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七零俏佳人 (猫妞儿)


什么木手枪,竹蜻蜓,拈手就来,再看看自己手上的泥巴团,内心简直遭受一万点伤害啊!
家里条件好了,喜儿赶集的时候,就多买了几盏煤油灯,还是带灯罩的。
这样,即便是到了晚上,大家守岁的时候,屋子不至于太过昏暗。
晚上大家吃饱喝足,就各回各家,这次喜儿父母过来,顾莉雅也不好意思继续蹭床睡,李海鹏他们抱着她的棉被棉衣,将她送回去了。
一大清早,整个村子都弥漫着一股食物的味道。
即便最穷的家庭,这时候也要开始为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开始做准备。
李颖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所以这次过年京味儿特足,一大清早就开始开锅炸丸子。
胡萝卜素丸子,四喜丸子,炸排叉儿,炸带鱼,用肉皮和黄豆熬肉皮冻,蒸米粉肉,用花椒大料,八角桂皮煮出二三尺见方的肥膘白肉方子。
呵气成雾的冬天,李颖竟然忙得解开棉袄,额头冒汗。
田诚早溜得不知所踪,喜儿吃完早餐就开始蹲在灶房,给老妈打下手烧火。
这时候就显出灶房改装后的好处了,大锅卤肉,小锅炸丸子,中间瓦瓮里面的热水随时可以拿来洗洗涮涮。
李颖不断称赞这个灶房改的好,而且油烟也都被烟囱直接带走了,避免女人在里面被烟熏火燎的。
地下火力旺,锅底受热均匀,煮饭的时间节省了不止一半,而且省心。
李颖一边做饭,一边跟喜儿唠嗑,俩母女在厨房里,食物香味的熏染下,情感不断升温。
田玉良在外面听到里面的笑声,也心里痒痒,不时溜达进来,瞅瞅,问她们笑什么。
然后喜儿只能把话头捡起来,再说一遍,然后乐得田玉良也跟着哈哈大笑。
到最后,厨房三五不时的就会窜进来一个人。
田诚和张逸是闻到香味,进来偷嘴的,田玉良和老爷子是觉得在外面没啥意思,不时进来蹭一下话题。
到后面,李颖干脆给他们爷俩指派差事,将笼子里的那几只鸡拿到张青家去杀了。
母女俩手上一堆的事情,几个大老爷们没事干,还时不时进来捣乱。
最后连张青都被指派了差事,炒花生和红薯片。
只能说李颖非常有远见,她和田玉良分得的一亩半地,全部拿来种了这些杂粮。
黄豆,花生,田边上甚至还种了几行红薯,就是专门为孩子们过年打牙祭准备的。
红薯收了以后,会阴干处理,等到红薯的糖分增加了,便用一个特制的刨子把红薯刨成片儿,晒干后储藏起来。
张青的工作就是把晒干的红薯片和沙子一同放进锅里,不断翻炒,直至薯片成了金黄色,上面出现一些膨胀起来不规则原点的时候,又香又脆又甜的薯片就炒好了。
田诚和张逸自告奋勇给他打下手,这下好了,厨房终于清静了,两母女也能好好说悄悄话了。
一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
可怜的高仙儿一直到年关,也没能有机会出来跟喜儿去捉鱼虾。
到腊月二十七八,大人更是会拘着孩子,不给乱串门。
这时候挨家挨户都在准备年货,孩子们这时候串门在大人看来,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事情。
不过大人的官方说法是,这时候小孩子都被拘在家里干活,你去了也没工夫跟你玩。
喜儿原本就是不爱串门的性子,田诚和张逸也只是玩儿自己的,根本就不往村里去,上次来去了一趟,就出现高婉婉被粪堆炸了的事情。
这两个小子的破坏力惊人,这几天每天密谋在一起,也不懂在计划些什么。
好在张逸懂事,也不会干些特别出格的事情,大家也就随他们俩折腾去了。
这几日田诚和张逸每天同吃同睡,形影不离,喜儿都笑他们成连体婴儿了。
当时张青还好奇的问连体婴儿是啥?
听完喜儿的解释后,大家越瞅越像,只看得俩人的脸黑漆漆滴,彼此嫌弃的打量着对方。
惹得一帮子人哈哈大笑……这时才知道自己被耍了,嗷嗷的扑上去要讨回公道。
三脚猫的功夫,哪里是张青的对手,三两下就被摁在炕上,喜儿上前开始各种痒痒,直到喊着求饶。
猫妞儿说
今天就两更啦,广州今天从夏天直接进入冬天,猫儿还没来得及换被子,中午睡午觉冻得蜷缩成一团,妈呀~~~这滋味,太酸爽了。

