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看表哥吃的多香甜,这枣和棒子真的很好吃,你先尝尝这个棒子,我给你剥枣。”叮叮手上仍拿着那个棒子,边说边往韩啸嘴边送。
雪花抚额,叮叮,你怎么还往枪口上撞呢?
果然!韩啸双手开始紧握,双眉也越皱越紧,就在雪花以为原子弹就要爆发了的时候,他却只瞪了叮叮一眼,转头咬着牙道:“赵子沐!”
“好了,好了!走了。”小正太连忙站起了身。表哥一连名带姓的喊他,就证明他的耐心用完了,他还是别惹这个冷面小阎王了,免得他以后不带自己出来了。话说,这个绰号是谁起的,还真贴切。
“荷花,记着,不许忘了哥哥。”
“嗯。”荷花乖乖点头。
“记着有好东西吃要想着哥哥。”
“嗯。”荷花拼命点头。
“哥哥让人给你送来的好东西要自己吃,吃不下了再给别人吃。”
“……”荷花犹豫了。她一向是和姐姐们一起吃东西的。
“好啦,那就分她们一点点吧,不过,你要吃大份。”
“嗯。”荷花又开始点头。
她妹妹不会被带坏吧?雪花现在深度怀疑。
傍晚时分,黄氏终于腾出时间来了李家。这两年,因为花生、瓜子、青豆的销量越来越大,黄氏越来越忙,已经不能象以前一样天天来李家串门了。倒是夏氏经常去她家帮着剥花生、剥青豆。
“妹子、妹夫,金花的亲事你们到底怎么想的?”黄氏进门,开门见山。她最关心的就是金花的亲事,李家这几个孩子,她差不多都是当成自己的女儿的。
夏氏和李达对视一眼,“大姐,也没怎么想,只要人老实本分,父母良善可亲就行了。”
黄氏点了点头,她也这么想,“我听说昨个赵婶子来了,给提了小赵庄的赵秀才?”
“嗯,不过我们给回了。”夏氏说道:“赵秀才虽是有功名在身的,可他毕竟大金花许多,而且,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以后能中则好,若不能中,那金花岂不要受一辈子苦?咱虽说不挑家境,可也不能明知道闺女会受苦也要应,嫁闺女不是赌,咱也赌不起,还是找个稳稳当当的好。”
“就是这个理。”黄氏一拍巴掌,连声赞同,“那你们可有人选了?”
“她舅妈……”夏氏有些犹豫。嫂子这两年一直透露这个意思,她和孩子爹也中意大壮,可她悄悄问过金花,金花却只说年纪小不想定亲。虽说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认识的也就罢了,可既然认识,当然要问问孩子的意思了,女儿中意,将来才能过得顺心嘛。在这点上,李达和夏氏还是很开明的。他们又不想拿女儿换钱,当然要找个自己中意,女儿也能中意的。
“你是说大壮吧?”黄氏没看出夏氏的纠结,痛快地接过了话,“大壮我看着也是个好的,人老实,又有把子力气。况且,将来金花在亲舅舅、亲舅妈手底下,也不至于受公婆妯娌的气。”
黄氏的话说到夏氏和李达的心里去了,他们也是这么想的,问题是金花……
“你们要是中意了,就赶紧给金花订下来,今天白天的事我可听说了。我这儿还没来得及跟你们说,昨个王婶子又找我了,托我给她家柱子提,他家柱子是万万比不上大壮的,所以我也没着急跟你们说。但王婶子今天带着柱子这么掺和,传出去可对金花的名声不好。”
“我说今天王婶子这是干嘛,原来她还没死心。春天时不是已经拒了吗?”夏氏气恼地道。
“就金花这模样,这条件,往那一放,只要没定亲,谁能死心?”黄氏倒很能理解。毕竟想找个比金花模样好的不太容易,她给馒头相了那么多姑娘,没一个比金花出挑的。况且,李家的家境又在那摆着,土地几百亩了,大小枣树数不清,小菜、包子那又是源源不断的钱,雪花还又鼓捣出了那个什么枣,这要是都卖好了,将来还得了?
“可人家不同意,你也不能硬赖着呀。”夏氏有些无奈。
“所以说赶紧给金花订下来。”
“看嫂子的意思,今天若不是来了贵客,她应该就挑明了,估计这两天还得来,到时……”她再偷偷问问金花吧。
“别犹豫了,该定就定,金花也到定亲的年龄了。”黄氏爽快地道。
可金花?夏氏张了张嘴,不知为什么,还是没能说出来。
*
镇上,钱府,钱老爷的书房里。
说是书房,还真是书房,整整一面墙的书,崭新崭新的,一看就没被人翻动过。
钱通化肥胖臃肿的身躯在房内转了几圈,随即高声道:“去,把大少爷和二少爷给我找来。”
“是,老爷。”脚步远去的声音。
钱通化在椅子上坐下,小眼睛骨碌碌转了几圈,下了决心般点了点头。
“爹,您找我?”
