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楠和江阁老手中有了这一百多万两白银打底,再加上两人手段尽出,马力全开,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寻找合适的商家合作,校方开始慢慢有了固定收益,三年之后,学院的一切都走上了正轨,只要院校根据现有的规章制度,良性运转下去,数十年之内,院校的发展已然无忧。
说起来在《青羲书院》挂扁的当日还发生了一件趣事,天圣二年(公元1027年)的探花郎韩琦在挂扁结束后捶兄顿足的向萧楠哭诉:“老师,早知道你要和阁老大人联手开办书院,我去年就不应该参加科考,若能来你里来深造两年,定然能摘得状元桂冠。”萧楠、江阁老,赵祯等人皆被他雷嘴角抽搐……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从天圣三年到了佑景元年,这六年中,《青羲书院》共出了四千六百名秀才,一千二百名举人,进士的人数倒不多,一共只有二十六名,虽然进士只出了二十六名,但《青羲书院》的学生只参加过一届会试,参试人员一共三十人,其中就有二十六人中了进士。
区区六年时间,一个新开的书院就创下这样的成绩,他们的名头一时连汴京和洛阳的国子监都压了下去,若换一般新创书院,建院之初就如此锋芒毕露,定然会引来各方势力的联手打压,可《青羲书院》显然不能用常理测度。
江阁老在朝之时,凭一已之力就能压得豪门世族抬不起头,现有他和教导出当今官家这等英主的青羲居士联手,再加上官家的鼎力支持,根本不必担心其它势力的打压,说起来,江阁老倒也不是有心如此高调,他年纪不小了,就算身体不错,能活到八十出头,便算了不得。
既然选择了开创书院,定然要在自己离世之前,将书院的名声彻底打出去,书院出的人才越多越出众,学院的地位就会越稳固,这六年时间里,除了《青羲书院》的横空出世之外,还发生了一件比《青羲书院》更引人注目的大事。
此事便是落在契丹人手中已近百年的燕云十六州被大宋收了回来,天圣六年冬,辽圣宗耶律隆绪驾崩,大辽陷入权力争夺的内乱,后为皇太子耶律真宗胜出,登上了帝位,史称辽兴宗,辽兴宗上位后的次年春天,国师耶律浩南请辞挂冠而去。
天圣七年秋,宋仁宗赵祯调集六十万兵马,出兵燕云,以潘惟熙为主帅,朝仍在辽人手中的燕云十州发起全面攻击,耶律隆绪虽已经驾崩,国师也已经请辞,可由这两人领导几十年打造出来的军队还在,辽兴宗虽远不如其父英明,却也不算太草包,宋仁宗想以摧枯拉朽之势拿下这十州也是不可能。
这一仗足足打了一年半之久,从天圣七年秋一直打到景佑年初,以潘惟熙为主帅的大军攻克燕京之后,耶律真宗亲自向朝庭下了降表,这一战才算正式结束,此役结束之后,宋仁宗的声望和威信在这一刻达到了这个时代的顶峰。
燕云十六州自从石敬塘手中被割让出去之后,至今已近百年,当年的宋太祖,宋太宗,无一不心心念念想着将其收回,可皆力有不逮,宋仁宗在登基九年后,终于完成了先祖遗愿。
燕云大战除了将当朝天子的声望推向顶峰,全民欢庆之外,这一仗也造就了无数将领,其中声名最旺者当属江靖轩和狄青,大战开始之初,江靖轩是潘惟熙帐前副将,大战开始三个月之后,先锋大将身亡,潘惟熙向皇帝请奏,推荐江靖轩为先锋将,帝允,自此,江靖轩便正式踏上了属于他的舞台。
江靖轩武举解元出身,韬略过人,极善用兵,个人武力更是勇冠三军,自他成为先锋之后,他带领的部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持续一年多的战役,江靖轩的先锋部队从未遭遇过一次败绩,尤其是最后攻打燕京的时候,若非他悍勇无双,只身飞进城内,冲进大军,打乱敌军的阵营,宋军想攻克燕京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燕云大战结束之后,已在燕云之地镇守二十年的潘惟熙调回汴京,而江靖轩则成为了燕云之地的守边主帅,他的名声也随着这一场大战,传遍了朝野内外。
“阿母,你说今年阿父会不会回家?”景佑元年冬的一个黄昏,天下着大雪,萧楠和小儿子怀瑾一同坐在炉前看书,刚从外面归来的怀瑜一边解下身上的披风,一边对萧楠开口道,这些年中,江靖轩一直没回过家,也没给家里写过信,前些年萧楠和儿子并不知他在哪里,自从燕云大战暴发之后,孩子们才知道父亲去燕云当了兵。
“阿母不清楚,不过你父亲现是边关重将,无事不得随意离开边关,回来的可能性估计不大。”萧楠将视线从书中收了回来,抬目看着大儿子开口。
