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拙接受。
“铺子是要有的。不然手中没钱周转。”林家发迹的时间毕竟短,又一心走官场。家私少。老爷子又注重名声,无论是面子还是里子,陪嫁都走的中等水平,铺面目前只有两个,一个是米铺,一个是杂货铺。
身为皇子正妃每月有俸禄。禄米、庄子上的田租、江南收上来的米粮,皆可以在米铺出售。即现成又方便,还没什么纠葛。账目也清爽。林若拙琢磨了一下,日后还可发展一下,加工菜油麻油花生油什么的。都是民生必须之物,赚个安稳钱不成问题。
杂货铺就比较郁闷,一无特色产品,二无良好地段。每年赚的钱扣除开销,少的可怜。
“还好,不亏损。”这两个铺子都是原公中之物,黄氏很了解其经营结构:“若嫌麻烦,就租出去,每月领银子。若有其它的想法,就好好整饬整饬。”
林若拙是有想法:“江宁那边那么多茶园桑园,何不开个茶叶铺子,或者绸缎铺。自产自销?”
黄氏道:“这个得和你二哥商量。茶叶好说。自家的别家的都可收购来。绸缎铺,你别忘了。桑园产的是生丝,变成绸缎还得织、染。这是技术活,祖传的手艺。你们手里有这样的人?”
林若拙一想,确实没这样的人。
黄氏又道:“那两个铺子都在外城,杂货铺那地方,就是一般百姓去的,谁家附庸风雅喝好茶去。你要改铺子,我瞧那地段玄乎。”
林若拙很容易接受意见:“好茶还是走原来的销路。那些碎了卖相不好的,包一包,大竹罐子装了,在杂货店便宜卖就是。”
黄氏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那些碎茶叶左右是处理货。只要寻着跟大宗货一块儿进京就可。
老太太给的私房是首饰和衣料,另有一些古玩摆设。不需多考虑。大房、三房的添妆也是这些。剩下要商议的关键就是黄氏给的添妆,正如她所问:是要银子?衣料首饰?或者铺子。
铺子当然是最好。林若拙问:“能不能给弄个小的染色作坊,货源从南边进。织锦坊不是收购我们家的生丝么?匀一点本色布本色绸缎卖给我总不成问题的吧。我也不做大,小小的一间能保本就好。”
黄氏觉得奇怪:“怎么想到这个?”
林若拙的想法其实由来已久:“母亲,你没觉得市面上的料子颜色很不好看么?”
由于化学工艺的原因,这个时代的布料色彩远没有后世丰富。这也罢了,关键是花色搭配和她的审美观严重不符。老太爷说她穿的素,她也不想的,实在是找不到喜欢的颜色啊。
黄氏想了想:“罢,你也不缺那个钱。找点事消遣消遣也是好的。”女人家要是整天钻在家长里短里面,很容易胡思乱想,眼界也不好看。就当花钱给她买个玩的地方。
染色作坊花费有限,不需要门面铺子,剩下不少。黄氏就折合成了压箱银子。
江南那边,林若谨知道了妹妹要高嫁于皇子,来信欲转让江宁全部产业。林若拙回信给骂了过去,喷他没脑子,让陈艾跟着喝西北风。坚决不要。兄妹俩推来推去,高风亮节,最后林老太爷欣慰之下拍板定案:产业给林若谨,秦氏的首饰衣料、家具摆设、古董书画,全部给林若拙。现银两人一人一半。
未来七皇子妃的嫁妆终于定好。对比这份,三房两个姑娘的就有些不够看。皆是标准公中份例。童氏不如黄氏能干,私产衍生有限。三叔做官没几年,还一直在都察院、翰林院两个清水衙门。更是一穷二白。林若贞一直到出嫁,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林若拙觉得她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三叔精挑细选的女婿,身边无有通房,家风淳朴。嫁妆少点怕什么,又不是没有。也不用她自己洗衣做饭,一样穿金戴银富裕日子。头上多插几根首饰是能美死啊,还是能乐呵死?要不,你试试一尊侧妃大佛压着?哦,对了,未来还会有第二尊。
可惜人各有志,三房女孩儿的嫁妆少是不争的事实。本来,林若菡是庶女,公中份例更少,还能心理平衡一下。偏偏林若菡同学和戴家定亲了。戴家为了表示重视,聘礼给的足足,一千两白银。黄氏心摆的很正,全添进了林若菡做的嫁妆里,她的妆奁就很是好看。
对于这点,林若拙觉得挺对不起她。林若菡看的倒是开,微笑:“这样的人家正缺个当家理事的,未必不好。”
知道自己前头的小计量被看穿了,林若拙也没不好意思,反有些英雄所见略同之感:“是,我也觉得戴家未必不好。看他们家的聘礼就知道了。”
这是为了讨好未来七皇子妃的娘家。林若菡不置可否,即没有高兴,也没有不屑。笑的如一汪平静的湖水:“这个要多谢六姐姐。日后还望姐姐多多提携。”
“……”林若拙觉得没意思透了。最烦的就是她们这样,简单一件事,弄的左一个心眼、右一个含义深刻。累都累死了。很直接的道:“这个你就别指望了。那一位表妹侧妃经营一年,亲亲我我,外头传言两人好着呢。我是一嫁过去就要失宠的。你也别惊讶,我什么性子你们都知道。论斗心眼,我斗不过。”
林若菡嘴角一抽,半晌,恨铁不成钢:“你是正妃!”
