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恶女当家 (兰英)


  林婉儿微微皱了皱眉头,觉得下面的乞丐有些可怜。倒不是林婉儿有悲天悯人、接济天下的情怀,而是眼前情景实在太过揪心。如果林婉儿在澶州听说了山西发了大水,淹死的不少人,也只会感慨一下,并不如何上心,但是如果看到某个孩子光脚没鞋穿,林婉儿肯定心里发酸,追着孩子要给孩子买一双鞋。
  林婉儿一直都是一个理性的感性者。
  客栈下面的乞丐看到林婉儿露面,纷纷站起身来,仰头看着林婉儿。林婉儿语气有些恼怒的说道:“哼,这官府就不管吗?”
  刘宏达也站起身来,走到窗台边,解释道:“管?怎么管?济南府不是其他地方,其他地方府衙得到朝廷拨发的银两,虽然层层剥扣,但是总有一些银钱能到百姓手里。可是济南府多读书人,而朝廷也十分重视读书人。银钱由朝廷拨发到济南,济南府尹陈和从没有中饱私囊过一分钱,可是那群读书人却占用了大部分银钱。刘某听说,有一位上过小文榜的济南读书人喜欢上江南的竹,说是喜欢竹子气节,便让人从江南移植了十株竹子来济南府,听说一株竹子不下百两,十株竹子便是千两纹银,这一千两银子只是满足一位读书人的喜好,如果用来接济百姓,不知道能救活多少人。”
  林婉儿用小手重重的砸了门框一下:“什么狗屁读书人,书都读到肚子里了,真真的是狗东西、伪君子。”
  说到底,济南府的特殊情况是因为有一股能和府衙分庭抗礼的势力存在,这股势力就是所谓的读书人,这群读书人不但不耕种,而且站在更高的地方,以道德审判的角度俯瞰其他人,可是自己却不能严以律已,反而将更高的要求强加于他人。
  刘宏达顺手将门窗关上,不让街市上的场景落入林婉儿的眼中,说了说《西厢记》的窘迫场景:“林大家,《西厢记》到了济南府受到了阻力,说到底是因为一个人的原因。”
  “什么人?”
  “诸葛正我。”
  “诸葛正我是谁?”林婉儿回到座位上。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沈松文此时开口说道:“诸葛正我是范诺诺的老师,而且诸葛正我是济南读书人的楷模。过些时日济南府为诸葛正我兴建的诸阁马上就要竣工了,听说要邀请济南府所有读书人一同上阁作诗。”
  林婉儿瞬间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原因,自己和范诺诺之间有说不清的纠葛,这诸葛正我作为范诺诺的老师当然要为弟子出头,不能让林婉儿盖住范诺诺的风头,既然这《西厢记》是你林婉儿写的,我便让其不能在济南府发行,既然你林婉儿风头无两,承蒙陛下恩泽能够进京面圣,那么就让你进济南府都不那么顺利。
  林婉儿捏起一个葡萄,轻轻扒开皮,咬了一口,说道:“明天支起一口大锅,煮饭放粮,让街上吃不饱的穷人都好好吃上一顿。”
  沈松文商人习性不改,觉得林婉儿煮饭放粮的举措不妥,开口劝道:“林大家,做善事可以,可是当前情况危机,能投入到《西厢记》的银两有限,如果再支出多余的银钱,肯定入不敷出,到时候必将更加举步维艰。”
  林婉儿轻轻瞄了一眼沈松文,还没有说话,刘宏达已经站出来,说到:“沈老板如果觉得不妥,大可以退出三家书局联合,林大家的吩咐的事情,刘某马上去办。”说完,人便蹬蹬的下楼了。
  沈松文唉声叹气,这刘宏达时常在某些事情上呛自己,还以退出三家书局联合为由挤兑自己,实在可恶,但是如果真的退出三家书局联合,肯定赚不到钱了,哎,只能吞下了,沈松文站起身来,说道:“林大家,沈某也先忙去了,明日煮粥放粮肯定是一件大事,沈某怕刘老板忙不过来,也帮忙去了。”

