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明秀默了一默:“我知道了。”
“对了,明秀,”乔玉妙说道,“昨天我那图书馆开张,大长公主派了丫环过来道贺,还让我好好把图书馆开下去。恩,我昨天图书馆开张的事情,是你告诉大长公主的吗?”
乔玉妙和阮明秀上一次出去踏青的时候,乔玉妙把图书馆会在三月十八日开张的消息,告诉了林恩誉几个国子监的学生。当时阮明秀也在场,阮明秀是大长公主的孙侄女,时常进出大长公主府,伴在大长公主身边。乔玉妙就猜测,阮明秀把图书馆开张的日子告诉了大长公主,所以大长公主才会知道图书馆开张的具体日期,才会派了丫环青儿前来道贺。
“恩,嘻嘻,是我告诉姨奶奶的呢。”阮明秀嘻笑道。
“恩,明秀,我就猜到是你说的。”
乔玉妙心道这次大长公主能派丫环来道贺,对于大长公主来说是举手之劳,对她来说,却是一个大忙,她真心感谢大长公主,想着找个机会,备上谢礼,当面答谢。只是,大长公主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她得备上一份什么礼呢?
乔玉妙和阮明秀两人说了一会子话,阮明秀就起身告辞,说是她娘让她赶快回去跟嬷嬷学礼仪。
阮明秀走后,乔玉妙重新把那两份帖子拿出来,摆在了桌子上。
她朝阮明秀的帖子看了一眼,阮明秀清明节不能出来踏青了,那……
她把目光转到了齐言彻的帖子,那她就应了这张贴子吧,正好她也有话跟他说。
——
又过了几日,明天就是清明节了,齐言彻正在齐国公府的书房中,听手下的禀报。
他端坐在书案之后,神情威严,不辨喜怒。
站在他面前的是,是他的手下统领卫陌。
卫陌躬身行礼,恭敬的说道:“国公爷,之前,您吩咐我们留心那国子监的林恩誉。”
“恩,”齐言彻应了一声。
“那林恩誉在清明之前向国子监告了假,回了老家了。”卫陌说道。
“恩,”齐言彻淡淡的应了一声,端起来茶杯,小啜了一口,“接着说吧。”
“是,”卫陌说道,“我们的人就一路跟着那林恩誉回了家。原来林恩誉身上有一段指腹为婚的口头婚约。他回了家,就让他父母尽快回了这指腹为婚的婚约。”
齐言彻握着茶杯的手一顿,剑眉一凝,眉心一蹙:“回了婚约?”
卫陌抬头看了看齐言彻,他的主子心思冷静沉稳,喜行不于色。现在他只是说了那林恩誉让父母回了指腹为婚的婚约,他竟然就变了神色。
在齐言彻的面前,卫陌不敢多想,思绪一瞬而过之后,他便立刻接着说:“那林恩誉跟他父母说,等回了那指腹为婚的口头约定以后,便立刻去京城提亲,是,是向一个姓乔的姑娘提亲。他说那乔姑娘钟灵俊秀,秀外慧中,那林恩誉还说……”
“还说什么?”齐言彻蹙着眉心问道。
“还说那乔姑娘的母亲,已经允了他,要将,那姓乔的姑娘许配给他。”卫陌说道。
“啪嗒”一声,齐言彻把茶杯猛的搁在桌上。
——
清明节到了。
齐言彻到秀仪巷接乔玉妙,乔玉妙上了齐言彻的马车。
车轮滚滚,出了北门。
“在笑什么?”齐言彻坐在乔玉妙的身边,余光看到她正在暗自发笑,就转过头,疑惑的问道。
“我在笑啊,”乔玉妙歪过脑袋,唇角弯弯,带着笑意,“清明节,我们是出来踏青的,踏青踏青,就是在初春时节出门,散散步,走走路,活动活动筋骨,也好让缩了一个冬天的手脚伸展伸展,但是,你看,我们现在却是坐了马车呢,这不像是在踏青,更像是到出门旅行,到了景点,到此一游。”
“这倒也没什么,也能少走一些一路,只是突然觉得有些好笑罢了。”乔玉妙接着说道。
“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有些远,”齐言彻解释道,“坐马车也要一个半时辰,若是不坐马车,靠走路,怕是要走到天黑了。”
“那么远?”乔玉妙讶异道。她原本以为他们就是出了城门,在城门口那小山丘那里随便走走,就像上次她跟阮明秀出城门玩一样,没想到竟是这么远,马车也要走一个半时辰。
“是去哪里?”乔玉妙问道。
齐言彻转过头,看到身边的佳人,桃花眼里透着好奇,长长的睫毛在空中弯着,见她难得露出这样一幅好奇可爱的模样,剑眉松了下来,比之平日的伶凌厉柔和了不少。
他勾唇一笑:“等到了你就知道了。”
乔玉妙眉梢一挑:“卖关子?”