第五十二章 苗银铜

1973年的春节,就在各种蒸炸烹煮的香味中拉开了帷幕。
早上张田张家早早起床,开始房屋一天的打扫,初三以前不能扫地,不能往外扔东西,包括垃圾,更不能干活,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说这一天扫地会把一年的好运财运都扫走。
还有初三以前就是吃喝玩儿,要是这几天干活儿了,一年都是劳苦命。
即便破除封建迷信的工作已经做了好些年,但这些传统却一直都没丢。
所以前些天,张青和田玉良家里家外,该修的修,该建的建,必须全部赶在三十之前完成,留到今天也就剩下一些扫尾的工作。
李颖让喜儿今天什么都不要做,自己钻进厨房开始煎饼子,熬糊糊。
老爷子带着孙子孙女,开始贴春联。
张青父子也在忙活着这事儿,估计整个村子都在忙活这事儿。
昨天下午,张逸和田诚裁红纸,老爷子负责写对联。
张青和田玉良被喜儿指使着在菜园子那地儿围了一个鸡屋。
今天不仅大门上贴上了红彤彤的对联,就是新建的鸡屋也写上了“六畜兴旺”四个大字。
黑漆漆的大门上贴上门神,大门上方还挂上两个大红灯笼,喜儿觉得灯笼喜庆,干脆把家门口的两个歪脖子枣树也挂了好几串小灯笼。
烟囱炊烟袅袅,即便晨雾未散,依旧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顾莉雅和一帮年轻小伙子们,已经穿上新衣,开始过来为团年做准备了。
看着他们抱着吉他,拿着手风琴,董亮手中还有个小小的口风琴,难道今晚要开大联欢?
此时村子另外一户人家,也一样欢声笑语,喜气一片。
“银铜,挂歪了,朝左边一点。”刘爱玲站在一位年轻后生的身后喊道。
刘爱玲口中的银铜颠着脚,又朝左边儿挪了一些。
“慢点儿,稍微一点点就好了,好好,就是那里!”刘爱玲脆生喊道。
虽然是大冬天的早晨,不懂是因为眼前的姑娘还是因为挂灯笼累的,身上都出了一层薄汗,黝黑的脸上涨得通红。
因为顾莉雅的身份特殊,村里单独给她准备有宿舍,而刘爱玲则安排在这户人家。
这户人家姓苗,就一个独儿子,两夫妻都很勤劳能干,日子在村里相较来说算是比较殷实的农户家。
房东的住房是朝南三间,中间是堂屋,东西各一间,刘爱玲就住在东面一间。
屋前的庭院收拾得干干净净,几只母鸡在悠闲地觅食,看来是比较幸运的那一群。
院子的中央种着一颗粗壮的酸枣树,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挂上灯笼,贴上对联,映着眼前年轻男女的脸颊也红扑扑的。
“小玲,饼烙好了,叫银铜一起过来吃早饭啦。”前屋传来中气十足的妇女声。
“走吧,吃饭去吧。”银铜听见娘的声音,小心翼翼偷看了一眼眼前这个像天仙的女子。
“嗯,走吧。等会儿还要把剩下的柴火劈了,明天就不能动刀了。”刘爱玲大方的冲着银铜甜甜一笑。
哎哟妈呀,心都化了,腿都软了,小腹都热了……
银铜忍不住咕噜咽了一大口口水,手脚都不懂该迈哪一只了。
刘爱玲走了两步,发现人没跟上,转身拉了一把,“走啊!”
“哦哦哦~~”同手同脚都没发现,刘爱玲偷偷一笑,随即很快抿紧嘴巴,将那一抹浅笑藏进阴影。
简单的杂粮饼配玉米粥,一盘白豆腐,看着胃口就很好。
“咱们早上先简单吃了,等下小玲帮我煮年饭。昨天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搭把手就行。”苗银铜的娘手脚利落的端碗递筷,还不忘吩咐儿子接下来要做的伙计。
“屋后面还有一堆柴,你把它劈了,晚上守岁火盆要添菜,不然冻得受不住。你老爹下午还有一截檐沟没有挖完,今天一定要全部做完了,明天就歇下了。”
苗家男人是个沉默寡言的人,端起碗来呼啦啦就开始喝粥,田通银的娘和小玲你一言我一语聊得倒是挺投机的。
铜银的性格有点儿像他老爹,憨厚老实,话不多。
平时他都在20公里外的th县上班,那里有一个木工厂,他是里面的学徒。
这在村子里,还是头一份,所以他们家这样一个小户才能很快在村里立足。
据说他们是从县里搬下来的,很多人不理解,好好的县城不住,跑来农村吃苦。
但苗家娘子会说话,三两句就把话题岔开了。
时间久了,大家也就明白了,人家那是不愿说。
平时他们夫妻人缘也挺好,帮个忙,借个工具从来二话不说,所以大家也就很自觉不去戳人家的心窝子。
当时知青没屋子住,高书记跟苗娘子夫妻俩一说,他们立马就点头答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