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穿越手札 完结+番外 (月夜下的影子)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月夜下的影子
- 入库:04.10
顾瑾玉也不矫情,“那好,我们住这里,一日三餐和屋子洒扫你就不用操心,再付你些房钱。”
赵蕤吃完,搽着嘴道:“不用付什么房钱了,只要家务做好就行,你自己出去买的菜?”
“不是。前几天停灵,隔壁邻居很多听见动静,不知什么事,也不熟悉,所以无人来问。昨天出了殡,有几个人来问。我说明缘由。其中一个王婆婆,知道我们两女子在家,出门不便,就帮我买了。”
赵蕤起身准备回房,“以后我会去买来,不用再叫她了。”说着回了房。
顾瑾玉看着赵蕤匆忙的身影,也转身回了东厢。
赵蕤能容她们留下,有自己的打算。来了这里才知道,古人特别爱串门。平时没有什么娱乐,就只能这家坐一坐,那家串一串好打发时间。赵蕤没有这闲工夫,但别人敲门你不应,次数多了会有闲话,更可能让人觉得怪异。
当然,这些赵蕤都不怕。但是要住这里一段时间,却不想多生事端,有她们在前面挡着,别人自然不会注意自己了。
何况顾瑾玉也不是难以相处的人。
赵蕤回了西厢,想了想决定再找个太夫来看看。上次太夫没有直接把脉,而是用听,多少不真。
注意打定,第二天一早出了门,一条街一条街找过去,在一家干净人多的医馆,找了个看起来经验丰富五六十岁的老大夫。
到了院子进了屋,王晓涵见到两人诧异问道:“赵公子怎么知道表姑生病了?”
“她病了?昨天不是还好好的?”
“我也不清楚,早上起来就没什么胃口,还头疼。”
赵蕤对大夫道:“那请大夫先看看她。”
三人去了顾瑾玉房中,王晓涵连忙放下幔帐,将顾瑾玉手放在幔帐外。
老大夫坐在床前诊脉,过了一会说道:“这位姑娘前段时间心神不宁,伤了脾胃,以致气血两亏。多吃几副药调理调理,好好保养就行,切记不可多费神。”
说完起身写了药方交给赵蕤。
赵蕤又请他到西厢去看。
到了西厢,老大夫道:“不需要隔帘?”
“不用,这样看的清楚”
老大夫也不迂腐,就坐在床前诊脉。诊了左手,诊右手,翻了眼皮瞧了瞧。最后站起来,到桌前提笔写方子。
赵蕤忙问:“怎么样?”
太夫老神在在地说:“以前伤及内腑,没有调养好。开点内伤的药继续吃。”一边说,一边刷刷写完了。
“ 要多久?会不会影响她以后苏醒?”
“这倒不会,少则三月,多则半年,身体就会痊愈,拿好。”说完递了方子给赵蕤。
赵蕤接过,付了诊金,送大夫出了门。又到药铺抓了药,一包交给王晓涵熬了给顾瑾玉喝下去,一包自己煎好,给本身灌下去。
如此过了几天,顾瑾玉的身体渐好。
本身的面色也好看了点
这天,赵蕤如往常一样熬药灌给本身。事情刚做完,门外响起咚咚的敲门声。
“赵公子,饭菜做好了,出来用饭吧。”是王晓涵的声音。
“知道了,马上来。”
去了正厅,就见顾瑾玉和王晓涵正聊着。
看见赵蕤,顾瑾玉道:“来了,坐下吃吧。”
赵蕤坐在她俩对面。桌上有四个荤菜,两个素菜,一个汤,还有三碗甜品。
赵蕤笑道:“这么丰富。”
“表姑说最近麻烦赵公子甚多,这是答谢。”王晓涵笑嘻嘻地说道。
“好了,快吃饭吧,菜都凉了。”顾瑾玉看了王晓涵一眼。
赵蕤对顾瑾玉道:“你身体怎么样?”
“好多了。”
“要是还不舒服,就再请大夫来看看。”
顾瑾玉点点头,“知道了。”
赵蕤不再多说。
三人安静用饭。
饭毕,顾瑾玉对赵蕤说:“明天没有吃的了。还有就是请你帮我买些东西,后天是外祖母的头七。”
赵蕤道:“你写个单子。”
顾瑾玉回房写了单子交给赵蕤后,各自回房休息。
次日早晨,赵蕤将本身放入空间,锁好门,准备好好采购。马上要十月了,天气渐渐变冷,该做点棉衣,买过冬的炭,想想要买的真多。不过现在不用到处找物资,只要有钱就能买到,慢慢逛。
☆、逛街
赵蕤出了门,也不选方向。随便朝一个街口走去。
见街道干净,陆陆续续从巷子走出人来,或买早饭,或是上工,也有准备出游的,还有挑着担子进城贩卖瓜果的小贩,赶着牛车送货的,整个县城从沉睡中醒来,开始一天的生活。
街道宽的地方约十米左右,窄的只有两米。两旁是整齐的商铺,大多只有一层,有卖茶点的,里面隐约有几个人;有酒楼,为数不多的两层楼,上面挂着长长的招牌迎风飘荡;有当铺,偶尔有人出入,还有作坊,布纺,米铺,数不胜数。
虽然见过现代城市的繁华,但这种热闹且有历史厚重感的古城,感觉不一样。
赵蕤感受着这个平静宁和的年代,有种格格不入的怪异感,心里却很高兴,感觉真是复杂!
