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穷归穷,倒是也有好处,吃的不缺!
靠山吃山,山货野物,怎么都能活人,所以谷堆村人一向都有莫名自信,很有点看不上外头,特别是河东人,不是这灾就是那灾,年年见他们来逃荒,看见甚也稀罕那可怜模样,谷堆村和附近几个村就流传着关于河东人的好多笑话,连三岁的孩儿都知道。
他们是相信,咱这山这土,那就是老祖宗打从两百年前从梧桐县迁来那会儿,千挑万选出来的一块风水宝地,虽出不了大富大贵,可保个平平安安,传宗接代,那是不用愁哒!
快嘴霞这个年纪还没经过大旱灾,再加上她家里也有些余粮,她家男人和俩儿子都知道做活,光靠人力担水,也浇出了几亩地,她家今年收的麦少是少,可比起李梅家来,那还是多好多的,所以她这会看李茹,那就跟看河东人一样。
槐树底下的村民都哈哈笑起来。
有那没心没肺的笑过就完,有那心眼多的就在心里嘀咕,要不咱也去弄点?万一天一直旱,到了秋也不下雨呢?
快嘴霞尽情地说了会儿闲话,这才抱着空碗往她家走,才走了几步路,就看见一个黑小子贼眉鼠眼地从村西头坡下往土窑那头快步走,她定睛一瞧,可不正是小椿!
再看他来的方向,又是从李梅家过来的,快嘴霞就叫一声。
“小椿!你鬼鬼火火地做啥来?那怀里揣的是甚!”
小椿眉眼随他爹张桐材,皮肤随了他娘,黑不溜秋,一张嘴露一口白牙,见快嘴霞往过走,赶紧窜开了。
“没甚!”
“没甚?我怎么看见有个鼓鼓的?不是你在你二梅婶家悄悄拿的吧?”
小椿就拿眼瞪她,“是我拿鱼和小兰他们家换的吃的!又不是你家的,你管得可宽!”
说罢就一溜烟往土窑根儿跑了。
快嘴霞呸了一声,翻了个白眼,低声嘀咕,“这小黑孩儿!”
哼,李梅家都拿野菜当主食了,晌午饭就熬一锅稀得照影儿的米汤,小椿家也是穷得叮当响,这样两家,能换个甚好东西?臭鱼换臭韭?
小椿一口气跑到自家窑前,小椿家是村里的穷人,修不起石屋只能打一口破窑洞住着,两口子精打细算了好几年就准备起个石屋,这荒年一来,计划就泡了汤,别说起屋,就连一天三顿饭都不够了。
本来他家就没几亩地,种麦赔了种子,后头就没敢再都种玉米,只少少的种了三分地,其它的都种下了地豆,桐材他娘和桐材仙芹三个大人,那是下着死力气往地里浇水,小椿这个半大小子派不上大用场,索性就放羊吃草,随他去了。所以这黑小子成天跟着村里大些的少年们上山下河的自由得很,就是肚里没饱货,要是能吃饱那就更好了……
小椿今儿摸了两条鱼,还有一串螃蟹带回了家,虽说气味重,但他可以收拾出来放在灶边煨着也能塞塞牙缝儿,不过半路上碰到了小兰和绵花,小椿就随手送了两个闺女一条鱼和几只螃蟹……他们村离河有些远,上山下山来回要一个时辰,小子们还能去耍,闺女们那是禁止去河坡的。
没想到被小兰她娘看见了,就把小椿叫到家里,偷偷拿了两个窝头给他。
窝头啊!玉米面里头只少少的掺了点野菜,光闻着就香得不行!
他一高兴,就把今儿的收获,全送给二梅婶了!
二梅婶真是个大好人!
“小椿,怎么才回?”
小椿他奶一边数落着,一边颠着小脚去给他盛饭,他奶为人精明厉害,跟小椿他娘婆媳总是不对付,不过对小椿那是当成宝贝蛋一样。
不用看小椿就知道家里做了些啥,稀菜汤配糠菜团子呗!
“奶奶,光给我舀汤就行,我今天有好吃的!”
说着小椿就露出两个窝头来,洋洋得意地笑了两声,又想了想,把窝头分成四份,自己拿了半个,笑得露出一嘴白牙,仿佛跟得了宝贝一般。
第9章 曾祖
小椿他奶惊讶地拿起一块窝头看了又看,“小椿,这是哪来的?”
忽然脸色就变了,“不是你偷拿的吧?”
她家穷是穷,可名声不歪,再没的吃也不能做那让人戳脊背的事儿!
小椿赶紧说,“是小兰她娘给的,我今儿下河逮了鱼,我把鱼给了小兰她家,她娘就给我的,我可没要!”
他奶一听,乐得老脸笑成了一朵花,“呀,还有这好事呢!”
