

这一份功,寒烨究竟有心还是无意,恐怕连着生父皇帝也是不清的。可不管他是有心还是无意,皇命已下,这一份差事既已交到手上,饶是他无心,也得领旨严办。

这一份差事,乃是父皇宠恩,寒烨既已接手,当全心处办。

梧州灾民已受三年苦灾,如今情绪正临瓦崩,故而眼下民心的安抚才是事当先办的事。

莫看寒烨平时吊儿郎当,对于这些事政完全不曾上过心,也没个应处的断思。可若是事真交付到手上,行起事来也不见着比寒祁逊上多少。

两位皇子行事手腕与风格虽全然不同,却皆风行雷厉,果断直断。

故而皇帝的差事刚刚交付,寒烨直接着手于难民的安抚以及灾民的整协之上。

大批难民,自是不得开放城门让他们全涌入了京都。毕竟这难民当中谁也不知是否全是苦穷之人,可有不当入的细作秘潜。就算所有穷难之人皆是梧州那处被逼离乡的灾民,可如下这等情况,若是开放城门让他们入涌京都,断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这城门,仍旧不得开,灾民,也照旧不得入内。不过灾民虽是不得入涌京都,可逍遥王也不会眼睁睁看着灾民宿于风雨之下,残卷缩于寒刺之中。

接了此事,逍遥王立即命了户部支出一笔银两先解灾民装衣问题,而后命工部将京都附近弃废之所浅装修缮,暂给灾民一处可避风避雨的住宿。

寒烨素有心思,手腕也足,若是行事,自不会出了落错。自打接手办理此事,城外怨声载道的灾民诉控之心渐着缓消。虽偶然还能闻上几番咒骂之语,不过民怨在逍遥王的安抚之下倒也渐渐抚了静。

却也现了几分成效。

一番力行,事也缓安,只是灾民之事终归不是简易便可处的,故而这段时日寒烨的心思皆焦琢于此事上。日、日皆是思琢,力求尽快安抚民心,让梧州来京求生的灾民能度过这场灾难,早日得以归乡,再复安平泰和之日。

安抚民心相较于梧州事宜,的确便简不少,却也绝非轻简之事,事事样样需要留神用思也是多的。故而受了这一份圣命后,寒烨比起先前更是忙了不少,这段时日往返于灾民与六部当中,办处调和此事,倒是罕着那一二日宿留于王府之内。

因着寒烨确是忙得偷不得闲,以至于楚瑞也是许久未见其人。人不在逍遥王府,他自然也就懒着再上王府打发时日。这一来二去,连着素来常入的逍遥王府,萧家四少也是许久未入。

只是今儿也是得了巧,因着实在闲得无事,加之寻不得打发时日的好趣物,故而无事可忙的萧家四少便顺道的逛入逍遥王府,寻思着觅上一二件新鲜得趣的,好解了闷嫌的日子。

他是真闲得发了闷,才逛晃转入逍遥王府,谁知这般碰巧,这一日寒烨竟在府上。得闻寒烨竟是身于府中未消隐忙那些不知何事的要紧差事,多日不见的楚瑞当是兴喜。直接同王府的管事打了声招呼,人便往着寒烨所在的屋房走去。

上了院落,径直而入,人未踏屋,声已入传,远远便是出声嘟囔连着一番阴阳怪气,楚瑞这才踏入屋中,而后瞧着那因闻他声已是面露笑色的逍遥王。

进屋前,这嘴上还挂着一连串阴阳怪气的道语,谁知人刚入,视对迎,这阴阴的怪语倒是没个根由的噎呛入口。声音卡在喉处,竟是说讽不出,也不知这素来常挂的阴阳怪语今儿是怎的,竟是因着寒烨久不见的笑直接卡在喉内,楚瑞那心别提多闷屈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