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 (两手空空的客人)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两手空空的客人
- 入库:04.10
虽然,哪怕是在自己的‘故乡’也好像离那个世界都还很遥远。但是母母说,她以为满布繁星的天空也并不是一时而成。
此刻仰头所见星辰早就死去,可它的光芒下许许多多的星辰正在成长,前赴后继才造就灿烂的盛景。照亮每一个身处在黑暗之中,却为寻找答案而仰视天穹的人。
长公主把信放下,站在灯下好久都没有动。母母是把这些,托付给自己了。
她把信收入怀里,虽然久站不动,心中却汹涌如潮,好一会儿,才缓步向外去。
宫人见她,纷纷跪拜,她停在母母身前。在她身后的椿也走了上来,椿大概是伸手想抚一抚没摆正的衣裳角,一块石头从袖子里滚出来,落在‘沉睡’的人身上,还没叫人看清楚,那捏也捏不坏的石头,就像冰雪一样融化消失了,好像从来不曾存在。
而那俱尸身在一瞬间就干瘪下去,最后终于停止时,在她们面前的尸骨已经不再鲜活,更像是去逝多年了。衣裳瘪下去,就好像下面什么也没有了,头发失去光泽,凤冠滚落,砸在了地上。
长公主骇然退了一步,但很快就镇定下来。说“母母她去了。”一时怆然,躬身把凤冠捡起来,仔细地给这骸骨戴上,转身便向外去。
殿内那些宫人还跪伏着,长公主看着她们却想,天下人和她们一样,都是仰仗着皇家的。
这样想着,她一时竟然有些惶恐,仿佛自己肩膀上不再是小小一个封地,而是压着整个天下。可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办得到。
等看到殿外的一脸不情愿的小公主,看到外头得了消息陆续进宫等着行礼的大臣子子,心志又坚强起来。
母母辛苦带大自己,不是给人看笑话的。
大步向外头去。
虽然天是黑的,但她身前有灯笼。
=
椿在殿内,一直等到百官祭拜完,才从侧门出去。长贵已经等得有些着急了,见到她出来松了口气,连忙叫她跟自己走。
两个人一路急行。
从宫人常出门的小宫门出去,竟然也并没有受到什么阻拦。长贵松了口气,说“你早先放出宫去了一回,再回宫时本来就没有入籍,等你走了我便向长公主说,你一病不起不能在宫里伺候了,从规矩上也没甚不对的。你是周氏养女,崇敬太后才自愿来服侍,又不是宫人……”
说着,却发现椿不走了。
长贵着急催促“走啊,发什么呆?”
椿站在宫门,却想到主家说的话。
她想,以前总想着自己没甚本事,服侍好主家便也一世不算是没甚么成就了。可现在她却想,大概自己也能做一道光罢?
渺小些,也许像狂风暴雨里的萤火重生之我的事情我做主。但那是她自己的光。很久以后,如果主家能在世,大概能在哪里看到自己。
晓得自己一生并没有白白浪费。
她扭头对长贵:“我就不往你那里去了。”
长贵茫然“你找到家人了?”
“我家人早就死了。”
“那你孤身一个,要去哪里呢?”
她心里一片混沌,也并不十分清楚。想想说:“走走看看吧,娘娘说她虽然在这里许久,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好好地去看看山川河流。如今她不再,我便代她去看一看。”
长贵想劝一句,可也知道别看椿这样其实她跟太后一样,都是打定了主意就不会变的性子。也就只好算了。
不过两个人绕过正门的时候,却正遇到别国使团来朝。车队十分华贵,从他们身边过去,车子却突然停下来。有个随从来请长贵和椿过去说话。
长贵只觉得疑惑,与椿交换了个眼神,不动声色上去,车里却是个皮肤微黑的男子。笑说“两位可还认得我吗?”
长贵看着他,一时想不起来。椿虽然觉得似乎是在哪里见过,却也没有头绪。
青年说“那年殿试,我见过两位在太后身边侍奉。那时候幼帝还不知事呢。如今两位想必还仍得宠信吧?”
椿到先想起来,当科有一榜,十人进殿试,有一个却因为家里有丧事,并没有入仕。“你是那个仕子?”
