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良弓记 (梦里闲人)


  史琳琅摸着闻皇后的手也跟着抹起泪来,“我原先觉得婶娘您母仪天下,是神仙似的人物,如今看来竟与我母亲一般,心里眼里只有儿女……”
  “你这丫头,见我抹泪也劝劝我,竟与我一齐哭了起来。”闻皇后牵着她的手,拿帕子替史琳琅抹掉眼角的泪,“你啊,日后成了亲,有了儿女就晓得了,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这两人又在一处旁若无人的说了半天的体己话,闻皇后对史琳琅真是喜欢得不行的模样,“老嫂子,您真是有福气的人,有琳琅这么懂事的女儿,若不是怕您舍不得,我真想把她留在我身边。”
  “娘娘,您这么喜欢史姐姐,不如让史姐姐嫁给太子哥哥,让她天天陪着您说话。”云雀“童言无忌”道。
  “这丫头!”闻皇后指着云雀,“都十五了,还这般孩子气,我倒是喜欢你琳琅姐姐,却不知你史伯娘舍不舍得……”
  “能嫁与太子是琳琅的福气,只是我史家哪里……哪里……”王氏欢喜得连话都不会说了。
  “娘娘……”史琳琅站了起来,跪到闻皇后坐前,“娘娘如此看重臣女,臣女就是粉身碎骨也难报娘娘深恩之万一,只是兹事体大,还请娘娘……”
  “你这般,是瞧不上我家的那个傻儿子了?”闻皇后笑道。
  “臣女……臣女……”
  “好了,我不为难你,陛下说过婚姻大事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也要年轻人自己乐意,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皇家也不是土匪强盗看上了谁家的姑娘就拿着旨意上门去抢,你若是不愿……”
  “娘娘……臣女……臣女蒲柳之姿,哪配得上太子……若是娘娘不弃……”
  “那你是乐意了?”闻皇后笑道。
  “臣女……臣女……听凭陛下和皇后娘娘、父亲与母亲安排……”
  闻皇后抚掌大笑了起来。
  “史琳琅?”太子沉默许久,“好。”他从牙缝里崩出一个好字。
  “你还放不下雷云凤?”
  “儿子……”
  “傻儿子,那个侍卫在雷家侍奉多年,经常出入内宅,雷云凤怕是与他早有勾连,那般不贞不洁的女子,哪值得你费心思?”闻皇后道。
  “云雀要嫁弟弟?”
  “她?”闻皇后想起昨日晚膳时与皇帝的对话,心里一阵的咯应,可还是应了,“你弟弟被她下了降头了,心里只有她,已经越过我向你父亲提出来了,你父亲已经应了……只需问过雷家……若无意外怕是会一起下旨……”
  乔继业瞧着母亲,心道在母亲心里虽说更看重自己,但也向来更宠爱纵容弟弟,如今这般说……怕是不会阻止他与雷云雀的婚事了。
  母亲啊母亲,你可曾为儿子想过?雷云雀如今在民间威望极盛,农人称之为五谷神女,她若是嫁了弟弟,天下人眼里还有他这个太子吗?更不用说父皇与雷伯父的交情……
  同样是两兄弟,一个岳父是在京里眠花宿柳沉迷酒色的老糊涂,一个岳父是镇守边关手下有数十万雄兵的军阀,兄弱而弟强,他们兄弟该如何自处?就算现在弟弟没有野心,他日呢?
  “你放心,不管怎么样也是你先成亲,你弟弟还年轻,你父皇预备着送他到魏侯爷手下历练几年,再回京成亲……”
  “魏侯爷?”现在是要连军权也要弟弟吗?母亲啊,母亲,你真是糊涂啊……
  “我晓得你的心思,你弟弟不是那样的人,你的东西他是绝对不会抢的。”闻皇后拍了拍儿子的后背道。
  “儿子岂会疑心弟弟,我们毕竟是嫡亲的兄弟,若是他不可信,还有何人可信。”乔继业笑道,眼底却暗暗结起了冰。
  孤家寡人的意思就是父母、妻子、兄弟无一人可信……果然,是无一人可信的,没人完全站在他这一边,替他着想,父皇虽视他为继承人,却不准他有自己的主张,稍有违逆就大发雷霆似是要吃了他一般;妻子?史琳琅就是个蠢货,做妻子只不过是凑合罢了,她心里估么也更在意皇后的位置;母亲?母亲的心一半给了他,一半给了弟弟,她万不会只替他考虑的……
  “好孩子,过几日我就禀明你父皇,把郭丫头送到东宫陪你,太子妃他日进门,没有人行礼可怎么成。”
  “嗯。”郭玥……乔继业心里终于有了一丝甜意……
  就在皇帝下旨召告天下——忠顺侯史家嫡长女琳琅,秀外慧中,贤良淑德,朕与皇后闻之甚阅。今册为太子妃,择吉日完婚。
  威武侯雷家嫡次女云雀,幼育宫中,温良恭让,朕与皇后甚喜,今册为晋王妃,择吉日完婚。
  两纸诏书一出,京城两大悬案,太子要娶谁家的女儿做太子妃和晋王要娶谁家的女儿做晋王妃终于尘埃落定。
  没人在意的是一则不起眼的召书,乡君郭玥被封为太子嫔,即日起送入东宫……
  太子妃尚未进门,太子身边已经有了美妾,天下之人包括史琳琅在内都视为理所当然,史琳琅还托人送了一对金麒麟给郭玥,做以恭贺。
  唯有一人在屋里哭了半宿,第二日起时眼睛仍是肿的……
  云凤瞧着丫鬟领进来的那人,侧头微笑,“嬷嬷因何而哭?”
  “老奴……老奴……”
  “这都是你家主子自找的,求人得仁有何可哭?”云凤笑道,好戏就要上演了呢,只是这次跟太子绑在一条船上的不是她。

