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最重要的是前程,而敬瑜功利心却不是很强,这也与他是二儿子有关,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小儿子,所以习惯有父兄在前面撑着。但跟着父亲办公这几年,他也慢慢的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一个男人要撑起一个家并不容易,而士农工商,士是排在最前面的,虽然风险很大,但毋庸置疑,收获也最多。
所以听到孙氏的话,他会心一笑:“你说的是。孩子就麻烦你照顾了,到时候回到家,你不管大嫂怎么做,你做好你为人媳妇的本分就行。”
这也是敬瑜本人的希望,他不大喜欢豆蔻,现在能顾得上面子情也是看在他大哥的面子上。而孙氏孝顺本分,也有玲珑心思,不要被他大嫂带歪就行。他娘养他们三个儿子不容易,即便是养阿沐也是怕得罪江榆林,到时候收获这些政治资源的还不是他们三兄弟。幸好大哥不是好糊弄的,若不然吴家兴旺不起来。
孙氏闻弦歌知雅意,“这还用得着二爷说,我跟她又不一样。”不管豆蔻现在变得怎么样,可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就像孙氏跟敬瑜俩人都认为豆蔻实在是做儿媳妇失职,所以即便现在没见到她,她们对她还是有一种不信任感。
俩口子就是要这样,你说的观点我赞同,意见一致,要不然天天唱反调的人,过几天就懒得跟她说话了。
要回京城的消息,吴襄早就送回去了,一听闻婆婆要回来,本来在娘家的豆蔻连忙回家,洒扫屋子,帮忙布置,唯恐做的不好。她再心大,也不是傻子,随着公婆这几年托人带东西回来,基本都是给敬天的,给她的虽然礼数周到,可一看就是客气一下的意思。
红柳劝道:“大少奶奶,这里已经扫了好几遍了,奴婢看准没错的。”
豆蔻急道:“还有厨房上也让她们也皮绷紧了,别跟我做出来的东西不好吃。”她硬着头皮还去问敬天婆婆的口味,敬天虽然极为诧异,但还是告诉了她。豆蔻以前布菜的时间很少,因为也没听婆婆说特别喜欢什么,可她也不是成心的啊!
她也算用心了,余榕看这一桌子菜,又看到她战战兢兢的,便说了一句:“老大媳妇,这几年也辛苦你了。”说起来,她生了个儿子,余榕也还没见到。
豆蔻连忙道:“哪有娘辛苦,您快趁热吃饭吧。”
余榕觉得豆蔻好的一点就是她很诚实,也很诚心,不会那些虚头巴脑的,平时可能也不会曲意奉承,但你交代她什么她也会用心完成。老二媳妇聪明能干,但是论起热心肠,确实不如老大,总之余榕当婆婆也没多久,也算是一些心得了。
“榕榕,吃一根红烧鸡腿。”阿沐夹了一根放余榕碗里,还跟余榕挤眉弄眼。
豆蔻唯恐伺候不好婆婆,鞍前马后,细心观察。吴襄夜里都对余榕说:“这下你可好了,儿子媳妇上杆子伺候你。”
余榕偷笑:“这叫制衡,你们朝堂上不老是讲制衡吗?这后宅也是一样,老大媳妇是长媳,就得逼她做的好一点,老二媳妇才福气。你也别说,阿沐现在喜欢你可是胜过我啊!”
新任户部侍郎吴襄平日都不怎么笑,现在一听说阿沐就开怀大笑,“小家伙是想骑马才缠着我的。”
到家第二日有亲家卫家孙家各自替他们接风,又有妹妹妹婿在一旁请她们,总之不知不觉中余榕一家也在京城下来了。江榆林亲自上门接阿沐回去读书,没有想象中的哭的撕心裂肺,其实小孩子的接受能力比大人更强。
阿沐在吴家住了许久,有好些东西要带走,但阿沐只带了一部分,并且振振有词:“我还会回来的,两边都是我的家。”
江榆林很少跟阿沐实质接触,见他已经会自己穿衣洗漱跟吃饭,还会指挥下人收拾行李。余榕夫妻站在一旁跟江榆林说话,余榕跟他道:“他现在很多东西都自己会做了,你要多陪陪他,无论看着多懂事,也还是个小孩子。”
“榕姐说的是,我换了不少下人,家里清净的很。”喻氏陪嫁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好的,尤其是有的对于江榆林把孩子放在吴家早就意见很大了,说不准挑拨离间什么的,江榆林现在安排的都是他的亲信专门照顾阿沐。
阿沐走的时候带走了余榕长期用的帕子,他这几年很少再吵着跟余榕一起睡,有时候一个人害怕就把余榕的被子搬过来睡,有熟悉的气味闻着他就不那么害怕了。敬天跟敬瑜一起送他走的,平日阿沐很威风,都说自己有三个哥哥,今天却很安静。
敬瑜偷偷跟阿沐道:“过几天我再来看你。”
阿沐缓缓点头。
阿沐走的头一天,余榕跟吴襄就不大适应了,平时阿沐都是缠着他们做这做那,可现在却不一样了,俩人空守房门。尤其是吴襄半夜看余榕在喝水,还道:“别全部喝完了,要是阿沐肚子饿了起来我们这边喝水怎么办?”
