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看到林婉儿用手指指了指自己,心中有苦说不出,看着大汉慢慢的逼近自己,带着哭腔的说道:“麻烦轻点。”
杨二喜皱皱眉头,什么乱七八糟的劳什子。挥舞起如同砂锅般的拳头向李恪砸去。只听一声哀嚎传遍整个牢房。
赵乾回到皇宫,马不停蹄去了御书房,值班太监说。陛下不见任何人,于是赵乾长跪门前不起,算是无声的抗议了,皇帝陛下也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三皇子的态度。先后有礼部、礼部、户部、钦天监、大理寺等诸多官员先后进了御书房面圣,于是那句“不见任何人”变成了“不见三皇子”。
皇后娘娘知晓陛下日理万机。每日都会送些补品进御书房,今日也不例外,看到赵乾跪在那里,忍不住摇摇头。开口说道:“这宫里千算万算,足足有不下百双眼睛盯着你,没想到还是让你逃了出去。你说你父皇能够不生气吗?”
赵乾低头说道:“儿臣知错了。但是婉儿被关进大牢,儿臣不能不去看啊。”
“哎。又是这句儿臣知错了,你每次犯了错误,道歉认罪从来都是第一时间,就是不见你如何改成。也不知道这林婉儿给你下了什么迷糊药,她一进京,你这就呆不住了。”皇后语气平淡的说道,想起当初去澶州林家小院,林婉儿确实不错,但是皇后就是不明白,自己这个孩儿到底看上了林婉儿这丫头什么地方,莫非两人性格原因,都有些行事乖戾。
赵乾嘿嘿一笑,一点也不觉得尴尬:“母后,婉儿的有些好,不是接触了就能了解的。我想这世上如果要选出一个了解她、理解她的人,非儿臣莫属了。”
皇后摇头一笑,伸伸手让身后的宫女先将桂圆莲子八宝羹送进御书房,避免凉了,对赵乾说道:“也就你能说出这种话来,好像天下最了解那丫头的就是你了。得了,母后进去帮你求求情。”
说完,人便进了御书房,款款向陛下行了一礼。
皇帝陛下看到皇后进来,放下手头的朱批毛笔,笑着说道:“都是自家人,哪里需要如此客套,来来,陪朕一同喝些羹汤。”
皇后娘娘浅浅一笑,一边盛舀羹汤,一边开口说道:“陛下,还生乾儿的气呢?”
陛下一听到赵乾的事情,忍不住冷哼一声:“这油头滑面的家伙,一点也没有皇子应该有的威严,竟然不顾朕的旨意,又一次私自逃出宫去。还用了投石器,真是气死朕了。”平日里皇帝陛下严肃威严,少有情绪流于龙颜,只有在皇后身前提到自己几个孩子的时候才会流露出为人夫为人父的情感来。
皇后舀起一勺羹汤,轻轻吹了吹递到陛下嘴边,说道:“也只有乾儿能想出这种方法,听说这投石器被送往镇北军,那群能工巧匠怎么说?”工部一直派遣大量能工巧匠驻扎在镇北军,目的就是为了研制更锋利的刀、更快的箭对付匈奴骑兵,原本投石器体型巨大,是攻城掠地所用,不适合对付机动性更好的匈奴骑兵,但是赵乾研制的投石器拆装方便,形似弓弩,但是威力更大,让那群能工巧匠叹为观止。
陛下听到皇后提及投石器,脸上荡漾起笑意,揽住皇后的腰肢,举起一本奏折,仰头一笑,说道:“这不夏侯襄阳呈上的奏章,说投石器制作精良,极为方便,但是镇北军人才有限,难以照猫画虎制作出来,要派人回京,请教这位机关大师,偷偷学了几天木匠活,就被别人称作大师,哈哈。”陛下虽然气恼赵乾,但是言语之间也多有赏识。
皇后自己都愣了一愣,赵乾每日的事情都会由太监禀报自己,虽然知道赵乾近来迷上了木匠活,但是也只是以为赵乾在打发时间,没想到竟让让他制造出了一架投石器,还利用这投石器飞出了宫去。
皇后不自觉一笑,接着问道:“乾儿虽然造次,但是也是因为林婉儿进了上京城,前几天乾儿还能窝在宫里,可是林婉儿入了牢,这不乾儿心急火燎的才逃出宫去。”
“哦?”陛下听到其中还有这样的缘由,不自觉来了兴趣,说道:“也不知这林婉儿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入小文榜也就罢了,还能一口气夺了天下八分文采,入了八首,培养出的两个弟弟也都是可造之材。翰林院那边给两兄弟做出了评价,林翰林才情极高,性情洒脱,能成文人大豪,就连纪昀那个老顽固都喜欢的很。不过朕更看重的是林乾毅,虽然科举考试并不出众,但是入了翰林院却十分踏实,平日博览群书,内敛持重,以后能当个好官,说不定能成成为我大魏国的肱骨之臣。”
皇后笑着说道:“陛下,这赞扬的话是不是有些过了?”
