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听差的快马从小道过来报信,掌柜亲自出来把三位年纪小小身份不凡的贵客迎上了二楼,又把自家的一双儿女找来陪客。
掌柜的儿子约么十三四岁,长得眉目虽不算多好看,但整个人透着机灵亲和,一看就是个小买卖人,女儿是个极漂亮的小姑娘,也是嘴皮子利索人极精的样子。
拿着个茶杯都能讲半天的典故,说话滴水不漏的。
“我舅舅说要让我们瞧见有死当的好东西随便挑,掌柜的,你这里有什么好东西啊?”
掌柜的抚须大笑,“我这里尽是些俗物,只怕拿出来污了姑娘的眼。”
“你这掌柜不老实,谁不知你这里好东西多,我们难不成还要真赖你的帐?”二龙指着他笑道。
“不敢不敢!您们等着,我这就去拿。”
掌柜的上了三楼,没一会儿就有一个伙计拎着两个箱子,掌柜的亲自捧了个匣子下来了。
掌柜的深知像他们这个年纪的少男少女喜欢什么,也知道这三个人八成是世上的好东西都看遍了,拿来的都是精品,将箱子和匣子一打开,珠宝泛着珠光宝气,兵器铠甲等寒光森森。
“掌柜的,这些东西拿来的时候就这样?”
“自然不是,不瞒姑娘说,我这里雇着前朝造办处的匠人,专门翻新修复这些个东西。”掌柜的拿出一个蝈蝈步摇,“您瞧这个,这工,这料,显是前朝宫里流出来的,上面还写着日期,小三十年的老物件了,拿来的时候又脏又旧,只当是普通的金器卖的,修出来了……就是好东西了。”
“这刀呢?”二龙一眼便瞧中了箱子里的一把刀,这刀光看刀鞘就是值钱的物件,鲨鱼皮嵌着红绿宝石,刀柄是象牙的,抽出来一看寒光四射。
“这刀来历就更不凡了……”掌柜的刚想细说,唐务庸从东西里面拿出一块端砚来。
“这砚台是谁送来的?”他皱着眉头问道。
“我瞧瞧啊……”掌柜的拿过来看,“这是上等的端砚,拿来的时候保存得就不错……我去翻翻帐……”
“不用了,这东西我要了。”
“成啊,我这里还有湖笔、徽墨……我给您凑一套文房四宝如何?”唐务庸是未来的少东家,掌柜的相当的巴结。
“不用,我只要这砚台。”唐务庸瞧着砚台背后的刻字发愣。二丫刚想仔细瞧瞧这砚台,唐务庸就将砚台拿纸快速的包上了。
☆、第20章 鸡犬
唐务庸瞧着手里的砚台,这是一方极好的砚台,端砚有眼最贵,而这方砚台有九眼,巧匠依着石形雕着莲花叶围着这九眼,再以砚池为水,巧夺天工。
他轻轻一呵气,砚上立时便有水珠,所谓的呵气成墨便是如此。
砚台的背后有人刻了一行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落款是观渔客,观渔客正是唐务庸父亲唐纯礼的号。
这一方砚台是父亲临终之前送给姨夫侯之焕的,父亲一生交友满天下,知己唯有侯之焕,姨夫虽然出身世家,却是丫鬟养的庶出子,侯家不缺儿子,姨夫在家极不受待见,就算是读书出仕一样受排挤,甚至被挤兑的不得不辞官带着妻子儿女和姨娘到乡下隐居,父亲病危的时候,他披星戴月单人单骑三天三夜才赶回京,看了父亲最后一眼,两人最后只说了几句话,父亲便亡故了。
他和母亲回乡下之前,听说侯姨夫被起复,委以重任,母亲知晓了之后说是朝廷拿老实人填坑。
他们回京之后也曾打听过姨夫一家的下落,只是听说姨夫奉命固守京城,姨夫为表忠心,连家小都一齐留下了……后来守城的将军投降开城门,姨夫一家下落成迷,有说当时便全家被杀的,也有说姨夫杀了家小自尽的,还有人说姨夫也降了的,也有人说姨夫嘴上说得好听,其实在守城将军投降前,已经带着家小悄悄的逃了。
要说降了最不可靠,姨夫若是降了,以他的文采名望,定是要做官的,可为何无人听闻姨夫的下落?
他本想去找母亲,可是母亲现在的心全在那个瘸子身上,姨夫又最重礼仪规矩,若是听说母亲改嫁定会恼怒不已,两个人遇见了……
他想了想,从自己的箱笼里找出平日里积攒的不到十两银子装到荷包里,把从小侍侯自己的小厮寄奴叫了来。
“你瞧这砚台,可眼熟?”
“这可是老爷送侯老爷的砚台?莫非您从当铺里面拿回来的竟是这个?”寄奴也一眼认出了这方砚台。
“正是那一方砚台,我姨夫爱砚如命这又是我父亲的遗物,若非是有什么变故,定然不会拿去当。”
“公子爷您预备如何?”
“总是要寻访一番的,我记得你有一个远房的堂叔是京城本地人士,原是在侯家伺候过的,你可曾见过他?”
