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太阳渐渐西沉,如火般的晚霞映红了半边天。
天空的云彩,也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千姿百态,或如旗帜飘扬,或如骏马奔腾,很是壮观。
杨端午坐着马车,正好遇上了林安夜和杨美丫。
“姐姐。”杨美丫拉着林安夜的手,叫道。
杨端午说,“真巧,我正从京城回来。你们是要去哪里?”
林安夜说,“美丫新做了几件衣裳,给岳母大人,我们也是想去杨府拜访一下大家。”
杨端午说,“说来真的惭愧了,自从去了大坟脚村之后,我去杨府就去的少了。娘和大哥他们都还好吧!”
杨美丫说,“都好着呢。娘就是太想念四哥哥了。”
杨端午叹气说,“逸辰长年外出带兵,我这次去京城,本想顺路去看望他的,没想到逸辰不在京城。逸辰实在是太忙了,难怪娘亲想念。”
杨美丫说,“四哥哥公务繁忙,一年也回家不了几趟。不过如今也算是太平年,姐姐可以多和四哥哥谈谈,要他多回家看看。”
杨端午说,“虽然是太平了,可是鞑虏还是虎视眈眈,逸辰只怕是任务艰巨啊!”
林安夜说,“光站着说话则么行?不如,一起去杨府坐坐,等下我再送你回大坟脚村。”
杨端午说,“也好,我也是想去看看母亲了。”
于是,一行人去了杨府。
杨府里。
厨房里,炉火上的锅冒着阵阵热气,伴随着这热气的弥散,一股香气也弥散了开来。
锅内,是一盅莲子羹,在这炎热的时刻,莲子是很好的补脾食品,特别适合胃口不好的人。
外面的院子里,荷叶像一个个大盘子一样扣在水面上,粉色的荷花,似乎很是喜欢太阳,越是晒的厉害,就越是长的旺盛。
虽然正值午后最热的时刻,但杨府里,却还是透着阵阵幽凉,特别是在书房里,不仅茂密的树叶将书房的屋顶给严严的遮盖住了,镂空的窗户,也都敞开着。
从水面上吹来的气息,带着丝丝凉意,让坐在书房中的人,觉得很是舒服。
不过,此时活的最滋润的,应该还是在那池塘里悠哉悠哉地鲤鱼,而和鲤鱼作伴的,是一些螺蛳和小蟹。
第422 宠溺
正
而那些丫鬟们,还是要冒着大太阳,穿梭在各个房间。
杨端午拜见了谢灵和杨宗闰夫妇,就带着倪以勒在杨府上散步。
不一会儿,谢灵走了出来,拉着倪以勒的手,又是抱又是亲的,还说,“终归是太小了,若是大一些,牙齿长好了,我这里天天都要打糖给雨泽吃,顺便也可以给以勒一些。”
杨端午说,“娘,小孩子还是少吃糖比较好,吃坏了牙齿,日后长了蛀牙可不好了。”
谢灵笑道,“是是是,不过你五妹妹从小就爱吃糖果,可惜那个时候太穷,都没有给她买。这不,每次过来,美丫都会要了一大袋糖果回去。她说啊,吃来吃去,还是娘这里做的糖果最好吃。”
杨端午说,“美丫啊,从小就是个贪吃的。”
谢灵看杨端午怎么也不像是开心的样子,倒是忧心忡忡,郁郁寡欢的,就问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杨端午叹了口气,说,“娘,你在大坟脚村也住了一段时间了,可知道倪家祖母一辈的,过去可有什么小妾和主母争宠的事?”
谢灵说,“倪家?这倒是没听说过呢。我去大坟脚村的时候,倪家都分家啦。”
杨端午又问,“那么娘可知道,过去周府上,可有一个嫁到大坟脚村的女儿?”
谢灵想了一下说,“那是多久的事了,娘小时候听自己的娘说起过,说是周家出了一个不懂事的闺女,硬是要嫁给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农村人。后来被赶出去,除去了宗籍。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这个周氏。”
杨端午恍然,“原来真的有这么一个周氏。那么她是嫁到大坟脚村的吗?”
“这个,就没人知道了。毕竟是丑事,只怕周家人也不想外人知道的,对外说起这个女儿来,也是遮遮掩掩的。后来和女儿断绝了关系,就再也没听说之后的事了,好像这个人,就从此消失了一样。”谢灵说,“可是端午,这和倪家有什么关系,你怎么好端端的,忽然问起这个?”
