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桑田人家 (云卷风舒)


  这话说的谢策开始忧心起来,“你说的对,本王采纳,可是,这条计策实行起来,恐怕是难度重重啊。就算是最后落实下去,万一,士大夫隐瞒了税款,或者偷,税,漏,税了,我们也不知道。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
  杨康说:“如果用对了人,开设督察院,负责审计各个士大夫的税款,在各地设立督察院分支,负责审记各个地方官的纳税情况,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谢策叹了口气:“你说的很对,可是,可是本王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才,适合做督察院首辅。”
  杨康说:“王爷说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所以,可以贴出告示,由我来给王爷招到合适的人。”
  谢策这次放松下来:“若是有您帮忙,本王就放心了。”
  “如果找到这个人,王爷对于督察院的管理,可以这样,督察院和户部相互监督,督察院负责审记税务和实际催收,户部负责发布税收文案和发派征税人员,如果有查出偷税的税款部分都分给督察院和户部一半作为福利,如果对方没查出来,没尽到责任,则谁发现的,谁可以领取奖金,而没尽责的则轻则关押,重则罢免。这样,税收制度就可以管理好了。”杨康继续补充说。
  谢策摆摆手:“此时,本王全权交给你负责。就是本王很想知道,这些主意,都是您一个人想出来的吗?”


第276 寒门(谢“凌晨血腥”)

