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子种田记 (文荒的孩子伤不起)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文荒的孩子伤不起
- 入库:04.10
李果子脸上露出忧虑的神情,“爹,你说国公爷他会不会有危险?”
陆百里对自己的老上司是无条件相信,回答的那叫一个斩钉截铁,“绝对不会!国公爷这人向来用兵如神,带兵快三十年了未尝败绩,而且他在延州府经营这么多年,早把所有的地方摸清了,什么地方该布什么阵,什么地方适合偷袭,他都心里有数!”
李果子听得心里才一缓,在陆家吃了顿便饭,尽了尽女婿的孝心之后才高高兴兴的离开。
可是李果子放心太早了,过了三天就听到在距离吕县不远的高昌县大历三万将士被俘虏的消息,听得这消息李果子心中一震,饭都没顾上吃,急急去了陆府。
“爹,爹!”李果子一进大门就高喊着冲到陆百里的书房,果然在那里看到了脸色苍白的陆百里对着沙盘发愣。
陆百里摩挲了一下半白的胡子,喃喃自语,“不可能啊?去高昌县私访,我还跟着呢,明明地势和山行都摸清楚了,怎么会犯这种错?”
李果子听了一会才明白,高昌县有大片的山地,地势复杂的不要不要的,鲁琛他早就摸清这里的地势,按理说应该依着自己的优势俘虏他们才对啊,怎么能出现这种状况呢?
李果子心里止不住的担忧,就一会的功夫心里已经有了好几种想法的,他甚至想是不是鲁琛年老记忆力衰退错乱了!要是真这样的那可不妙了!
军报都是八百里加急,三万将士被俘的事第五天就承在新皇的案头了,这下京里起了很大的波澜。
世人都是这样的,人红的时候各种巴结,要是一朝落魄都喜欢上去踩一脚,鲁家在京城势大,自然不少眼红的人,鲁琛一朝兵败,各路人马纷纷上书弹劾,说什么的都有,更大的声音就是换帅换将!
新皇这几天天天绷着个脸,连后宫里的美人都引不起他的兴趣了,反倒天天往太后那里跑。
护国公府自从鲁琛带着两个儿子和两个大孙子出征后,就一直闭门谢客,除了交好的那几家谁都不见,谁也不理。
可是前线兵败的消息一传来,陆瑶已经上门几次了,李氏也像是老了好多。
三天过后,朝堂上还是吵个不停,李氏出山了,穿上了自己一品夫人的礼服,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媳,顶着寒风去了慈宁宫。
李氏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自成婚之后丈夫就一直在外带兵,自己在家抚养孩儿赡养老人,可是这一次李氏心里真没底,鲁琛他毕竟年纪大了,还有一些以前打仗留下来的老伤。
李氏跟现在的太后可是老交情了,以前都是以姐妹相称的,这下也不例外,正式拜见完之后,李氏自然套起了交情,说了很多陈年往事。
半个时辰之后,李氏就从太后嘴里听出了她的态度,还遇到了来探望太后的新皇和皇后,几人欢欢乐乐用了一顿饭之后,第二天新皇就驳了那些换帅的折子,还在朝堂上发了大脾气,“换帅!?哼!笑话,朕就没有听说过临阵换帅的事!而且老护国公是先帝的部下,出征那么多次未尝败绩,难不成朕还要换下这种将帅,换上没打过一次仗只会纸上谈兵之人!?”
新皇一发火,底下的各路人马正能咬碎了牙,无能为力了!
日子就在众人一天天担忧中过去了,终于半月之后前方传来了大捷的好消息!
李果子顿时送了一口气,而且李果子还听到一个好消息,陆游非但没死,还在这次大战里立了大功!
