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两张薄薄的纸条从书中飘落下来,朱治山定睛一看,眼中惊讶异常,竟然是两张银票。朱治山慌忙将银票拾起来,塞入衣袖内,转了一个头儿,没去衙门而是直奔家而去。
朱氏还坐在地上哭闹,看到朱治山回来,拿起扫帚,脸上带着怒意追打朱治山。
朱治山一边逃,一边喊道:“夫人,莫打,莫打。”
朱氏哪里肯依边哭边喊:“你打我,你刚刚打我。我在娘家都没有挨过打,你浆染打我。”
两人在小院里你追我打,好不热闹。朱治山狠狠挨了几扫帚,哀求道:“夫人,别打了,那一百两银票我又拿回来了。”
“真的?”朱氏丢下扫帚,面带惊喜的问道。
朱治山取出一张银票,朱氏一把抢过来,果真是一百两银票,虽然不是以前那张了,但是还是让人兴奋不已。此刻的朱氏也忘了被打的事情,说道:“当家的,你可真有本事,我这就给你沏茶去。”
朱治山揉了揉被打得胳膊,偷乐着坐下,林婉儿一共给了二百两,自己落下一百两,以后出去喝花酒就不用被同僚取笑了。朱治山抬头看了一眼,正忙着沏茶的夫人,眼圈不禁一红,这么多年过去了,朱氏没有添过一件首饰,没有穿过一件新衣,确实难为她了。
朱治山叹一口气,取出剩余一百两银票交给朱氏:“夫人,这还有一百两,你也收着吧。”
朱氏眼睛更亮了,接过银票,笑意还没在脸上展现开来,就被一股子怒意代替:“好啊,你个朱治山,竟然敢私吞,说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私房钱?哎呦,我跟了你这么多年,当年你只是一个小官,我不嫌弃嫁给你,没想到……呜呜……你……”
朱治山摸了摸眉头,真想狠狠扇自己两个耳光,自己干嘛要将银票都拿出来啊。
(看了一个视频,说是tvb最常见的一句台词是“你算什么英雄好汉”,所以有了朱氏最后那句话。其实,兰英挺羡慕朱治山夫妇的,很简单。)
☆、第036章 《石头记》出版(6)
《石头记》出版的问题终于解决了,刘宏达和沈松文再一次感慨林婉儿的“威力巨大”,两人找到林婉儿,开口问道:“林大家,相关事宜都已经解决了,只是不知这《石头记》售卖多少银两好呢?”
刘宏达和沈松文一致认为《石头记》这种奇书,按照上京城的生活水平和物价水准,最低价格不应该少于一两纹银,不然就会面临亏本的情况。
林婉儿想了想,说道:“十文钱。”
“十文钱?!”刘宏达和沈松文异口同声惊讶道。
林婉儿解释道:“两位老板,不用这么惊慌,《石头记》只有前十回。按照婉儿的想法本想免费售出的,如今售卖十文钱已经很不错了。再说了《石头记》只是《西厢记》的前头兵,后续《西厢记》作为一个完本的故事占领市场才是重中之重。”
刘宏达和沈松文顿时恍然大悟,心中不禁赞叹林婉儿的聪明。可是如果曹雪芹知道知道自己《石头记》竟然以十文钱的贱价出售,想来也会急得重新醒过来,臭骂林婉儿暴殄天物。其实林婉儿还有自己另一层打算,《石头记》总共120回,能省着用就应该省着用,“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嘛。
《石头记》在上京城很快风靡起来,传播速度呈现惊人数量增长,很短的时间内上京城人手一本,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林婉儿,将林婉儿才气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地位,不少人认为林婉儿已经超越了陈诺诺,是无可争辩的天下第一才女。不过也有人说林婉儿“才气虽盛,心思却难和才气相称”。指的就是《石头记》里面的那篇“宝玉初尝*情”,听到这件事情的纪昀大大学士跳着脚骂道:“一群狗东西。”也有一些人对“初尝*情”进行了另一番解释,说是林婉儿对当前社会黑暗的无情揭示,这话传道林婉儿耳朵中,林婉儿翻了翻白眼,说:“真无聊。”
与《石头记》名声大振相对应的是一些暗地里进行的事情,首先是上京城内。那几家非潘家掌控的小书局。开始有意无意向《石头记》示好,原因是有人传出话来:《石头记》之所以能够在上京城出版,完全是兵部尚书洪新甲出面。作为生意人敏锐嗅觉也早就明白了朝廷猫腻——这是陛下的意思。其次,便是朝廷内部的微妙变化,皇帝陛下将礼部侍郎调往兵部,又让兵部尚书洪新甲手下的一位小官吏入了礼部。众所周知潘春伟最重户部,其次礼部。陛下看似无心之举却极为微妙,当日朝堂之上隐隐有风雷之声,隐而不发,却又静寂无声。
潘春伟沉默不语下了朝堂。双手笼袖,一群官僚将潘宰相围成一团,其中那位被调往兵部的侍郎辛弃物脸上露出极为不解的神情。开口问道:“座师,陛下此举无疑在礼部插上了一把刀子。众人都知道,洪新甲虽然是兵部尚书,但是在兵部之上还有夏侯大将军,大将军常年在外,但是一旦回朝,必定在兵部一言九鼎,此外徐大脑袋拥兵三十万坐镇西凉,就是连陛下也要忌惮三分。朝廷仰仗座师,如今此举无异于鸟尽弓藏……”辛弃物没有将话说完,似乎想起“兔死狗烹”对座师大不敬。
潘春伟没有答话,而是狠狠瞪了一眼辛弃物,故意停了停步伐,和身后的洪新甲并肩而行:“洪尚书,近来大将军身子可好?”
