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母听女儿这么说,也觉得很有道理,想了想,便不再说什么,由着沈雅买。
等到东西买的差不多了,也到了吃饭的时间,原本母女俩是打算吃点家里带出来的干粮随便对付一下,不过现下既然有银子,偶尔奢侈一把也是可以的。
当然她们可不舍得去什么酒楼之类的地方吃,只在街边要了三碗牛肉面,一人一碗,美美的吃下了。其中一碗是给车夫的,算是沈母请他吃的,一共花去了十五个铜板。
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下肚,沈雅顿时感觉浑身都热了起来,胃里也暖暖的,很舒服。三人吃完饭,略微休息了一下,就赶着牛回村了。
回到村里,沈雅和母亲将一牛车的东西搬下来,花了大约半个时辰,才收拾好。黄昏的时候,沈琰从学堂里回来,才刚到门口,就闻见一股扑鼻的香味,那是米饭的香味,还有菜香,肉香,久违的香味,直逼得沈琰肚子咕咕直叫。一口气跑回了家中,就见桌子上摆了好几盘菜,有白菜炖猪肉,炒兔肉,青翠欲滴的青菜,真是色香味俱全,让是食欲大开。
“琰儿回来了,快去放了包,坐下吃饭吧,饭已经做好了,就剩下一个汤了。”沈母端着饭出来,见沈琰已经回来,忙笑呵呵地道。
“娘…娘…咱们家哪来的钱买这么多菜?”沈琰以为,就算母亲问隔壁孙大娘借了五贯钱,也顶多和往年一样买些番薯,面粉回来,却怎么也没想到,家里竟然会做这么多菜,在他印象中,每年过年过节的时候,也没今日的晚饭这么丰富。
“这孩子,哪来的这么多问题,先放了包吃饭,呆会在告诉你。”沈母知道儿子会惊讶,事实上她也没想到,家里也会吃上这么丰盛的一顿饭,十几年了,想到她一直没能给女儿,儿子一个幸福的家,沈母就觉得心中无比的愧疚与心疼,想想就忍不住眼眶湿润了。
“娘,你怎么了?”沈雅端着蛋汤出来的时候,就见沈母悄悄地用手掌抹眼泪,瞧了身旁的琰儿一眼,见他依旧一副呆呆的神情,心知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就没问他。
“没事儿,娘就是高兴。”沈母见女儿脸上的担忧之色,忙收起脸上的情绪,笑道,她应该往好的方面想,家里如今条件也改善了不少,她应该高兴才是。
沈雅见母亲很快又恢复了之前的神态,也就放下心来,一边将手里的汤端上桌,一边转头催促沈琰进房间收拾好了出来吃饭。
沈琰听阿姐的吩咐,回房放下包,刚打算掀帘出去吃饭,眼一撇,就见自己的书桌前,居然整齐地放了三叠宣纸,旁边也多了几支毛笔和一方砚台。转头又看见自己原本放被子的地方,换了一条崭新的被子。沈琰情不自禁地摸了摸眼前的被子,感觉又软,又舒服。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切来的太快,沈琰一下子有些反应不过来,怎么阿姐与娘去了一趟集市,竟带回来这么多东西,尤其是这被子,和桌上放着的宣纸,瞧宣纸的质量,一看就是上好的纸,而且还有三叠这么多,够自己用很长时间了。
他急忙转身,掀帘进了前屋。
“娘,阿姐,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屋里,那些…?”沈琰已经被眼下的情况弄懵了,连带说话有有些语无伦次。
沈雅见他一副急切的模样,只是抿着嘴笑,也不解释,沈琰见母亲和阿姐似乎都没有解释的迹象,原本焦燥的心反倒平静下来,他苦笑一声,明白自己要是现在不吃饭,母亲和阿姐看来是不会向自己解释了,于是他索性拉开身旁的椅子,坐下,端起眼前的白米饭呼啦啦就往嘴里塞,看的沈母一个劲地在旁边喊慢点,慢点。
这饭菜,真是太香了,沈琰从出生到现在,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菜,他现在也不管那被子,宣纸是哪来的,一心就只扑在这饭菜上了。
沈母和沈雅他狼吞虎咽的样子,相视一笑,也不再多言,低头吃饭。
第十九章 家庭会议
吃过晚饭,沈雅帮沈母收拾好碗筷,一家人便围坐在桌边,打算开一个家庭会议。
“琰儿,你还记得昨日我从那头鹿中取出的东西吗?”沈雅见沈琰一吃完饭,就乖乖地坐在桌边,看着她们两个,一脸我等着你们解释的神情,不禁感到好笑,看来他对家里发生的改变很是在意。
一家人之间不该有什么隐瞒,这个沈雅是知道的,所以下午回来她就和母亲商量,晚上的时候把一切事情都告诉琰儿,包括自己欺骗他向隔壁孙大娘借钱的事情。
当然,玉钗的事,她不打算说。不是她故意隐瞒,只是下意识觉得,不告诉琰儿,更妥帖。