  ☆、第017章 横眉冷对千夫指

  济南府发生了一件大事,刚刚进入济南府的林婉儿煮粥放粮,衙门以前不是没有做过这种事情,山西难民急匆匆跑到衙门口,伸出碗筷眼巴巴的盛着米汤,骤然发现,那清汤清澈见底,哪里能够称为米汤啊。
  可是林婉儿的煮粥放粮不一样,真真切切的大米倒入锅中煮的恰到好处,拿一根筷子插到米汤中,筷子能够屹立不倒,此外还提供了馒头和腌制的咸菜。
  有个从山西那边来的小孩子跟在父母后面可怜兮兮的看着冒着热气的米粥,狠狠咽了一口口水,等米汤入口的一刹那,哇哇大哭起来。
  林婉儿看到这一幕,将手中的长勺递交给陈笑笑,走到孩童面前,开口问道:“孩子,怎么哭了?是不是米粥不好吃?还有馒头。”林婉儿说着又将几个馒头放在孩子的怀中。
  孩子止住了哭声,看到眼前的漂亮姐姐有些害羞,脸色微红的低下头:“我只是伤心,伤心如果明天吃不到这么好吃的米粥怎么办。”
  林婉儿哑然失笑,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脑袋,冲着满街的人喊道:“明天还有米粥可喝,馒头可吃,大家伙敞开了肚子吃,吃穷了算我林婉儿的,就是不能不吃饱。”
  人群中一阵欢呼,然后呼啦啦跪倒一片人,口中齐声呼喊“林婉儿,林婉儿”。
  林婉儿看向孩子,问道:“这样行不行?”
  孩子脸上荡漾起如同阳光般的笑容,猛的点头,旋即脸色又是一黯,小心翼翼的问道:“那后天呢?”
  林婉儿说道:“也一样。”
  煮粥放粮确实是一件大事,购买大米的银钱不用说,光是维护秩序就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到了后来宝玉和玉宝都扛着两个大长勺,站在冒着热气的大锅后面,气喘吁吁的帮忙。
  这件事情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在济南府炸开了锅,按理说,煮粥放粮是天大的善事,但是却经过读书人的嘴巴变了味道,说是这林婉儿越俎代庖,看似接济百姓,实则是在捣乱,试问如若天天煮粥放粮吸引山西难民来济南府,那么济南府会面临人口爆炸,本就拮据的官府可能连放粥的银钱都没有。退一步再说,难民多是少教养的粗鲁之人,不服管教,救活一个还不如死一个。
  风言风语不断在济南府传播,传到难民耳朵里,也传到林婉儿耳朵里,难民皆是群情激奋,组队要去济南衙门讨个说法。
  不过林婉儿却依旧优哉游哉的煮粥放粮,全然没把流言蜚语放在心上,私底下还开玩笑说:“这群读书人真是吃饱了撑的,稀里糊涂的说了一大篇骂我的话,还不如直接给我按上一个把社会主义羊毛的罪名来的简洁明了。”
  众人不解,开口问道:“何为社会主义?”
  林婉儿解释道:“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无处不温饱,无处不平均的一个地方。”
  众人对林婉儿时常蹦出奇言已经见怪不怪,只是觉得如果世间多几个像林婉儿这样的善人,说不定那个“社会主义”真会到来。林婉儿摇摇头,不想继续深究这个问题,因为那还要涉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起来又是很复杂的。
  虽然有不利于林婉儿的言行,但是官府并没有多么阻拦,而且还无形之中多有帮助,比如运送粮车,多有衙役明里暗里的帮助。煮粥放粮的客栈前多有衙役走动,帮助维持秩序。明显是受到上级暗示,这让林婉儿对府尹陈和的感官多有改善。
  林婉儿的煮粥放粮还引发了一个连环效应,难民本身便是耕农,平日里下地干活惯了,如今吃饱了却只能躺在阳光底下晒太阳,就感觉身体拧着一股劲,浑身难受,然后自发性质的将济南府上上下下“打扫了”一边,比如济南府以往很著名的黑虎泉,由于泉眼堵塞,泉水溢出,平时臭气熏天,难民们将泉眼疏通,引流入护城河,如今泉眼清澈,泉水甘甜如昔。林婉儿煮粥放粮的水就是这黑虎泉的泉水。
  一日,像往常一般,林婉儿准时煮粥放粮,难民很有秩序的排队。林婉儿忙乎了整整一早上,腹中也是**,随手端起一个最大号的碗,自己给自己盛了一碗米粥,然后拿起一个馒头,抄起几块咸菜,找了一个凳子坐下。
  周围难民自觉给林婉儿让出一个位置,有些人眼圈微红,林大善人真是没有架子的大善人。
  林婉儿心满意足的坐下,咬一口馒头,吃一口咸菜,喝一口米粥,米粥入胃,浑身暖洋洋的。
  林婉儿对面坐着一位老者,老者慈眉善目,穿着朴素,虽比难民好上不少,但是衣服上也有不少补丁。老者也在美滋滋喝着碗中米粥,抬头看了一眼林婉儿,林婉儿也抬头和老者对视一眼,善意一笑,开口问道:“老人家,这米粥不好喝?”
  老者摇摇头,指了指身前的米粥,说道:“从未喝过如此美味。”
  林婉儿觉得老者举止不凡,如果是难民想来以前也是读书识字的人,只是天灾人祸非人力所能抗拒,流落到此。
  老者捋了捋额下白须,开口问道:“老夫问林大善人,这世间人可分三六九等,七十二行?”
  林婉儿不知道这老者为何问了这么一个问题,点点头,说道:“当然,农者耕田,商者行商,医者医人,铁匠打铁,官者为民,世间行业三百六,人人在其位,做其事,才能国泰民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