“小的一直在家伺候公子,主母说不准我与那些个土鸡瓦狗说话,更不许去找他们。”
因着唐纯礼的病重时求告无门的困窘,李氏对那些个亲朋故旧向来没什么好话,侯家当初也因着姻亲关系没少求画,事到临头去求一支好参吊命,他们家却只拿着不到五年的陈年小参来,唐纯礼给他们家画的画,价值又何止千金万金?
她还私下听人说过,好些人都等着唐纯礼咽气,他的画价值再升一升呢,传到市井中,这些堂堂皇皇的朝廷命官,世家子弟,圣人学生竟不以为耻,反咬李氏攀污说她是利口长舌妇人,见利忘义,因着李氏娘家早已势微,唐氏宗族远在千里之外,这些人竟真的颠倒了黑白,京中众人纷纷附和捧高踩低讨好这些人,李氏成了千夫所指,就连唐纯礼也被说成是沽名钓誉之辈。狠毒至斯,难怪前朝亡了李氏会说举国上下无行无耻至此,当有亡国之报!
这些事,她通通与唐务庸说过,唐务庸也深恨这些人,可这些人再坏,姨夫也是好的,外面那些人说母亲坏话的时候,他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过姨夫在京里就好了,他若在京里,他们就不会受人欺负……后来父亲亡故,丧事由姨夫出面,果然极尽哀荣,只是母亲再不肯原谅那些人罢了。
想到这里,唐务庸叹了口气,“你去寻访寻访吧,这里有几钱银子,你若是打听到了你堂叔的所在,买上几斤茶果,仔细问问姨夫一家的事。”说罢,他从荷包里拿来一点碎银给寄奴。
寄奴领了命,有些为难地走了,他那个远房堂叔人品实在是不怎么样,仗着自己是大户人家的家奴,在自己面前最喜充大辈,占便宜没够,他是顶顶不情愿找他的,可现下小主人有吩咐又不得不去找。
李氏跟柳逢春尚未正式成婚,他们住在外院有自己的小门自由出入,不用走伯府的大门,寄奴拿了银子跟守门的婆子通禀了一声说是替唐务庸买些小玩意儿,直接就出来了。
直奔记忆中堂叔所住的地方,堂叔一家子原是住在侯家后院的一片小宅子里,后来堂叔在外面做事发达了,悄悄地置下了些房产在城南开了间米粮铺,侯家人早就举家往南边逃难去了,堂叔想必舍不得这些个房产,八成是找个由头留下了。
所谓东贵西贵南贫北贱,伯府正在帝都东边,离城南相当之远,寄奴找了辆拉脚的马车,坐车到了城南边,按着旧记忆寻到了米粮铺。
米粮铺是临街的两间房子,现如今正是秋季储粮之时,天下初定,粮价很低,饿怕了的百姓有点子银钱都喜储粮,因此米粮铺生意相当的不错。
寄奴远远地就瞧见了自家的堂叔坐在店外边的摇椅上晒太阳,他想起了唐务庸的吩咐又想到堂叔的势力眼,知道想要与他说话必要让他得些好处,先到不远处的茶果店买了些茶果点心拎着,整了整衣裳,做出十分的富贵样,这才往堂叔跟前走。
“哟!这不是四儿吗?”寄奴在家排行老四,堂叔一向叫他四儿,他上下打量着寄奴,瞧他衣着光鲜,头脸干净,手里还拎着东西,想到坊间隐约传言,一张老脸立时笑成了一朵菊花。
“十二叔!”寄奴施了一礼,“小侄总算找着您了。”
“是啊!世道乱,人尽散了。”十二叔立时收了笑脸,做出十分悲伤的样子,“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到里面细谈。”他瞧着周围买粮食的四邻瞧着他们两人,赶紧把寄奴请到里面,伙计送上来粗茶,十二叔立时就怒了,“这是我本家的大侄子,十分的有出息,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岂能用粗茶招待!”
“东家,店里只有粗茶,好茶让姨奶奶拿去给舅爷了。”
“什么败家娘们,她那个弟弟就是个扛活的,喝碗热水都算过年了,哪里消受得了好茶叶?快与我买好茶去!”
“十二叔,不必麻烦了,因不知能不能找着您,不敢带东西,见到了您又不敢不带东西,侄儿特意从外面买了些茶果点心,您别嫌粗陋。”
“哪里哪里,今时不比往日了,往日主子用什么我用什么,好茶好点心从没觉得是稀罕物,现如今……”十二叔摇了摇头,“那家店里的东西算是不错的了,也算你有孝心啊,我原听闻你跟着主家回了老家,原以为这辈子都见不着你了,跟你婶儿一起哭了你好几回了,没想到你回来了……可是随着主家回来的?”
相似小说推荐
-
宠妃逃宫记 (于心焉) 2017-04-22完结沈初夏发现她穿越到了古代,成了皇宫里的一个炮灰女配。有多炮灰?她与另一个嫔妃同一天生娃,她生...
-
古代穿越手札 完结+番外 (月夜下的影子) 晋江非V高积分2017-4-26完结赵蕤三拳两脚打翻众人,冷冷地问:“还有谁?”顾瑾玉:…王晓涵:&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