☆、第127章 南乱

  江南,自古便是富庶膏梁之地,文人士子之乡,繁荣商业带来了来自全国甚至是外面世界的种种特产,也带来了种种的奇闻异事,江南人闲坐在茶馆里,听着卖唱的北地人讲赤地千里饿殍便地,像是听旁人的故事一般,没有多少心思。
  便是苏北洪水,死伤无数,灾民无处安身,对于苏杭二州城里的百姓,仍旧只是感叹几句罢了。
  可如今他们却感觉到了来自北地的寒风,文人士子再不能凭着功名免税免徭役了,要摊丁入亩了,粮食、盐要国有专卖了,京城口音的锦衣卫会伸着鼻子四处查探*了,听说某个盐商,因盐引被收回,坐在家里骂了几句朝廷,隔日就被捉了,连妻儿老小都未能幸免,偌大的家业尽被抄走。
  原先他们觉得新皇旧皇都是皇上,改朝换代时,北边来的大齐朝军队,勒索军粮给养的情形是有的,但奸杀掳掠是绝对没有的,倒是败退的大康朝官军颇做了些天怒人怨的事,让百姓们觉得大康朝合该亡国。
  原先传来的风声都是朝廷要优待江南百姓,如今怎么风向一下子变得这般快?
  城里的百姓忧心,乡下的百姓也没开心几天,一开始新朝是不错,不收人头税了不说,早稻熟了,早有朝廷的粮行在码头上官价收粮,让那些想要趁着丰收压低米价的粮商不得不提高价格,可是啊听说朝廷要仗量土地房屋,房子大了也要收税呢,逼着人分家呢,不让人听族长的话呢,听说功北有族长将不贞寡妇沉了塘,被官府晓得了,将族长抓了起来,要判斩立决呢。还听说朝廷不准寡妇守寡,到了年龄未嫁的要抓去配大兵呢。
  白莲教本就在江南极盛,这回信得人更多了,就在白莲教供奉的白莲圣母生日那天,本来睁一眼闭一眼的官方忽然翻脸,官军骑着高头大马挥舞着马刀冲向教众,一直间踩踏、砍伤者无数,教首数十人被捕,当场格杀,官军连夜全城、全镇搜查,凡是家里供白莲圣母者抓!稍有反抗当场格杀勿论,检举揭发白莲教徒者,赏银二两,检举首恶者,赏银百两,一场轰轰烈烈的缴灭白莲教运动在江南兴起,为此事丧命的百姓就有万余人,更不用说为此被押入大牢,判刑刺配,家破人亡的了。
  杭州连知府出身甘肃农人之家,为人梗直,到了杭州这膏梁之地,更是心里牢记皇上和太子的旨意,推行惠民十策毫不打折扣,粮商屯粮少报营收——抓!盐商偷税偷贩私盐——抓!百姓举报某举人将田产隐匿到佃农名下——抓!百姓举报白莲教聚会——抓!手下吏员贪腐——抓!
  听起来雷厉风行,细究起来却是无论罪行轻重,一概抓!抓!抓!连门子推拒不过拿了半两银子也被他重责三十大板,差点断送了性命。
  他又借鉴缴灭白莲教的“成功经验”鼓励检举揭发,百姓们纷纷投书揭发,什么某某族长某某年沉塘奸夫□□、某某人资助白莲教、某某人与白莲教有勾连、某某人是私盐贩子起家,某某人心怀前朝当众痛骂大齐朝,某某人写诗借古讽今等等,一时间杭州城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苏州城也好不到哪里去,听说差役打人的板子,都打断了好几根,监狱里人满为患。
  面对此种情形,江南的锦衣卫指挥使保持沉默报喜不报忧,谛听司发出的信息如泥牛入海。
  终有一日,几个盐商在一处商议,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干脆反了!联合白莲教与云贵欧阳琢的大军相呼应,没准他们也能做个乱世英雄!
  九月二十三,京城里太子大婚的炮竹声还未散去,江南已经造反,反贼杀入杭州知府衙门,杀了连大人全家……
  在同一天,随军出征的晋王乔守业在押运粮草时,遇见一伙匪兵,晋王背部中箭,生死不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