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问题,找帮手是没有用的。
她走到窗前的书案处,坐了下来,提起笔,迅速在宣纸上写了一行字:“第一次亲是在什么地方?”
以极快的速度写完一行字,乔玉妙两腮有些泛红,她立刻把宣纸折了起来,塞进一个信封,又点了旁边的蜡烛,用蜡封了口。
乔玉妙把信封交给了喜婆:“阿婆,这题给新郎官送去吧,记得一定要送到他手里。”
“嗳,”喜婆说道。
“再给他送去一张空白宣纸,恩,这笔墨也给他送去。让他写好之后,把宣纸塞回信封给我。”乔玉妙说道。
“嗳,好咧。”喜婆应了一声,拿着信封笔墨乐滋滋的,就要往走了出去。
“哎,还有阿婆,”乔玉妙说道,“跟他说,让他自己解题,莫要让人看。”
“知道了,乔姑娘,老婆子一定交代的明明白白。”
——
齐言彻站在秀仪两进院子的门口,手里拿着一个钱袋,钱袋沉甸甸的,里头装满了银裸子和银小鱼。
门打开了一条缝,喜婆从门缝里探出了小半个身子,手里拿着封信宣纸和笔墨。
“新郎官,新娘子让我把这题送到你手里,”喜婆把信封宣纸和笔墨递给了齐言彻,“新娘说了,让你自己答题,莫要让人看,答案写好了放回信封,老婆子再带给新娘。”
齐言彻接过了笔墨和信封,喜婆迅速缩回了身子。
“吱呀”一声,门又关得严丝合缝。
齐言彻把笔墨和宣纸递给了身边的卫陌,自己手里拿着信封。
他拆开了信封,打开宣纸一看,手一顿,脸色一热,连忙把宣纸重新折好。
“国公爷,新娘子出得什么题啊?”有人大声问道。
“国公爷,什么题,难解吗?若是难解的话,咱们大伙儿一起合计合计。”
“是对对子,还是算数题,总不会是兵法题吧?”
齐言彻轻咳一声说道:“题不难,我自己便能解,倒是不用大家帮忙了。”
说罢,他打开空白宣纸,放在大门口的石墩上,从身边的卫陌那里取了笔,又在他手里捧着的砚台上沾了点墨,回过头,在宣纸上写起了答案。
齐言彻低着头,弯着腰,他身形高大,这么一站,背影阻隔了众人的视线。
他身边站着的是他的副将统领卫陌,卫陌也是个大个子。两个高大的男人这么一挡,把身后所有人的视线都拦住了。
乔玉妙的题目,齐言彻的答案,在场所有人,只有卫陌一个人看到了。
卫陌用余光瞥了瞥身边这个男人,在战场上,他冷静沉着,肃杀威严,让敌人闻风丧胆,让全军崇敬,现下,他竟然眼带缱绻柔情,当真铁汉柔情。
就是他和新娘这一问一答,显得有些肉麻,卫陌抽了抽嘴,自己是不是知道的太多了……
------题外话------
明天可以写洞房花烛了……
谢谢小伙伴们订阅支持
第131章 洞房花烛夜
齐言彻迅速把答案写好,立刻把答案塞进原来的信封里。
他敲了敲门:“题已解好。”
“吱呀”一声,门又开出了一条缝,露出了喜婆笑嘻嘻的面孔:“新郎官,老婆子把你的解答给新娘送去。”
喜婆接过齐言彻递来的信封,又迅速把门关上。
她走回乔玉妙的屋子,把信封递给了乔玉妙。
乔玉妙打开一看,齐言彻的答案是:“首次是在万卷书图书馆大堂的柜子里,第二次是在大长公主府花园的山洞里。余下次数太多,多是在秀仪巷的堂屋。”
乔玉妙看了之后,嘴角一扬,耳尖微烫,他记得倒是清楚。
“玉妙,国公给的解答对吗?”喜婆笑吟吟的问道。
乔玉妙收起齐言彻的答案,歪过头,说道:“他的解答啊,还算满意。”
接着,乔玉妙又如法炮制的给齐言彻出了第二道题:“新娘五官之中,最喜爱哪一处?”
过了一会儿,她收到了他的答案:“眼眸潋滟,形容桃花。”
乔玉妙嫣然一笑,又给齐言彻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大婚之后,如何相待?”