长贵也有些印象了。
随行的人以为他们无礼,喝斥“这是我们夏王世子!”夏国人,一向被宁国人称为蛮族。只因为夏王蛮横,常常掳掠残杀边境上的的村落。
不过这十多年鲜少听到来犯,不知道是为什么。
两个人要见礼,夏王世子抬抬手“算了吧。我那时候还不是世子,十分顽劣,听闻太后如何英武,才特地去看了看。后来在宁国还呆了好一段时间,因一些事故,临回国之际还险些饿死了。受了你们太后娘娘一顿馄饨呢。”
“不过那时候落魄,娘娘想必以为我是乞丐。”他向椿看,玩笑“我可没有白吃,是拿我的护身符换的。不日我便要进宫去觐见,那馄饨钱要还她了,你也记得让太后把我那护身符找出来备好了。”
长贵想说,您真是来得不巧,便是快一天也能见得着了。椿却追问“护身符不知道是什么样的?”
夏王世子说“不起眼。看着是个黑石头。”
椿心跳加快,问“那护身符只有一个吗?可还有别的?”
夏王世子疑惑。
椿解释“怕不太起眼不容易找得着,太后娘娘当时也不知道王世子的身份。况且太后娘娘如今不在了,问得清楚些,奴婢也好找寻。”
夏王世子愕然“她不在了吗?”
椿垂眸“娘娘已驾鹤西去了。”
夏王世子十分惋惜引仙渡。说“以前只觉得你们宁国的女人个个跟金丝雀一样,识得太后娘娘才心生敬佩,我在宁国许久,回国后便劝王父,宁国虽然是幼帝当政,但太后强盛臣子多才,不敢为敌。若是结成友邦开通卖买恐怕更有益处。”这些年他一直与边城治官打过些交道。新上任的治官,比以前那些恨不得把人血都吸干的要聪明得多。深深明白蛮人游骑厉害,来得快,跑得快,难以防范,又因对方是游牧之族,草原广茂实在难以剿灭。边境若是能开通卖买,百姓便能安宁。所以已经连续几年上书。
到底现在有些成果,今年夏王世子带使团入宁国都就是为了结成友邦而来的。
椿提醒“那护身符……”
夏王世子摆手“那东西便算了,不过是我幼时从一个喇嘛手里得来的东西。”
“那喇嘛还在世吗?”椿紧张地问。
夏王世子摆头“不在世很多年了。喇嘛庙都荒芜了。”
椿失望之情难掩。她还以为绝处逢生。现在看来也是没有办法了。
夏王世子不解,反问她原因,椿只回答,“想着到底是王世子要紧的东西……就这样没了,岂不是罪过吗?”
夏王世子很不以为然:“阿妈在世的时候很当一回事,只是个念想罢了。”到也豁达。
说完话,长贵与椿告退。
椿走了一段,又转回来,向夏王世子说“我记得王世子当年殿试考卷,娘娘与辅臣门看完,回内殿后闲时曾说,您凭胸中丘壑可得魁首,但凭卷上所言,却刚刚好比前头九个差那么一点点,没落太多显得技不如人,也没落得不够排到前名去。可见得您并不是想做官的人。”
夏王世子意外“太后不揭穿吗?”
椿想起那时候的事,便觉得主家还在眼前,一笑一颦万般鲜活,嘴角便微微翘起来“我家娘娘说了,她不怕人看。”
夏王世子听着长笑,又想起那时候自己遇到她,她大言不惭说“我确实好看。”
再想到她已经离世,感到万分惋惜“还想与娘娘长谈。”
椿和长贵目送使团离开,才调头走。
长贵叫管事把马和东西都做准备了,送到城门。拿了东西亲自把椿送到城外去。一时竟有些舍不得。“这一去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呢?”
椿迎风遥望,想起关先生来。他学生众多,但早就不在世了,尸骨也不曾运回故乡,而是就地安葬。
但椿还清晰地记得,当年许多人与他送别离都时的情景。也记得他显得苍老微微佝偻的背影,说:“我想先去给关先生上一柱香。”
长贵怅惘:“你到哪里也记得给我来信。我心里总是惦记的。”又叮嘱这个那个,竟有些婆婆妈妈。
“没事。”椿拍拍腰上的悬剑,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胜在锋利,贴身的地方还有一只神机。腰上的荷包里许多弹药。她在宫里闲时便耍弄这些。起先只是想,以后娘娘有难,自己能出得一份力,现在却有些庆幸。胸口有不一样的气概。果然自己有了本事,才能真心无畏珠玉满地。以前的自己说到底不过是逞强罢了。
长贵又问她“要不要等辛游来?”他已经着人去告诉了。
椿顿了顿,笑说“不必了。”已随风去的,便不回头多看。她有自己要路要去走了。说着便清声喝道“驾!”策马向远处去。
长贵久久站在原地。实在不懂,折腾这些做甚么呢?可她要去,也没有办法。