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成笑的很开心,他终于可以跟她们团聚了,他不想她们黄泉路上太寂寞了,愿来生他们还是一家人。
第171章 余娟的番外
“你说什么?我娘走了?”余娟一脸不可置信。
可见来人点头, 她忽然觉得身子瘫软,她永远都不会忘记赵氏狰狞的掐着她的脖子把她往前推的场景。她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是赵氏那么细心, 那么温柔的待她, 尽管日子苦点,也没什么, 一家人都其乐融融的。
余娟抖着声音吩咐:“你让大小姐准备丧仪吧。”她回去也不现实, 而且她并不想回去, 她跟余香香关系不错, 可余香香终究还是向着赵氏的,而且余香香身体也不大好, 彼此见面徒增伤感。
黛玉进来安慰余娟:“娘, 您先歇着吧,这事我会处理的。”
余娟点头。
这个家早就不是她当了, 黛玉自从生了两个儿子后, 吴荣就专心带孩子了, 家里全部交给黛玉了。她这个正经的主母在家务上想插手都插不了, 可悲啊可悲!
见女儿要走, 她喊住黛玉:“先别走, 我问你,你三伯父现在真的是京官了吗?”她已经很久没有出过门了,尤其是宝玉的事情被人指着鼻子骂了之后,吴荣已经禁止她出门了,现在很多消息都是靠黛玉跟她说的, 但这个女儿很聪明,常常避重就轻。
可这次却回答的很坚定:“是啊,三伯现在是侍郎了,还跟三伯母请封了诰命。”
余娟心道,难道鸳鸯没把信送到,不可能的啊!可知道了还把余榕当个宝,那才无解吧,想想赵氏还是亲娘尚且对她都是毫不手软,更何况是吴襄,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像她和吴荣不就是如此吗?
只因为她生的宝玉有龙阳之好,吴荣便对她横眉冷对,而余榕呢?那可是跟她一样都是从现代穿越而来的,尤其是余榕把别人当傻子,还装古人,还真的是不要脸。成了一个纯粹的古人就那么值得她骄傲吗?见着老乡也只会冷眼旁观,这等冷心冷肺的人还配得到爱?
黛玉见余娟不知道又在想什么,便推门出去,余娟叫了鸳鸯过来,看她喊了半天才进来:“怎么这么迟才进来?”
鸳鸯赔笑:“还不是要照顾二爷。”她的忠心也是看人的,余娟明显失势,她受吴荣所托伺候文强,不敢有所怠慢,毕竟后宅下人最会看风向。
“哦,文强怎么样了?”想起这个余娟也气人,若不是当时跟着吴襄去那边,她怎么会在战乱中生下这个孩子,导致文强的身体不好。而且当时袭人勾引吴荣,余榕竟然也不大管,这些一件件一桩桩都是余榕害的。
鸳鸯笑道:“二爷自从用了长房的三老爷荐的大夫后,吃饭都多了一碗,现下身子不错,您要不要去看看?”
余娟便道:“不去了,你忘了上次四老爷不让我插手孩子们的事情了吗?”自从宝玉的事情过后,吴荣就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
鸳鸯尴尬道:“这……”
余娟却挥手:“袭人那里可别让她们太得意了,我虽然不掌权了,可我毕竟是大夫人,也是黛玉她们的娘,可不能让她捣鬼搞的后宅不宁。”
鸳鸯早年跟袭人还有那么点不对付,可现在好多了,袭人性子和软,即便成了姨娘也从不苛待下人,反而出手大方。而且袭人的女儿由黛玉介绍,嫁的很不错,她只对黛玉感恩戴德,哪里还会捣鬼。
该醒的人是四太太而已,这是全家人的共识,她鸳鸯都知道的事情,也不知道她怎么就看不明白?明明跟着三老爷家做了那么久的官夫人,可四太太却一点长进都没有,也难怪外边的人听到她跟三太太既是妯娌,又是姊妹,感到不可思议的。
三太太也不是说有多好,可人家把几个少爷教的多好,还帮国公爷带孩子,带的孩子那小脸白里透红跟红苹果一样。可四太太带的孩子,除了大小姐不错,其他两位少爷都不行,她这个做下人的也不好劝。
鸳鸯嘴上答应,余娟看着舒坦了,心情也好了很多。一个权力被完全架空的人,也只能吃吃喝喝度此残生了。
而在老家的秦雪梅等人见余娟没回来,还好丧仪给的足够,也没说什么了。余柳挑剔的把那丧仪翻了个遍,“娟儿还真是个官夫人,这东西给的真多。”本来余柳嫁的也不错,可她嫁进去后,赵氏一家过的并不好,余柳这个人也就耍嘴皮子,其实就是个村姑,连收租都不大会,只是她比她妹妹好一点,对丈夫尚算恭顺,这么多年下来虽然过的磕磕绊绊,但孙子们还算孝顺。
“咳咳咳,柳儿,娟儿也是没办法回来,你别怪她。”余香香身子不好,又得了咳疾,说话也是有气无力。