这个问题,乔玉妙等了许久才收到了齐言彻的答案,她原本以为他大概是写了很多字,所以才耽搁了。
等乔玉妙拿到齐言彻的解答,打开一看,却见这答案上只有六个字:
“此生绝无二心。”
“阿婆,去开门吧。”乔玉妙轻声说道。
——
秀仪巷两进小院的大门终于打开了,齐言彻率先跨过了门槛。
“乔姑娘,”喜婆说道,“乔姑娘该带凤冠,盖红盖头喽。”
“好。”乔玉妙点点头。
青丝垂髻,头戴凤冠,身穿嫁衣,肩披霞帔。
红盖头覆上了,手里握着红绸的一端,耳边传来喜婆的声音:“乔姑娘,握好红绸缎,老婆子领你上花轿。”
“嗳。”乔玉妙的眼前是一片绯红的红盖头,她看不清前面的路,只能看见脚底下的路。她握紧红绸的一端,跟着喜婆一步一步往前走。
喜婆引着她走路,边走边提醒她看路:
“乔姑娘,跨过门槛,就是出了娘家的门;出了娘家的门,乔姑娘哟,出嫁了。”
上了花轿之后,乔玉妙便隐隐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哭声,她知道那是舒清在哭嫁。一时间,她心中也感慨万千。
她掀开了红头盖,将花轿帘子拉开了一条缝,只见轿夫抬着轿子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花轿随着轿夫的步伐,一摇一晃。
透过这条缝再向后看,一抬一抬的红木箱子,看不到尽头。那些都是她的嫁妆,其中有一些是她们家准备的,更多的却是齐言彻替她准备的。他为她准备了许多嫁妆,提前送到了秀仪巷,出嫁时,作为嫁妆,进入镇国公府。
十里红妆,风光大嫁。
乔玉妙把帘子放了下来。
这轿子走了很久很久,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齐言彻绕了路,所以才走了那么久。
花轿终于停了下来,一只黑色皂靴从轿门的门帘踢了进来,乔玉妙一笑,知道这是齐言彻在踢轿门。
一根红稠从门帘处递了进来,乔玉妙听到喜婆在窗外轻声说道:“乔姑娘,接着红绸。”
乔玉妙连忙盖好红头盖,接住递进来的红稠。
红绸抽动了两下,乔玉妙便站起身,小心的跟着红绸往前走,耳边是鞭炮的巨响,人声鼎沸。
跟着红绸进入屋子,红绸停了,她便也停了脚步。
“一拜天地。”
乔玉妙面向门外,拜了一拜。
“二拜高堂。”
乔玉妙转向屋内,朝主位上的两人拜了一拜。
齐言彻父亲和生母已经过世,他成亲并没有把齐季氏找来作为高堂来拜,一来,齐季氏只是他的继母,二来,现在齐家已经分家,齐季氏是跟了齐言衡,齐言彻便更加有理由不请齐季氏,所以他只请了齐家的族长过来作为高堂。
“夫妻对拜。”
乔玉妙转过身,那黑色的皂靴又进入她的眼帘。
三拜之后,乔玉妙便听到了人群的哄笑声:“进洞房喽。”“快送进洞房啊。”
在哄笑和欢呼声之中,那红稠又抽了两下,乔玉妙便小心的跟着红绸往前走。
“乔姑娘,到了,坐了吧。”耳边传来喜婆的声音,乔玉妙从红盖头底下一看,正是她见过的喜床,便在床沿坐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一杆称的称尖从红盖头底下钻了进来,眼前突然一亮,抬头一看,便撞见了他温柔的凤目。
他和自己一样也是一身大红喜服,款式也是和自己相配的,广袖收腰,一条暗红色腰带裹住他劲瘦的腰身,大红的颜色,将他衬得愈加丰神俊朗,英伟不凡,如天人一般。
贴身的剪裁,勾勒出他的宽肩、瘦腰、窄臀,身长玉立,饱满的肌肉隐隐可见,充满阳刚的味道。
高高大大的站在她的面前,他低着头,本来凌厉肃杀的凤眼,现在却是温柔似水,薄唇微微往上勾着,浅浅而笑。
他的眼里除了温柔还有惊艳。
平日她一向穿着简单,难得看她盛装打扮,难得看她穿的如此华丽,仿佛一朵盛放的牡丹,娇艳世无双,在他面前盛放出最美的姿态。
“新娘子可真漂亮啊。”
“新郎官眼睛都快看直了。”
“新郎官这下有福了,娶了个这么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回家。”
喜婆给乔玉妙端来了一碗饺子:“吃饺子喽。”
乔玉妙接过筷子和碗,咬了一口,连声道:“生的。”
喜婆乐呵呵说道:“生的,生的,就是要生的。”
周围的人都哄笑起来。
乔玉妙反应过来喜婆的意思,脸上便是一热,余光朝齐言彻偷偷的扫了过去,见他眉眼也是含笑。
“好了,新郎官,你快去前头招呼客人吧,”喜婆说道,“甭再看了,都进了喜房了,新娘就是你的人了,夜里,你想看多久,就看多久,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屋子里又是一阵哄笑。
齐言彻低着头,对乔玉妙说道:“玉妙,我先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