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故人
倩娘的死,也许对他们老封建人来说不过是一个蝼蚁被踩了一脚,可是对我却触动很大。她本身并没有错,不过就是奢望自己能一跃从奴隶变成正主,可是籍郎呢?他好像对于别人的爱,向来都是理所应当的接受。
我越想越烦躁,便没有在籍郎身边多呆的欲望,掀起隔帘回了自己的屋子。
莫娘紧跟,为我梳洗:“夫人这又是何必呢,二爷就要出征,往后见面都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我沉默,看了看莫娘:“我不知道倩娘到底和籍郎发展到哪一步,但是不管如何,这是一个爱着自己的女人。为什么人家连命都没有了,他却可以很淡泊?”
“毕竟是那丫头抱了妄想,二爷的态度可以理解。”莫娘不假思索道。
如此一说,我便更郁闷了,摆摆手示意莫娘出去,自行歇息。
一人在床反反复复,大概肚里的孩子和我有了共鸣,竟然也一直折腾翻身。这一胎,比怀忆儿的时候肚子大很多,看来又是一个小子了。想到这,我浮躁的心竟然平静了下来……
“二爷,你可以一定不能冷着饿着了。”水欣吩咐人装了整整一马车的山珍海味,绫罗绸缎,甚至连珍藏的笔墨青岩都带着了。
我冷俊不禁的笑道:“大二夫人这是要二爷去行军打仗呢还是享受呢?”
籍郎点了点头:“水欣,让他们赶紧放下。这吃的用的,军中自然有安排,用不着操心。”
水欣被我将了一军,岂能甘心,赶忙对我冷笑:“那姐姐连和夫君说句贴己的话都不乐意了么?”
我没有望她,只吩咐人把我连夜做得护袄递了上来:“那边湿气重,怕一般的袄子,穿了热,脱了冷。这个里头我用了些晒干的枯草,吸湿,你过几日不穿了,不用洗,把它再晒晒就能继续穿了。”
籍郎并没有让福安去接,而是自己拿到手上,仔细看了看,便道:“幸苦你了。”
我知道他喜欢了,便没再多说。水欣立在一旁,像一巴掌生生打在自己的脸上,转而指责身边的丫鬟:“我让你们盯紧二夫人,你们眼睛都被挖走了么?怎么没有一个人给我说?”
声音极轻,但我漠然的听着,问道:“我竟不知,大二夫人对我这般关心?”
籍郎不明所以,只看着我两头疼,随而似奉劝一般的对着水欣道:“我看你有那个心思还是多放在琪哥的身上吧。”
水欣眉头一紧往常二爷从来不会过问琪哥的事,如今竟然当着我面就这样数落,莫不是出事了。
莫娘得了我的眼神便会心点头。
这时候崔老夫人与崔老爷终于到了场,崔老爷先开口道:“纸上谈兵易,带兵打仗难,到了前线,和前辈多探讨深思熟虑了再行事不迟。”
崔老爷任期时一直都只是个附庸风雅的文官,但是儿子面前总喜欢摆摆架子,说起来倒也头头是道。
崔老夫人就这么一个嫡亲的儿子,想来是心头肉了,却是临了说出一句话,只狠狠得看着我:“莫不是你哥哥作祟,这份好差事又怎么会落在籍郎的头上。”
我脸上一红,复而又平静,不欲解释,只是默默立在一旁,任她出气。
籍郎看不过眼,赶忙对着老夫人行礼道:“儿子不孝,要母亲这把年纪为儿子操劳。”
老夫人摆摆手:“娘不是这个意思。”说完,又觉得好像是这个意思,再看看乖顺的儿子一心护着我,便打住了话,只低声叹一口气:“怕是嬛娘生产你赶不回来了。你不用挂心,这妻儿,娘会替你担着照顾的。”
难得……我抬起眼看了看崔老夫人,不是虚情假意的安慰,是真话,我心头一惊,什么时候,崔老夫人竟然接受了我。
籍郎听到此处,才开开心心的一笑:“父亲,母亲,你们就在家安心等儿子立战功归来的消息吧。”
老夫人和崔老爷听到自己儿子这般信心十足,到底褪去了几分担忧,多了几分期待,倒也会心得笑了。
马车驱车远走,水欣提着的脸瞬间垮了下来,丧气得回了自己的屋子,倒不似往常凑上来让我不痛快了。
我暗想,她还真的难过了。
崔老夫人见我步子轻便,突然关心道:“这一胎肚子是大了点。”
我被这没由来的关心,脸一红:“可能吃得好了些,媳妇这几日会控制的。”
“不用,我瞧着你的身板,多吃些把身子养好是首要。”说完,对林嬷嬷道:“我屋里头带来的金丝燕窝,你让小厨房每日午时做了送去给二夫人吧。”
林嬷嬷诶了一声,我便侧身福礼:“多谢母亲关心。”
崔老夫人抬抬手:“为我崔家开枝散叶,你也是功臣了。忆儿近来在长安如何?”
