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古代养娃日常 完结+番外 (画江)



有人搭话:“就是就是!那若是高中解元,叔彦你可得摆三天的流水席,请咱们国子监的夫子同窗都吃个够!”

刘识豪爽地应下,“这有什么!我答应了!”

大家便闹作一团,嘻嘻哈哈地朝贡榜走去。

朝日跳出海面,红霞万丈,晕染了半个天空。

一声锣响,贡院大门打开,一队皂衣小吏神色肃然恭敬地捧着榜文,沿着人群自动散出的道路,径直到矮墙处张设中举人员的姓名。

大红的榜文被拉开,张挂,人群一下子沸腾了。

“解元公果然是名宿张湄的族中子弟张士超!十三岁的解元公啊!这可是国朝头一份!”

“爹,我中啦!我中啦!”

“娘啊,儿让您失望了……”

“恭喜恭喜恭喜!”

“下次继续努力!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人群炸开了锅,悲喜各自,百态众生相。

刘识默默地从头数点榜文上的姓名,不急不躁。

一旁的元宝焦急地跺脚,嘴里嘟囔着“怎么还没看到,怎么还没看到”!

三百六十六名,冯元春。

没有!

从榜头到榜尾,共三百六十名考中的举子,没有刘识的名字!

一直冷静从容的刘识,这会儿也变了脸色。

他对自己的才学有信心,答卷也做得四平八稳,甚至还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为什么会落榜?!

元宝早煞白了脸,在一旁呆若木鸡,嘴里一个劲儿地喃喃:“不可能!怎么会!三爷的名字呢?肯定是我看漏了……”

刘识看不下了,摇摇头,叹息道:“元宝,你没有看漏,我,落榜了。”

尽管难以置信,但是刘识不得不接受自己落榜的事实。

元宝的眼圈刷地就红了,哽咽道:“怎么会?!连周大人都说以三爷您的才学肯定会榜上有名的!”

刘识苦笑一声,摇摇头。

与刘识同来的同窗,有榜上有名的,也有名落孙山的,喜忧参半。

但是,不管是考上的,还是没考上的,在为自己欣喜或是悲伤之余,都对刘识的落榜很是诧异。

堂堂院试案首,才学得到了国子监祭酒周翯大人的肯定和赏识,怎么会名落孙山?

“这下你们可亏大了!”见同伴投过来的同情安慰的目光,刘识深吸一口气,暂时按捺下心底波澜,笑着说道,表情颇有几分沾沾自喜,似乎自己占了多大的便宜似的。

被刘识这么一打诨,同伴们反而不好意思出口安慰,都长舒一口气。要是刘识神情沮丧、颓废不堪,他们才为难担忧呢。

早先起哄让刘识摆流水席的同伴,立刻豪气地笑道:“不过是醉仙楼的招牌菜式和梨花酿,走,咱们这就去!我做东!大家敞开了吃喝,不必为我省钱!”

醉仙楼是京城最大的酒楼,招牌菜式几乎涵盖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所有的美味佳肴,就是素菜,也有不少独一无二的菜品滋味。这要是都上一遍,一张寻常的大桌子都未必摆得下。

梨花酿更是难得。

梨花酿又名梨花春,传闻唐大中五年,应州金城县天王府晋王李克用降生时,其宅左天王祠井内金凤飞出,人皆奇之,誉为“金凤井”。此井水甘而冽,酿酒醇甜无比,香气四溢。辽清宁二年,应州释迦木塔落成,肖太后驾幸开光盛典,州官以酒献之,太后饮,觉香沁五内,飘飘欲仙。时值春光明媚,木塔佛宫寺梨花盛开,雪白灿烂,生机盎然,肖太后睹景生情,赐名“梨花春”。此酒世代相传,久盛不衰,名震三晋。世人誉曰:“甘冽金凤水,禄俗梨花春;名驰塞外三千里,味占三晋第一春”。

当然,醉仙楼的梨花酿比此又另有风味。

须得采摘绽放八分的枝头梨花,每朵梨花都得洁白素雅,花瓣完整,不得有一丝瑕疵。然后将梨花和性子相符的珍贵药材同酿,以金凤井的井水酿制,封住坛口,静待时日。

待酒香酿成,选一良辰吉日,让二八韶华的少女,焚香净手之后,祝祷天地,郑重启封。

启封之日,十里深巷都会弥漫着一股清冽甘醇的酒香,沁人心脾,令人如伫立在胜春灿若白雪的梨花之中,飘飘欲仙。

更为难得的是,梨花酿每年也不过百坛,除去进贡入宫的份额,民间流传的极少。醉仙楼也是仗着后台强硬,底蕴深厚,历年来才积攒下来一批梨花陈酿。要想纵情欢饮,只怕得千金之资。