在沈雅看来,沈琰要比一般大的孩子心理年龄更成熟些,不像村里孩子那般成天嘻嘻哈哈,到处疯玩,他的心思比较细腻,又很敏感,虽然头脑极聪明,却极爱钻牛角尖。若是告诉了他玉钗的事情,难免会让他胡思乱想,反而影响了他的学业。
和琰儿相处了那么长时间,沈雅对他还是有些了解的。虽然平日看他,总是一副安安静静的性子,除了看书,就是微笑地看着她和母亲聊天,也不插话,很乖的样子。但沈雅感觉的到,他对自己没有父亲一事非常在意,只是平时隐藏的很好。偶尔言语闲谈间,却还是能流露出一二。
单亲家的孩子,不管平常表现的有多正常,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丝阴影存在,沈雅是过来人,对此深有感触。
所以如果和他讲了玉钗的事,势必会让他联想到自己父亲,因为母亲说了,那玉钗是她成亲的时候外婆给她的嫁妆,这意思也很明显了,就是她们是有爹爹的,只是她们这个爹爹从她们出生后,就离开了。沈母并没有说过她们的爹爹已经去世,那也就是说,她们的爹还在的,只是不知道去了哪个地方。
“记得。”沈琰闻阿姐提起昨日在后山的事情,一脸一紧,点点头。那件事令他印象太深刻,他想不记得都难。阿姐醒来后很多地方不一样了,变得有主见,有学识,在他过去的十几年里,从来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还存在一种草叫山茄子,可以用它来制作迷药,迷倒任何人或者动物,也不知道在一只动物身上开了一道血口子,还能通过针和线将其缝起来,并且能保证动物不死。这一切对他来说,都太过不可思议,可却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自己眼前。他觉得阿姐比村里的夫子懂得还多,看着现在的阿姐,他心底总有一个感觉,他似乎更喜欢现在的阿姐。这种想法让他觉得很愧疚,也很矛盾,总觉得对不起以前的阿姐。
不过,自昨日下午,阿姐对自己说了那番话后,他终于幡然醒悟——不管是现在的阿姐,还是以前的,他都会拼尽自己一切来保护,因为她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人之一,还有一个,当然是母亲。
“琰儿,昨天你看到的那个东西叫麝香,嗯,就是它,我在药铺卖了十两银子。”沈雅不知道沈琰在想什么,只是单纯地告诉他今日上午发生的事情。
沈琰原本还在因为阿姐刚才的询问,思绪有些神游天外,却不想阿姐的下一句话,就如同一道炸雷,炸的他耳边嗡嗡作响,昨日的那个黑乎乎的东西,竟然卖了十两银子!!哪怕是他这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都知道,十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在他看来,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他们家从来没有一下子得这么多银子过。
看着沈琰呆愣的神情,沈雅和母亲都笑了。这个消息对他来说,确实有些惊人。沈雅因着自己是现代人,对古代的钱没多少概念,所以虽然当时那个掌柜说给自己十两银子,自己到也没那么吃惊,沈母那时虽也惊讶,但反应没那么激烈,沈雅觉得,母亲当年可能见到过比这个更多的数量,所以还算镇静,但是琰儿就不同了,在他印象里,家里能有个一两银子,已经算是不错了。
沈雅之后又将骗了他的事情告诉他,以及为什么骗他的原因,最后,又把她和沈母买了些什么东西,都一一作了交代,对于阿姐和母亲买的东西,沈琰倒也不是很在意,不过,那床新的被子和桌上的笔墨纸砚,确实让他很开心。所以谈话一结束,他就钻进了自己的屋子,在买来的新纸上,开始练字。
时间过的很快,一眨眼,两天又过去了。这几天,沈雅又去后山猎了些小动物,大型动物不是每次运气都这么好,能看到,所以沈雅只猎了些小的,家里准备的粮食也足够她们过一个富足的冬天了。
这两天天气好,沈雅和母亲闲着就将屋里的被子,被褥拿出来晒晒。下午沈琰也早早地回来,说是学堂放假了。
晚上天气有些冷,母亲用买了炭烧了坑,一家人暖暖和和地睡了一个好觉。沈雅印象中,这是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睡得那么踏实,那么温暖舒服。
早上起来的时候,沈雅有些赖床,怎么都从被窝里爬不起来,因为家里烧了炕,晚上她是脱了袄才睡,从被窝里坐起身,沈雅顿时感到一股寒气逼来,冷的直哆嗦,赶忙又钻进了被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