余柳没再说话,哭了几声就回家了,余香香一贯就是苦命人的做派,秦雪梅也不爱听。她却知道余娟送了东西过来,下人还在,她就把家里腌制的腊肠给那人带回去,“家里没什么好东西,我也知道她什么都不缺,这是我们的心意。”
吴家的下人对这位舅太太倒是刮目相看,人穷志不短,再回来把这话转述给余娟听。余娟便跟黛玉道:“你二舅妈就是这样,当初她逃难到我们家,还是我收留的她,所以说我看人一向准确。”
是啊,看人一向准?可自己一手好牌却打成这样?黛玉听这些话都听腻了,“娘,若是可以您也出去外边走走吧,爹现在也没说您不能出去,串串门什么的都行啊!”定县离京城又近,多出去走走对身体也好啊!也好过天天在家里胡思乱想,拉着自己胡说一通。
“出去做什么,你爹又不跟我给钱。”余娟怪罪似的看了黛玉一眼。
黛玉心道,还不是你把钱偷偷给宝玉了,还老是发明些什么劳什子东西,又没什么用又浪费钱,给她再多的钱也让她乱用了。
余娟又突然觉得没什么意思了,这样的日子也行,总比跟着林子瑜吃不饱饭强,她又关了门,坐在家里开始冥想了。
第172章 榆林的番外
北风吹的脸飒飒的, 江榆林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他已经被辗转好几次了,现在也被舅舅送走了, 因为怕被别人查出来窝藏朝廷钦犯, 舅舅也不敢主动收留他。他肚子好饿,没办法只好捂着肚子, 随着马车一晃一晃的, 赶车的是一位年轻男人, 是舅舅把他托付给他的。
他心里有点害怕, 毕竟家里出事到今天他已经没有资本再是以前的那位镇国公家的少爷了,反而是朝廷钦犯, 过街老鼠。马车很快驶进镇上, 赶车的年轻男人已经跟他套好话了,“我会说你是犯官的下人, 在我家你就做小厮吧。”
没想到他的新身份是做小厮, 而且说话的这个年轻男人姓余名松, 官话说的一般, 可看着手上倒有点功夫。这是他最绝望的时候, 身上穿着褴褛, 肚子也饿的咕咕叫,余松的妹妹,是个胖胖的姑娘,穿着也素净。
“跟我来,我带你家去。”那个胖胖的姑娘神情很和蔼, 途中又让他喊她榕姐,他本来以为做别人家的下人都要挨打或者挨骂,可榕姐却完全不一样,她还帮他烧热水沐浴,给他干净的衣裳穿,更亲手做饭给他吃。
这是他这么多天来吃的第一顿安稳饭,肥瘦相间的粉蒸肉,绿油油的青菜,若是几个月之前的他肯定觉得腻,可是现在却觉得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余松对他倒也放心,把店铺交给他打理,他觉得很新奇,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做过买卖,有时候生意太好,他还会产生一种错觉,难道他很适合做生意?
“榕姐过来了。”他才知道余榕做衣服很有一套,而且他头次觉得这个姐姐一来他就很安心了,可能是榕姐品质太好。听说这铺子榕姐也出了钱的,可她就是完全不占便宜,一是一二是二,而且每天都是榕姐跟他送饭,她不像镇上的姑娘,说话很媚俗,而且完全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说什么都不懂。
而常常是他说什么榕姐就懂了,其实他觉得榕姐白白胖胖也挺好的,不过榕姐喜欢瘦点,所以每次他来就会特地说榕姐瘦。在草埔镇的日子过的很充实,有时候又让他忘记了他的身份,仿佛他真的只是余记杂货铺的小厮而已。
“榕姐,那个余娟才刚走呢,她放在这里的东西根本都没人买。”他也知道背后说别人坏话不好,可是余娟这个人在背后说他什么是不是犯官之后,他肯定不高兴,像榕姐就从来不说什么下人或者他的身世。
看到榕姐笑了一下没做声,他也知道榕姐的意思了,榕姐可不像别人道貌岸然,她有时候还会跟他讨论八卦,这样才像个人,有意思。
慢慢的他也知道余家的复杂了,幸好榕姐很猛,跟那个什么娟儿吵架也是厉害的很,他都想上去助威了。
可那天草埔还在热闹中,余松却跟他道:“你家里现在平反了,所以有人来接你了,我怕动静太大了,所以我先带家人到湖阳,你就趁机走吧,以后也权当不认识,我们也高攀不起。”余松是个很本分的人,他本来就是被迫收留一个朝廷钦犯,每天还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可心里极为害怕。现在虽然平反了,可以后万一有什么事情把他牵扯进去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