又腥又有刺的河鱼,换成正经粮食做的窝头,这样的好事要是天天有,那她就让小椿他爹不去给张大材家帮忙浇地,去逮鱼就行了。
不过想也知道那是做梦哩,估计是二梅看小椿懂事,她家又没了男孩儿,这才一时好心给的。他奶乐滋滋地颠着小脚,去寻了两个碗把余下三块都扣在里头。
“奶奶,一人一块,都分吃了呗!”
“俺孩挣的,留着俺孩明儿吃!”
他奶端着就准备往窗台上放,正好张桐材和仙芹俩人从外头进来。
“奶奶,不用留,明儿就不香了,给俺达俺娘尝尝吧。”
小椿还记得前年他家还能吃得起纯玉米面的窝头来着,从去年起就不行了,他奶有时候去帮他堂伯张大材家做活,能换点好吃的,就都藏着给他,他一醒,就能发现在枕头边上要么放着一个煮鸡蛋,要么是一小块玉米饼,他去年的时候就傻乎乎的都自己吃了,今年就忽然明白了事理,知道让全家人都吃上。
他奶不大情愿地放下碗,拿出一小块来,又分成了三份。
给儿子的大点,给媳妇的小点,不过这会儿仙芹习惯了也没太在意,一口下去尝了尝味道,知道了经过,也不住地夸小椿。
“俄小椿就是懂事,招人喜欢!”
铜材有些意犹未尽地舔了舔手指头,“小椿以后多去你二梅婶婶家帮忙干活吧,还能混上顿好的。”
他家就这条件了,他一个大汉们,天天干重活也混不上饱肚,要不是还能给堂哥张大材家干活换粮,他这一家人怕是过不得这年根。
他奶摸了摸小椿的头,“那哪能老去,让外人看见,还当咱是想贴上去当上门女婿呢!”
仙芹跟铜材对视一眼,都想到了点什么。
仙芹说,“这两天俺碰见二梅,她还叫我去她家坐哩!”
这些天村里人的议论他们家也都知道,不过他家穷,忙着填饱肚子还来不及,哪有空去琢磨闲话,不过这会儿想起来,二梅那么硬气地撵了双贵,难道真是打着招个女婿的主意?
“哎,小椿你可记好了,咱家就一根独苗,你可不能招出去!”铜材立马表示意见。
“要是娶回来俺看行,小兰和绵花都不错。”
仙芹心里活动开了,二梅这几天对自己突然热情了,难道是想做个亲家?
“哎呀!你们说甚哩!”
小椿的小黑脸顿时臊了起来,一跺脚,端着喝剩的半碗汤就跑了出去……
李茹如果知道中午给小椿两个窝头居然还引来了这好一番的猜测,那定然是哭笑不得。
为啥哩!
因为小椿也是她家的老祖宗之一啊!
小兰是李茹外婆的亲娘,小椿是李茹外公的亲爹。
李茹外公家的故事其实也不少,只不过女人比男人心细,而且更喜欢给孙辈们说那些过去的事儿,所以李茹知道的这些,包括外公家祖上的故事,其实都是李茹外婆讲给她听的。
所以李茹对小椿家的突然示好,并不是打着结亲的主意,而是本能地想对自家老祖宗们表示一下尊敬和善意而已。
真要是让小兰跟小椿结亲,那可就乱了套,形成了悖论,李茹自己也要完。
李茹打小就跟外公外婆亲近,所以看到眉眼跟外公相像的小椿,就特别亲近,忍不住地想对他好点。只不过好端端地就突然对人家那么好,也很怪异,这才收敛了一二的。
李茹把小椿给的河鱼收拾干净,用了一点点菜油煎了微焦,添了水炖上,晚饭就吃的鱼汤泡饼,还特意让小兰和绵花给大哥二弟家一家送了一条鱼去。
李茹的厨艺在现代只能算是一般,不过李茹因为喜欢户外,免不了要自己做饭什么的,倒是学了几样快手菜,这炖野鱼也算是其中一样,虽然在现代不值一提,但到了没有吃鱼习惯的谷堆村,还是大不一般的。
一条鱼被娘仨吃得连汤都不剩。
到夜里睡觉的时候,小兰摸着还有点鼓鼓的小肚子,笑嘻嘻地,“我觉得比过年吃的还好。”
鲜甜鲜甜的鱼肉,一点腥气都没有,可比窝头还好吃哩,幸好小椿不知道,嘻嘻!
绵花点点头,“我也觉得是。”
双贵要是尝过鱼的味道,肯定得后悔离开家。
她也是从河东来的,她觉得这个家就很好啊,养母脾气好,做事也精细,她只要听养母的,就什么都不用愁,当年跟她一道过来的小姐妹,也有在人家家里当童养媳的,那日子过的,她听着就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