第028章 挚友

说要做东到醉仙楼请客的是国子监的生员汪其真,字子纯,祖上经商,几代都是皇商,家财累厚。到了汪其真这一辈,汪家送了一个女儿进宫,获封美人,颇得圣眷,地位开始显赫起来。

于是族长便决定培养优秀的家族子弟走仕途,彻底摆脱从商的贱籍,进军世家之列。汪其真就是被选中的重点培养的汪家子弟之一。

汪其真和刘识是在院试前,一次共同拜访周翯时认识的,可谓是不“比”不相识,因共同接受周翯定下的入门考验而结下了深挚的友谊。

周翯任国子监祭酒多年,深得圣上信任,专事为圣上培养擢拔各地人才。所以,但凡是想要送家中子弟进国子监,走仕途经济的,没有不去拜访周翯的。

周翯为人清廉方正,但人活在世,哪能没有一些“推却不掉”?

所以,拿着岳丈彭永新的拜帖的刘识,和用巨资走了汪美人门路的汪其真,便在周翯的府邸不期而遇了。

然而想要获得周翯的亲自接见指点,除了有拜帖,还必须要答对从大门处到会客的厅堂依次设置的三个题目。至于题目的形式和内容,每日都有变更。

这是为了让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只一味地想要凭关系走后门的人知难而退。

也算是提前为天子择门生,让本来不光彩的事风雅起来,让别人挑不出错处。这样就算是有人心怀不轨,告到了圣上面前,周翯也有话说。

为官多年,周翯焉会不懂得自保。

天子需要的是纯臣,不是耿直不知变通的莽夫。

汪其真和刘识恰好碰到,就一起接受考验。

第一题,是一副对联,以读书人尊奉的四书五经为题,这是每个学儒学子立足的根本。

上联为:礼崩乐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梦周公速诛少正卯。

此联说的是春秋晚期时的周王朝,礼崩乐坏,鲁卿季孙氏在家庙中命人演八佾之舞。孔子得闻,认为季孙氏是鲁国大夫,得有四佾,而竟用八佾于家庙,实为僭礼。在孔子看来,一个僭礼的人为害于国家很大,所以说这样的人不可容忍。孔子认为,典章法制和礼乐最为完备的是周王朝,所以他遵从周礼。鲁定公十四年,孔丘任鲁国大司寇,上任后七日就把曾与他竞相设学争夺学子的少正卯杀死在两观的东观之下,暴尸三日。

礼乐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毕生践行的学说主张。

汪其真思索半天,勉强对上,派人送去呈给等在厅堂的周翯,却如石沉大海,半晌没有回音。

汪其真是汪家资质上佳的子弟之一,一直以来备受重视,这顿闭门羹吃得他好不郁闷,就踱步到一旁,看刘识怎么对下联。但其实对于勋贵出身的刘识,汪其真并不看好,他不过是去等着看刘识笑话,找个心理平衡而已。

可是,当汪其真看到宣纸上字字遒劲矫若游龙的下联之后,顿时收起了轻视,拍案叫绝。

“水深火热,诸侯相侵伐,不得鱼,后必有灾,坦坦者王道曷返本,行仁政保民有恒产。”

说的是战国时期,诸侯相攻伐争霸,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此时,一个发千百年来第一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呐喊的圣人——孟子,横空出世,拒绝霸道,宣扬仁政,以民为本,使民足食,以恒产育恒心。

儒家成名宗师不少,刘识却偏偏选择为民请命的孟子对上下联,其胸襟抱负可见一斑。

果然,下联送去不久,就有人请刘识和汪其真进门,到抄手游廊,回答第二题。

汪其真知道自己是沾了刘识的光,虽然感激,但是并不服气。

第二题设置在抄手游廊的中段,一处彩绘的卧冰求鲤图前,要求即图赋诗词,用韵平仄之类的都没有特定的要求。这不仅是要考个人才学,张扬孝道,更是要考个人对自我优劣的认识,学会扬长避短。

这一次,汪其真没有急着下笔,认真思索,写了一首才华横溢但又不失赤子之心的《学孝》,谦逊地表达了自己在尽孝路上的勤勉及努力。

刘识也同时搁笔。

有了第一关的共同进退,两个人也不再像初遇时那么陌生戒备,于是互换了文稿来看。

当汪其真看到刘识笔下的《鹧鸪天-为孝之道》,以曾参乖立挨打孝顺父亲却被孔子批评的典故,委婉地抨击愚孝,提出真正地为孝之道是从道而孝,而不是从顺为孝时,顿时自愧弗如。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