原来陆游带着延州府的守城将士在兵败之后,想要逃回来守城的,可是半路就发现敌军有异动,竟然少了好多人,他们就没有返回延州府,反倒化成几股人马,悄悄跟在那些人后边,这一看就不得了了,这些人想要翻越高山,从吕县进入大历。
陆游派了一小股人马速速沿着吕县往回通报消息,正好迎上了鲁方,自己则继续跟在他们后边观察敌情。
就在三万人被俘的时候,陆游就一直静待时机,等啊等,终于等到一个关键时候,陆游带人烧了大月的粮草,还把小部分俘虏救了回来。
李果子听到这消息时简直高兴地蹦了起来,到了陆家一看,个个喜气洋洋,陆百里还流了两行热泪。
随后的两个月里前方频频传来捷报,先是西北军在高昌县大获全胜,俘虏敌方一万人马,随后在高山县杀敌一万人,最后在吕县成功俘虏敌方元帅。
最后鲁琛率领着西北军一路杀回大月,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打平了大月国,成功签了降书,大月国正式成为大历的属国,每年上供牛羊财宝。
最后鲁琛率领着西北军从延州府走的时候,李果子大哭了一场,实在是看见那么恢弘的场面,心里的骄傲和激动是忍不住的。
这次成功守护延州府李果子功不可没,于谦身死,梁永平在延州府平定下来之后才不知道从哪个旮旯里灰溜溜的回来了。
吏部的嘉奖是少不了的,于谦死后追封太子少保,并且赏金三百两,李果子升官顺理成章,成了延州府的知府,尤其他放毒保护延州府的事迹被鲁琛写在了奏折里,此外还得到了新皇的亲口嘉奖,并且赏金三百两,至于梁永平则官升一级调离原位,李果子当然不关心这个临阵脱逃的人。
边关一定,李家的人并着陆瑶带着小猴子和她的侄子侄女回来了。
李山等人的尸体也放了四个月了,要不是李果子弄了一些冰,估计现在尸体早就腐烂了。
陆瑶他们刚进城们就看到李果子带着孝站到城门口,是的李果子知府当了一个月就丁忧了。
李长富他们简直不可置信,之前并没有收到李果子的消息,几人一路跌跌撞撞回了家,一进门就看到诺大的灵堂,里边放置着六副棺材。
李果子看着失魂落魄的李家人,尤其李梨花神情最为悲怆,直接扑倒棺材上,死扒着棺材就要推,“爹啊,娘啊,女儿不孝不孝啊!连您老的最后一面也没有见上!”
李长富和李长贵也上手掀开棺材,想要看看李大明他们的遗容,可是一掀开棺材板,就红了眼,里边李大明和李大白的遗体并不完整,是李果子东一块西一块的拼凑到一起的。
“姑姑,大哥,二哥和小弟,你们都节哀吧!那天延州府城破,蛮子杀了进来,爷爷奶他们都殉难了!”李果子站在旁边轻轻的说。
听得这话,李大富面上苍白的要死,拍打着自己的胸膛哭着说道,“爷爷奶,要是我坚持也要把你们带走的话,这种事就不会发生了!”
李家出殡这天声势格外浩大,很多延州府的老百姓自发的出来路祭,李长富带着孝走在最前边,李果子默默跟在第三位,眼泪止都止不住。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知道为什么很多小说都是前边精彩,后边马马虎虎,因为越写到最后越想完结啊!!
想要开新文的心激动到飞起啊!!
第165章
下葬之后, 李果子带着一家人回了商河县, 这个李山和白氏死都不想离开的地方, 在这里要度过自己丁忧的三年。
商河县也是被战火波及的地方,整个县城受了重创,大片的房屋被毁, 很多人纷纷逃出城中, 逃不走的则死在蛮子的战刀之下。
李果子带着全家人回来的时候,整个县城里还是一片冷冷清清,到处都是烧痕,虽说有不少人在修补墙屋,可是一个个脸上刻满了愁苦的表情, 一场大战像是带走了这座城所有的欢声笑语, 带走了人们所有的幸福。
李果子在商河县只度过了短短的六年时间, 算起来李果子真正陪在父母身边的日子,只有人生的前二十年,李果子这三年里时常回忆起, 李山夫妻他们活着的时候的一些事情,又想起一些小时候的岁月。
在那些岁月里,李大明和张氏是慈爱的,李山和白氏是典型的封建大家长, 威严有余慈爱不足。
李果子还带着陆瑶和小猴子去了李渠村,住了一段时间,四处走亲访友,游戏田园, 体验农家的苦与乐。
小猴子自从从京城回来成熟了很多,变得寡言少语,而且不喜欢一个人待着,李果子看在眼里忧在心里,这孩子估计是被战事吓到了,被家里的不安的气氛影响到了。
李果子为了锻炼这唯一的儿子,都不用佣人,任何事都是自己亲历而为,陆瑶每天在家洗衣做饭,李果子就带着小猴子去田间劳作,在家里的大苹果树下读书习字,闲时李果子还会带着小猴子出去闲聊,这小日子李果子自觉还挺美的。
一年后李果子带着晒得又黑又瘦但是开朗了不少的小猴子和略有操劳的陆瑶回来,接着就把小猴子送到了房家私塾里,希望房明远能狠狠操练一下这皮小子。
丁忧的三年,李果子既不能参加娱乐活动,也不能吃大鱼大肉,连跟陆瑶的床上活动也都停止了,日子过得平淡如水。
李果子做的最多的就是聊天,跟家里人聊聊,出去到李家的作坊里找人唠唠嗑,再就是去到二狗子二愣子家耍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