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郭菀央淡笑了一下,说道:“太孙放心,人都是锻炼出来的。太孙妃……将来也定然能帮太孙殿下主宰后宫内务,让殿下再也没有后顾之忧。”
朱允炆听郭菀央这般说,也不由微微叹息了一声,说道:“也幸好有皇祖母这句话,孤从此就能光明正大的带着你上书房了。”
今天上课的却是方孝孺。眼睛扫了郭菀央几眼,却没有多余的话。方孝孺学问果然不是盖的,郭菀央在边上听着,也觉得大有裨益。
还在上课的时候,众人听见外面有细碎的声音。方孝孺皱起了眉头。郭菀央对方孝孺微微躬身,后退,转身出去,低声呵斥:“里面太孙正在听课,你们却喧哗什么?”
却见一个小太监上前,说道:“尚功大人见谅。此事实在不关小人的事情。是这个宫娥姐姐,一定要送什么东西进来。小人听方大人之前吩咐过,上课期间,除非十万火急之事,否则任何人都不能进去,因此就将这位宫娥姐姐拦住了。这位宫娥姐姐却不肯,于是就吵了起来,请尚功大人做主。”
郭菀央看了那宫娥一眼,款款上前,说道:“太孙正在上课,学业要紧,无论什么人都不见。这位姐姐,您要么先回去,要么在外面等候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之后我再代为禀明太孙,如何?”
那宫娥怒冲冲的看着郭菀央,低声说道:“这是太孙妃娘娘的吩咐……你竟然敢阻拦不成?”
郭菀央叹了一口气,说道:“太孙妃娘娘是最贤惠的,对殿下的学业之事也非常看重,定然不会命你半路进来打扰先生上课,打扰太孙殿下听课。”当下吩咐侍卫:“请这位姑娘离开。”
那宫娥狠狠的盯着郭菀央,说道:“狐假虎威,拿着鸡毛当令箭……我一定会让你后悔的!”
那样的威胁,郭菀央倒也不是很在意,当下就自顾自进门去了。
对于那个宫女的威胁,郭菀央是不太在意的,如果是极要紧的事情,定然有太孙妃亲自出马。而且极要紧的事情,那宫女也定然会说出来。现在一个字也不说气冲冲就走,显然是没有啥要紧事情,或者多半是找借口来看皇太孙的。标准一点说,可能就是来看皇太孙与自己的。
毕竟那天的事情,在太孙妃心中留了一根刺了。
郭菀央回了书房,与朱允炆低声将事情禀告了。朱允炆也不以为意,于是继续听课。
一个时辰很快就过去,方孝孺与皇太孙又说了两句闲话,又听见外面有声音。却正是太孙妃马氏的声音。郭菀央不由面露一个微笑,马上觉察自己这个微笑不妥,当下急忙低头。
朱允炆皱了皱眉,说道:“太孙妃来这里做什么?”带着郭菀央走了出去。
却见马妃带着两个宫女,盈盈笑着过来。朱允炆皱眉,说道:“此处乃是书房,女眷不能轻易进入,太孙妃怎么就来了。”
马妃盈盈躬身行礼,含笑说道:“妾是给太孙送药来的。太孙这些日子有些出虚汗的症状,妾去请教御医,讨了两个药膳的方子,太医说是上午辰时巳时之交食用效果最佳,于是妾就派宫娥给送过来,却不想被郭尚功拦在门外,那宫娥连说明的机会都没有。妾又怕耽搁太孙学业,不敢再度送来。这不,掐着时间,看着太孙马上要下课了,就亲自送过来。只是到底耽搁了一个时辰了,虽然特特意又热过了,却是怕耽搁最佳时候了。妾是惦念着太孙的身子,却不想郭尚功年纪尚幼小,却根本无法体会妾对太孙的心情……”说着话,将宫女手中的食盒打开,端出一大碗黑乎乎的东西来。郭菀央鼻子灵,就嗅出来了,原来竟然是黑豆粥。却不知还加了什么东西。
听马妃一口一个“郭尚功”,知道马妃这是来向皇太孙告状了,不觉微微冷笑。
朱允炆皱了皱眉,说道:“太孙妃也是小题大做,不过是盗汗而已,能有什么事情呢,不用这么细心的。这儿是书房,寻常女子是不能进入的,你本来也不该派宫女前来。打断先生上课,到底是莽撞了。”
马妃万万想不到,自己一番好意竟然落了这么一个下场。当下也不敢落泪,只是委委屈屈说道:“太孙教训的是,妾知道错了。如今已经下课了,这黑豆粥,就请太孙用了罢?”
