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先爱了,就表示谁输了,输的那个人,就要一直守护着另外一个人的家族,无怨无悔。
杨端午叹了口气,“周瑜恒言重了。”周瑜恒已经爱上她了,所以,这次,他和朱秋怀才打算联合杨家,因为他要守护杨家。如果他一辈子不能赢,他就一辈子和杨家在一起,给杨家做下人。
倪重阳说,“周瑜恒,是个好人。”
“好了,知道你爱吃月饼,我又做了几个,你快来看看。”杨端午说。
厨房里,飘出一阵阵香味。
“想不到没到中秋,还能吃到月饼呢。”倪重阳说。
稍稍有些饱腹后,杨端午将剩余的月饼都起锅了。
不多不少,一共还有二十个。
这二十个月饼里面,还是有各种馅。
新出锅的月饼,还是烫的,表皮也是软软的。
虽然味道好,但容易腻。
倪重阳便按照传统的方法,将月饼放在烧热的铁锅上。
这铁锅上事先已经刷上了一层油。
将月饼在这层薄油上再煎一下下,把月饼的表皮给封死了,把香气给固定住的同时,也把最美味的馅给锁住了。
经过这一道工序后,月饼就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了。
但杨端午可不会允许月饼被放太久。
这么美味的东西,一次吃两个,很快就可以吃完了,更何况,是一家人都喜欢吃的东西。
杨端午和倪重阳将煎好的月饼放在了竹篾上,然后拿到了太阳底下去晒。
快速的干燥,可以让月饼保存更长的时间。
晚上,空气里透着凉意,杨府里的灯笼也挂了起来。
饭后,杨端午和倪重阳手拉着手,在花园里散步。
最近几天时间,杨端午的胃口突然变好了很多,尤其喜欢吃这些面粉做的东西。
而同时上市的柿子,也是杨端午很喜欢吃的。
倪重阳陪着杨端午走走停停,一个时辰之后,自己也觉得有了饿了。
以往,倪重阳是不怎么吃月饼的,因为没机会见到这么多月饼,但今晚,倪重阳也是忍不住,吃了很多杨端午做的月饼。
太阳斜斜的照进御书房,将包着金漆的柱子分成了上下两截。
下段柱子上的腾龙,显得精神抖擞,口里的火球,似乎还散发着热气。
平整的地面上,是用打磨光整的石块铺满的,而每一块石头的颜色,都是一样的。
御书房,本来就不算很大,在摆了一排柜子以后,便显得更加紧凑了。
而这,也方便了身为皇上的张秋怀办公批阅奏折。
这一排柜子里,全是关于国家社稷的一些重要资料,张秋怀刚登帝位,也是需要对这些资料尽快熟悉起来。
一丈有余的案台,是用整块金丝楠木做成的,透着淡淡的香气,与一旁摆在墙角的落地花瓶里的梅花一起,让御书房显得沁香舒适。
案台上,一本本奏折垒成了一座小山,都是各地命官送上来的建议或情报。
张秋怀坐在案台后,或将奏折捧在手上,细细阅读,或将奏折置于案台上,慎重思量。
这治国决策,非深思熟虑不能决。
一旁,搁放有两块砚石,一块黑色,一块朱红色。
每当张秋怀觉得重要的地方,就会用红色标识出来。以便查阅。
案台的另一旁,一盅参汤已经放了快一个时辰了,贴身的太监,也斗胆提醒过一次,让皇上休息片刻。
但张秋怀却似乎完全听不见,一心都投在了这满桌的奏折里。
门口,太阳的影子从东边慢慢移到了西边,太监见张秋怀揉了揉眼睛,也赶紧点起了灯来。
周瑜恒走了进来,行礼。朱秋怀连忙说:“周爱卿,快请起。朕找你来,乃是为了如何处理朱玉忠和谢策的事。”
周瑜恒说,“那么皇上觉得如何处理为好呢?”