随着话声,一个和钱通化有七、八分象的肥胖身体走了进来。来人二十多岁的年龄,一身鲜艳的绿色锦袍,头冠上的硕大红宝石和他肥胖的脸倒也相得益彰。小眼睛浑浊,脚步虚浮,一看就是纵欲过度的样子。
“又去哪儿鬼混了?”钱通化虽然自身不正,但面对儿子偶尔还是想摆摆谱的。
“爹,看您说的。儿子这不是为铺子的事忙到现在吗?”钱金宝才不会说他是刚从花楼回来。
“嗯。”钱通化点了下头,然后问道:“你媳妇死了快一个月了吧?”
“奥,谁知道呢,可能差不多吧?”钱金宝转了转肥胖的脑袋。那个死婆娘,竟然那么不禁折腾。还是小翠花好,怎么弄都行。
“你也该再娶一房了,李……”
“爹,大哥。”钱通化话没说完,门一响,走进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少年一身水蓝绸缎长衫,同色腰封,头发高高挽起,用一根紫玉发簪固定,乍一看,颇有几分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之相。
看到二儿子进来,钱通化点了点头,没再继续刚才的话,反而道:“秋水别院的那位爷今天回来了,最近都给我老实点,别给我惹事生非!没事别都别出去鬼混!”
“爹,咱怕他干嘛?表姨夫在京城不也是……”
钱金宝话没说完就被钱通化怒声打断了,“一表三千里,你不知道吗?!这些年若不是每年都送上京那么多银子,你以为……,哼!”一想起那些银子他就肉疼,可背后没有一棵大树,他如何能在这里呼风唤雨,那些生意又哪能那么好做?
“爹说的是,大哥,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财路,多一个敌人就多一分危险。秋水别院既然不能结交,我们躲着点也没什么坏处。”
钱元宝话音一落,钱通化脸上就有了笑容。
钱金宝一见钱元宝得了先,入了他爹的意,立刻气不打一处来,讥讽道:“二弟既然喜欢做缩头乌龟,那这段时间生意上的事都交给我吧,二弟就在府中躲着吧。”
“大哥,我不是……”
“好了,都闭嘴!”一见两儿子又要吵起来,钱通化猛地一拍桌子,“你们是兄弟,要兄友弟恭,要谦让互爱,不要整天吵来吵去的。”
“是,爹教训的的。”
钱金宝和钱元宝一起躬身低头。
见两个儿子如此,钱通化哼了一声,开始说正事,“听说秋水别院的那位回来就去了李家。”
“李家?哪个李家?”钱金宝不解地问。
“小河村的李家,在镇上卖包子的李家。”一提起包子,他就想起了两年前砸包子铺的事,都是那个该死的唐氏坏事,竟然引来了秋水别院的那位爷,幸亏李家没追究,否则,他一定要让那个死婆子来当替死鬼。
“是她家呀,听说李家的那位三丫头和秋水别院的二姑娘走得近,倒是没听说过和那位爷有什么瓜葛。”钱元宝沉思着道。
“李家几个丫头听说都长得不凡,没准将来能进侯府做个通房丫头或是侍妾什么的,这李家还需要拉拢一下。”钱通化说完,略微沉吟了一下道:“金宝,你也该续弦了,听说李家的大姑娘长得花容月貌的,就她吧。”
“什么?爹,您竟让我娶个乡下丫头做正妻?”钱金宝一听立刻大叫,“她哪儿配,做个姨娘也就行了吧?”
钱通化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那个李家听说一向疼女儿,怎么会让女儿做姨娘!”
“大哥既然不愿娶,那就我来吧。”钱元宝眼珠转了转说道。
“这……”钱通化一听,觉得也行,娶李家女儿是为了拉拢李家,大儿子既然不愿意,难保娶回来生事,那样反倒不美,既然二儿子愿意,那就让二儿子娶吧。反正是为了和李家扯上关系,是谁都行。
“好吧,那就元宝……”
“爹,我娶。”钱金宝一听钱元宝要娶,立刻开始挣。他这个弟弟一向鬼点子最多,他既然想娶,那这件事一定有好处。
“爹,您也说了,李家一向疼女儿,大哥娶是续弦,难保李家不会同意,还是儿子来好。”钱元宝一听大哥变了主意,连忙摆道理。
“我就是娶续弦,我也是咱钱家的长子长孙。一个‘长’字难道还抵不过‘续弦’两字吗?”钱金宝也不甘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