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小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忙着躬身行礼。
“给两位太太请安!咱们几位姐儿刚到呢,二姑娘也还没到。”
老夫人院里的二等丫头红春最机灵,一边引着他们进门,一边小声的介绍情况。
由着丫头挑开帘笼,鲁氏与姜氏一起携手进入房中。
老太太蒋氏坐在偏厅的雕花罗汉榻上,斜斜的倚着几个柔软的抱枕,正和几个孙女说笑呢。
“你们来啦,快坐快坐。”
等大太太和二太太行过礼,就被蒋氏招呼着一起在榻上落座。原先一起在榻上坐着的二姑娘,三姑娘和四姑娘,都一起自觉的起身,坐在下面的杌子上。
鲁氏和姜氏斜签着身体一起在榻上坐了,丫鬟们很快的又端上了两盏茶。
端着茶盏微微抿过一口,鲁氏见陈芸还没过来,就先开了口,“二娘可是累着了?从宫里回来,这一路的距离可不近呐,她小人家家的,总是容易疲惫的。”
她的话中虽无直接的指摘,还为陈芸没来找了借口,但是颇有点绵里藏针的意思。
她的不满也是这一天两天的事了,最主要的是陈芸和二姑娘年纪差的太近了,鲁氏早就不平呢,蒋氏当了这么多年的婆婆心中有数。
这世间小姑子和嫂子之间,相处出真情的还真是少之又少啊,要嫂子把小姑子当自己亲女那样包容,也是做不到的。
到底自己的女儿自己疼,蒋氏直接四两拨千斤的把鲁氏的话中未尽之意无视了,呵呵的笑着道,“可不是,回来以后可要好好的先歇两天。”
鲁氏一口气更在嗓子口里,吞不下去吐不出来的,狠狠灌了一口热参茶。
“这么惯着孩子,早晚有一天芸娘这样的做派会在夫家过不下去的,到时候看你还能再找什么理由宠着依着。”
面上带着浅笑,鲁氏心里却不少嘀咕。
几人正说话间,陈芸已经回到自己的院子换完了衣服,又赶来荣喜堂母亲这边。
本来她是该一回来就到母亲这里来的,但是身上穿的裙袄都是陈蓉一手给她准备的,衣料是质地轻薄柔软的华贵横罗,宫缎的一种,以富丽堂皇的色彩和柔滑的质感出名,布料只有杭州那里产,每年产量稀少,基本只供宫廷御用,一般官宦贵族想要弄这么一匹要费很大的力气。
但是这个料子有个很明显的缺点,做衣服好看是好看,只是经不起坐卧间的磋磨。
刚才陈芸在马车上坐了半天,衣服早就起了一身褶子,这样见人也不太体面,所以先行回去了,这一来一回就有些耽误时间。
她一进门,丫头就打好了帘子。
“娘亲,我回来啦,可想可想您啦。”
陈芸穿着大红洒金宫缎的家常小袄,随着声音一团红影扑进了蒋氏怀里。
“坏丫头,我看你在宫里乐不思蜀,不想回家了吧?”
接过女儿,亲热的揽在怀里,蒋氏疼爱的摸着陈芸的额头,轻轻点了下嗔道。
嗅着母亲身上温柔的香气,陈芸的心彻底静下来了,说到底宫里再好规矩也是大的,也还是不如家里舒心。她把脸埋在蒋氏怀里,磨蹭着卖萌。
好好稀罕了一会儿女儿,蒋氏才把陈芸拉起来,“你这猴儿,回来就没个正行,小心叫你侄女们笑话!还不快见过你嫂子们。”
陈芸这才站起来给嫂子们行礼,随后也见过了几个侄女。
“二娘快坐下歇歇,刚才我们还说起来呢,这从宫里回来的路可不算近呢。”
鲁氏慈爱的笑着,像个最合格的大嫂那样关心着陈芸。
在陈芸看来,鲁氏笑的怎么看怎么假,姜氏这个二嫂,笑起来也是像牙疼那样。
不过她也不是很在意,反正她也不指望着以后靠着嫂子过活,总归有爹娘和姐姐,还有宫里的外甥,这些大腿都抱不完呢,谁还看嫂子脸色。
“在宫里娘娘给我做了好些新衣裳,今儿回来穿的就是横罗的裙子,只是那料子太软太薄,在马车上一路磨蹭,到家已经皱的不像样了。”
“我就想着,娘亲和嫂子,还有侄女们,肯定是等我呢,关心我在宫里过得怎么样,娘娘和陛下可康健。我可不能像个破落户那样就这么寒颤颤的过来,好歹是从宫里回来的,怎么能给娘娘丢脸。”
陈芸这话说的一套一套的,听起来有礼有节的,蒋氏早就笑的眼睛眯起来,捏了捏她的鼻尖,“好你个尖口利舌的小娘子,本来就是自己没规矩,还叫你摆出好大的谱儿来。”