齐言彻微微笑,转回头。
马车行进了半个时辰以后,齐言彻喊停了马车。
“玉妙,马车走了大半个时辰了,这里有几间茶棚,我们下车休息一下,喝口热茶再走。”齐言彻说道。
乔玉妙在马车上坐了大半个时辰。这个时代车轮都是木头的,不是她前世那种橡胶轮胎,路面也不像她前世那种混凝土浇灌的路面那么平。这么在马车上坐了大半个时辰,就算软榻上铺了好几层锦缎,乔玉妙屁股还是被颠的生疼。
她忙不跌答应道:“好呀,好呀,咱们下去坐坐。”
“恩。”
齐言彻拉开了车门,自己跳下车,又反身扶住乔玉妙的手肘把她扶下马车。
齐言彻和乔玉妙两人下了马车,进了路边一个茶棚,稍作休息。
乔玉妙坐在茶棚里,喝了两口热茶,四处打量起来了。
这茶棚是半露天的,上面有一个顶棚,顶棚用七、八根粗壮的毛竹竿支撑着,没有墙。这茶棚不能避风,但是可以遮阳挡雨。
这间茶棚旁边还有好几间茶棚,粗粗估计,共有六、七茶棚一间连一间的,连成一片。
------题外话------
大年初一,小伙伴们新年快乐,大吉大利。
第96章 退了衣衫,整个胸膛暴露在空气中
乔玉妙心道,这里是进出京城北门的必经之路,这一片茶棚应该就是供进出京城的人们歇脚休息用的。
再往远处看,在一片空地上有一群学生正在聚会,看穿着应该是国子监的学生。
“那是国子监的学生在举办诗书会,”齐言彻看到乔玉妙的目光,就给她解释了起来,“国子监的学生,每年清明节都会在城郊举行诗书会,除了国子监的学生以外,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读书人。”
“哦,原来如此。”乔玉妙道。
齐言彻和乔玉妙两人在茶棚里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茶棚,走向马车。
“乔姑娘——”
还没有走出几步,乔玉妙听到有人在喊她:
“乔姑娘——”
乔玉妙停住脚步,回头一看,看见一身国子监常服的卢乾志正在朝自己奔过来。
“卢公子?”乔玉妙讶异道。
“果然是你,远远的,我就看到你了。”卢乾志在乔玉妙面前站定。
卢乾志的目光在乔玉妙周围扫了一圈,看到站在她身边的齐言彻,他稍稍欠了身,作了个揖:“国公爷。”
“不必多礼。”齐言彻道。
“乔姑娘这是出来踏青吗?”卢乾志转向乔玉妙,接着问道。
“恩,应这清明时节,出来踏青。”乔玉妙点点头。
“嗳。”卢乾志应了一声,目光却依旧在乔玉妙周围扫视,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乔玉妙见这卢乾志在她周围看过来看过去,先是觉得奇怪,后来,便是恍然大悟。
她说道:“明秀没有跟我出来一起踏青。”
“咳,咳,”卢乾志轻咳一声,掩饰心中尴尬,“明秀就是喜欢瞎玩,大概是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去玩别的了,所以没有到城郊踏青。”
说完这话,卢乾志似乎又想为自己的行为做个解释,就补充说道:“明秀每年清明节都会来这里踏青,每年的清明,我都能在这里看到她,今年,到现在,还没见到她的身影,我就觉得有些奇怪。”
“恩。”乔玉妙应了一声。国字监的学生,每年都会在这里举行诗书会,而阮明秀每年都会到这里来踏青,只怕她也是冲着卢乾志来的吧。
每年清明节,阮明秀都会到这里来找卢乾志,可是今年却是没有来,所以卢乾志就觉得奇怪了。
只是奇怪之余,还有没有别的呢?
乔玉妙看着卢乾志,见他眼里透着疑惑,似乎在疑惑阮明秀为什么没有来,而浓眉中却隐隐透着些许失望。
“她大概过一会儿就来了吧?”卢乾志喃喃问了一句,又似乎是自问自答。
“她今天不会来了,”乔玉妙道,“她家里给她请了一个嬷嬷,教她礼仪规矩,她娘也要教她如何打理内院,管理后宅。”
“呵呵呵,”卢乾志说道,“学习规矩礼仪,打理内院,明秀?不太可能,她能学上三天就不错了。”
“这次不一样了,”乔玉妙说道,“明秀家里打算给她说亲了,所以该学的,她也需要学起来。”
卢乾志的笑脸“刷”地收紧,神色十分错愕,甚至有些不可思议:“她被家里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