昔日可爱的小正大如今已长成翩翩少年郎,怀瑜的相貌很像梓修,端是俊美非凡,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现年已经十四的美少年正处于换声时期,声线有些刺耳,这娃自己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平日里不是必须说话的时候,他绝不开口。
第四百一十四章、杨秀如托孤(上)
“阿母,既然阿父不能回来,咱们去燕云看他好不好?”十一岁的怀瑾听到哥哥和母亲的对话,书也不看了,他一双灵动的大眼滴溜溜的转了一转,抬目插了一句,他此言一出,怀瑜目中顿时闪过一抹期盼。
“如果你们想去,我着人送你们过去,阿母现在书院里的事比较多,怕是走不开。”萧楠微微顿了一顿,这才接口道,这六年中发生了很多事,萧楠的外婆和江靖轩的祖母王婆子皆已经过世,萧楠的外婆是四年前去世的,江靖轩的祖母则是两年前去世的,江靖轩一直没有传过只字片语回来。
他不写信回家,萧楠也从来不会去打听他的情况,转眼间江靖轩离家已近八年,八年的岁月,夫妻两人连信都没通一次,或许他早找合适自己的伴侣也说不定,萧楠并不想去打扰他。
不过萧楠不理会他没问题,儿子则不一样,不管江靖轩是否另娶,儿子都是他的儿子,在两个儿子心目中,江靖轩这个父亲的形象还是极为伟岸的,尤其是这次的燕云大战他的名声传遍朝野之后,他在孩子心目中的印象更是无限拔高……
大儿子怀瑜听完萧楠的话后,目光顿时黯了下去,父亲和母亲这么多年信都不通一封,他们之间肯定是出现了问题,怀瑜早已不是当年懵懂无知的幼儿,哪里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懂归懂,他心里仍然期盼自己的猜测是错误的,他希望父亲真的只是出去闯世界,等他累了,或者有一定成就了,就会归来,而母亲则会静静的在家里等候他的归来……
小儿子怀瑾显然没有哥哥那么多顾忌,他听母亲说只让人送自己和哥哥去见父亲自己却不去,立即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阿母,你是不是已经不喜欢父亲,所有不想要他了?”
“怀瑾为何这么说?”萧楠怔了一怔,不自觉的转目看向小儿子。
“这么些年阿父一直没有回来,阿母从来没说过半句思念他的话,你虽给我们画了两幅父亲的画像,多半是担心我和哥哥会忘了他的样子,平日里不管谁和你说起父亲,你都平静得像在说一个和你没什么关系的人一般……”怀瑾喋喋不休的开口道。
“臭小子,何以见得是你阿母不喜欢你阿父,说不这是你父不喜欢阿母了呢?你没见你阿父如今已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了么。”萧楠有些好笑的敲了小儿子一记。
“才不会呢,阿父再厉害也厉害不过阿母,阿父虽是燕云之地的大帅,可阿母你还是《青羲书院》的院长呢,天下学子哪个说起阿母,不是敬仰有加?再说了,阿母还生得这般漂亮,阿父怎么可能会喜欢别人?”怀瑾一听,立即驳了回去。
怀瑜在一旁深以为然跟着点头,在两兄弟眼中,自己母亲是这世上最优秀的女子,父亲怎么可能放着母亲这样的人不喜欢,而去喜欢其它的庸俗脂粉呢。
萧楠有些无语的看了两个儿子一眼,她没法子告诉两个孩了,夫妻在一起是否合适与对方优秀与否关系不大,彼此之间要讲究一个和谐。
“臭小子,阿母和阿父的事你们少管,你们倒是说说,过年的时候要不要去燕云?要去的提前和我说,我好安排。”萧楠没有和两个孩子解释她和江靖轩之间的问题,却追问了一句他们是否确定要去燕云的事。
怀瑜和怀瑾两兄弟对视了一眼,随后同时点了点头,兄弟两这些年来早培养出一种无形的默契,他们准备先去父亲那摸摸底,探探实情,看看接下来再如何化解父母之间的问题。
不说怀瑜和怀瑾的心事,但说萧楠十一月底的时候接到当今皇后、也就是杨秀如写给她的一封信。
杨秀如在信中说自己病重,不知还有多少时日,十分期盼萧楠近期能去一趟汴京与她一见,萧楠接到这封信后大吃一惊,若非她对杨秀如的字迹十分熟悉,一眼就能认出信上的字确出自杨秀如之手,并且她在写这封信的时候身体十分虚弱,萧楠都要以为是有人冒名顶替,故意诓她。
杨秀如现年刚刚二十九岁,已为赵祯诞下一女一子,女儿赵嫣现年已有六岁,儿子是去年春天出生,才一岁多,她贵为皇后,又如此年轻,什么时候患了重病自己竟全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