洪新甲微微弯腰,语气恭敬的回答道:“大将军身子依旧健朗,宰相大人挂心了。”
潘春伟点点头,没有继续说些什么,上了马车回相府去了。潘春伟到了相府,马上有小丫鬟送上茶水漱口,准备好清淡饭菜,几个小妾姨娘也纷纷落座。潘春伟与其他官员不同,有空腹上朝、下朝饮食的习惯,平日里也不爱女色,自从潘仁美和潘美美的娘亲去世之后,就再也没有娶妻打算,如今相府里这机房小妾都是陛下和皇后张罗赏赐的,潘春伟也不推辞,只是对陛下和皇后说:“微臣不排斥纳妾,但是只能为妾,不能为妻。微臣性情凉薄,但是也不敢忘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虽然发妻已去世,但微臣心中只有这么一位妻子。”陛下和皇后感其心诚,也便答应了。
吃过早饭,潘春伟去了书房,处理一些政务,听到窗外有嬉闹之声,微微皱眉,潘家规矩,不能接近书房,少有人有权利能够破此规矩。
潘春伟站起身来,走到窗户边,轻推开窗户,看到潘仁美,心中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沉声喝道:“仁美,你进来。”
潘仁美听到父亲声音,心中一紧,忙不迭进了书房,潘仁美不知道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低头说道:“父亲。”
潘春伟抬头望向远处,眼神越过书房前的草坪,不似平日里那般出言教育,而是问道:“仁美,你知道为父为什么空腹上朝吗?”
潘仁美微微一愣,虽然知道父亲有空腹上朝的习惯,但是至于其原因真是丝毫不知,以往认为是父亲习惯,如今看来确实有隐情。
潘春伟不等自己儿子回答,说道:“朝廷是争名夺利的地方,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人就会在背后向你捅刀子,阴谋诡计无处不在。为父空腹上朝是因为要时刻保持警惕性和饥饿感。”
除了读书道理,潘仁美很少听父亲讲其他一些事情,今天不明白父亲是怎么了,开口说道:“父亲是朝廷肱骨,辅政能臣,陛下器重,皇后关心,再说了妹妹贵为皇子妃,父亲没有必要……”潘仁美没有继续说下去。
“没有必要如此小心翼翼?”潘春伟万年不表的严肃脸上,突然露出苦笑,这让潘仁美有些不知所措,潘春伟扭过身来,看着自己的儿子。说道:“仁美,你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陛下英明不是一句恭维的话,陛下真的是一位千古明君,超越以往任何一位君主。如今朝廷说起来是三足鼎立,为父、大将军夏侯襄阳、西凉王徐骁,陛下最为厉害的地方是,大将军和西凉王本不在上京城但是却一直制衡着为父。陛下的心善也便在于此。若是没有朱雀门事变。想来当年的太子赵建成会登基称帝,若如此,为父、夏侯襄阳、徐骁断然没有活着的可能性。更别提封王做宰相了。每一代帝王最先开刀的往往都是身边立过汗马功劳的功臣,陛下没有,反而以一己之力构建了如今局面。北部抵御匈奴的战略防线一直是军饷大户,无形之中制衡着户部。上京城内的兵部制衡着刑部。虽然西凉王在京没有势力,但是相对独立。坐拥雄兵,对为父的制衡更为严重。”
潘仁美听到父亲赞赏徐骁,脸上露出不屑之色,那西凉土地贫瘠。多是蛮人,上京城读书人多有鄙视。潘仁美也觉得西凉不过是一个纸老虎,西凉王不过是个脑袋出奇大的莽夫。
潘春伟看到儿子如此表情。无奈的摇摇头:“仁美,你见识太短。为父向来不佩服他人。即使到了今日,能入为父法眼的人也不多,当今陛下英明神武,为父敬重,大将军果敢杀伐,但是只能算是半个,而西凉王徐骁是真正的英雄,为父是真真切切的佩服。可能一开始接触,你觉得此人粗俗不堪,但是稍加接触,你才明白此人上大智若愚、重情重义。上京城文人喜欢骂徐骁,骂他是二皇帝,军痞子,可是你曾听说过陈贤和纪昀说过徐骁一句坏话?没有,因为这两位读书人是真正的明白人。”
相似小说推荐
-
望门农家女 (飘絮纷飞) 潇湘书院VIP2017-04-12完结穿越成村姑?不怕,咱有家人疼爱!几间破草房,没钱?不怕,咱有医术,会种花。极品亲戚找上门?...
-
野人娘子 (福宝) 2017-03-11完结所向披靡的英武少将军穿越到远古蛮荒时代,捡到一个被部落驱逐的土著女野人。土著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