杨端午眼神严肃起来,“娘,这个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说消失就消失了呢?就算被人害死,日后,也一定会有人找到蛛丝马迹,为她平反的。”
看杨端午说的这么严重,谢灵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可是杨端午反而不再说下去了。
杨端午给周瑜恒写了封信,问他知道不知道这么一个周氏。
毕竟,周瑜恒也是周家人,也许会知道的更多,也说不定。
吃了晚饭,就回倪宅去了。
入夜了,院子里的蛐蛐开始叫的欢。
月色如水一样泻在地上,将倪宅的轮廓,轻轻的勾勒了出来。
渐渐的屋脊,向上翘起,似乎一根树枝一般,直指空中的明月。
晚风轻拂,带来了一阵难得的清凉,也把木门窗,摇的吱吱作响。
倪宅的院子里,小菜地里似乎是另一片天空,星星点点的萤火虫,欢快的绕着草丛飞舞,或上或下,一会儿钻进深处,一会儿又突然从一个地方钻出来,似乎在玩做迷藏。
而当萤火虫在嬉戏的时候,大铁牛则安静的像睡着了一般。
纯身黑色,长长的触须自然的挂下来,带着锯齿的四条腿,像钉子一样,固定在藤蔓上。
当几乎所有动物都怕大铁牛的时候,蜘蛛却依然慢条斯理的织着自己的网。
一圈又一圈,在安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勤劳。
借着园内植物的枝叶藤蔓,蜘蛛网一个晚上就可以织好。而这之后,便是蜘蛛享受成果的时候。
而和蜘蛛一样勤劳的,还有那嗡嗡响的蚊子,寝室里,厨房里,院子里,几乎比蜘蛛更活跃,但是,大家对蚊子,却一直没有好感,巴不得蚊子能死光光。
夜色如墨。倪宅里,灯火隐隐约约。
嬷嬷们把鸡鸭都喂饱了,关进了笼子里。然后去灶台烧水。
空气里有火炭的味道。
杨端午迎着夜风,在院子里走了几步。
倪太奶奶的房间,灯火明亮。据说倪太奶奶不喜欢黑夜,每天晚上,都要在房间四个角落都点上灯火,才能安然入睡。等倪太奶奶睡觉了,那些灯火燃尽了,都会在半夜自动熄灭掉。
以前听说这个传闻,杨端午不以为然,如今和周星星的那封书信对比起来,杨端午越发觉得倪太奶奶很古怪。
到了次日,
盛夏的午后,空气中热浪阵阵袭来,几乎要把摆在门口的木桌给烤化了。
院子里,新摘下来的花豆,被一粒粒剥开,放在竹篾里晒太阳,按照这种天气来算,最多不要三天,这花豆就可以被完全晒干了。
在花豆的东面,还有一张竹篾,上面铺满了一层金黄色的玉米粒,趁这几天天气好,将玉米粒再晒干点,就可以磨玉米粉了。
因为天气实在太热,嬷嬷们不得不经常拿盆水浇在屋前院后,而到了正午的时候,则全都躲在了屋内,拿着扇子,午休去了,就连大黄狗,也要躲在屋内打盹。
杨端午故意在倪太奶奶面前,提到了主母和姨娘争宠的事。
“我这回在京城听周家的人讲了一个话本,说什么卑贱的姨娘为了谋取正室夫人的位置,竟然连着杀害了正室夫人和嫡子,最后还销毁证据,成为正室。这真的是鸠占鹊巢,听得我义愤填膺啊!”
杨端午讲的随意,可是还是让倪太奶奶胆战心惊,浑身发抖。
“祖母,你怎么了?”杨端午笑眯眯地看着倪太奶奶。
这笑容让倪太奶奶更加心虚了,吞吞吐吐地说:“这真的是周家的人,说的话本?”
杨端午点点头,“幸好只是个话本故事,若是真有其事,那一定会被万人唾沫星子骂死呢。”
倪太奶奶定了定神,说:“周家人真会编故事啊!怎么什么也讲给你听。”
杨端午说,“那祖母喜欢这话本里的人吗?”
倪太奶奶显然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了,看到嬷嬷走进来,就对杨端午说,“端午,祖母昨晚没睡好,现在想躺一会儿,你先出去好吗?”
杨端午于是起身走了。
不久,就收到了周瑜恒的回信。
周瑜恒这么忙,可是,给杨端午的回信却是够快速的。
周瑜恒信里,先是非常奇怪,为何杨端午会问道祖母一辈的事,然后也解释了当时周家同族,是有一个可怜的女子,算起来,周瑜恒也应该叫一声她表祖母了。那个人名字叫周芳华。
可怜早早死了母亲,父亲娶了继室,继室对周芳华非常不好。
当然了,这个继室,就是和周瑜恒的祖母是亲妯娌关系。
周芳华因为早年丧母,父亲也很少管教她,她母亲又没有留下兄弟姐妹的,只有她一个,所以,性格生的非常孤僻。
后来偶遇大坟脚村一个少年,竟然一眼就爱上了。
周芳华不顾一切都要下嫁于那个少年。可惜,在周府里,没有人能为她做主。
相似小说推荐
-
特工狂妃:废柴六小姐 (天醉轻语) 云起书院VIP2017-03-07完结不需要任何的向往,我就是我自己的神——鬼蝶。她,曾是第一杀手,却因任务...
-
公主本纪 (妖灭) 2017-03-02完结双重生,女主朝堂争权,男主万年疯犬(?),文中没好人,作者三观正。简洁版:魏楚上辈子开疆扩土,辅国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