余榕愣了一下。
而搬回家的阿沐也有点不适应,他爹对他虽然也很好,可他爹也确实很忙,一直忙个不停。后来他决定主动出击直接把被子抱在江榆林的床上,江榆林看他这么愿意亲近自己,也乐得有个暖脚的,而且阿沐虽然是个男孩子,可是贴心的很,就是有点话唠。
“爹,你怎么这么忙啊?跟吴伯伯一样忙,可吴伯伯闲的时候又很闲,还会带我逛庙会?”
“你想逛庙会?”江榆林问道。
阿沐重重点头,“是啊,榕榕还跟我买过好几个面具,本来我是看中了两个面具,不知道买哪一个,榕榕很大方就跟我都买了。而且庙会上还有拍花子的,爹爹你要是带我出去一定要看好我,要不然阿沐这么可爱被人拍走了,那你们都要心痛了。”
江榆林取笑他:“哪有自己说自己可爱的?”
阿沐认真道:“榕榕跟伯伯都说我可爱,还有三个哥哥也说了的,难道爹爹不这么认为吗?”
江榆林连忙改口:“你最可爱。”复而又疑惑:“你怎么把你伯母喊榕榕啊?这样不礼貌。”
阿沐一幅跟你没有共同语言的样子:“才不是呢,榕榕最喜欢我这么喊她,这样才表现我跟她亲近。爹,你连这都不知道?”
想当初他江榆林也是个风度翩翩,妙语连珠的少年郎,本自己儿子这么吐槽的也没谁了。
不过阿沐还是道:“我陪爹爹几天,再回去陪榕榕跟伯父,爹爹可答应我?”
江榆林也知道吴家对阿沐很好,教的也好,今日请了蒙师过来教导说是学问很扎实,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吴家读书人多,自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江榆林对这个儿子很宠溺,自己也可以去吴家蹭蹭饭,感觉也不错,遂同意了。
---------------------------------------------------我是分割线豆蔻生了一个后很快又怀了第二个,反而孙氏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生了一个后肚子就没什么动静。她倒也想的开,就好好培养孩子。豆蔻也很少回娘家,她嫁进来这么久才知道为人长媳的重担,而且随着丈夫跟公公的职位越高,她的责任就越大。
敬瑜也争气,二甲第十,名次靠前,他决定外放做官,跟随父亲的路一样,慢慢打磨属于自己的人生。
孙氏跟随敬瑜一起出去,豆蔻怀着肚子帮她们准备仪程,孙氏很是感动:“多谢大嫂。”心大的人也有心大的人好处,像豆蔻性子不记仇,又热情。即便刚回来的时候孙氏跟豆蔻不亲近,但见她如此还是深受感动。
豆蔻笑道:“这有什么,以后你们在外头若是想家了就回来,俗话说的好,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
孙氏也道:“是啊,我们这样的人家,公婆又好,嫂嫂也好,我们即使是出去奔前程也放心家里。”
可她们还是没走成,因为吴刘氏过世了,这个已经绝然于他们生活中却曾经对她们伤害很深的人去世了。其中吴老爷冷静的很,却发现他也只是强作镇定,他年事已高,再赶回去恐怕不妥。而吴刘氏已经是化外之人,可吴襄还是决定亲自回去下葬母亲。
吴襄的感情是最复杂的,这个从他生下来就没爱过他的人,他对她不是没有恨,也不是没有渴望过爱,却最终母子二人形同陌路,她死了,吴襄有了一丝解脱。
豆蔻怀着孩子,孙氏在一旁照看嫂子,余榕见她二人看着真心好了几分也放心了。敬天是大孙子,已经不用像以前那样事事要吴襄操心,不知不觉中吴襄跟余榕也开始享受下一代的关照,她的一生也仿若就这么走了一大半了。
豆蔻跟孙氏都没有回过老家,吴怜柔也是很久都没回去过了,吴怜柔本来生的娇小,年纪到了越发清瘦,因了这事也不知道有多久都没睡好。
余榕关心道:“别太伤心了,老太太也是喜丧,你好好的,她在地下看着也高兴。”
这话说的半真半假,因为下一辈的人不知道这些恩怨,像孙氏跟豆蔻就拿这话劝吴怜柔。吴怜柔擦了眼泪,“倒是让你们拿话劝我,大侄媳还有身孕了可得小心一些,是我的不是闹的你们不好。”
卫豆蔻连忙道:“姑姑说哪里的话,只愿姑姑不那么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