“没过,没过。”陛下像是回忆起陈年往事一般,说道:“朕曾经思索过,那些科举考试能拔得头筹、独占鳌头的状元,将来成就往往也就局限于诗词歌赋之上,在治国为官方面往往不出彩,反而是那些科举考试不出彩的人,反而能够有所建树,为国为民做出不少大事、实事。”
皇后拿出手帕帮陛下擦了擦嘴角的羹汁,说道:“这也为难了林婉儿,一家大小都要照顾,还能培养出两个好弟弟。”
陛下仰头大笑,从厚厚的奏章中取出两封,轻轻抛在桌子上,摇头说道:“这林婉儿也好生有趣,不但将乾儿迷得神魂颠倒,就连硕儿也是十分好奇,派人打听消息。这有两封来自济南府的奏章,一封是诸葛正我写的,说林婉儿恃才傲物、恃财傲物,全然不将济南读书人放在眼里,辱骂济南读书人,越俎代庖插手济南府政事,望陛下惩责。另一封是济南府尹陈和上奏,说林婉儿贤孝心慈,怀才而不自傲,散财而心善,胸怀天下黎民苍生,是个奇女子,望陛下下旨嘉奖。”
皇后也觉得有趣,将两封奏疏拿起来,诸葛正我奏章后面附带着济南读书人的集体签名,陈和的奏章后面附带着山西难民的集体签名,只是不知道该信那一封奏章。皇后开口问道:“陛下,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陛下最擅长的就是调和各派系关系,于是又拿出自己制衡之术,说道:“还能怎么办,都说这皇帝好当,可是最不好当的就是皇帝。下旨将林婉儿押入大牢三日,算是为济南读书人出气,也是惩治林婉儿目无法纪、当街打人之罪。出狱后下旨嘉奖,赞林婉儿接济难民有功,特允许林婉儿万寿节进宫用膳。”
此时,远在大牢里的林婉儿不忍心继续看到李恪被打的悲惨画面,也不忍心听到李恪的惨叫声,一直觉得自己挺善良、挺乖巧的林婉儿觉得杨二喜太过分了,打人、动手真狠,全然不把李恪当人看,于是……林婉儿转过了头,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第026章 什么女人是真傻
ps:(今日一章,明日两章。写书辛苦,不能只写不看,竭泽而渔,现在就去充电看书了!)
两道圣旨一前一后进入吏部大牢。
第一道圣旨是责罚林婉儿目无法纪,于济南府辱骂读书人,当街殴打宰相客卿,责罚入狱三日,闭门思过,以儆效尤。
第二道圣旨是赞许林婉儿心怀慈悲,怀才而不自傲,散财而心善,胸怀天下黎民苍生,于济南府接济山西难民,赏赐万寿节进宫用膳。
一罚一赏,有理有据,旁观者看来总有些荒诞的怪异感,还有一丝丝的喜感。
范正芳听到两道圣旨先后下达的事情之后,第一句是:“这算哪门子圣旨”,说完马上禁声,生怕隔墙有耳,将自己这句大逆不道的话听去,明里暗里阴自己一把。范正芳为官多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事情,心中思索几番,圣旨不能违抗,林婉儿要好好贡着,命人好吃好喝送往大牢,恨不得再请上京城有名的戏班子进大牢给林婉儿唱几首小曲听听。
潘仁美倒是派人来问过林婉儿的情况,范正芳想了想,潘公子和林婉儿有过节,但是一直都在幕后,亲自来大牢的可能性不大,让来人回话:“没有上大刑,但是也绝对没让林婉儿好过。”
林婉儿坐在狱中看着两封圣旨,一手托着下巴,心里也想到:“这算哪门子圣旨,还不如来一道圣旨说是功过相抵,不惩不赏,自己卷一卷铺盖卷,直接回澶州得了。还乐得个清净自在。”
林婉儿百无聊赖的站起身来,突然想起自己穿越前的一件趣事,前生有两个男人对自己很重要,一个是他,另一个是自小一起在孤儿院长大的顾哲,顾哲自小也是没见过父母,一直将林婉儿当作亲姐姐看待。后来两人一起上高中。顾哲脑袋瓜聪明的很,理科无敌,这里的无敌是数理化一门百分。他恨不得得一百一十分,还能提前半个小时交卷,这在当时的高中是一桩趣事,经常有家长父母请顾哲去家里当家教。费用十分可观,所以在高中林婉儿和顾哲的生活费都能自理。顾哲脾性也是张扬。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林婉儿生气,在这点上,林婉儿没由来的想起赵乾这厮。
有一次。林婉儿和他人产生了过节,在操场上有些推搡,顾哲还在上课。听到这件事情,二话不说。不顾老师责罚和同学劝阻,拿起一根削得尖尖的铅笔,冲到操场上,狠狠扎了对方几下,每一铅笔都深可见骨,林婉儿当时拦都拦不住。对方也不是省油的灯,放学之后招人又将顾哲狠狠打了一顿。这件事情很恶劣,让当时“以严治校”的秃顶老校长大为恼火,开学校大会的时候,将两队学生叫上讲台,优秀学生站在右边,不良学生站在右边。顾哲顶着猪头站在中间,冲着台下的林婉儿嘿嘿傻笑。
相似小说推荐
-
望门农家女 (飘絮纷飞) 潇湘书院VIP2017-04-12完结穿越成村姑?不怕,咱有家人疼爱!几间破草房,没钱?不怕,咱有医术,会种花。极品亲戚找上门?...
-
野人娘子 (福宝) 2017-03-11完结所向披靡的英武少将军穿越到远古蛮荒时代,捡到一个被部落驱逐的土著女野人。土著女:“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