我低低道:“身体健康,平安如意。”
“那孩子从小在外生长,虽然与我不亲近,但我上了年纪,总还是挂念着自己的孙儿的。”
崔老夫人的步子与我同速,我便明白了,赶忙上前扶着:“杨太医的徒弟不是进了翰林院,便是进了御药房的,各个也都是达官高人,母亲不用担心。”
崔老夫人叹出一气,满是担忧:“老爷不在任上,籍郎又被派到前线,我担心的不是忆儿的仕途,而是担心他在长安,会不会受到别人的欺凌。杨太医终究有自己的打算,忆儿毕竟不是他的孙儿,又怎么能对他无微不至的挂心。”
我第一次感受到崔老夫人这真挚的感情,一时间很不适应,倒不知道如何接话了,只得安慰道:“忆儿乖巧,没事我会让他时常回来的。”
崔老夫人这才笑了笑:“年纪大了,别的不求,就求儿孙能常伴膝边。你呢,也别担心水欣了,那丫头,我从小看着到大的。虽然脾气暴躁,骄纵蛮横了些,但是至少那颗心,她还是善良的。”
莫娘一听,脸色不挂不住了,我赶忙越过老夫人的话:“母亲,日头大,我扶您回屋休息吧。”
第一百零四章 规划
在庄子上安然度过一个旱季之后,便迎来了秋季的第一场风雨。那一日,我立在田边,看着庄农们一个个,激动地难以言喻的面容很是感慨。
“莫娘,今年我陪嫁庄田的税收全部减半吧。”我小心着步伐,拖着硕大的肚子往回走。
莫娘一手打着伞一手搀扶着我:“陈庄头明日来请安的时候奴婢定会传达。只是二夫人,这次避暑,用的银两已经所剩无几了。”
崔家一府上下早就没了中馈,崔老爷又是做惯了文人的,自然是瞧不上商人的行当。崔老夫人只会在深闺中同几个有头有脸的夫人交涉,却从来难以启齿要与人家合伙做商。最后水欣?罢了,王府也没少给她陪嫁品,就我这些日子所见她的花钱厉害之处,怕也不是存钱的人。
没想到高门贵府的正经夫人却要为了一家老少的口粮操起了心。我不禁小声笑话了一下:“只怕连我生产的费用都得自己捉摸着来了。”
莫娘听到此处,愤愤不平:“可不是,这崔府上上下下就没个明白人,还当自己是大富大贵人家。”
“听说王家最近又入伙了陶瓷的生意?”我心生一计问道。
莫娘颔首:“要不回了洛阳,请王夫人过来小坐坐?”
我心下却生了一记,只得点点头:“今儿夜里去老夫人处摆饭吧。”
入了秋的夜晚倒合着雨后的清新分外安静。用过餐以后,我便依着崔老夫人躺在榻上闲聊几句。
彼时正说到虎儿时崔老夫人红着脸道:“那孩子我瞧着不错,如今怕也有十六了吧。”
王元宝现在如今风头正旺,多少人等着看着王府的一举一动。崔老夫人这厢提起怕也是动了什么心思了。我笑中带着一丝敷衍道:“虽然也到了懂事的年级,但倒也如他的名字,确实顽皮了些。”
被我搪塞住的老妇人收起了到嘴边的话,只得尴尬的抿了抿茶:“老爷最近和唐家走的颇近,也探出些口风。”
我收起神色,淡定问道:“可是和后宫那位贵人有关?”
崔老夫人颔首:“如今盛世之年,有些事屡见不鲜。那圣上的心思必是要了的,老爷哪看得透那层道理,就想着和几个骚客投个信状。我瞧着,真是以卵击石。”
我暗暗点头,崔老夫人虽是深闺中的老妇人,但想问题倒也明白便符合说道:“只怕得不到,烦惹得一身骚。”
“可不是吗,如今的圣上,从未听说和谁走得近过。怕是对这个贵人着了魔了,如今不过是碍着几个老不死的大臣不得召见,可唐家人说,那贵人怕孩子都有了。”
老夫人聊起别人的八卦那劲头十足,难得她说的滋味,我又有些谋策,便没了了她兴头回道:“这情深所以然,得不到的才最好。这圣上是天下之主,若是单要一个女人这满朝文武却要和他唱反调,那岂不是正随了那些暗臣的心。”
我这一提醒,老夫人不禁颔首:“可到底是父亲的妻。我想着有违天理,倒也没阻止老爷的做法,如今听你这一说,当真有些不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