  正
  谢水星的蒙面超人,四火,灯d等灯等灯。
  谢策是了解杨康的。
  曾经的常胜将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让鞑虏们闻风丧胆,可是,对于官场,对于朝堂,杨康却是单纯的像个小孩子。
  所以,才有了十年前的中计。
  所以,谢策不相信对于金陵军校和督察院的建议,是完全来自于杨康一个人的想法。
  果然,杨康笑了起来,“王爷猜对了,这些建议,很多都是出自于端午的看法。这次,她知道我来京城,特意嘱托我来找王爷,共商天下大事。端午也感觉到了,如今天下是阴谋暗涌,只怕不早点强兵,就无法自救了。”
  这时期的税制改革并不会这样的先进,也只有二十一世纪的灵魂,才能想的出来。
  谢策虽然觉得端午太过于杞人忧天了,哪里就这么严重了,可还是很赞赏。
  那次,行刺谢太傅的那帮御厨,虽然都被他给坑杀了,可是谁安排他们进入御厨的,谢策还没有查清楚。
  这背后的势力,实在是不容小觑。
  谢策说:“本王正闲着无事,要和这些人好好玩玩呢。您只管放心的去做,不管有什么困难,只管来报告本王。”
  杨康点点头,行礼离开。
  谢策继续去批阅奏折。
  杨康回头,看了谢策一眼,忽然叹了一口气,谢策虽然残暴了些,可还是不失是一个英明的主子,善于纳谏,励精图治。
  可惜了,他是姓谢,他不是姓朱。
  而杨康,是只忠诚于朱姓王朝的。
  可惜了。实在是可惜了。
  陈桂明听从谢花宝的建议,在库房里支取了五千两纹银,找了处作坊,进行装修。打算明年一开春,就去把清河县所有的蚕桑茧子都收购过来。
  没有了蚕茧子,看杨家作坊拿什么来缫丝,来什么来染色。
  这样就绝掉了杨家人的生意了。纵然是皇商,也是要靠本事吃饭的。
  当然,陈桂明并不懂这作坊,甚至也没想过要赚钱。
  谢花宝对他说,杨家作坊给农户蚕茧子的收购价,已经是很高了,可是他们量大,所以,虽然利润被摊薄了,可还是可以依靠数量赚的。所谓,薄利多销。
  并且,杨家作坊出来的布帛,非常精美,很多人都是抢着要的。就算是没有人要,都可以拿给织造局,更何况,还很有多人争抢呢。
  所以,要和这样的对手竞争,只要花出血本。
  陈桂明是打算明年,用比杨家作坊更高的价格,来收购蚕茧子的。
  这样的价格,不但没有赚头,还非常的亏本。
  五千两银子,对于陈家来说,并不是小数目。所以,陈桂明才顺便也开起了作坊,就等着少亏一点。
  毕竟是做生意的,虽然知道这次是必败的,为了谢花宝也是心甘情愿,可还是希望少亏一点。
  陈老爷从外地谈生意回来,听说陈桂明竟然例外开起了作坊,还用掉了五千两的纹银,火冒三丈:“让那个小畜生速速来见我!”
  陈桂明别的人都不怕,可却是个怕老子的,低着头战战兢兢的进来,双手不知道往哪里放。
  陈老爷也懒得和他弯弯绕绕的说话,“啪!”的一声,连敲三下桌子,大骂道:“你这小兔菜籽,做的好事,咱家是卖米的,好端端的米不收,你花这么多银子去开作坊做什么?你真以为你老子的银子,花掉不值钱啊!”
  陈桂明说:“父亲,今年江北旱灾,江东涝灾,农户们收成都不好,所以,儿子看别人作坊开的好,就也想尝试一下啊。”
  “真的?”陈老爷冷笑的问。
  “系啊系啊,系真的啊。”陈桂明是在他老爹面前说不得谎言的,一看陈老爷冷笑了他的心就虚了,没当场尿尿出来已经算很好的了。这话也抖的发音不准了。
  陈老夜一掌拍打在陈桂明的脑门上,直打的陈桂明嗡嗡响。
  “你这小兔菜籽,书都读到哪里去了,连老子都敢骗了。谁不知道你是为了一个女人,那五千两银子拿去打水漂了。还开作坊。你要真知道如今大米生意都不好做,你也不会把好好的五千两银子给扔出去啊,血本无归了。”陈老爷最近正好手头紧,陈桂明还浪费银子,他能不生气吗。
  陈桂明被打的连连嗷叫,可是到底还是对谢花宝痴心不变。
  当陈老爷要陈桂明把谢花宝赶出家门时,陈桂明说:“父亲,你打我骂我都可以,可是,谢姑娘真的是无辜的。她这么可怜,我们不收留她,她还能去哪里呢。”
  “这是哪里来的狐狸精,竟然迷的你要这样的做蚀本生意!我们陈家真的是作孽啊,竟然出了个你这样不长眼睛的子孙,只怕这家产,要被败光了吧。”陈老爷说着,竟然把皮鞭都给打断了。
  陈桂明屁滚尿流的跑出去了。
  陈老爷气过了,让人去请谢花宝过来。无奈陈桂明就不让谢花宝过来,还顶撞陈老爷说,如果要为难谢花宝,他就带着谢花宝离开陈家。
  谢花宝不在陈家了,陈老爷就会失去一个儿子。
  陈老爷当然是很生气了,可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还是没辙。陈老爷只能拿财政来压人,不给陈桂明管理家产,对家奴说,以后陈家米铺的所有银子,陈桂明不得过问。
  谢策下令在全国各地贴出告示,人才可以自荐,杨康亲自在金陵的莫愁湖驿馆面试人才。
  如果有觉得自己行的平民百姓,不管年纪家世,都可以过来填写一份资料表,杨康会亲自审核,资料通过的次日可以来排队面试。
  每天限额五十人。
  当然,来面试的,只能是平民一层和商人。官勋子弟不能参加。
  这项举措真的是大大激动人心,很多寒门子弟一看报国有门了,纷纷过来毛遂自荐。
  杨康都一一仔细审核询问着,不辞辛苦,当然,也很意外的从民间,找到了五六个人才,都让他们去兵部尚书冥大人那里报到,由冥尚书来指定他们的岗位去了。
  可是,杨康真正要找的人才,还是没找到。
  这次,最主要的,杨康是要为督察院,找一个首辅大人。
  这个人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得罪众多的士大夫一级,改革税收制度。
  这个人,还真的不能从官宦子弟中招。
  因为,这项税制是和当官的,富贵的,利益很冲突,如果是当官的后代来实行,肯定会徇私或者手段会偏软。
  手段一旦偏软了,就改革的不够彻底,那就等于白白忙活了。
  这么重要的改革,可是一定要找寒门子弟不可。
  还要非常的聪明,非常的灵活,非常有魄力。
  晚上,杨康虽然已经回到杨府,可还是在想着这人才的事,谢灵端过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阿康,别想太多,先趁热喝了吧。”
  杨康看了谢灵一眼,叹了口气,接过鸡汤,一口气喝完了,说:“如果督察院一天没建好,税收制度一天就无法落实,那么,大铭朝会越来越贫穷。这次来金陵之前,端午就和我谈了很久,她也认同,这是大铭朝要富强的第一步。”
  谢灵安慰说:“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凡事都是急不来的。最要紧的,是不久之后,你就会听到一件喜事了。”
  杨康没听明白她的话。
  谢灵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垂着头没说话,只一味的脸红。
  杨康还是没明白过来。
  谢灵笑道:“你真是——等过些日子再告诉你。”
  “究竟怎么了?”杨康真的给糊涂了。
  谢灵摇摇头,就是不告诉他。
  杨府门外,银色的月光下,站了一个腰杆子笔挺的年轻人,约莫二十五六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