林若拙点点头:“这个语气就对了,七妹,你还是这副暗地里磨牙的样子更亲切些。比那瘆人的笑顺眼多了。”
林若菡气的脸都青了,吸气半天,咬牙一句:“你就作吧。进了皇子府也这么作!”
林若拙点头,一摊手:“所以啊,我说我必然要失宠的。你早做打算。”
林若菡扭头就走。她真傻,傻到居然以为要嫁了,林六能变的正常点。做梦!林若拙!就这性子,没治了!皇子妃?七皇子会被气的吐血的吧,一定会的。
年前,礼部过来下聘。因为还没有皇子被封王,故赫连家儿媳妇的聘礼都是一样的。司徒皇后按照前头几个的惯例,赏了羊脂白玉如意、碧玉叶宝石花缕金石榴盆景、五尾羽凤凰展翅簪。
渣爹倒是很激动,他如今在礼部倍有面子。七皇子是谁?几个小的皇子中,最能干、最有学问、最风度翩翩的一个啊!照这架势,日后一个亲王是跑不掉的。他家女儿就是亲王正妃。他的外孙就是未来亲王。得瑟的,一连几天都和同僚小酒喝的呵呵醉。
过年的时候,还破天荒的对林若拙笑了,笑的那个和蔼,林若拙立时牙疼。
同时,他大言不惭的宣布,家里只剩林若芜一个待嫁女儿了。皇子妃的妹妹,身价不一样。一定要好好挑选,选个佳婿。
林若芜这些年一直很沉寂。话不多,从没提过她的生母。跟在陈姨娘身后,对黄氏恭敬孝顺。
黄氏见她有心,话说的也就明白些,寻了机会言道:“现如今,你想高嫁是可以的。只是有一点需明白,这个时机愿意放低门槛娶你的人家,眼光皆有一二势利。看中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和七皇子做连襟。”
林若芜低眉顺眼:“我听父亲和母亲的。”
这意思就是不想谈。黄氏点头:“我知道你的意思了。”说是听父母的,其实谁没有自己打算?林若芜若真没打算,林海峰怎么会好好提起佳婿一说。
随她去吧,各人路各人自己选。黄氏便公事公办,只看家世背景,慢慢挑选。
年后开春,林若愚和郭氏带着新生的小女儿回京。不久后,黄恬出嫁,这一回,林家几个女孩去的是黄府。因大部分订了亲,花轿出门后就回了家。后来听说,新婚当晚,临川公主闹肚子疼,非说有人下毒害她。折腾的全府人仰马翻的查案,拽住司徒十一让他帮找凶手,就是不给回洞房。最后,司徒九当机立断,请了三个太医来诊治,诊断结果临川公主并无中毒,是由心理原因引起的妄想症。简单来说,就是她脑子有毛病。被安置在府中一处深院‘静养’。
当然,这些内幕外面人是不知道的。林家是因为和黄家两重姻亲,才知晓的清楚。
“简直是不要脸!”三朝回门那天,黄大太太铁青着脸对黄氏倾述:“本来,女婿说婚后要回西北,我是反对的。现在看来,还是走的远远的好。那尊祖宗,惹不起我们还躲不起么!”
黄氏只能骇笑。看着是金玉良缘的美满婚姻,居然还能半路杀出这么个猛料。果然人生没有十全十美。
第 84 章 婚礼前(三)
每年春秋两季,司徒九因为身体弱,稍有不慎就会风寒入侵,咳喘不止。因弟弟婚礼上闹了一场,处理完事情已是半夜,早春夜寒,次日一早就有些咳嗽,到了下午,开始头重脚轻。这时,临川公主从小院里冲了出来,气呼呼的进宫告状。司徒九少不得也紧跟着进宫请罪。回家后脸色苍白,几欲跌倒,忙请了太医来看,说是风寒加重,开了药方,需好生休养。
司徒夫人过来探望,看着一室冷情,忍不住落泪:“青阳,委屈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