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小娇媳 (为霜)



“快去快回,路上小心。”周琳琅知道这事情着急所以也没有多说什么,嘱咐了两句就送杨承郎离开。

卖方子的事情是她昨夜才和杨承郎提的,所以,郭掌柜自然不会知道,也不会给出一百两的高价,这些都是杨承郎现场瞎编的,但是,现在店东家已经知道郭掌柜给了一百两银子,所以,店东家想要,就不会低于一百两,这会儿,杨承郎去郭掌柜那里说,就可以说是店东家给出一百两的价格。

郭掌柜和果脯店东家就变成了竞争者,两位竞争者为了争夺如意糕唯一的卖家便不可能合作,也不可能相互告诉对方他确切会出多少钱买这个方子,所以,杨承郎才会有机会在中间搅混水一下,适时将价格稍微往上抬一抬。

杨承郎是走路去的镇上,又走路回来,所以,一直到午饭后才回到杨家。

周琳琅和阿杨先吃了午饭,但是周琳琅猜到她没跟着,杨承郎必定不会舍得在镇上花钱吃午饭才回来,所以锅里一直给热着饭菜。

杨承郎一回来,周琳琅就手脚麻利的把锅里的饭菜拿了出来,杨承郎在一边洗手一边问着,“我走以后,家里有没有来人?”

杨承郎是担心村里有些赖皮知道他去了镇上回来缠周琳琅一个女人家,所以他是匆匆的去,又匆匆的回。

“没有,一早上我和阿杨都没有出门,院子门都没有开,他们进不来,没有什么说得过去的理由,也没法来敲门。”周琳琅笑,“就怕把阿杨给憋坏了,好在,吃了午饭壮壮几个孩子就来喊阿杨出去玩了,阿杨带了一包果脯出去和几个朋友分享了。”

“那就好。”杨承郎这才放了心,听到阿杨被喊出去玩了,也一点不担心有人能从阿杨嘴里套出话来,阿杨这孩子,人小鬼大,一般的人绕不过阿杨的脑子。

“郭掌柜那里怎么样了?”周琳琅坐在杨承郎的边上托着腮帮子看着杨承郎吃饭,应该是习惯了匆匆忙忙的,饭在他嘴里,没咬上两口就吞了下去,吃饭的速度有些快的像是龙卷风扫卷而过。

周琳琅摇摇头,没忍住嘟囔了句,“吃慢点,没人和你抢,饭在嘴里要多咀嚼再吞,这样对胃好。”

杨承郎哦了一声,果然是放慢了速度,大概是有点不习惯,就干脆边吃边说话,“郭掌柜那里已经交代清楚了,我和他说,给他两天时间,如果他不要的话,我就直接卖给果脯店的东家了,不过,我看着郭掌柜很心动。”

周琳琅哈哈的笑开了,“一百两能买多少的地?”

“说起这地的价钱,这些年倒是有变动,咱们这一带的地价格总是要高过北地一带,往常是约莫要十两银子一亩,最近是什么价,还得去打听打听才能确定。”杨承郎道,“我记得,小时候和爹娘躲避战乱时候,家里的地一亩二两银子都卖不出去,等到了这里,一亩地仍旧要七八两银子。”

周琳琅点点头,地的价格和当时的环境有关系这是她能理解的,早些年北方战乱,家家户户都着急卖了地有了银子好往南搬迁,卖地的人一多,地源充足,价格自然会往下跌,而随着战乱越发的严重,大家越发的着急卖地离开,地的价格自然会一跌再跌,以至于到了最后也许会到了白送都没人要的地步。

但是在南方这里,气候好,地肥沃,也没有遭受到战乱的困扰,所以,地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为北方一乱,北方人都往南方迁移,地的价格就更是蹭蹭蹭的往上涨。

第51章只听说过的亲人

一直到好多年,北方战乱平息,很多人回到了北方继续生活,南方地的价格才算是回落了一些。

不过,如果以一亩地十两银子来算,一百两也能买十亩地,如今,这家里也就大小三人,十亩地的粮食足够一家三口的一年口粮,还能有余粮。

这还是以目前种植技术的最底产量来算,而周琳琅却想着,等买了地,要大展拳脚,十亩地,给她来管理,过个两三年,产量定能上去。

最重要的是,周琳琅发现,就拿周家村来说,周家村是属于南方空气湿度都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地方,但是,这里的百姓只种单季稻,在大家的念头里,一年种一次水稻,收一次水稻,剩下的时间,那稻田也就是空闲在那里,等到来年才会继续种。