朱秋怀叹了口气,年轻的脸上有着和年纪不相称的成熟,“朕颠沛流离,隐忍生活了十几年,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是杀不绝的。就比如,朕的父皇被奸人所害,最后,朕出来报仇,同理,如果朕杀了朱玉忠,哪怕杀掉所以支持他的人,终有一天,朕的后代也会被朱玉忠的人寻仇。”
冤冤相报何时了,朱秋怀脸上写着一个大大的“仁”字,“只有仁政,用德行,才能总保江山千秋万代。所以,朕决定,永远囚禁朱玉忠并贬为庶民,至于谢策,他曾经有功,可惜却因为野心勃勃一时走错了路,朕决定,废掉谢策的九卿王爷爵位,贬为侯爵,赐谢策西北封底,择日启程。”
周瑜恒磕头,“皇上圣明。”
大牢里,朱玉忠听说朱秋怀已经当上了皇帝,并且,还要赦免他的罪,让他一辈子都禁闭在这里。恨得直咬牙,“朱秋怀,你可以胜者为王,可是,你不能这么侮辱我。你凭什么不杀我,来表明你的仁义?不,我偏偏要让你的仁政落空。你不杀我,我可以自杀。”
朱玉忠自杀了,用尽力气撞向柱子,看来,死的决心非常的明显。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清河县。
田间的菜蔬,此时已经偷偷的发芽吐绿了。
春风吹过,温暖的像上苍的手一般,温柔的唤醒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大地。
蚕房里,特意给桑蚕过冬准备的炉子已经被取出来了。
新的一年,又是一轮新的桑蚕开始了。
按照去年的情况来看,天珠师傅在新的一年里,准备要多养些桑蚕。
一些已经破败的竹篾不能再用了,也刚好趁这个时间,可以多做些。
因为春天多雨水,空气也多潮湿,这蚕房里,还是少不了放些石灰。
去年留下的蚕种,在天珠师傅的保护下,也是到了再次孵化的时候。
蚕房里,一点点黑色芝麻样的东西,便是未孵化的幼蚕。
这幼蚕的孵化,需要一个合宜的条件。
一般都是在雨水节气之后,气温稳定了,暖和的比较舒服了,才是最佳的时刻。
蚕房的四周,因为冬天的寒冷,搭建了一些保暖的帐幕,只是如今天气既然已经转暖,这些帐幕也就要一一拆除了。
春日的雨水,总算淋漓不断,滴滴答答的,对于田地里的庄稼来说,那是好事,只是对于天珠师傅来说,这种潮湿的日子,最容易让蚕房发霉生虫。
幼小的桑蚕,显然是容易生病的。
其他养桑蚕的农户,如果能有一半的幼蚕能孵化成功,那都已经是眉开眼笑了。
但是,天珠师傅却有自己独门的技术和方法,可以让桑蚕的死亡率,降低到只有四分之一的水平。
这在其他人看来,已经是一个神话了。
到究其实际,这也并不需要天珠师傅有什么特别的能力,只是多一心细心和预判罢了。
在天珠师傅的桑蚕房里,有一个特别的东西,那就是保温箱。
保温箱用密实的丝绸加上棉布做成,再在外面包上一层厚厚的油纸。
而待孵化的幼蚕,便被放在这保温箱中。
这也给幼蚕孵化,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
至于其他农户,则没有这么精致,幼蚕能否孵化成功,全凭老天爷的眷顾和运气。
接下来,天珠师傅就要看天色了,对于幼蚕来讲,稳定又晴朗暖和的日子,是孵化的最佳时机。
当天空出现鱼鳞样云彩的时候,便是预示接下来的几天天气晴好。
这时候,天珠师傅便会将装有幼蚕的保温箱从冰水中取出来,放在桑蚕房内自然升温,然后在这保温箱的左右前后点起四个火堆,模拟白日太阳的温度,促使幼蚕快速孵化。
在这样的安排下,幼蚕一般都能正常孵化,而因为接下来都是晴好的天气,脆弱的幼蚕可以相对安全的度过孵化后最敏感脆弱的前三天。
只有熬过了这三天,幼蚕的死亡率,便会大大降低。
而此时,其他农户的蚕房里,幼蚕前前后后不规律的孵化,雨水寒潮的突然来临,都会让幼蚕大量的冻死病死。
这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也促成了天珠师傅养蚕育蚕的美名。
雨水再一次来袭,只是天珠师傅蚕房里的幼蚕,根本不知道外面的天气变化。
蚕房里足够多的石灰,让整个蚕房显得干燥温暖。很适合幼蚕吃饱睡觉,睡醒再吃的生活。
春风吹的众人醉,温暖的午后,刚吃过午饭的人们都不由自主的泛起了春困,跟蚕房里的幼蚕也是一样一样的。
天珠师傅在蚕房的门口摆了一张竹躺椅,叼了个烟袋,把砸吧咋的吞吐着。
为了幼蚕的成功率,天珠师傅在蚕房里也是一直忍着没有抽烟。
而桑蚕,也是给了天珠师傅大大的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荣誉。
第412 多子多福
正
谢府。
春风化雨,如油一般滋润着干渴的土地。
路旁的树木,也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吐出了新绿。
谢府的花园里,也是一样。
嫩绿的草儿,一个个使劲的往外钻。生怕不努力就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了。
只是去年的杂草似乎还不愿意退位,枯黄的颜色与这新绿相比,显得有些沧桑和落寞。
相似小说推荐
-
特工狂妃:废柴六小姐 (天醉轻语) 云起书院VIP2017-03-07完结不需要任何的向往,我就是我自己的神——鬼蝶。她,曾是第一杀手,却因任务...
-
公主本纪 (妖灭) 2017-03-02完结双重生,女主朝堂争权,男主万年疯犬(?),文中没好人,作者三观正。简洁版:魏楚上辈子开疆扩土,辅国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