朱允炆皱眉说道:“你与我才做了夫妻,我的饮食习惯你还不是十分知晓。如今已经是午饭时分,却要我用这等不咸不淡全是汤水的东西,那等下处理事务如何能耐得饥饿?再说了,这黑豆的气味……孤却是十分不爱的。这盗汗也不是什么毛病,等下孤令太医院进两丸药来吃了也就是了。”
竟然是一口拒绝。
马妃只能委委屈屈的躬身行礼,说道:“妾知错了。”
郭菀央深深吸了一口气,上前一步,说道:“太孙殿下,臣有奏。”
朱允炆倒是想不到郭菀央竟然摆出这等君臣奏对的架势来,又不知她要奏对什么,当下看着郭菀央,说道:“你说。”
郭菀央说道:“太孙殿下,臣曾听说,药补不如食补。臣又曾听说,是药三分毒,小毛病能用食疗的,当用食疗。太孙身有盗汗的小病,确实是小病,然而太孙殿下万金之躯,关系到的是江山社稷,轻忽不得,所以太孙妃为太孙煮粥,也是为了江山社稷,太孙殿下说‘小题大做’之类的言语,未免太失人君之体统。还请太孙殿下为江山社稷计,勿要辜负太孙妃殿下的一片心意。至于食用黑豆粥之后影响午膳的事情,臣想可以请御膳房可以稍稍为太孙准备一点小点心。”
第270章
郭菀央款款说来,站在后面的方孝孺竟然不断点头称是,看着郭菀央,也是一片和善的神色。马妃也想不到郭菀央竟然开口为自己说话,当下就殷殷切切的看着皇太孙。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接过粥碗,也不进书房在桌子边坐了,就这么站在廊檐下,用一只手捏着鼻子,一口气将粥给喝完,将碗递还给马妃,转身对方孝孺说道:“先生等下一道去六部值房那边用膳罢,孤还有几个问题要请教。用饭之后一道去六部那边看看。郭尚功,你一道去。”竟然就不再与马妃说话了。
这些年,皇帝已经着手将一些事务交给皇太孙,培养他的从政能力。
马妃站着也不是,离开也不是。当下只能看着朱允炆去远。郭菀央留在最后,看着尴尬的马妃,微微叹了一口气,含笑说道:“皇太孙忧心国事,太孙妃勿要计较。”对马妃行了一个礼,转身追着两人去了。
马妃看着郭菀央身影去远,转头问身边的宫娥:“不是说女眷不能轻易进出外廷么?不是说六部乃是重地,女子不能进出么?”
边上宫娥轻声说道:“太孙妃您也知道了,皇后之前对太孙说了些什么。现在太孙就是带着郭尚功上大殿站着听政,皇上也不会说什么了……何况只是去六部走走?而且……太孙妃您也看到了,郭尚功对太孙妃那是尊敬有加,太孙妃您也不能斤斤计较了。”
宫娥这样劝慰,马妃却始终觉得意不能平。恨恨的叹息了一声,说道:“我曾听说,当初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郭尚功年纪幼小,母妃甚至有为太孙求偶之意……后来皇后甚至还为太孙去郭家闹了一遭,郭家却最终没有选择皇家。那时本宫还曾感到幸运,只以为从此之后不用再与这位郭家姑娘面对……可是没有想到,皇后还是将郭家姑娘弄进宫来了。皇后、母妃、太孙,一个一个都如此看重她……我又拿什么与她争夺呢?”
郁郁不乐的,转身回去了。
宫娥急忙小碎步跟上。
郭菀央还是第一次正式上外廷。御书房也算是外廷,不过那里现在是皇太孙私人读书场所,算起来也是介于外廷内廷之间了。
眼前所见,全都是太监与臣子。臣子们看见皇太孙带着一个女官服侍的年幼姑娘出来,都是露出诧异神色。郭菀央甚至觉得自己就成了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当下站直了,目不斜视,不卑不亢,款款前行。
还没有到地方,却见一个臣子捧着奏折匆匆前来,见到皇太孙,不由一喜,当下跪倒,说道:“见过皇太孙,眼前却有一件极要紧的事情!”
朱允炆看见那臣子如此神色,当下疾声说道:“马爱卿请起……眼下却有什么要紧的事?”
那姓马官员疾声说道:“据地方奏报,却是滁州滁县地方,已经出现了蝗灾之迹象!”
朱允炆也是一惊,疾声说道:“你们怎么处置?”竟然说起“你们”来了。
那姓马官员苦笑了一声,说道:“不过是按照常规,传令地方,焚香祷告……如此罢了。”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说道:“皇上近些日子心伤皇后之薨,对外廷事务,经常动怒。这般虚应故事,只恐要惹怒皇上。”
那姓马官员头上冷汗涔涔,说道:“太孙说的是。”
郭菀央在内廷,却也知道当今皇上是一个冷厉的主,从来不将官员的性命当性命的。也难怪众人如此害怕。
“若是不奏报皇上,蝗灾事情,定然还会扩大。若是扩大……那就不得了。滁州距离应天府极近……蝗虫过境,也不过是几天的事情。”蝗灾这事情不像水灾,无论怎样,都受到河流流域的限制。蝗虫是会飞的,一群蝗虫一天能飞数十里,几天之内就可以将一个行省的绿色植被全都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