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绿肥红瘦 完结+番外 (大牛丫)


  进了内院,众人进了敞厅,背了风,菜花才伸了脖子。
  敞厅里三三两两站了丫头婆子们,厅里摆了个太师椅子,这会子林嬷嬷进了来,只往椅子上一桌,便看着更漏不说话。
  约莫一炷□□夫,众人也都来齐了,前面站着秦姑姑,张姑姑,后面站着管事大丫头,每个管事丫头后头自跟这四个小丫头。
  林嬷嬷见人来齐了,只叫随侍的小丫头递了一张纸给张姑姑,让秦姑姑念。
  秦姑姑打开后,用不疾不徐的声音便念了起来:“每日里早起点名时间是卯时三刻,逾时未到的,责十板;每日里早上两个时辰识字,由司书掌事负责教导;如有未曾完成描红的,责十板;午膳时辰三刻钟,如超时未整理完的,责十板;午后练习针线女红,隔日练习琴、棋,如有不听先生话的,顶嘴的,责十板······
  秦姑姑的声音温柔缓慢,一句一句的十大板听在小丫头耳朵里却像鼓槌似的。
  先前日子里,大家都享受着小姐一般的生活,有吃有穿有人伺候,一转眼就是各种条条款款,动不动就是十大板,一下子吓得一动不敢动,一时鸦雀无声,只细细听着。
  秦姑姑足足念了三刻钟,方把所有规矩都念完了,把手上的纸递回了林嬷嬷身旁的小丫头。
  林嬷嬷这才板着脸道:“今日是头一日,有那晚到的,我暂不追究,每日里酉时末集合,当日奖惩处罚当日毕。”
  众人称是。
  林嬷嬷又道:“各管房丫头因自己所管房里丫头一个被罚,责十板,若四个都被罚,责四十板。管事丫头一个被责,秦家的和张家的各十板,依次去推。”
  几个大丫头和管事媳妇也低头称是。
  “散吧,秦家的带姑娘们去学厅。”说罢,林嬷嬷便甩着手,带着小丫头离开了敞厅。
  李嬷嬷一离开敞厅,屋里仿佛一下子敞亮了起来,大家生生觉得头顶上一座山卸了下来,都担心的问秦姑姑,“这么多的规矩,我们记不住可怎么办。”
  秦姑姑说:“大家放心,你们的管房姐姐都记着的,回头让她给你们念,你们好生背下来就是了。”
  一边说完,带着大家出了敞厅,穿过一个花园样儿的园子,在一间阁楼样式的房门前停了下来,转身道:“这里就是学厅,姑娘们以后每日里都要有几个时辰要在这儿,姑娘们只管进去,寻了桌子等着先生罢。”待众人进去,秦姑姑却和张姑姑离开了。
  菜花等人进得门来,只见厅堂里整整齐齐摆了二十六张小桌子,上门放了白纸,墨砚。小姑娘们挨个坐了,却不见司书掌事进来。
  约莫一炷香时间,司书掌事带着两个书童进了门,清清淡淡的对着小丫头们说:“姑娘们今日是头一日上学,不认得我,我是你们今后的习字先生。”
  小姑娘们便曲腿:“先生好!”娇娇嫩嫩的声音此起彼伏。
  司书却轻轻蹙了眉,走上前头,让小姑娘们拿起三字经,让书童给大家念,念一句,姑娘们跟着念一句。自己端坐在椅子上,看着这群小姑娘们跟着书童摇头晃脑的念书。
  一个时辰后,司书让小姑娘休息一炷香时间,可院外花园里转转。
  小丫头们早念书念得头晕脑胀,听得交代,都一声欢呼的冲了出来。
  菜花一直晃晃悠悠的打着瞌睡,三字经现代是背过的,字虽繁体字,到底是识字的,只装着跟一般小姑娘一样实在是太累。听得可以休息,也都松了一口气。
  花园里并没有什么花,冬季的院子是萧条的,只东南角种了一片梅林,梅香悠悠,众人也都围着梅林说话。
  卢风见得红梅鲜艳,味道清幽,还折了一枝插在学厅,众人交口称赞。
  一刻钟后管事丫头们便把小姑娘们又叫了进去,接下来就是描红,每人两个时辰要描二十张大字。大家这才惊慌了起来,早些前听得的规矩里,描不完是要打板子的。
  只是二十张大字也并不多,书童们一个个教磨墨,用笔,只用笔一项都教了两刻钟。
  菜花拿起毛笔,一字一顿的细细描写,若说都识得这些个字,但是却提不上写的,这软乎乎的毛笔,菜花拿起来却总是把握不住准头,一会儿粗了一会儿细了,只得静了心慢慢的写。
  虽说都是伶俐的小丫头,但到底还是有分别的,有的天赋较高的,读了几次能认的几个字,有的念了两个时辰仍不知道念的什么。有得描红描得有模有样的,有的拿着笔却像拿着火钳
  一个多时辰过去了,菜花这才隐隐觉得拿笔顺畅了起来,倒把二十张字都写完了,旁边的周苏苏却快哭了,统共就描了五张,只哭丧着脸,“菜花妹妹,你怎么这么快啊,我这笔不听使唤,我怕是要挨罚了。”
  菜花四下看了一下,描得多的,除自己已满二十张以外,孙水英和沈盈袖也都十多张了,慢的有周苏苏等,还不到十张的。菜花忙安慰周苏苏:“姐姐莫慌,时辰还早,慢慢描罢。”
  沈盈袖安慰道:“苏苏别急,慢慢描”说罢又对着苏苏耳朵悄悄说:“一会子我描多了给你。”
  菜花听得,嘴角便噙了笑。沈盈袖便是这般会做人,菜花写得不比她少,却没有先开口,倒显得菜花不厚道似的。
  菜花有些郁闷,却懒得与沈盈袖计较,跟一个小孩子怄气,莫不是自己也越活越小了?
  到了中午,书童便收了众人的描红,均是足了数的。
  到底沈盈袖还是匀了四张描红给周苏苏,菜花也匀了两张,周苏苏才将将凑够二十章,未挨着菜花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没有描完别人凑了的。
  丫头们提了食盒来,众人在花厅里用了饭,
  饭后秦姑姑等却没有现身,只管房丫头领着小姑娘们往西边院子去,院里仍有个敞厅,厅里玲琅满目摆满了各色各式的布料,花色,绣样子。