这对于周琳琅来说,无疑就是一种浪费资源,简直就是可耻。

虽然周琳琅才来这里的时间不久,但是从和杨承郎聊天中和询问之后,显而易见,这里是很适合种水稻的,且,完全可以种双季水稻。

杨承郎吃完饭以后自己动了手收了碗筷,本是打算往山里去一趟,砍点柴火回来,周琳琅一听,拉着杨承郎就不撒手,怎么都不答应,非要让杨承郎今天好好的休息一天。

杨承郎拗不过周琳琅,无奈的笑着摇摇头就了着周琳琅,只不过,杨承郎是勤快习惯坐不住的人,周琳琅坐在院子里做棉衣,他则在院子里将前些天砍回来的柴一堆堆码好放在柴火房的门口,尽量的不让雨水打到。

“杨承郎,等把方子卖了之后,我们就把你师父的钱还上吧,手里宽裕了,就不要拖到过年,对了,顺便再去镇上扯点布和棉花,再两月就要过年了,今年可是我嫁进来的第一年,我们一家子都要穿新衣服,好好热闹热闹,还要再做几双新鞋。”

周琳琅笑眯眯的打算着,虽然这个时候去买棉花铁定是涨价了,但是,赚了钱,就得犒劳辛苦的自己。

想了想,周琳琅又道,“也给你师父做一身,师父他老人家一个人在山上,身边没有女人家,也不会想到做新衣服,过年那几天,劝师父来山下和我们一块过年,这样才热闹。”

老猎户是一看就知道是个节省的人,但是,又是一个重情义很大方的人。

他自己不舍得吃穿,但是,在杨家困难的时候,可以毫不犹豫的将棺材本拿出来帮助杨承郎,所以,周琳琅对老猎户好,那是完完全全抱着感激之情的,这年头少的就是雪中送炭的人。

再说了,杨承郎敬重老猎户这个师父,她身为妻子,跟着敬重夫君的师父,这也能促进夫妻感情和谐不是?

“依你。”杨承郎挥着斧子冲着周琳琅露齿一笑,自家媳妇有这份心,他自然是没有说不的道理,他虽然知道日子要精打细算,但是也不是一个对自己人斤斤计较的人。

“对了,买了田,咱们手里要是还有足够的余钱就再买点别的地。”周琳琅说的别的地自然不是水田,这地的价钱也是有区别的,水田是良田,价格高,这山地价格就要比良田便宜一些,山地可以种红薯绿豆什么的,距离家里近的山里还可以种点适合的菜。

“应该能有一些余钱。”杨承郎在心里将年底能收进来的账算了算,应道,“虽然不会多,但是,买上一两块还是能行的。”

说到地的事情,杨承郎又遗憾了下,道,“我爹听我爷爷说后来又说给了我听,先皇在世的时候,推崇开荒造田,那时候,谁开出来的地就算是谁的,且前两年不用交赋税,那时候,好多人整天都埋头在山里忙活,家家户户都有干劲,后来,先皇驾崩,新皇登基,一上来就将这指令给撤了,不许百姓私自开荒造田,还加重了赋税。”

杨承郎摇摇头叹了口气,若是那指令还有用,他在周家村住了这么长时间,也不会就只有那么点地了。

空有一身力气却没处使,好在后来拜了师父学了一身打猎的本事才算是一点点的把日子重新过了起来。

周琳琅被杨承郎开头那一句听说又说给绕了一圈,好半会儿才算是理清楚来了,便问道,“你爷爷说给你父亲听,你父亲又说给你听?对了,我好像都没有听你提过你爷爷的事情,也没有听你提过你在北方有没有亲人的问题。”

“我也不曾见过他们,我爹说,他是我爷爷奶奶的老来子,我奶奶生下我爹的时候已经年近四十,我爹没几岁我奶奶便过世,我爹都还未成亲,我爷爷也病重跟着去了。”

杨承郎说着话一边绕到水缸边洗了手,甩了甩,就坐到了周琳琅的身边,继续道,“我听我爹说,他曾经在爷爷病重之时无意中听到爷爷提起说我爹上头还有两位兄长,只是可惜,我爹却与这两位兄长素未谋面,要不是爷爷病糊涂了忽然提起,他甚至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上头还有两位兄长这回事。”

“啊?”周琳琅惊愕,“怎么会?”

“这其中的原由我爹娘也不太清楚,我爹也是在我爷爷病重时候提起说了几句,好像我那未曾谋面的大伯和二伯分别比我爹大十五岁和十三岁,但是都在我爹出生的那一年再也见不着了,我爹说,爷爷死前,心里念着的便是那两位兄长。”杨承郎自己都不知道那所谓的再也见不着是什么意思,不过他猜想,应该是死了的意思。

只是,细细一想,他又觉得有点不能理解,如果是死了,那病重的爷爷死前为何会心心念念着他们,似乎总有些死不瞑目惦记着再见他们一面,就好像,他心中笃定那两人并未死一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