甩甩头不让自己沉浸在这种状态,专心看铺子卖的东西。待看到有米铺,赵蕤抬脚就走了进去。
“公子,要买什么?我们小店有上好的梗米,还有面粉。”一个小二模样的人赶上来殷勤地问。
“这个怎么卖?”赵蕤指着看起来比较好的米。
“您真有眼光。这是今年江南上的大米,二十五文一斤。”
“这么贵?”赵蕤皱眉。
不怪赵蕤奇怪,以她这段日子的了解,二十五文一斤确实是贵的。一两银子可以买一石大米,算下来也就十几文一斤。
“这可不贵了,您瞧瞧这米晶莹剔透,颗粒饱满,比十几文的米强多了。”小二说着指了指旁边的几种米。
确实要好点。和现代一样,有普通米,也有价格贵的米。
“来四十斤。有面吗?”
“有,上好白面十五文一斤。”
“来十斤。”
“好嘞!”小二做成生意,手脚麻利地称重装好。
“您的米面,拿好了。一两银子一百五十文。”赵蕤找了个二两的碎银子付了。小二找了八百五十文铜钱。
出了铺子,赵蕤走了几步,突然想到:这不知要买多少东西,虽然力气大拿的起几百斤的东西,可是不能全拿手里,空间不方便使用。
抬眼扫见一条巷子蹲坐一个三十左右汉子,皮肤黝黑,身材状硕,身旁有一根扁担,两个大大的竹篓,正四处张望。
赵蕤仔细观察了片刻,才渡歩走了过去。
那汉子见有个年轻公子过来,忙站起来,“公子,有什么吩咐小的?”
“你挑东西吗?怎么算价钱?”赵蕤笑道。
“您要送到哪儿?若是城内二百文,若是城外就要五百文。”汉子颇有点小心翼翼地说。因他长得结实,又把子力气,趁着秋收过后赚点钱贴补家用。
赵蕤仍笑着说:“你看这样,一会你跟着我,买了东西你就挑着,等买好了,再帮我送回去。至于价钱,我给你五百文,怎么样?”
汉子喜道:“好,好,小的跟着您。”
赵蕤也不多说,先数了二百文给他。把手里的东西一股脑放他篓子里。说道:“走吧!”转身继续逛。
汉子赶忙挑起扁担跟上。
赵蕤走了一段路,看见卖干果蜜饯的铺子,又叫伙计每样包了半斤。瞧见有鲜果,糕点铺,不管喜欢不喜欢吃,每种要了点。
一条街的末尾,有家卖香烛纸钱的,记起顾瑾玉的吩咐,逛进去买了点。
转了个弯,进了另一条街,比较窄仅两米宽。一阵香味扑鼻而来,一边卖的是胭脂水粉,一边是布庄。
赵蕤走进一家布庄。入目是一排排垒的高高的布匹。
问了伙计才知道布分很多种,听那些名字也记不住。只知道最便宜的有一两银子一匹,最贵居然要五十两。
摸了摸,确实挺滑。想着不亏待
自己,看着顺眼摸着舒服的都要了一匹。也不全是男子常穿的布料,有些颜色是为顾瑾玉她们两个挑的。一共要了十五匹,花了一百两银子。
买好布正准备离开,看见对面胭脂铺子。想了想,回身挑了一家进去。
伙计热情的迎了上来。
经过伙计的介绍,赵蕤感慨,古代的化妆品一点不比现代差。包装精美,天然植物无污染。选了四盒,就花了二十两银子。
赵蕤兴致不减继续往前走,一点疲态也无。苦了后面跟着的汉子,担子上的东西越来越多,挑着到处走。幸好身体壮,否则也受不了。
接着又逛了几条街,买了棉花,毛皮,炭,盐,油,猪肉,蔬菜,文房四宝。到最后,赵蕤是看到什么都想买下来,屯起来。老毛病犯了,控制不了。
可累坏了后面的汉子,内心是叫苦不迭,这都逛了两三个时辰了,怎么还没完,早起只吃点糊糊,现在是头晕眼花,饿的。
眼看前面的人还要继续的样子,汉子忍不住出声道:“这位公子,这都申时了,快天黑了,而且篓子也装不下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皇后快到朕的榻上来 (古幸铃) 潇湘书院VIP2017-04-25完结穿越文泛滥的年代里,吃货网络作者许仪也穿越了一回。只是穿越大神看她不太顺眼,把...
-
非典型快穿 (有点儿饿) 17-04-25完结佟了了:“写作真的是太累了,怎么电脑就不能智能一点直接扫描我的脑洞呢?或者像韩剧里根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