☆、第38章 识布

  秦姑姑却是在厅里的,见得众人进来,让丫头们搬了绣墩,坐了一片。便道:“日后,每隔四日,姑娘们便要跟着我们学女红了,今日,我们先学认识料子。”
  秦姑姑拿起了一块细白布,给众人传看,道:“这是菱江白布,一般作鞋底子布料,平日里人家用来作衣裳的也有,多是贫苦人家作衣裳。也分为三等,头等细、软、密、亮,最是吸汗不过的,头等菱江白布可比得织锦缎的价钱,也有那不讲究的人家作内裳用。这次一等,亮度和软度则次之;这最末一等的,是略带黄色,手感较粗,价钱也比头一等的要便宜八成以上。同是菱江布,价格确是千差万别的。”
  秦姑姑声音温软,娓娓道来,众人听得入神。
  秦姑姑又道:“你们传看的这一块,便是头等菱江白布,市面上银钱可卖一两银子一尺。是湖州的江家镇店的料子,江家织布秘法传承百年,只传女不传男,女家招赘上门,世世代代传下来的。织法考究,外人轻易模仿不得。”
  众人啧啧称奇,互相讨论传看着。菜花不由咋舌,一两银子,以米价折算,这得值人民币八百块左右,只短短三米多布,竟卖得这么贵。不过,细细摸这棉布,手感顺滑,很亲肤。菜花不由得佩服古人的智慧,在没有任何机器合成的情况下,能手工把这布匹织的如此细密,真是令人惊叹。
  秦姑姑又拿出三块缎子,递给前排的丫头,道:“这是花软缎,织锦缎和古香缎,其特点:平滑光亮、质地柔软。古香缎、织锦缎花型繁多、色彩丰富、纹路精细、雍华瑰丽。多为作袄裙上衬使用,比甲等。又以花色,软滑程度分不同档次,头一等的值十两银子一尺,最次一等也值二两。”
  众人一一比对,又听得秦姑姑说:“你们传看的,也都是头一等的布料。你们可细细看经纬,分线的均匀度。此织法据说是倭人至新唐之期所传,现以福建龚家锻又是第一等,采用钩挂织法,布料正面是看不出经纬的。”
  一番传看后,秦姑姑又依次拿出花绫素绫等相应布料细细说了起来,一下午就说了十多种布料,要求小丫头们要背熟产地,质地,织法,作什么作用等。
  也许是女性都对衣着的喜爱是天生的,哪怕才是几岁的小丫头。所有的小姑娘一扫早上习字的痛苦,认真的听秦姑姑细细的说起一条条精美的布料,如饥似渴的吸收着这些知识。
  菜花几人分看着花软缎,触手摸去,仿若摸在一块美玉上面,光滑细腻,触手升温。秦姑姑又道:“每一块布料,都有不一样的感觉,都是有灵魂的,只有领悟了布料的特性,才能针对布料做成不同的物件,”
  田巧珍却看着身边挂着的一小片如烟如雾的软纱发了呆,只喃喃的道:“秦姑姑,这布料真好看,是叫什么啊,感觉像是青烟子一样,看得见摸不着似的。”
  秦姑姑看着田巧珍的傻眼,噗呲一声笑出来,“傻丫头,这叫云雾绡,因其色如烟如雾所得名,这是西南地区的一种特殊布料,据说喂养丝蚕的叶子是当地特有的,每一颗树的叶子颜色都不一样,且难以栽种成活。丝蚕每年的产量只得三四斤,织得绡来约莫也就是七八匹,都是要上供的,寻常人家是见不着的。这半尺还是夫人做了外披后得的剩下的尺头,我们舔了脸求来的。就这一尺,市面上当值千来两银子,还都是没有的,当得上千金难买,别说做衣裳,只做个绣缀都是厉害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