鲁氏和姜氏当着蒋氏的面自然再没有什么话说,只是二姑娘陈玉琪有些憋闷的扫了陈芸。
上榻倚在母亲怀里,陈芸继续开开心心的和蒋氏说起宫里娘娘的情况,陛下的身体也康健,还让她带自己问好等,以及说起了这段时间在宫里的日常生活。
第5章 乡君
“临别时姐姐还说要为我封乡君呢,以后我见了华亭就不用行礼啦。”
说到高兴处,陈芸乐滋滋的和蒋氏分享这个好消息。
华亭乡君是当今天子的姑母,浏阳公主的女儿,在京都未出阁的贵女圈子里算是比较出挑的了,素以精通琴棋书画被称道,和陈芸一直不对付。
蒋氏微微愣了一下,这个之前年初她入宫时,陈蓉曾经和她隐隐提过,但是她已经给阻止了。
毕竟他们侯府本身就是勋贵世家,加上又是天子外家,门庭已经足够显赫,陈芸是侯府嫡女,去哪里都不会被小看,毋需再在出身上增添砝码了。
况且乡君是有封地和爵禄的正式封号,一般公主之女或者宗室女通过请封才有的封号,天子年少登基,根基本就不稳。陈芸一个闺阁少女,无功无禄的,这么大大咧咧的封了太后之妹,落在有心人眼里,可能就招来非议了。
“那你……”
蒋氏嘴唇蠕动了几次,似乎想说点什么,但是看到两个儿媳都是面色不好看,又把话咽回了肚子。
罢了,蒋氏叹了口气,他们夫妻中年得女,陈芸又是早产儿,小时候瘦瘦弱弱的,难免多疼爱了几分,性子也养的不太让人。
她和侯爷二人年纪也都大了,等他们老两口走了,做嫂子的对陈芸肯定就差了一层,不如对自己的女儿那样妥帖疼爱。
有个乡君的身份也好,大女儿总是心疼妹妹的,考虑的周全,就算到时候娘家出不上力,小女儿也好多个依仗。
看着蒋氏听到这个消息并不是很高兴的样子,陈芸也跟着把笑容收起来,“怎么了吗?这个乡君有什么不妥吗?”
此时她歪着头,美目圆睁,粉唇微嘟,看起来十分娇俏可爱的样子,被蒋氏宠爱的拍了拍脑袋,“没什么,娘娘疼你,娘亲还能有什么不高兴的。”
是啊,封了乡君总是很大的体面,陈蓉这个做姐姐的,一向疼爱妹妹,既然说要给她封号,肯定就把一切都打算好了。蒋氏想着大女儿一直是个有成算的,自己也没必要太操心,就把心放宽了。
“娘娘在宫里也难,以后你乖一点,少让娘娘操点心就够了。其他的,娘娘给了,你就开开心心的接着吧。”
蒋氏拉着陈芸的手,知道这孩子平时也是懂礼有分寸的,心更软了几分,就慈爱的嘱咐道。
“恩恩,我知道。”
陈芸知道蒋氏的意思,连忙点头让娘亲放心。
姐姐主动给的,她高兴接着,但是自己心里要有数,不该要的,就不能让姐姐为难。
“娘娘就是疼爱妹子,不过要我说呢,也是咱们二娘伶俐,招人喜欢。跟她一比呀,这几个蠢笨的侄女,真是遭人嫌,怨不得不入娘娘的法眼。”
鲁氏接管侯府中馈也有年头了,自认并不是小气的人,对姨娘,对庶女,都是再慈和大度不过的了。
就是这小姑子,在家里备受侯爷和老夫人宠爱,行事骄纵,她不也照样捧着嘛。府里有什么好的东西,第一个就想到二娘,自己的亲生女儿都要退后。
但是唯独宫里娘娘这样偏心,只认妹妹,把嫡亲的侄女都偏在一旁,让她心里十分气苦。
娘娘这样明摆着偏心,偏偏老夫人从来不在娘娘面前提醒一句,还有二娘,也是只顾着自己在娘娘面前邀宠,没想过提携下自己的侄女。
如此种种,这样想着,让鲁氏心中如何不生怨气,不免言谈中露出几分刻薄。
就是姜氏,想到二娘要封乡君,自己的四姑娘璟姐儿却什么好处捞不到,也是心里二十万分的埋怨。
“芸娘是娘娘一手带大的,难免的多关注些,琪姐儿几个都是好孩子,娘娘怎么会嫌弃。哪一次娘娘给芸娘东西,漏下过琪姐儿她们。”
蒋氏打着圆场,心里理解鲁氏的不平,但是乡君毕竟只能封一人。儿媳所想,她都明白。
只是平日里大女儿一个人在深宫也不容易,见着芸娘心里也能松快松快,哪能再把侄女也送过去给她增添负担。
况且说真的,基本上除了没有主动召见过几个侄女,陈蓉该给的赏赐和体面也从来没有落下过,只是不如待陈芸更精心亲厚而已。人人都是有私心有偏爱的,难道怪得了大女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